根据某型导弹飞控系统遥测信息的测试要求,该遥测信息接收装置设计采用全时段、全数据接收的原则。数字遥测信息接收单元以单片机为核心,提高了测试板对数据的自主处理能力;模拟遥测信息接收单元通过信号隔离,减少了设备对产品的影响,高速A/D采集保证了信号测试精度;大容量FIFO实现了数据全时段接收,图谱分析使数据分析及故障甄别更简易准确。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vodssv
计算机
标签: 计算机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zouxinwang
MWNs的固有特性严重地阻碍了多跳无线网络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在总结MWNs固有特性和安全威胁的基础上,分析了MWNs中的信息安全需求;结合无线信道的开放特性,将私密性从机密性中分离出来,分析了身份隐私、数据隐私、位置隐私、行为隐私的概念及关系;给出与MWNs相关的4个研究问题。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sk5201314
对虚拟物流中心的性质、职能、运作模式及关键成本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了构建虚拟物流中心需要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 提出了构建虚拟物流中心的系统方法和理论 提出虚拟物流中心的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性。提出物流的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的无缝结合已成为现代物流需求的首要目标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
标签: 虚拟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hjshhyy
目前,医院信息化已是我国医疗事业改革中的重点,其中电子病历在各家医院的普及应用成为医院信息化改革工作的重点。电子病历的普及,使得原有的医疗资源不平衡、医疗成本过高、患者就医压力大等问题得到明显地改善。文中主要阐述了区域性电子病历信息共享的背景、网络框架、应用范围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wendy15
计算机网络概述
上传时间: 2014-01-26
上传用户:qwer0574
课件共10个PPT文件,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因特网的演进,内容根据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网络(4版)而编制,实属精炼浓缩版
标签: 计算机网络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lunshaomo
利用计算机进行了仿真,分析了辐射信号的时频特性,并对计算机进行了屏蔽设计与实测。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电子屏蔽箱的辐射发射总体<35 dBμV/m,适当增加防护半径,其辐射发射量可降到20 dBμV/ m以下,低于20 dBμV/m的环境噪声,达到防电磁泄漏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toyoad
为了实现对高危环境检测及遥控控制简便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信息采集智能车的设计方案,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来采集外界的环境参数及控制采集车的运行状态,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能够实现对环境参数的采集、回传、显示和采集车的控制。通过实际测试表明,该采集车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胡岸888
传感器技术作为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一起构成了信息技术的完整学科。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以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为中心,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与信息转换的重要手段,是信息科学最前端的一个阵地,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技术之一。 “没有传感器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已为全世界所公认。以传感器为核心的检测系统就像神经和感官一样,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全书分为十个章结: 1、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各类传统与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1)应变式传感器 (2)电感式传感器 (3)电容式传感器 (4)压电式传感器 (5)磁电式传感器 (6)光电式传感器 (7)半导体式传感器 (8)波与辐射式传感器 (9)数字式传感器(自学) (10)智能式传感器(自学) 课程教材 1.郁有文等编著,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沈跃、杨喜峰编,物理实验教程—智能检测技术实验,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 课程参考书 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胡向东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王化祥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3. 传感技术与应用教程,张洪润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项目式教学),于彤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5.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叶湘滨等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6.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陈杰、黄鸿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Handbook of Modern Sensors(3rd Edition),Jacob Fraden,Springer-Verlag,Inc.,2004 课程性质 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提高学生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从事传感与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作用。 研究对象 传感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 学习目的与要求 (1)建立传感器技术的整体概念; (2)掌握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 (3)获得应用传感器设计、组建测控系统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传感器技术的兴趣; (5)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独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必要的基础。 主要考核目标(包括重点及难点) (1)掌握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性; (2)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实验方法); (3)掌握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应用(实验技术); (4)了解应用传感器设计、组建测控系统的基本方法; (5)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前沿和趋势。 重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传感器的应用技术; 内容涉及知识面广,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yqs13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