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资源下载|资源专辑|精品软件
登录|注册

行为模型

  • p-n结的隧道击穿模型研究

    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电子势垒的形状以及势垒形状随外加电压的变化, 并进行定量计算, 得出隧穿电压随杂质掺杂浓度的变化规律。所得结论与硅、锗p-n 结实验数据相吻合, 证明了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在定量 研究p-n 结的隧道击穿中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该理论模型对研究一般材料或器件的隧道击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标签: p-n 隧道 击穿 模型研究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summery

  • 量子点接触器件电势准3D数值模型和模拟方法

    采用三维泊松方程和二维薛定谔方程自洽求解方法,建立量子点接触器件(QPC)内的电势分布和二维电子气层的电子密度分布的准三维模型及模拟方法,并将模拟结果与传统的Buttiker鞍型电势分布进行比较。

    标签: 量子点 接触器 电势 数值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ZOULIN58

  • PCB被动组件的隐藏特性解析

    PCB 被动组件的隐藏特性解析 传统上,EMC一直被视为「黑色魔术(black magic)」。其实,EMC是可以藉由数学公式来理解的。不过,纵使有数学分析方法可以利用,但那些数学方程式对实际的EMC电路设计而言,仍然太过复杂了。幸运的是,在大多数的实务工作中,工程师并不需要完全理解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存在于EMC规范中的学理依据,只要藉由简单的数学模型,就能够明白要如何达到EMC的要求。本文藉由简单的数学公式和电磁理论,来说明在印刷电路板(PCB)上被动组件(passivecomponent)的隐藏行为和特性,这些都是工程师想让所设计的电子产品通过EMC标准时,事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导线和PCB走线导线(wire)、走线(trace)、固定架……等看似不起眼的组件,却经常成为射频能量的最佳发射器(亦即,EMI的来源)。每一种组件都具有电感,这包含硅芯片的焊线(bond wire)、以及电阻、电容、电感的接脚。每根导线或走线都包含有隐藏的寄生电容和电感。这些寄生性组件会影响导线的阻抗大小,而且对频率很敏感。依据LC 的值(决定自共振频率)和PCB走线的长度,在某组件和PCB走线之间,可以产生自共振(self-resonance),因此,形成一根有效率的辐射天线。在低频时,导线大致上只具有电阻的特性。但在高频时,导线就具有电感的特性。因为变成高频后,会造成阻抗大小的变化,进而改变导线或PCB 走线与接地之间的EMC 设计,这时必需使用接地面(ground plane)和接地网格(ground grid)。导线和PCB 走线的最主要差别只在于,导线是圆形的,走线是长方形的。导线或走线的阻抗包含电阻R和感抗XL = 2πfL,在高频时,此阻抗定义为Z = R + j XL j2πfL,没有容抗Xc = 1/2πfC存在。频率高于100 kHz以上时,感抗大于电阻,此时导线或走线不再是低电阻的连接线,而是电感。一般而言,在音频以上工作的导线或走线应该视为电感,不能再看成电阻,而且可以是射频天线。

    标签: PCB 被动组件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时代将军

  • 周期性扩频的Boost变换器中非线性现象的研究

    在分析了Boost变换器精确离散迭代模型的基础上,首次研究了采用周期性扩频技术后Boost变换器中的分叉和混沌现象。通过M文件编程得到了输出电压随着电路参数变化的分叉图,验证了它含有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而且研究了采用周期性扩频技术对变换器中非线性现象的影响。同时,在变换器中电路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周期扩频技术的频率在不同范围内变化时,其中的分叉与混沌现象。本研究为更好地设计Boost变换器电路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

    标签: Boost 周期 变换器 扩频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子虚乌有

  • DC_DC变换器的PWA模型及预测控制

    利用v自步离散法,得到变换器输入控制变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基于混杂系统理论分析系统的动态方程,建立其分段仿射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通过模型预测系统的输出,利用反馈校正误差,给出二次型性能指标的优化计算方法,并由此设计预测控制器。最后,以Buck功率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峰值电流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

    标签: DC_DC PWA 变换器 模型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teddysha

  • EE型松耦合变压器的精确磁路模型和仿真分析

    介绍电动汽车感应充电系统松耦合变压器的特性,通过Ansoft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松耦合变压器进行仿真分析,结合简化磁路模型和磁力线分布,得出大气隙下的EE磁芯的精确模型。结合精确模型和模拟结果,给出横截面积对耦合系数的影响,实际制作变压器,测量发现,面积增加,耦合系数得到提高,输出电压能力增强,为松耦合变压器的优化设计和进一步实验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标签: 松耦合 变压器 仿真分析 磁路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行旅的喵

  • 基于模型预测的光伏并网系统前级控制策略研究

    光伏发电阵列是一种随机的非线性、多变量对象,平稳且高效地进行最优光能捕获(MPPT)是光伏并网前级控制系统的关键。文中以光伏阵列仿真模型为基础,以模型输出的PV曲线作为调节光伏阵列工作电压的依据,提出了最大功率点曲线拟合+PID的控制模型。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模型能够有效提高光伏阵列的效率,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恒压法效率低、扰动法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标签: 模型预测 光伏并网系统 前级 控制策略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tianyi996

  • 开关电源变压器模型与设计

    ‡ 磁性元件对功率变换器的重要性 ‡ 磁性元件的设计考虑与相应模型 ‡ 磁性元件模型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变压器的涡流(场)特性-损耗效应 ‡ 变压器的磁(场)特性-感性效应 ‡ 变压器的电(场)特性-容性效应

    标签: 开关电源变压器 模型

    上传时间: 2014-12-24

    上传用户:ming52900

  • 双极型三极管的高频小信号模型

    双极型三极管的高频小信号模型

    标签: 双极型三极管 高频小信号 模型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kjl

  • 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仿真模型的研究

    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仿真模型的研究

    标签: 太阳能 光伏电池 仿真模型 阵列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zhangfx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