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串行传输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设计成本, 已成为业界首选, 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通信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串行传输接口的设计方案, 改进了Aurora 协议数据帧格式定义的弊端, 并采用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 I/O,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的高速串行传输。关键词: 高速串行传输; Rocket I/O; Aurora 协议 为促使FPGA 芯片与串行传输技术更好地结合以满足市场需求, Xilinx 公司适时推出了内嵌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I/O 的Virtex II Pro 系列FPGA 和可升级的小型链路层协议———Aurora 协议。Rocket I/O支持从622 Mbps 至3.125 Gbps的全双工传输速率, 还具有8 B/10 B 编解码、时钟生成及恢复等功能, 可以理想地适用于芯片之间或背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Aurora 协议是为专有上层协议或行业标准的上层协议提供透明接口的第一款串行互连协议, 可用于高速线性通路之间的点到点串行数据传输, 同时其可扩展的带宽, 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所需要的灵活性[4]。但该协议帧格式的定义存在弊端,会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改进Aurora 协议的固有缺陷,提高系统性能,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 的高速串行传输,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smallfish
为了实现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实现数据传输,提出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芯片LME2980设计电力载波通信(PLC)模块。通过分析电力载波传输信道特性和OFDM调制解调技术基本原理,完成电力载波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实现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进行数据传输。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sunshine1402
为了满足工业控制系统多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设计了基于CPCI总线的一体化数据处理中心。系统以FPGA芯片为硬件控制核心,利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进行编程,采用自顶向下和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在同一嵌入式产品上集成光纤通信、A/D、D/A、CPCI总线、SDRAM存储等功能,实现了系统的一体化、小型化。实际应用表明本系统稳定可靠、易于维护,满足工业控制领域的需求。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xmsmh
现代芯片设计中,随着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度不断地提高,新一代的航空电子综合系统对数据通信的可靠性要求也不断地提高,如实时雷达图像信号注入到数字地图系统、消息等待延迟等保证实时信息能及时交换、强的容错和重构能力要求系统消除可能存在危及整个系统生存的单点故障等,保证系统正常运转。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航空总线,并重点介绍了ARINC659总线在数据传输中关于提高数据可靠性的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dbs012280
为了实现某生产线上MCU的数据采集,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和UART的数据采集系统,并完成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整个设计完全采用硬件逻辑VHDL语言,集成在一枚Altera的cyclone芯片内,设计了单片机总线与FPGA接口逻辑,数据缓存的双端口RAM、FIFO和UART串行发送模块。通过仿真和实际应用证明系统的准确性,该方法和理念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为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使系统更紧凑,易维护,更可靠。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lliuhhui
介绍一种基于ARM微控制器来实现无线分布式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节点硬件主要使用NXP公司的LPC1766作为微控制器、Nordic公司的nRF905作为射频芯片。软件以C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制,采用多层次结构设计。由于nRF905芯片的各种优越性,该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4-01-26
上传用户:luke5347
常见问题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组成? 1、变送器和执行器 2、信号调理器3、数据采集控制硬件4、计算机软件 选择数据采集卡要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通道的类型及个数2、差分或单端输入3、采样速度4、精度要求 名词解释单端输入方式:各路输入信号共用一个参考电位,即各路输入信号共地,这是最常用的接线方式。使用单端输入方式时,地线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较强。 双端输入方式:各路输入信号各自使用自己的参考电位,即各路输入信号不共地。如果输入信号来自不同的信号源,而这些信号源的参考电位(地线)略有差异,可考虑使用这种接线方式。 单极性信∶号输入信号相对于模拟地电位来讲,只偏向一侧,如输入电压为0~10V。双极性信号∶输入信号相对于模拟地电位来讲,可高可低,如输入电压为-5V~+5V。 A/D转换速率∶表明A/D转换芯片的工作速度。 初始地址∶使用板卡时,需要对卡上的一组寄存器进行操作,这组寄存器占用数个连续的地址,一般将其中最低的地址值定为此卡的初始地址。
上传时间: 2014-01-13
上传用户:sy_jiadeyi
芯片适用,nRF24L01无线数据传输电路,nRF24L01引脚说明及封装图。
上传时间: 2014-01-15
上传用户:Jerry_Chow
基于FPGA、PCI9054、SDRAM和DDS设计了用于某遥测信号模拟源的专用板卡。PCI9054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交互,FPGA实现PCI本地接口转换、数据接收发送控制及DDS芯片的配置。通过WDM驱动程序设计及MFC交互界面设计,最终实现了10~200 Mbit·s-1的LVDS数据接收及10~50 Mbit·s-1任意速率的LVDS数据发送。
上传时间: 2013-12-24
上传用户:zhangchu0807
摘要: 串行传输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设计成本, 已成为业界首选, 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通信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串行传输接口的设计方案, 改进了Aurora 协议数据帧格式定义的弊端, 并采用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 I/O,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的高速串行传输。关键词: 高速串行传输; Rocket I/O; Aurora 协议 为促使FPGA 芯片与串行传输技术更好地结合以满足市场需求, Xilinx 公司适时推出了内嵌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I/O 的Virtex II Pro 系列FPGA 和可升级的小型链路层协议———Aurora 协议。Rocket I/O支持从622 Mbps 至3.125 Gbps的全双工传输速率, 还具有8 B/10 B 编解码、时钟生成及恢复等功能, 可以理想地适用于芯片之间或背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Aurora 协议是为专有上层协议或行业标准的上层协议提供透明接口的第一款串行互连协议, 可用于高速线性通路之间的点到点串行数据传输, 同时其可扩展的带宽, 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所需要的灵活性[4]。但该协议帧格式的定义存在弊端,会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改进Aurora 协议的固有缺陷,提高系统性能,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 的高速串行传输,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lml1234l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