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自动转换装置

  • 三相电子电能表检定装置

    基本误差 在相关国标、规程规定的参比条件下,输出电流为50mA~120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输出电流为1mA~50mA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含标准表)小于0.015%。 可实现三只三相电能表的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的误差测量;可测试无功电能基本误差。 1.2.3.2 测量重复性 装置的测量重复性用实验标准差表征,在进行不少于10次的重复测量,其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估计值s不超过0.001%。 1.2.3.3  输出电量 1.2.3.3.1 电压电流量程 输出电压范围:3×(57.7V~380V); 每档电压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压输出上限达120%Un。  输出电流范围:3×(0.001A~100A); 输出电流范围上限要求达到120A。每档电流输出瞬间及相位切换时不允许有尖峰。每档电流输出上限达120%In。 1.2.3.3.2 输出负载容量 三表位:电压输出:每相≥150VA         电流输出:   每相≥300VA 1.2.3.3.3 输出电量调节 (1)  电压、电流调节: 调节范围:0%~120%                   调节细度:优于0.005%。 (2)  相位调节: 调节范围:0°~360°                 调节细度:优于0.01°。 (3) 频率调节: 调节范围:45Hz~65Hz                 调节细度:优于0.001Hz。 1.2.3.3.4 输出功率稳定度:<0.005% / 3min . 稳定度按JJG597的5.2.3.13方法计算。 1.2.3.3.5 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 装置输出电压电流失真度范围:小于0.1%。 1.2.3.3.6起动电流:装置具有起动电流调整、测量功能,能输出0.5mA的起动电流。 起动电流的测量误差≤ 5%,起动功率的测量误差 ≤ 10%。 1.2.3.3.7三相电量对称性 任一相(或线)电压和相(或线)电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1%;各相电流与其平均值之差不大于±0.2%;任一相电压与对应相电流间的相位角之差不大于0.5°;任一相电压(电流)与另一相电压(电流)间相位角与120°之差不大于0.5°。 1.2.3.4 多路隔离输出的装置各路输出负载影响应符合JJG597—2005中 3.8条的规定。 1.2.3.5 确定同名端钮间电位差应符合JJG597—2005中3.9条的规定。 1.2.3.6 多路输出的一致性应符合JJG597—2005中3.7条的规定。 1.2.3.7 监视示值的误差 监视仪表应有足够的测量范围,电压示值误差限为±0.2%,电流、功率示值误差限为±0.2%,相位示值误差限为±0.3°,频率示值误差限为±0.1%,启动电流和启动功率的监视示值误差不超过5%(启动电流为1mA时的监视示值误差也不应超过5%)。各监视示值的分辨力应不超过其对应误差限的1/5。 1.2.3.8 具有消除自激的功能。可自动消除开机或关机时产生的尖脉冲。 1.2.3.9 装置的磁场 由装置产生的在被检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不大于下列数值: I≤10A时,B≤0.0025mT; I=200A时,B≤0.05mT;10A到200A之间的磁感应强度极限值可按内插法求得。 1.2.3.10  电磁兼容性  (1)电磁骚扰的抗扰度 装置的设计能保证在传导和辐射的电磁骚扰以及静电放电的影响下不损坏或不受实质性影响(如元器件损毁、控制系统死机、精度出现变化等影响正常检定工作的现象),骚扰量为静电放电、射频电磁场。 (2)无线电干扰抑制 装置不发生能干扰其他设备的传导和辐射噪声。 1.2.3.11 稳定性变差 (1)短期稳定性变差 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在15min内的基本误差最大变化值(连续测量7h),不大于装置对应最大允许误差的20%。 (2)检定周期内变差 检定周期内装置基本误差合格的同时,其最大变化值,不大于0.01%。 1.2.3.12 安全 装置的绝缘强度试验要求和与安全有关的结构要求符合GB 4793.1的规定。 1.2.3.13 脉冲输出 同时检测三路被检脉冲:显示当前误差平均误差和标准偏差;同时检测的被检脉冲的常数、工作方式和脉冲个数,可完全不同;误差测量所需要的输入参数的位数,应能覆盖目前各种标准表和的检测需要。对每一表位应有高频、低频脉冲信号的BNC接收端口,能接收≤600kHz的有/无源脉冲(5-30V脉冲幅值)。 1.2.3.14供电电源 供电电源在3×220V/380V10,50Hz2Hz装置正常工作。

    标签: 三相 电子电能表 检定装置

    上传时间: 2021-06-15

    上传用户:li091122

  •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什么是自动控制? (填空) 自动控制: 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 利用控制装置操纵受控对 象, 是被控量等于给定值或按给定信号的变化规律去变化的过程。 2.自动控制系统的两种常用控制方式是什么? (填空)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3.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概念? 开环控制: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 特点: 开环控制实施起来简单, 但抗扰动能力较差, 控制精度也不高。 闭环控制: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 向联系,既有被控量对被控过程的影响。 主要特点: 抗扰动能力强, 控制精度高, 但存在能否正常工作, 即稳 定与否

    标签: 自动控制原理

    上传时间: 2021-09-17

    上传用户:10129933

  • 基于LabVIEW机器视觉的压力表自动化检定装置设计

    在LabVIEW 机器视觉功能的基础上,利用IMAQVision/VisionAssistant的图像处理功能,结合虚拟仪器串口通讯理论,设计了一套集图像采集、机器视觉模拟量读取、决策判断及I/O控制于一体的压力表自动化检定装置。经实验证明该装置采用工业相机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压力表所显示的压力值,识别误差小于表盘分度值的1/10,满足压力表计量要求,实现了包括压力表的快速可靠检定、报表自动生成与检定数据管理的全自动检定功能。

    标签: labview 机器视觉 压力表 自动化

    上传时间: 2021-12-15

    上传用户:canderile

  • 基于LabVIEW和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

    设计了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案例“基于LabVIEW和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系统硬件部分由单片机、温度传感器、D/A转换模块、调压模块和电烤箱组成,设计了单片机与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电路。软件部分采用LabVIEW软件实现控制算法,并设计监控界面实现参数设定、温度数据实时监控等功能。设计了单片机与LabVIEW软件之间的串口通信程序,实现了输入、输出数据的传输。通过综合实验系统设计,使学生得到控制系统设计和实验调试等综合能力的训练。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case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is presented,which is the design of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LabVIEW and SCM.The hardware part of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SCM,temperature sensor,D/A conversion module,voltage regulating module and electric oven.The interface circuit between the SCM and each module is designed.In the software part,LabVIEW software is used to realize the control algorithm,and the monitoring interface is designed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parameter setting,temperature data real-time monitoring,etc.The serial communication program between the SCM and LabVIEW software is designed to realize the transmission of input and output data.Through the design of this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system,students can get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raining for the control system design,experiment debugging,etc.

    标签: labview 单片机 自动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3-27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 30路PT100温度数据自动采集硬件+单片机软件+PC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

          30路PT100温度数据自动采集硬件+单片机软件+PC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多年前做的小项目,硬件已实现包括PROTEL 99SE 设计的硬件原理图+PCB文件,W77E58单片机软件,EPM7128S CPLD逻辑,VB设计的上位机数据采集界面软件,机械屏蔽外壳。可作为你产品设计的参考。自动测温系统设计目录1、             设计目的由于人工用万用表测量不仅浪费时间与人力,而且也只是得到传感器的电阻值,不能直观的反映出磁体的温度值,0.45T系统软件开发及临床的应用也给测量带来了不变,今采用磁体温度自动测量系统,可以完全克服这些矛盾,在系统成像扫描后可以开启磁体温度自动测量系统通过PC串口随时读取30路磁体温度数据。2、             设计方案1》 硬件方案:采用通过主机的串口来读取这30路温度数据,主机与MCU的通信采用RS232的方式,主机给MCU命令,MCU在与CPLD之间在进行逻辑控制,通过CPLD来控制这30路电流型模拟开关(或者继电器)的选通,来定时(如200 ms)一路一路的来选通温度传感器,然后在通过变送器进行电阻到电流电压的转换,通过12位A/D转换器,将温度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将这些数字信号送入MCU进行数据处理,线上电阻补偿等,最后通过串口将MCU处理后的数据送入HOST显示出来。    

    标签: pt100 温度数据自动采集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5-17

    上传用户:trh505

  • 自动浇花系统的设计

    本设计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和ADC0832的自动浇花系统。本设计的电路内部包含湿度采集和AD转换等主要功能。自动浇水系统设计的浇水部分是通过单片机程序设计浇水的上下限值与感应电路送入单片机的土壤湿度值相比较,当低于下限值时,单片机输出一个信号控制浇水,高于上限值时再由单片机输出一个信号控制停止浇水。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地给心爱的盆花浇水。目 录1 自动浇花器的研究现状 22 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3 系统硬件简介 23.1 单片机的最小化系统 23.1.1 AT89C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 33.1.2 AT89C51单片机的存储器 33.1.3 振荡电路和时钟 43.2  LCD1602简介 53.2.1 LCD1602的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53.3 ADC0832的简介 73.3.1  ADC静态特性 83.3.2  ADC动态特性 83.3.3  ADC性能测试 93.3.4  常用ADC芯片概述 93.3.5 ADC0832模数转换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 93.3.6 主要特性 103.3.7 内部结构 103.3.8 外部特性(引脚功能) 103.3.9 ADC0832的工作过程 113.3.10 ADC0832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113.4 土壤湿度检测模块 123.4.1 比较器LM393 133.4.1.1 LM393主要特点: 133.4.1.2 LM393引脚图及内部框图 133.5 报警及电机驱动 154软件设计 154.1 主程序流程图 154.2显示模块 184.3 AD转换模块 194.4湿度检测模块 205. 结论 21谢    辞 24附录1 原理图 24附录2 参考程序 25

    标签: AT89C51 湿度的采集与显示 LED

    上传时间: 2022-05-17

    上传用户:canderile

  •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蔬菜大棚温度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AT89C51单片机、并行口扩展芯片255,74LS373,AD转换器0809、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DS1820、固态继电器、RAM6264、掉电保护和LED显示器和报警电路等构成,实现对蔬菜大棚温湿度的检测与控制,从而有效提高蔬菜的产量。文中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案,讨论了蔬菜大棚温湿度巡回检测与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给出了电路图和程序流程图并附有源星序。由于利用了单片机及数字控制系统的优点,系统的各方面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关键词:温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快速检测;A/D转换器:LED显示器;报警电路;固态继电器;温室环境测控,即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自动调节温室内环境条件的总称。现代化温室,通过传感器技术、微型计算机及单片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能自动测控温室的环境,其中包括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使作物在不适宜生长发育的反季节中,获得比室外生长更优的环境条件,达到早熟、优质、高产的目的。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达到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盼栽培目的。传统的环境测控管理采用模拟控制仪表和人工管理方法,工作效率低。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逐步采用配置灵活、开放式结构、运算能力较强、高可靠性、完善的开发手段及具有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打印报表等功能的测控系统所代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受控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工程已成为工厂化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支持温室工程的相关技术,如温室环境复杂系统的建模技术与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温室环境智能测控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温室环境调配工程技术与设施研究等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研究热点问题。研究温室环境信息进行模拟、分析、预测,研究开发基于作物成长栽培环境的温室环境多因子智能化综合测控系统,研究高效生产的温室环境综合测控模式与配套设施等将是今后主要研究内容。

    标签: at89c51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jiabin

  •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热水器的使用已相当普及。与之相配套的控制仪也相继问世。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各种热水器控制电路还与理想要求相差甚远。消费者需要真正的“自动”控制,以实现使用的最简单化。就像家用电视机、电冰箱一样,按通电源、设定完毕这么简单就可以了。本次毕业设计运用AT89C51单片机设计了一种自动控制电路,该电路用于太阳能热水器,能实现在用水时,若水位不够可以自动供水,若日晒水温达不到设定值,则电加热自动补温。从而实现了热水器的自动及节能。太阳能热水器自动控制硬件电路,辅以相应的软件设计,来实现温度和水位参数的实时显示,而且具有温度设定、水位设定与控制功能,停电后再来电时也不用重新设定,具有故障报警和故障自处理功能,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次系统设计合理,工作稳定可靠、温度测量精度高。同时给出了温度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当前能源紧缺,用电紧张,太阳能是绿色能源,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时存在的问题:不可缺水,空晒情况下上水会爆炸;春、秋天,水温升高蒸发,造成热能损失;冬天水温不够,须用电等等。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智能仪(仪称太阳能热水器水温水位测控仪),能解决上述问题。使用户省心,使用方便,智能运行,用户不必作任何操作。太阳能是一种低密度、间歇性、空间分布不断变化的能源,与常规能源有很大的区别,这就对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太阳能热利用中,为了得到中高温热能,必须使集热器从日出到日落跟踪太阳,而在太阳能光电中,相同条件下,自动跟踪发电设备要比固定发电设备的发电量提高35%,成本下降25%,因此在太阳能利用中,进行跟踪装置的控制方式进行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标签: at89c51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 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烟雾传感+ADC0832模数转换

    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采用51单片机+MQ-2烟雾传感+ADC0832模数转换芯片+DS18B20温度传感器+数码管显示+按键设定+声光蜂鸣器设计而成。1、可设置烟雾浓度和高温报警值,遇到紧急突发情况可紧急报警和手动取消紧急报警功能。2、当有特殊情况时可按紧急报警键报警,并有掉电保存功能,设置的参数保存在单片机内部EEPOM中。3、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火灾释放的烟雾时,信号由ADC0832进行处理模数转化再到单片机进行处理,当检测到浓度超标时,蜂鸣器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同时红灯亮。4、同时,此系统还可以检测温度,火灾发生往往环境温度会升高。到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的报警温度时候,蜂鸣器也将产生报警同时黄灯亮。5、系统的按键还具有连加、减功能,操作起来非常方便,系统还能够在进入设置界面后,如果没有按键按下30秒后会自动退出设置界面。

    标签: 单片机 智能火灾报警系统 烟雾传感 adc0832 模数转换

    上传时间: 2022-06-10

    上传用户:

  • 基于自动巡航无人驾驶船的水产养殖在线监控技术

    研制了一种由自动巡航无人驾驶船、环境生态监控装置和远程服务平台3部分组成的水产养殖在线监控设备,在提高养殖监控效率和降低监控成本的同时,实现养殖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测和精准调控。综合应用自动化航向航速控制、自动导航定位和防碰撞技术,实现无人驾驶船的自动巡航功能。利用无人船运载自制的多功能环境生态监控装置,实现水质指标(温度、溶解氧、p H值和氧化还原能力)以及鱼、虾生态信息的实时定点获取,并能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检测指标。无人船在大幅减少环境生态监控装置数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装置的检测精度。将统计分析、信息融合、组态控制、嵌入式等技术相结合,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养殖现场环境调控设备的精准控制。试验表明,该监控设备能满足规模化水产养殖需求,对推广应用精准农业技术与装置、进行水产养殖过程监测与精准调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 自动巡航无人驾驶

    上传时间: 2022-06-16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