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INKGO I2C 适配器的底层接口函数实现对I2C 设备的读写控制,PC 机与I2C 适配器以USB 的方式进行通信。最后将测量出来的环境温度在PC 机上显示出来。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taiyang250072
摘要! 介绍自动割草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 其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系统#电机控制器以及传感器系统三部分" 软件部分实现单片机系统的控制以及割草路径的规划" 通过对软硬件的整体调试使系统达到设计要求"关键词! 自动割草机器人$路径规划$多传感器系统#电子篱笆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zmy123
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在轻工自动机上广泛应用。介绍了光电传感器在带材跑偏检测、包装填充物高度检测、色质检测、彩塑制袋塑料薄膜位置控制以及对产品流水线上的产量统计、对装配件是否到位及装配质量进行检测、对布料的有无和宽度进行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关键词:光电传感器,轻工自动机,带材跑偏检测,包装填充物高度检测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变为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 部分组成。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反应快、非接触等优点,而且可测参数多,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样,体积小。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光电传感器已成为系列产品,其品种及产量日益增加,用户可根据需要选用各种规格产品,在各种轻工自动机上获得广泛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4-12-29
上传用户:fanxiaoqie
书籍名称:新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作者:刘广玉 陈明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书籍来源:网友推荐 文件格式:PDG 内容简介:本书系综合目前国内外有关文献及作者的研究成果编著而成。主要内容有:传感器敏感材料;微机械加工技术;传感器建模;硅电容式集成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声表面波传感器;薄膜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场效应管型化学传感器;固态成象传感器;Smart传感器等十一章。从敏感材料、微机械加工技术到一些先进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应用和发展情况作了较全面、深入的讨论。 前言第一章 新型传感器综述第一节新型传感效应第二节新型敏感材料第三节新加工工艺第二章 新型固态光电传感器第一节普通光敏器件阵列第二节自扫描光电二极管阵列 SSPD第三节光电位置传感器 PSD第四节输液监测中的光电传感器第三章 电荷耦合器件 CCD第一节CCD的物理基础第二节CCD的工作原理第三节CCD器件第四节CCD在测量中的应用第四章 光纤传感器第一节光纤传感原理第二节常见光纤传感器第三节光纤传感器的应用第五章 集成传感器第一节集成压敏传感器第二节集成温敏传感器第三节集成磁敏传感器第四节集成传感器应用实例第六章 化学传感器第一节离子敏传感器第二节气敏传感器第三节湿敏传感器第四节工业废水拜谢的自动监测第七章 机器人传感器第一节机器人传感器的功能与分类第二节机器人视觉传感器第三节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第四节机器人接近觉传感器第九章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第一节信号处理概述第二节传感器的信号引出第三节信号补偿电路第四节精密放大电路第十章新型传感器在几何量测量中的应用第一节光学透镜心偏差的测量第二节超光滑表面微观轮廓的测量第三节光学表面疵病度的测量附录参考文献
标签: 传感器原理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mickey008
通过对ARM7TDMI体系结构、LPC2000系列ARM、μC/OS-II微小内核分析与程序设计基础的深入学习之后,对嵌入式系统有了清晰的了解。本课件将结合一个具体的实例--电脑自动打铃器来阐述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工程设计方法。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tom_man2008
MC68HC11G5在自动门控制系统中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zhishenglu
自动控制的笔记
标签: 自动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adada
protel99电子线路图绘图工具.Protel99SE是Protel公司近10年来致力于Windows平台开发的最新结晶,能实现从电学概念设计到输出物理生产数据,以及这之间的所有分析、验证和设计数据管理。因而今天的Protel最新产品已不是单纯的PCB(印制电路板)设计工具,而是一个系统工具,覆盖了以PCB为核心的整个物理设计。 最新版本的Protel软件可以毫无障碍地读Orcad、Pads、Accel(PCAD)等知名EDA公司设计文件,以便用户顺利过渡到新的EDA平台。 Protel99 SE共分5个模块,分别是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包含信号完整性分析)、自动布线器、原理图混合信号仿真、PLD设计。 以下介绍一些Protel99SE的部分最新功能: ◆可生成30多种格式的电气连接网络表; ◆强大的全局编辑功能; ◆在原理图中选择一级器件,PCB中同样的器件也将被选中; ◆同时运行原理图和PCB,在打开的原理图和PCB图间允许双向交叉查找元器件、引脚、网络 ◆既可以进行正向注释元器件标号(由原理图到PCB),也可以进行反向注释(由PCB到原理图),以保持电气原理图和PCB在设计上的一致性; ◆满足国际化设计要求(包括国标标题栏输出,GB4728国标库); * 方便易用的数模混合仿真(兼容SPICE 3f5); ◆支持用CUPL语言和原理图设计PLD,生成标准的JED下载文件; * PCB可设计32个信号层,16个电源-地层和16个机加工层; ◆强大的“规则驱动”设计环境,符合在线的和批处理的设计规则检查; ◆智能覆铜功能,覆铀可以自动重铺; ◆提供大量的工业化标准电路板做为设计模版; ◆放置汉字功能; ◆可以输入和输出DXF、DWG格式文件,实现和AutoCAD等软件的数据交换; ◆智能封装导航(对于建立复杂的PGA、BGA封装很有用); ◆方便的打印预览功能,不用修改PCB文件就可以直接控制打印结果; ◆独特的3D显示可以在制板之前看到装配事物的效果; ◆强大的CAM处理使您轻松实现输出光绘文件、材料清单、钻孔文件、贴片机文件、测试点报告等; ◆经过充分验证的传输线特性和仿真精确计算的算法,信号完整性分析直接从PCB启动; ◆反射和串扰仿真的波形显示结果与便利的测量工具相结合; ◆专家导航帮您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hanwudadi
第一章 虚拟仪器及labview入门 1.1 虚拟仪器概述 1.2 labview是什么? 1.3 labview的运行机制 1.3.1 labview应用程序的构成 1.3.2 labview的操作模板 1.4 labview的初步操作 1.4.1 创建VI和调用子VI 1.4.2 程序调试技术 1.4.3 子VI的建立 1.5 图表(Chart)入门 第二章 程序结构 2.1 循环结构 2.1.1 While 循环 2.1.2 移位寄存器 2.1.3 For循环 2.2 分支结构:Case 2.3 顺序结构和公式节点 2.3.1 顺序结构 2.3.2 公式节点 第三章 数据类型:数组、簇和波形(Waveform) 3.1 数组和簇 3.2 数组的创建及自动索引 3.2.1 创建数组 3.2.2 数组控制对象、常数对象和显示对象 3.2.3 自动索引 3.3 数组功能函数 3.4 什么是多态化(Polymorphism)? 3.5 簇 3.5.1 创建簇控制和显示 3.5.2 使用簇与子VI传递数据 3.5.3 用名称捆绑与分解簇 3.5.4 数组和簇的互换 3.6 波形(Waveform)类型 第四章 图形显示 4.1 概述 4.2 Graph控件 4.3 Chart的独有控件 4.4 XY图形控件(XY Graph) 4.5 强度图形控件(Intensity Graph) 4.6 数字波形图控件(Digital Waveform Graph) 4.7 3D图形显示控件(3D Graph) 第五章 字符串和文件I/ 5.1 字符串 5.2 文件的输入/输出(I/O) 5.2.1 文件 I/O 功能函数 5.2.2 将数据写入电子表格文 5.3 数据记录文件(datalog file) 第六章 数据采集 6.1 概述 6.1.1 采样定理与抗混叠滤波器 6.1.2 数据采集系统的构成 6.1.3 模入信号类型与连接方式 6.1.4 信号调理 6.1.5 数据采集问题的复杂程度评估 6.2 缓冲与触发 6.2.1 缓冲(Buffers) 6.2.2 触发(Triggering) 6.3 模拟I/O(Analog I/O) 6.3.1 基本概念 6.3.2 简单 Analog I/O 6.3.3 中级Analog I/O 6.4 数字I/O(Digital I/O) 6.5 采样注意事项 6.5.1 采样频率的选择 6.5.2 6.5.3 多任务环境 6.6 附:PCI-MIO-16E-4数据采集卡简介 第七章 信号分析与处理 7.1 概述 7.2 信号的产生 7.3 标准频率 7.4 数字信号处理 7.4.1 FFT变换 7.4.2 窗函数 7.4.3 频谱分析 7.4.4 数字滤波 7.4.5 曲线拟合 第八章 labview程序设计技巧 8.1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8.2 属性节点 8.3 VI选项设置 第九章 测量专题 9.1 概述 9.1.1 模入信号类型与连接方式 9.1.2 信号调理 9.2 电压测量 9.3 频率测量 9.4 相位测量 9.5 功率测量 9.6 阻抗测量 9.7 示波器 9.8 波形记录与回放 9.9 元件伏安特性的自动测试 9.10 扫频仪 9.11 函数发生器 9.12 实验数据处理 9.13 频域分析 9.14 时域分析 第十章 网络与通讯 第十一章 仪器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15070202241
为了实现旋转导向钻井系统中近钻头传感器测量数据的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松耦合的无线电磁短传系统设计方案,分析了无线电磁短传信道并建立其模型,介绍了系统关键部件的设计,并对其数据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要求,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pack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