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plc在各个领域中应用的100个实例,设计范围包括:交流电动机控制、直流电动机控制、机床控制、商业广告控制、照明控制、电梯控制、消防控制、水位控制、艺术灯控制、霓虹灯控制、交通信号灯控制以及各种自动控制。本书可供工厂、矿山、企业、设计单位和科研机构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有电气控制及自动控制基础的技术工人使用,亦可作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高级技工学校电器自动化、电气控制技术、低压电器、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技术与应用、工业自动化、电工与电子技术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标签: plc
上传时间: 2022-07-17
上传用户:
本文介绍了自动导引车AGV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系统构成与电路实现,等等资料与经验。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xsr1983
智能称重系统的设计资料要以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通过称重传感器实现对灌装气体重量的自动检测及控制,但普遍存在称重精度不高、功能不全等问题。本文旨在以高性能STC11F32XE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高精度数据采集、宽温度工作范围的智能燃气灌装称重系统。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1. 1 整体硬件电路设计燃气灌装称重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信号采集、信号调理、灌装过程控制、数据显示等模块。其中的信号调理模块对传感器的mV 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放大、A/D 转换后送入单片机STC11F32XE 进行处理; 电源电压电路给各模块电路提供数字5 V 和模拟5 V 直流电压; 数码管显示器、键盘、蜂鸣器及指示灯构成人机交互模块; 温度传感器DS18B20 采集环境温度供传感器温度补偿时使用( 见图1) 。1. 2 信号采集及调理电路据设计要求,称重传感器选用铝合金悬臂梁结构的应变片式传感器,其有效的最大输出在20 mV以内,为了拓展其A/D 转换器的满量程有效利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差动放大。同时,为了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二阶低通滤波, IN -和IN + 为传感器输出的差动信号,S3 和S4 是磁珠,对高频干扰信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运算放大器采用精密双运放OP2177,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由R10、R31 和RG1 决定
标签: 智能称重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
介绍了基于 STC11F32XE 和 A / D 转换器 ADS1230 的燃气灌装称重系统,并提出了其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流程。该系统具有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误差补偿、自动校准等功能。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国内燃气灌装设备已部分实现智能化,主要以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通过称重传感器实现对灌装气体重量的自动检测及控制,但普遍存在称重精度不高、功能不全等问题。本文旨在以高性能STC11F32XE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高精度数据采集、宽温度工作范围的智能燃气灌装称重系统。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1. 1 整体硬件电路设计燃气灌装称重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信号采集、信号调理、灌装过程控制、数据显示等模块。其中的信号调理模块对传感器的mV 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放大、A/D 转换后送入单片机STC11F32XE 进行处理; 电源电压电路给各模块电路提供数字5 V 和模拟5 V 直流电压; 数码管显示器、键盘、蜂鸣器及指示灯构成人机交互模块; 温度传感器DS18B20 采集环境温度供传感器温度补偿时使用( 见图1) 。1. 2 信号采集及调理电路据设计要求,称重传感器选用铝合金悬臂梁结构的应变片式传感器,其有效的最大输出在20 mV以内,为了拓展其A/D 转换器的满量程有效利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差动放大。同时,为了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二阶低通滤波, IN -和IN + 为传感器输出的差动信号,S3 和S4 是磁珠,对高频干扰信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运算放大器采用精密双运放OP2177,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由R10、R31 和RG1 决定。调理电路如图2 所示。
标签: 燃气灌装称重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29
上传用户: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25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单片机课件.ppt2. PICC编译器资料.pdf3. stm32初级例程.rar4. 单片机开服各种辅助小工具.zip5. LED旋转灯设计.doc6. 基于51单片机的超温报警器.Zip7. [手把手教你学51单片机与Proteus从入门到精通].59.pdf8. 旋转时钟程序下载.pdf9. 三小时精通protel 99se【单片机毕业设计秘籍】.rar10. MCS51单片机典型子程序.docx11. 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件PPT.ppt12. STC-ISP-V4.88免安装+win7下使用方法.rar13. PIC单片机实用教程-基础篇.pdf14. 单片机复习资料.rar15. stc-isp软件的使用方法.doc16. 基于单片机的指纹识别电子密码锁设计.rar17. 51开发板及USB转换原理图.pdf18. 单片机试题库.zip19. 智能台灯设计原理.rar20. 《匠人手记》网络版《程序规划方法漫谈》.pdf21. 编写高质量的单片机C程序.doc22. Nokia+5110多功能时钟(带温度等级).zip23. PIC单片机编程教程.zip24. 单片机控制led灯点亮.zip25. ZLG7290+I2C接口键盘及LED驱动器数据手册.pdf26. 单片机简单实验仿真_二极管顺序点亮.zip27. PIC单片机18f4680资料.pdf28. 去掉震动开关的摇摇棒.zip29. 采用89C51和LCD1602的多功能电子钟.pdf30. 51单片机汇编程序.zip31. 诺基亚LCD5110最详细的中文说明测试程序字模软件.doc32. STM8单片机快速入门_V2[1].pdf33. 篮球24秒倒计时器.ppt34. 单片机基础.zip35. STC51单片机必备软件使用.pdf36. 单片机高级语言C51 Windows环境编程与应用.pdf37. keil和proteus安装破解汉化联调方法.doc38. STM8例程演示一个LED闪烁.zip39. D卡改GBALINK烧录卡.doc40. 实时时钟设计.zip41. 智能小车设计指导.pdf42. PSD3系列可编程单片机通用外围接口芯片原理编程及应用.zip43. 51最小系统版实验程序.zip44. PIC系列单片机原理和程序设计.zip45. PIC系列单片机应用设计与实例.zip46. ML4428数据资料.pdf47. PIC系列单片机的开发应用技术.zip48. MCS-51单片机结构.zip49. PC机及单片机数据通信技术.zip50. MCS-96单片机的应用系统设计基础.zip51. LED立方体原理图加程序.wps52. NEC 75X 75XL系列单片机应用大全.zip53. C51单片机学习教程.rar54. STC-ISP下载编程烧录软件.zip55. Motorola单片机实用技巧集萃.zip56. 89C51在变压器温度自动检测与控制中的应用.pdf57. MCS-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zip58. M68HC11单片机原理、应用及技术手册.zip59. 51单片机c语言深入学习教程.pdf60. MCS-51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zip61. 霍尔火焰光检配套资料.zip62. 简单的8乘8led点阵仿真.zip63. 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zip64. MOTOROLA单片机汇编程序设计.zip65. 8.8LED点阵字库.zip66. 20个单片机c实验程序例子(包含c程序和hex文件).zip67. MOTOROLA单片机M68HC05原理与应用大全.zip68. M68HC11单片机大学优秀应用设计汇编.zip69. 单片机计算器_崔祥通毕业设计.doc70. MOTOROLA 8位增强型单片机M68HC11原理与应用.zip71. 16x16x4点阵仿真演示范例.rar72. MCS-51单片机开发系统与监控分析.zip73. Atmel公司8051架构单片机Protel元件库.rar74. JL51单片机开发板原理图.pdf75. PCIe体系结构导读.pdf76.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led电子钟程序代码.rar77.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计算器.pdf78. 按键识别方法之一.doc79. 单片机35个实例4.doc80. IO并行口直接驱动LED显示.doc81. 单片机35个实例3.doc82. 99秒表设计.doc83. 单片机35个实例2.doc84. 8X8 LED点阵显示技术.doc85. 单片机35个实例1.doc86. 4×4矩阵式键盘识别技术.doc87. 基于单片机的闪烁灯制作.doc88. 4×4键盘及8位数码管显示构成的电子密码锁.doc89. 模拟计算器数字输入设计.doc90. 00-99计数器.doc91. 可预置可逆4位计数器.doc92. 00-59秒计时器(利用软件延时).doc93. “叮咚”门铃.doc94. “嘀、嘀、……”报警声.doc95. M68HC08系列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初步.zip96. 汇编循环流水灯设计.zip97. 基于单片机的简单计算器设计与仿真.doc98. EPSON8位单片机原理与应用.zip99. 交通灯课程设计.doc100. 8L系列8位单片机技术应用手册.zip
标签: 显示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7-27
上传用户:eeworm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36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STM32实现定时加热.rar2. MDK412破解版下载及说明.doc3. [单片机开发环境Keil6.12和ADS1.2].KeilC51v612.rar4. STM32控制倒立摆.rar5. 基于MSP430内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报警系统.doc6. 用单片机做的小编程-心形灯.rar7. 80C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df8. 如何学习单片机(基于ARM平台).docx9. 51-AVR(二合一)单片机开发板电路图.pdf10. LT48UXP_900_WIN7.rar11. MSP430学习笔记.pdf12.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台灯设计.rar13. MSP430定时器的使用.pdf14.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采集记录系统.rar15. ad574程序.doc16. 基于单片的智能温度报警系统.rar17. 单片机轻松入门.pdf18. HOT-51_PCB全图.pdf19. 法拉电容 组合型5.5V系列.doc20. keil c51chbook.pdf21. 51开发板(原理图).pdf22. 数字闹钟的设计.doc23. JN5139最小系统.pdf24. AT89S52芯片简介.rar25. 18f4520数据手册.pdf26. 基于单片机AT89C2051的九路多功能智力竞赛抢答器的设计.pdf27. 基于单片机和DS18B20的温度计的设计.rar28. AT90CAN128资料.pdf29. 自动加料机控制系统资料.rar30. C语言函数库.pdf31. stm32介绍.pdf32. 控制数码管.rar33. 自制实用多功能编程器.rar34. STC12C5A60S2数据资料.zip35. Keil-C中使用STCMCU的第二组DPTR的方法.zip36.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设计.rar3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基础知识.ppt38. STC15F2K60S2系列学习板.RAR39. 8FX开发环境Softune使用说明(中文).pdf40. 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ppt41. 红外代码.rar42. 8fx工具介绍.pdf43. MCS-51系列单片机中断系统.ppt44. msp430单片机驱动诺基亚5110液晶程序.zip45. 8fx单片机片上资源.pdf46. 并行I/O扩展技术.ppt47. 51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df48. 富士通8位单片机应用手册.pdf49. 串行通信技术.ppt50. 步进电机细分.pdf51. 循迹避障小车方案.docx5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资料.ppt53. ICCAVR 软件中文说明书.pdf54. I/O设备接口技术.ppt55. C语言作单片机初级教程.pdf56. 各种电容的作用.doc57. 8051单片机C语言彻底应用.pdf58. 基于51单片机简易温度显示器汇编程序·.doc59. 凌阳_61板傻瓜书.pdf60. C语言函数大全.pdf61. 跟我学SPCE061A单片机.pdf62. 51寄存器手册速查.doc63. STC下载软件(STC官方烧录工具).rar64.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版)9.ppt65. 用89c51做的几个好作品.rar66. 单片机显示频率模块设计.doc67. 51单片机的10大作品,都不是盖的.pdf68. 步进电机原理.pdf69. FRTOS移植到PIC.pdf70. 基于AT89C52的遥控电扇电路图设计.rar71. 51单片机串口通信.ppt72. STC-ISP(STC官方烧录工具).rar73. 智能小车实训教学大纲.doc74. 万年历和闹钟的设计.doc75. 详细的舵机控制原理资料.pdf76. SAM88-RCRI指令集.pdf77. 80C51_HARDWARE_1.pdf78. MSP430系列C编译器编程指南.pdf79. 远程控制系统的现场安装与调试.pdf80. 单片机以太网接口的实现.pdf81. Proteus 仿真实例.rar82. 电子设计大赛《数字示波器》作品解析.pdf83. 指针总结.pdf84. s3f9454_中文.pdf85. 电子设计大赛_数字存储示波器设计.pdf86. AVR单片机选型.pdf87. 12864使用手册.pdf88. 2011年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培训.pdf89.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快速充电器设计.doc90. msp430红外串口通信.rar91. DS1302 DS18B20 LCD1602经典万年历 高低温报警.doc92. 单片机资料宝典.exe93. STM32芯片引脚图.pdf94. 机器人控制电子学_做机器人必要资料.rar95. AT24c02串行口读写.pdf96. STM32常用的基本资料.doc97. [PIC项目实战:基于PIC18].Advanced.PIC.Microcontroller.Projects.in.C.pdf98. MODBUS通讯规约文本.pdf99. 80C51_PROG_GUIDE_1.pdf100. [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王晓明.扫描版.pdf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50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PIC单片机的组成习题解答.pdf2. AT89S52单片机开发板设计报告.pdf3. 多核心单片机.pdf4. HT46R47,HT46R22,HT46R23,HT46R2.pdf5. MCS-51单片机的系统扩展技术--数/模转换接口.pdf6. TD-51单片机原理实验指导书.pdf7. ABOV FLASH系列单片机ABOV FLA.pdf8. PIC单片机概述.pdf9. 初学单片机应知.pdf10. 基于51单片机的无线识别装置系统.rar11. 用SST单片机做ISP的下载程序.pdf12. PIC单片机学习网初学试题.pdf13. 基于单片机和基站器件EM4095的手持式低频RFID读卡器.rar14. LED图文编辑系统用户使用手册.pdf15. LPC900系列单片机轻松上手.pdf16.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温度巡回检测系统设计.rar17. LAB6000U(USB接口)单片机/微控制器仿真实验系统.pdf18. LPC900系列单片机ICP解决方案.pdf19. 基于ISA总线的计算机与DSP的通信.rar20. AN1071用于MICROCHIP 16位单片机的IRDA标.pdf21. 单片机名词解释.pdf22. 单片机家族AM系列.pdf23. P89LPC915/P89LPC916/P89LPC917器.pdf24. USB全自动下载单片机移动实验板实验指导书.pdf25.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案.pdf26. MCS-51系列芯源的单片机教程.pdf27.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pdf28. AT89S51单片机实验及实践教程.pdf29. 多音频讯号的量测及分析系统--DAQ Card的应用.pdf30. 谈电子设计竞赛赛前准备.pdf31. 89C52单片机模块.pdf32. 智能数字交流毫伏表的设计与实现AD637.pdf33. 如何实现单片机系统的低功耗.pdf34. 80C196MC单片机实现多处理机互联技术应用.pdf35.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指导书.pdf36. Proteus与Keil整合构建单片机虚拟实验室.pdf37. PHILIPS单片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pdf38. 单片机是怎样在液晶上显示字符的.pdf39. 单片机的C语言轻松入门.pdf40.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pdf41. 用AT89C52和TLC1543实现数据采集系统.pdf42.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智能呼救系统设计.rar43.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pdf44. 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飞机副翼控制系统设计.rar45. 职业学校单片机教学改革实践.pdf46. NXP P89LPC901单片机汽车起动保护控制器设计.rar47. 基于AT89C51的智能矿井环境质量监控系统.rar48. 基于AVR单片机Mega16的电子时钟设计.rar49. 基于PIC16C711的脉冲点火控制器设计.rar50. 基于C8051F020的触摸屏驱动控制.rar51. 基于MS5534B的微功耗气压数据采集.rar52. 基于AT89S52的汉字显示屏的设计.rar53. 基于8051F330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rar54. 基于AT89C2051的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rar55. 基于C8051F340的数据采集器设计.rar56. 基于ATmega48单片机的可调交流电子负载的设计.rar57. 基于C8051F320的模拟枪战系统设计.rar58. 基于W77E58的跑步机联网系统的开发.rar59. 基于DAC7512的数控直流恒流源设计.rar60. C8051F320列车安全巡检仪的设计.rar61. ADS1110与AT89C51单片机系统的接口电路设计.rar62. 基于CC1110单片机公交报站系统的设计.rar63. 基于MAX262的程控滤波器设计.rar64. 基于单总线器件DS18B20的温度测量仪.rar65. 基于UC3854A控制的PFC中分岔现象仿真研究.rar66. 基于AVR单片机的USB接口设计.rar67. 利用MAXQ2000微控制器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rar68. LS7266R1在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中的应用.rar69. 基于P89LPC922单片机的汽车后车窗控制器设计.rar70. 基于MPC555与CS8900A的以太网扩展设计.rar71. 基于MC33993的多路开关检测接口电路设计.rar72. 基于Mega169的空调控制器的设计.rar73. 基于C8051F005单片机的参数测试仪的设计.rar74. 基于STC12C5408AD的记忆示波器.rar75. TLC1549串口传输与单片机的AD设计.rar76. 基于C8051F020的通用串口适配器的设计.rar77. 基于MSP430F149的智能电池巡检系统的设计.rar78. MSP430在频率测量系统中的应用.rar79. 多路温度采集及监控系统的设计.rar80. 基于ISD2500与ATmega8的智能语音系统设计.rar81. 基于89C51的摄像机镜头控制电路设计.rar82. 基于ADuC841的膜片钳放大器系统设计.rar83. 基于MSP430的指纹保险柜的实现.rar84. 基于ATmgea8单片机的加热控制系统.rar85. 基于ATmega168的ADC按键设计.rar86. 基于51单片机的作息号音自动播放器设计.rar87. 基于CAN总线的数字式自动找平控制系统设计.rar88. 基于P87LPC764单片机的延时漏电继电器设计.rar89. 基于P87C591的信号采集节点的设计.rar90. SAM8系列S3C825A型单片机软件设计.rar91. 基于C8051F系列单片机的无线收发电路设计.rar92. 基于单片机与ADS1121的示波器数字多用表实现.rar93. 基于ROM单片机的汉字输入法的实现.rar94. 高性价比单片机P89LPC932及其应用.rar95. 基于MSP430F149的无线环境监测传感器系统设计.rar96. 文字转发音单片处理器WTS701的原理及应用.rar97. 基于DS1991和PIC单片机的智能水卡设计.rar98. 基于PIC单片机的光电感烟探测器设计.rar99. 基于AT89S52的空调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rar100. S3C2410完全开发流程与源码.rar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eeworm
本文设计的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由上位机、PLC、变频器、压力变送器等组成。本系统包含三台水泵电动机,采用通用变频器来实现对三相水泵电动机组的软启动和变频调速,运行切换采用“先开先停”的原则。压力变送器检测当前水压信号,送入PLC与设定值经PID比较运算,从而控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进而改变水泵电动机组的转速来改变供水量,最终保持管网压力恒定在设定值附近。把模糊控制算法引入到控制系统中,从而改善了系统的静动态特性。 模糊控制是一种不依赖于被控过程数学模型的仿人思维的控制技术。它可以利用领域专家的操作经验或知识建立被控系统的模糊规则,有较好的知识表达能力。但传统的模糊控制同PID算法一样,均为“事后调节”,因而对大迟延对象的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预测控制的核心是不仅注意过去及现在的目标值,而且注意将来的目标值,使受控量和目标值的偏差尽可能地小,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预测控制和模糊控制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两类控制方法,在二者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将预测的思想和模糊的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控制方法——模糊预测控制FPC。 本文将FPC技术应用于供水系统,设计出自调整修正因子模糊PID控制器,克服了传统PID控制设计中的参数调整困难的问题。模糊PID控制是在大误差范围内采用模糊控制,以提高动态响应速度;在小误差范围内采用PID控制,引入积分控制作用以消除静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本设计通过变频调速实现恒水压控制,并针对系统的时滞特点采用Smith预估控制器进行补偿。利用Matlab对其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传统控制算法相比较,该算法具有鲁棒性好,实现简单,易于在线调整等优点,系统响应曲线没有超调,系统的建立时间比较短,抗干扰能力强。 通过对上位机和PLC之间通信的分析和研究,完成了上、下位机的通信设置,给出了上位机监控程序编写方法,通过通信模块实现了对供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及故障报警。 所开发的系统将FPC与PLC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的调节器的缺点,充分发挥了PLC控制灵活、编程方便、适应性强的优点,提高了控制的精确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对异步电动机转速实现精确控制,实用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5-19
上传用户:sdq_123
本课题来源于企业委托开发项目:大功率两电平矢量控制变频器的开发。课题以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产品化开发为目标,对感应电动机参数离线辨识技术和控制器进行了研究和试验。本人除了参加整体系统的设计和制作任务外,独立完成了参数离线辨识工作。文章介绍了一种实用的参数离线辨识方法,在综合各种控制策略基础上给出了一套基于DSP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整机进行了软硬件调试,实现了设计目标。为产品化打下一定的基础。 论文第1章介绍了矢量控制以及坐标变换,分析了电动机参数对矢量控制的影响,通过Matlab仿真了电动机参数变化对变频器输出的影响。 第2章对辨识主要介绍了参数辨识的算法,对感应电机静态数学模型进行了化简,得到各个参数与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方程。通过单相直流试验和单相交流试验辨识电动机参数。采用迭代算法计算出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还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压电流瞬时值计算电动机功率因数的方法。 第3章对控制器进行了研究,对当前比较先进的自抗扰控制,自适应控制,基于非线性的逆控制等控制策略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基于PI转速调节器的间接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第4章介绍了实验室自主开发的基于TI公司DSP TMS320F2812的通用交流调速试验装置。根据通用试验装置的设计要求设计了控制板电路,电源板电路,功率板电路等电路,进行了调试,并应用到试验之中,性能达到要求。 第5章介绍了整个系统的功能软件设计和功能试验结果,给出了部分程序流程图和装置的基本功能试验波形。 最后就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整体总结,为将来的后续研究提出建议。
上传时间: 2013-06-25
上传用户:hehuaiyu
目前,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经备受关注,被各个国家提上纪事日程。在众多的新能源中,风能以它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在风力发电技术上也从独立型逐渐向并网型转变,因此并网技术已成为主流。由于变速恒频具有发电量大,对风电场风速的变化适应性好具有较高的叶尖速比等优点,所以变速恒频必然会取代恒速恒频。实现变速恒频的风力发电机组有很多种,其中永磁同步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由于不需要齿轮箱,因而改善风能转换效率,减小维护,降低了噪音,提高可靠性,本文以永磁同步直驱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 本文针对永磁同步直驱式发电双PWM变换器系统,首先在对变速恒频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风力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对风力机的最大风力跟踪模拟仿真。由于发电机发出的电随着风速的不断变化,因此就靠控制变换器来实现恒压恒频的电压并送入电网。其次在对永磁同步发电机和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整流侧和电网侧变换器分开控制,控制整流器来控制发电机的转速,控制逆变器来实现稳压和恒频的向电网输送电压。并对逆变器侧的直流电容和电感选值给出了范围,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对逆变器进行了MATLAB/SIMULINK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逆变器部分做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选用智能功率模块(IPM)作为逆变器,采用霍尔电压、电流传感器实现了对电压电流的采样,控制器选用TMS320F2407A,并制作了对采样信号处理电路板、PWM信号处理电路板和传感器电路板,编写了程序。
上传时间: 2013-06-17
上传用户:youlongjia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