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浴器温度控制调节采用MAT LAB 的附加组件Simulink, 仿真系 统的框图如图1 所示。图中的虚线为模糊控制器, 作为二维模糊控制器机构以水的温度偏差temp 和 流量偏差f low 为输入量, 采用模糊推理方法对水 的温度偏差和流量偏差进行整定, 用来确定冷水阀 门和热水阀门的开口大小cold 和hot 以便控制冷 热水的流量, 构成2 输入2 输出的一阶模糊控制系 统; 模糊推理与去模糊化采用MIN - MAX 法及重 心法, 并用MA TLAB 模糊推理工具箱来编辑模糊 控制器。 图1
上传时间: 2018-10-12
上传用户:一只虫虫
磁盘调度调度: 建立磁盘的数据结构描述; 使用两种方式产生作业:(a)自动产生, (b)手工输入; 在屏幕上显示每个作业的执行情况; 时间的流逝可用下面几种方法模拟:(a)按键盘,每按一次可认为过一个时间单位; (b) 响应WM_TIMER; 将一批磁盘请求的执行情况存入磁盘文件,以后可以读出并重放。
上传时间: 2019-07-05
上传用户:niguanwo
嵌入式智能机器人平台研究摘 要:针对传统工业机器人采用的封闭式结构的局限性,在WindowsCE.NET系统基础上,通过剪裁定制 ,去 除冗余的功能,搭建嵌入式智能机器人平台.该智能机器人系统具有移动机器人需要的主要感知模块,并有丰富的 运动控制接口及驱动模块.同时 ,设计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轨迹规划、运动控制、无线网络通信 、图形人机界面等智 能机器人的测试软件和应用模块.该智能机器人平台具有模块化、易扩展、可移植、可定制、硬件体积小、功耗低、实 时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平台;WindowsCE.NET;实时控制;自主机器人;双目视觉;语音识别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快 速发展 ,机器 人技术也得 到了飞速发展.然而 ,现有机器人系统在硬件 和软件 开发方面虽然已经趋于成熟,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它们的硬件多是专用的,软件系统也多采用 Windows 2000或者 WindowsXP系统….这些机器人系统 主要 存在以下一些缺点 : (1)系统的实时性差.机器人控制系统是一个实 时性要求非常高的控制系统,作为一般桌面应用的 Windows和 Linux操作系统很难达到高实时性的要 求. . (2)开放性 以及扩展性差.常见的机器人控制系 统存在的一个 问题就是 系统 的冗余大、开放性扩展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60475036) 收稿 日期 :2005—05—16 性差,系统适用于特定的应用 ,不便于在硬件和软件 上进行扩展和剪裁. (3)软件的独立性差.软件结构及其逻辑结构依 赖于处理器硬件 ,难以在不同的系统 间移植. (4)缺少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2 系统概述(System description) 为促进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和应用,迫切需要 开发“具有开放式结构 的、模块化 、标准化 的嵌 入式 智能机器人平台”.这种智能机器人平台具
上传时间: 2022-02-12
上传用户:zhaiyawei
超声波换能器由于负载的变化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导致超声波电源的输出频率与谐振频率不匹配,从而使清洗效果不佳。超声波电源是超声清洗机的核心部分,为实现其高效稳定的工作,需要对其工作频率进行自动跟踪控制。为此,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PIC16F886为控制核心的超声波电源,其额定输出功率为600W,工作频率为20kHz,并实现了对频率的实时跟踪控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根据超声波电源的性能指标要求,设计了超声波电源主电路系统,主电路系统由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匹配电路等单元组成,逆变电路采用全桥逆变拓扑结构,文中对主电路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设计,并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主电路系统各个部分进行仿真。 其次,设计了超声波电源频率跟踪的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采用锁相环频率跟踪的控制思路并结合PID控制方法。为此设计了相应的控制软件,采用C语言编写主程序、A/D转换程序、PID控制程序等。 最后,以PIC16F866单片机芯片为控制核心,设计了超声波电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单片机外围电路等,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采用Proteus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超声波电源控制系统能实现频率自动跟踪,与超声波换能器相匹配,工作在谐振状态,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11
上传用户:jason_vip1
台湾成功大学的关于无人机自动驾驶控制的论文集(1) 这包共4篇,分别为: 無人飛機速度控制器設計與實現 無人飛行船自主性控制設計與實現 無人飛行載具導引飛控整合自動駕駛儀參數選取之研究 無人飛行載具導引飛控之軟體與硬體模擬
标签: lunwen
上传时间: 2013-08-03
上传用户:luominghua
当今,移动通信正处于向第四代通信系统发展的阶段,OFDM技术作为第四代数字移动通信(4G)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包括LTE在内的众多准4G协议所采用。IDFT/DFT作为OFDM系统中的关键功能模块,其精度对基带解调性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尤其对LTE上行所采用的SC_FDMA更是如此。为了使定点化IDFT/DFT达到较好的性能,本文采用数字自动增益控制(DAGC)技术,以解决过大输入信号动态范围所造成的IDFT/DFT输出信噪比(SNR)恶化问题。 首先,本文简单介绍了较为成熟的AAGC(模拟AGC)技术,并重点关注近年来为了改善其性能而兴起的数字化AGC技术,它们主要用于压缩ADC输入动态范围以防止其饱和。针对基带处理中具有累加特性的定点化IDFT/DFT技术,进一步分析了AAGC技术和基带DAGC在实施对象,实现方法等上的异同点,指出了基带DAGC的必要性。 其次,根据LTE协议,搭建了从调制到解调的基带PUSCH处理链路,并针对基于DFT的信道估计方法的缺点,使用简单的两点替换实现了优化,通过高斯信道下的MATLAB仿真,证明其可以达到理想效果。仿真结果还表明,在不考虑同步问题的高斯信道下,本文所搭建的基带处理链路,采用64QAM进行调制,也能达到在SNR高于17dB时,硬判译码结果为极低误码率(BER)的效果。 再次,在所搭建链路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证明了包括时域和频域DAGC在内的基带DAGC具有稳定接收链路解调性能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几种DAGC算法的比较后,得到的一套适用于实现的基带DAGC算法,可以使IDFT/DFT的输出SNR处于最佳范围,从而满足LTE系统基带解调的要求。针对时域和频域DAGC的差异,分别选定移位和加法,以及查表的方式进行基带DAGC算法的实现。 最后,本文对选定的基带DAGC算法进行了FPGA设计,仿真、综合和上板结果说明,时域和频域DAGC实现方法占用资源较少,容易进行集成,能够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较高,完全满足基带处理的速率要求,可以流水处理每一个IQ数据,使之满足基带解调性能。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laozhanshi111
软件无线电是近年提出的新的通信体系,由于其具有灵活性和可重配置性并且符合通信的发展趋势,已成为通信系统设计的研究热点。因此对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调制解调技术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本文首先从阐述软件无线电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多速率信号处理中的内插和抽取、带通采样、数字变频等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设计和实现8PSK调制解调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然后,研究了8PSK调制解调技术,详细论述了它们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出了系统实现方案,在DSP+FPGA平台上实现了8PSK信号的正确调制解调。文中着重研究了突发通信的同步和频偏纠正算法,针对同步算法选取了一种基于能量检测法的快速位同步算法,采用相关器实现,同时实现位同步和帧同步。并且对于突发通信的多普勒频偏纠正,设计了一个基于自动频率控制(AFC)环的频偏检测器,通过修改数控振荡器(NCO)的频率控制字方法来校正本地载波频率,整个算法结构简单,运算量小,频偏校正速度快,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其次,对相干解调的初始相位进行纠正时,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CORDIC方法,同时对FPGA编程当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介绍。最后,设计了自适应调制解调器,根据信噪比和误码率来自适应的改变调制方式,以达到最佳的传输性能。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mingaili888
对于内燃机控制应用而言,AUDO MAX系列可以为每个缸单独计算最理想的空燃比和确定最佳燃油喷射量和点火时间。AUDO MAX系列的全面安全特性支持动力总成和底盘应用实现更高安全水平,例如连续减震控制系统。此外,AUDO MAX还十分适用于采用线控技术的车辆的自动变速箱控制。
标签: Infineon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asasasas
本论文利用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和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开发了一款基于PCI总线的高速数据采集卡。本数据采集系统中,采用PLX公司生产的PLX9080作为PCI总线接口芯片。用4片每片容量为8MB的SDRAM作为数据采集的前端和PCI总线的数据缓冲。用ALTERA公司生产的Cyclone系列FPGA实现PCI接口芯片PLX9080的时序逻辑、对数据采集通道的前端控制以及对SDRAM的读写控制。 在本论文将重点放在了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进行FPGA硬件逻辑编程上。本论文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PCI接口转化电路模块、SDRAM存储片子读写控制电路模块、FPGA内部寄存器读写控制电路模块以及用于RF端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模块的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yhm_all
用户对宽带无线接入业务、尤其是对于宽带无线化以及移动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使无线宽带接入技术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技术)应运而生、迅猛发展,成为这两年业界关注的焦点。除了通常的互联网接入应用外,它还将在提供IPTV和VOIP等宽带业务方面取得成功,它还有可能成为一种先进的4G蜂窝电话技术。WiMAX未来将进入蜂窝电话、笔记本电脑和机顶盒等应用中。 本文在介绍WiMAX传输标准802.16d基础上,详细阐述了WiMAX接收机中信道解调芯片中的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部分。首先介绍了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其主要特性指标,通过对一个步进式AGC的分析,得到AGC模型的输出公式。然后针对WiMAX接收机内AGC系统中的模数转换器以及AGC电路进行介绍和理论分析。本文采用SPW(Signal Processing WorkSystem)模型对AGC电路基本结构的算法分析,并结合仿真结果对AGC电路做了详尽解说并对参数进行了解释说明。 最后给出了基于SPW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验证的结果。通过SPW对AGC进行了单独的性能测试,并结合整个系统的性能测试来说明AGC可以和系统的其他模块协同工作。在FPGA测试中,可以证明用Verilog实现后AGC也同样能较好的工作。 本文实现的基于导频的步进式的数字AGC是针对WiMAX系统的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提出的解决方案。此算法结合WiMAX系统的传输方式,提出的算法具有迅速锁定信号的特点,能够满足WiMAX系统的要求。同时,由于各种关键参数设计为寄存器可配的方式,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也就具有了更高的移植性,可以作为一种通用的数字AGC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zhandi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