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光纤的传输理论;半导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性质、光源的查接调制和间接调制;光接收机的组成、噪声的分析和接收机灵敏度的计算;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及其分配以及系统的总体设计;还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光纤通信新技术和新型系统,如掺铒光纤放大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全光通信网、色散补偿技术以及非线性光学效应等。本书力求理论上的系统性、技术上的时新性和应用上的实用性。本书可作为通信类专业大学本科生或形容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目 录绪论第1章 光纤的传输理论1.1 光纤的基本性质1.2 介质平板波导1.3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模式理论1.4 渐变折射率光纤的近似分析1.5 单模光纤第2章 光源和光调制2.1 激光原理的基础知识2.2 半导体激光器和发光二极管2.3 半导体激光器的模式性质2.4 半导体激光器的瞬态性质2.5 半导体激光器的自脉动现象2.6 半导体激光器的直接调制和光发射机2.7 光源的间接调制第3章 光接收机第4章 光纤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第5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标签: 光纤通信
上传时间: 2022-04-13
上传用户:XuVshu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光纤和光缆的结构和类型,光纤的传输原理和特性,光纤特性的测量﹔光源、光检测器和光无源器件的类型、原理和性质;光端机的组成和特性;数字光纤通信系统(PDH和SDH)﹔模拟光纤通信系统,包括副载波复用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的若干新技术,如光纤放大器、光波分复用技术、光交换技术、光孤子通信、相干光通信技术、光时分复用技术等﹔光纤通信网络,包括单波长的SDH传送网,多波长的WDM全光网和光接入网。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理论上的系统性以及技术上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标签: 光纤通信
上传时间: 2022-04-16
上传用户:
为了实时检测血氧量,能使缺氧特别敏感的脑组织或心脏类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采用近红外双波长透射式光电脉搏血氧测定法,以H桥电路对发射光源进行控制及通用运算放大器搭建滤波电路。运用参数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结果相对比的方法,通过Mu ltisim软件对所设计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参数计算相吻合,证明了电路参数设计的可行性,为血氧仪的实物制作提供参考。For real-time detection of oxygen saturation for timely treatment of the brain or heart,which are very sensitive to oxygen inadequacy,the near-infrared wavelengths double photoelectric pulse oximeter transmission method is adopted.The illuminant is controlled with the H bridge circuit and the filter circuit is built with general op-amps.Parameters by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compared with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in Multisim and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obtained.It is shown that the design of the circuit parameters is feasible and can be a help in making the physical blood-oxygen monitor.
上传时间: 2022-05-12
上传用户:
传统农业生产不仅受到气候与季节限制,而且严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像北方这样的春冬季节光照时间短、雪雨天气较多的地区,农作物的生长受到很大地限制。温室大棚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季节与天气问题,不仅显著的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而且将农业生产从自然生态束缚中解脱了出来。但是目前的温室大棚对部分环境因素的控制过分依赖于人工干预,而随着智能设备的发展,这样的温室大棚满足不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化要求。 本文通过分析温室大棚中植物补光灯的应用问题,针对现有补光灯的补光量不准确、光质不纯、节能效果差等缺陷,提出了一种采用补光光源绿色环保、多变幻、寿命长等诸多优点的LED灯具,并结合实际补光需求设计了一款以LED为光源的温室大棚中智能补光控制系统。通过对植物生长所需的光源和光谱进行分析,选择易于被智能化控制的LED灯具,然后对单颗光源特性进行测试与研究,进而设计出不仅满足实际的需求,而且在整体均匀性方面达到最优的补光系统。依据LED的光电特性,利用STM32主控制器产生的PWM(脉冲宽度调制)来控制补光进而实现定质定量的补光。 这一款智能补光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光质可调、光强的检测、智能化调光与控制等目标。设置不同的对照组实验来进行对比,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也达到了预期的差额补光的设计目标,不仅补光效率高,而且操作方便,明显给温室大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温室种植中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上传时间: 2022-06-01
上传用户:jiabin
sscom是一款主要是用于蓝牙的调试的专业串口调试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该多串口调试工具来调试蓝牙,检测串口的状况。该软件可以及时显示存在的串口号,如果用户增加了usb转串口设备,串口号就会出现在列表内。能够支持110-256000bps波特率,设置数据位(5678),校验(odd,even,mark,space)、停止位(1,1.5,2),并发送任意的字符串。对于dtr,rts信号线也能自由控制输出状态。功能介绍 1.显示流畅,不容易丢数据.中文显示无乱码. 2.USB串口误拔不易死机,大部分型号的USB芯片插回能自动恢复(pl2303除外). 3.通讯方面支持串口和网卡TCP/IP,UDP通讯. 4.波特率支持自定义,最 5.可以实现“帧头+数据+校验+帧尾”的 6.支持字符串和十六进制方式显示,和加时间戳分数据包显示,支持数据波形(示波器)显示. 7.支持字符串和十进制方式发送,支持预定义99组数据串发送.支持发送数据包加校验.支持转义符号输入. 8.支持接收数据直接保存到文件,也可保存窗口数据和原始接收数据. 9.支持终端仿真,STM32的ISP程序下载功能. 10.窗口大小位置,接收窗口的字体颜色背景色均可保存.
上传时间: 2022-06-12
上传用户:
概述IP6805U 是一款无线充电发射端控制 SoC 芯 片,兼容WPC Qi v1.2.4 最新标准,支持 A11 或 A11a 线圈,支持 5W 充电。IP6805U 通过analog ping 检测到无线接收器,并建立与接收端之间的 通信,则开始功率传输。IP6805U 解码从接收器 发送的通信数据包,然后用 PID 算法来改变振荡频率从而调整线圈上的输出功率。一旦接收器上 的电池充满电时,IP6805U 终止电力传输。IP6805U 片内集成全桥驱动电路和全桥功率 MOS,电压&电流两路 ASK 通讯解调模块;方案集成度高,可显著降低方案尺寸和 BOM 成本。 背夹、无线充电底座 车载无线充电设备
上传时间: 2022-06-15
上传用户:
无线充方案:P6808 国内首款SOC无线充方案IP6808 正式进入无线充电行业。近日我们获悉,这款芯片通过了Qi v1.2.4认证,WPC无线充电联盟官网注册时间为7月10日,登记ID为3691。它支持10W快充,是一颗兼容WPC v1.2协议的7.5W/10W无线充电发射控制器。特点 兼容WPC v1.2.4 标准 支持5~10W 多种应用 单独5W 应用 快充充电器输入5~10W 应用 5V 充电器输入5~10W 升压应用 9V~15V 充电器输入5~10W 降压应用 输入耐压高达25V 集成NMOS 全桥驱动 集成内部电压/电流解调 支持 FOD 异物检测功能 高灵敏静态异物检测 支持动态FOD 检测 FOD 参数可调 低静态功耗和高效率 静态电流4mA 实测系统充电效率高达79% 兼容NPO 电容和CBB 电容 支持成品固件在线升级 针对供电能力不足的USB 电源有动态功率调整功能(DPM) 支持低至5V 500mA 的充电器 输入过压,过流保护功能 支持PD3.0 输入请求 支持NTC 用于系统各状态指示的2 路 LED 封装 5 mm × 5 mm 0.5pitch QFN32应用产品背夹、无线充电底座 车载无线充电设备
上传时间: 2022-06-15
上传用户:bluedrops
Arduino是一个开放源码电子原型平台,拥有灵活、易用的硬件和软件。Arduino专为设计师,工艺美术人员,业余 爱好者,以及对开发互动装置或互动式开发环境感兴趣的人而设的。Arduino可以接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号从而检测出运行环境,并通过控制光源,电机以及其他驱动器来影响 其周围环境。板上的微控制器编程使用Arduino编程语言(基于Wiring)和Arduino开发环境(以Processing为基 础)。为了让更多人了解Arduino并掌握它,电路城特推出Arduino入门中文教程+实验代码+Arduino驱动安装等。
标签: arduino
上传时间: 2022-06-15
上传用户:jiabin
该文档阐述了高速电路设计时换层过孔的处理方法和高密度PCB盲埋孔的设置办法。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ttalli
本论文提出一种600V平面栅FS-IGBT器件的设计与制造方法,并通过和国内某知名代工线合作,完成了器件制备和测试。600V面FS-IGBT的研制工作展开论述。1、首先对IGBT原理及FS层的原理进行分析讨论,然后结合代工线的特点,进行了600V平面栅FS结构IGBT的工艺流程、元胞结构与终端结构设计,最后完成版图设计并进行工艺流片。所设计的器件工艺流程为:先进行器件背面的FS层制作,然后进行正面结构(包括元胞和终端)的制作,最后再进行背面的P+区注入和金属化。2、对流片获得的600V FS-IGBT器件进行了主要电学参数的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为:耐压大于700V、正向导通压降低于1.15V、阈值电压4.1-4.5V。满足设计要求。/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我国FS结构IGBT的研究和产业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通过进一步改进工艺及结构,提高产品良率,最终可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
标签: igbt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