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图形化界面聊天功能,实现网络接口聊天功能
标签: 图形化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qilin
uCOSII只提供了操作系统内核,用户要自己添加文件处理、人机界面、网络接口等重要部分。其中Shell(人机界面)提供了人与机器交互的界面,是机器服务于人的体现,是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很多OS如UNIX、DOS、VxWorks都提供了友好的命令行界面。Windows更是提供了GUI。大部分人认识OS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由于Skyeye下的仿真串口USART已经实现了中断方式的接收(实际是从键盘接收输入),而且串口输出(实际上是输出到终端屏幕)也已经实现,所以实现一个类似DOS或Bash的简化版Shell并不困难。其本质思想就是:Shell作为一个uC/OSII下的任务,接收用户输入的字符,存储到缓冲区,并回显在屏幕上,以回车键为用户输入的结束信号,随后解析用户输入的命令名称、参数,调用相应的命令函数。一直到这个命令函数运行返回,才继续Shell的人机交互界面。Shell作为一个任务工作于内核之外,占用一个任务号。
上传时间: 2014-01-22
上传用户:xc216
一种单片机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设计基于AT89S52的单片机 网络的单片机多机通信协议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采用总线型 网络接口电路采用端口转发的形式等进行单片机多机通信系 统的设计,系统易于扩展且提高了稳定性
上传时间: 2014-09-06
上传用户:qb1993225
讯飞语音Linux SDK包,用于Linux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为开发者提供了语音云平台的网络接口
标签: 语音识别 语音合成 Linux 讯飞语音 多媒体语音
上传时间: 2015-07-21
上传用户:fsx343725265
常用接插件USB座 SD卡 TF卡 RJ45 AD集成库ALITUM库49个合集(原理图库+PCB封装库),集成封装库型号列表:Library Component Count : 49Name Description----------------------------------------------------------------------------------------------------3F07 立体声耳机插座6.3mm插簧 6.3mm插簧Battery 备份电池CON 2X16 DIN41612 DIN 41612CON 2X32 DIN41612 DIN 41612CON50A D Connector 15 VGAD Connector 9 串口DB25 并口DG141 DIMM-100 接插件EMIF 接插件FIN 散热片FPC-30P FPC排线连接器FPC-40P FPC排线连接器HR5803 以太网接口HR911103A 网络接口HR911105A 以太网接口Header 10 接插件Header 10X2 接插件Header 14X2A 接插件Header 15X2 接插件Header 16 接插件Header 16X2 接插件Header 17X2 接插件Header 2 接插件Header 2X2 接插件Header 3 接插件Header 30 接插件Header 32X2 接插件Header 4 接插件Header 40 接插件Header 5X2 接插件Header 6 接插件Header 7X2 接插件Header 8 接插件Header 8X2 接插件Header_AMP50 控制器接插件LCD_CON37 LCD接口Light_Pipe 灯柱PJ-306 立体声耳机插座PWRCON 直流电源端子RCA RCA Phono JackSDCARD SD卡自弹SDCARD-M TF卡槽SU-25-3 接线叉USB USB接口USB_M Micro/Mini USBZIF20 接插件
上传时间: 2021-11-21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针对目前我国已经存在的温室控制系统成本高、网络化不足以及测量环境因子单一等问题,文中开发了一套基于STM32的温室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温室内的控制器以及MFC编写的控制软件实现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多个环境因子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STM32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实时显示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等。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采用DHT11、MG811以及BH1750传感器进行环境因子的测量,设备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继电器通断来控制温室内的加热系统和光照系统等执行设备,STM32通过ENC28J60接入网络实现远程控制,显示模块实现各个环境因子的实时显示,数据存储模块采用外接SD卡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存储。在STM32的程序设计中采用了库函数的开发方式设计了测量程序、显示程序以及控制程序。通过在STM32中移植μC/OS-Ⅱ操作系统实现多任务的运行,移植LwIP协议使STM32可以接入网络,实现控制的网络化。在VC6.0平台下利用MFC设计了控制软件,控制软件和STM32之间通过TCP/IP协议进行数据和命令的传输。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温室内的多个环境因子进行远程监测和对执行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在控制软件设计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相关的操作函数封装到类中,便于对系统进行升级,采用多线程的方法解决了多个任务同时运行的状况。将控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可以对系统运行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 为了对系统进行测试,在文中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温室并将控制器安装在温室内。经过测试,文中设计的温室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远程实时监测,数据每秒更新一次。当上述的环境因子超过控制软件上设置的上下限范围时,系统会报警,此时可以在控制软件上控制执行设备的通断来调节该因子使其到达设置的范围内。
上传时间: 2022-06-09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摘要: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伺服系统成为目前伺服系统的发展方向。把网路引入同服控制系统,在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使控制器和驱动器之间数据传输在速度和可靠性方面大大的提高,同时也提供了精确的多轴同步功能。但目前由于-些特殊领域的应用,无网络接口的伺服系统仍被某些行业所使用。目前基于以太网的现场控制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控制领域。传统的以太网术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方式为竞争式的共享介质技术,对间歇传输、突发性长报文传输有着很高的效率。在节点数少、负载轻的情况下,以太网具有很好的效率。当节点数增多、数据通信量增大、负载加重的情况下以太网的效率下降很多。关键词:EtherCAT,SPI模块;设计实现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XuVshu
在过去的近十年的时间里,互联网技术被证明拥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从原始的ARPNET一类的低速网络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带宽和误码率方面拥有巨大差异的光纤连接技术已经使互联网实现了巨大的跨越。相当多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应用技术被开发出来。因此,未来的无线网络—使用已经存在的互联网技术成为人们的首选。同样,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连通性也成为了人们选择它的动机之一。一些轻便设备,比如在身体上使用的传感器,体积小而且便宜,内部的运算及存储资源有限,因此就必须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实现及处理lnternet协议。本文讲述的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占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一个轻型的TCP/IP协议栈,我们把该协议栈叫做LwlP。本文的章节安排是这样的:第2、3、4节对LwIP做一个总体上的描述,第5节是关于操作系统模拟层的内容,第6节是内存和缓冲区管理,第7节介绍LwlP网络接口抽象层,第8、9、10介绍IP、UDP、TCP协议的实现,第11、12节介绍如何与LwIP协议栈接口及LwlP提供的API,第13、14节将分析协议栈的实现,第15、16节提供LwlPAPI的参考手册,17、18节提供例子代码。
标签: lwip协议栈
上传时间: 2022-07-18
上传用户:d1997wayne
智能机器人硬件功能模块介绍1.核心控制板:raspberry b+(树莓派B+):一种卡片式电脑。树莓派是只有信用卡大小的卡片式电脑,其系统基于Linux。截止至2012年6月1日,树莓派只有A和B两个型号,主要区别:A型:1个USB、无有线网络接口、功率2.5W,500mA、256MB RAM;B型:2个USB、支持有线网络、功率3.5W,700mA、512MB RAM。2.底层电路驱动芯片:Arduino 。Mega2560的处理器核心是ATmega2560,同时具有54路数字输入/输出口(其中16路可作为PWM输出),16路模拟输入,4路UART接口,一个16MHz晶体振荡器,一个USB口,一个电源插座,一个ICSP header和一个复位按钮。Arduino Mega2560也能兼容为Arduino UNO设计的扩展板。3.底层硬件:驱动电路、控制电路 包括(ln298、hc-06蓝牙模块、舵机、摄像头、麦克风、无线网卡、电机、地盘、传感器若干、材料等) 4.工作原理:树莓派用来处理上层指令、运用大型代码、和代码整合等,例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邮件发送、环境数据上传到互联网、获取网络指令等。通过串口通讯和底层驱动芯片arduino进行交互,和数据传输。arduino则负责底层电路的驱动、环境检测、快速机动、预报处理等工作1.该项目中我们自主研发了一套无线充电设备,最大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40%,安装在机器人的底端,可以实现机器人长时间的工作而不需要人为去充电,解决了用户不在家机器人也能正常工作的问题。该项目已经获得了专利。
上传时间: 2022-07-25
上传用户:zhaiyawei
最近一个项目用到LWIP,恰好看到网上讨论的人比较多,所以有了写这篇学习笔记的冲动,一是为了打发点发呆的时间,二是为了吹过的那些NB往往决定做一件事是简单的,而坚持做完这件事却是漫长曲折的,但终究还是写完了,时间开销大概为四个月,内存开销无法估计。。这篇文章覆盖了LWIP协议大部分的内容,但是并不全面。它主要讲解了LWIP协议最重要也是最常被用到的部分,包括内存管理,底层网络接口管理,ARP层,IP层,TCP层,API层等,这些部分是LWIP的典型应用中经常涉及到的。而LWIP协议的其他部分,包括UDPDHCP,DNS,IGMP,SNMP,PP等不具有使用共性的部分,这篇文档暂时未涉及。原来文章是发在空间中的,每节每节依次更新,后来又改发为博客,再后来就干脆懒得发了。现在终于搞定,于是将所有文章汇总。绞尽脑汁的想写一段空前绝后,人见人爱的序言,但越写越觉得像是猫儿抓的一样。就这样,PS:由于本人文笔有限,情商又低,下里巴人一枚,所以文中的很多语句可能让您很纠结,您可以通过邮箱与我联系。共同探讨才是进步的关键。
标签: lwip
上传时间: 2022-08-09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