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门禁管理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高校图书馆是一个特殊的服务场所,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不希望什么人都可以进出。为了工 作的安全有效,需要进行封闭式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化的门禁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1 智能化门禁管理系统 智能化门禁管理系统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电子安全防范管理系统,它集合了计算机自动 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系统为一体,应用了电子、机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光学技术、生物技术等 多类别的一项综合新型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作为环境安防系统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智能化门禁管理系统又称为出入口控制系统,它就像是一种电子门锁,按照安装在门口的电子读卡器所 读取到的个人识别卡上的信号辨别人员身份,从而取代传统的人工管理出入口登记。时刻记录人员的出入情 况,有助于内部管理机制与模式的有序化,以及有效维护控制区域内的的正常工作秩序,礼貌地拒绝不速之客。 2 智能化门禁管理系统的类别及工作原理 2 .1 智能化门禁管理系统的类别。智能化门禁管理系统分为非联网式和联网式两种。 非联网式指各自独立、分别控制、未形成网络控制的系统,如密码键盘控制的门禁系统,主要优势在
标签: 门禁管理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3-11
上传用户:
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成像方法具有高分辨率,非接触,无损伤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其实用性受到成像速度和稳定性的限制,而成像速度和稳定性主要是受到扫描方式的限制,采用频域快扫描延迟线可以解决这些问題。本裸题研究日的是为基于频域快扫描延迟线的不同用途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中的信号探测电路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范例,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产业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制基于颚域快扫描延迟线参考臂的实用型OCT系统,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给出实际OCT系统中信号探测电路主要参数计算依据。(2)通过设计用于高散射介质成像的光源中心波长为1310nm的OCT系统信号探测电路,给出高分辨率,高信噪比OCT系统信号探测电路设计。(3)通过设计用于高吸收介质成像的光源中心波长为820mm的快速OCT系统信号探测电路,给出高成像速度OCT系统信号探测电路设计(4)对OCT系统进行测试,对不同样品成像,验证设计的信号探测电路能够工作。本文中由理论分析得到采用频域快扫描延迟线的OCT系统信号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为探测电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两套OCT系统信号探测电路设计及实现不仅为OCT珠宝(珍珠)检测和眼科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可行性,同时还对不同用途、不回性能侧重点的OCT系统信号探测电路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光学相干层析:快扫描延迟线:光电探测:电路设计
上传时间: 2022-03-14
上传用户:shjgzh
温度控制如今已成为当代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而温度检测在现代设备参数检测中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与传统的测温方法相比,红外测温方法具有时间短、精度高、使用简单方便等优点。本文以环境温度为被测对象,设计了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中心的红外测温装置,能够实现对目标温度的实时采集、处理、显示和报警等功能。本设计主要是由STC89C52单片机、红外测温传感器、LCD1602液晶显示器、按键和蜂鸣器等部分组成,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对目标温度进行实时检测。Temperature control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spots in contemporary social research,and temperature detection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echnology in modern equipment parameter detection.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the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ing method has advantages of short time,high precision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etc.This paper consider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designs an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which employs the STC89C52singlechipas-control center,and it can realize timely collection,processing,display and alarm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mperature.The design is mainly composed of STC89C52 singlechip,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or,LCD1602monitor,keys and buzzer,etc.This design detects the target temperature by non-contact method.
上传时间: 2022-03-27
上传用户:jiabin
摘要: MLX90614 系列模块是一组通用的红外测温模块。 在出厂前该模块已进行校验及线性化,具有非接触、体积小、精度高,成本低等优点。被测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能通过单通道输出,并有两种输出接口,适合于汽车空调、室内暖气、家用电器、手持设备以及医疗设备应用等。1. 迷你测温计,CPU:NE76E003AQ20(QFN20), sensor: MLX906142. 单电池供电,工作电流约38mA @ 1.2V3. PCB文件为AD10格式4. 固件KEIL C51(需确保新唐N76E003开发包)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
一、课题的提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常遇到液位测量及控制问题。比如在一些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中对容器中物料位或者液位的测量,又特别是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的测量,比如对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液位的测量,传统的采用差位分布电极的电极法,通过电脉冲去检测液位高度,电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极易被电解、腐蚀,从而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失去灵敏性。显然,在这种检测环境对测试设备的抗腐蚀性要求较高。因此传统的液位测量设备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超声波液位检测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液位测量系统,它利用了超声波传感技术的原理,采取一种非接触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中液位、物料位等进行检测。此外,超声波具有很好的束射性和方向性,一般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基于超声波的检测控制系统具有实施方便、迅速,测量精度高,易于实时控制,所以有非常广阔的应用领域。VA/随着人们生活需求和工业标准的提高,液位检测技术愈来愈受到社会的重视,检测的精度以及实时性要求也愈来愈高,另外还要求检测系统对被检测对象具有自动控制功能。可以说,在现在以及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液位的检测及控制系统的研究也将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二、课题的意义为了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财力、物力,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工业生产成本,特别是对某些特殊的生产环境,比如:易爆、高温、低温、毒性、腐蚀性、高压、低压、有辐射性、易挥发等液体的液位进行检测,对于这些对身体健康有一定损害的测量环境,不易在实地直接进行测量及控制,而这种新兴的液位测量及控制技术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上传时间: 2022-06-17
上传用户:XuVshu
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流量测量必不可少,由于超声波流量计可以将超声换能器火装在管道外面进行非接触测量,无需中断管道,设计和安装方便,并且满足大部分工业生产的精度要求,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设计采用了多脉冲时差法测量技术,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改善了测量效果。系统的硬件部分以MSP430F155为控制核心,选用了高精度时间数字转换器TDC-GPI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spl.S11032等芯片.充分发挥了ispL.S1032的在系统可编程性,设计了超声波退耦合脉冲定时器、抗干扰滤波器、数字单稳态触发器等电路,实现了多脉冲的时间差测量,进一步提高了硬件抗干扰性,并且完成了系统时钟同步和电平转换的任务。通过芯片内部的门电路传播时延实现系统传播时间的测量,可以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与传统的通过高速数字计数器测时的方式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在较低的频率下完成电路的设计,避免了高频电路设计中所带来的更繁杂的电磁兼容等方面的问题。软件设计是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Small RTOS 430的实现.Small RTOS 430是由IC/OS-I和Small RTOS 51经过改写和移植而来,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操作系统本身的代码量和所需的内存空间,整个软件系统以任务为单位,任务的实现相互独立,简化了软件的开发过程,缩短了开发周期,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设计的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采用了TDC-GPI测量传播时间差,保证了较高的测量精度;使用ispLS1032完成了多脉冲情况下时间差的确定和超声波退耦合脉冲定时器、抗干扰滤波器等硬件抗干扰电路,改善了超声波流量计的测量效果.
标签: 超声波流量计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1引言电荷耦合器CCD具有尺寸小、精度高、功耗低、寿命长、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在图像传感和非接触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CCD芯片的转换效率、信噪比等光电特性只有在合适的时序驱动下才能达到器件工艺设计所要求的最佳值,以及稳定的输出信号,因此驱动时序的设计是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通用CCD驱动设计有4种实现方式:EPROM驱动法;IC驱动法;单片机驱动法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PLD)驱动法。基于FPGA设计的驱动电路是可再编程的,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集成度高、速度快、可靠性好。若要改变驱动电路的时序,增减某些功能,仅需要对器件重新编程即可,在不改变任何硬件的情况下,即可实现驱动电路的更新换代。2CD1501DCCD工作参数及时序分析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RFID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延伸和发展,它是利用无线电或雷达技术在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的。近年来,这种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作为整个防伪系统最基本的前置终端读写电子标签器件,基于MFRC500读写模块设计是本课题整个系统设计的第一步。在介绍了MF RC500芯片和Mifare0ne电子标签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模块硬件和软件设计的详细过程,并通过具体的读、写卡操作进一步证明了模块的稳定性、可靠性。嵌入式技术是当今非常流行的一门计算机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一步迅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同时大量的嵌入式应用也对嵌入式设备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RM公司的32位RISC处理器,以其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功能强、特有16/32位双指令集等诸多优异的性能,己成为嵌入式解决方案中的首选处理器。本课题采用的S3C44B0X微处理器就是一款基于ARM7TDMI内核的32位RISC处理器。除了具有RISC体系结构的典型特征外,S3C44B0X提供了全面的、丰富的内置部件,S3C44B0X微处理器为手持设备和一般类型的应用提供了高性价比和高性能的微控制器解决方案。作为嵌入式Linux的一个分支,uClinux继承了嵌入式Linux的绝大部分优点。uClinux是一个开源、免费、移植方便且可裁剪的多任务内核,因此,本课题采用了uC1inux作为操作系统,并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移植了uClinux操作系统以及设计了uClinux操作系统下的应用程序。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g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应用中的具体运用。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近年来,随着,芯片技术、天线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系统的体积和功耗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功能日趋灵活,操作快捷方便,加上其擅长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方便物品跟踪和物流管理的突出特点,RFID系统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产生活场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评为“带来了一个进化的无线市场”。本章导读·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射频识别技术的市场展望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通称电子标签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被列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RFID技术通过对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生产零部件等)的唯一有效标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零售、物流、交通等各个行业。RFID技术已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企业管理信息化、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RFID技术的兴起并不是因为它是一项新技术,而是因为这项技术已经开始成熟并逐渐具备了走向实际应用的能力。RFID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是通过磁场或电磁场,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与传统识别方式相比,RFID技术无须直接接触、无须光学可视、无须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操作方便快捷。能广泛用于生产、物流、交通运输、医疗、防伪、跟踪、设备和资产管理等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应用领域,被认为是条形码标签的未来替代品。自动识别的方法有多种,如图1-1所示,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标签: RFID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bluedrops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从诞生发展到现在RFID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和标准化,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讯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大幅提高了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了成本。如何将RFID技术与军事装备维修管理相结合,并且将其系统化、平常化,迅速转化为战斗力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课题研究的是RFID技术在军事装备维修保养中的应用。主要讨论了基于RFID技术的军事装备维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待修装备的入库信息更记(包括入库时间、入库送交人、送交单位、期望交货时间等)待维修设备的信息(包括出)日期、配发时间、配发单位、负责人以及维修历史记录)、维修记录信息(包括维修时间、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内容、维修责任人)的增加与更改、已修装备的出库管理等过程的自动化管理。利用超高频(900M)RFID的远距离非接触读写特性,可以使这些操作的过程变得简单易行。该系统的使用必将为提高我军的装备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带来好处。
标签: RFID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