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第一本

  •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

    前言 为了配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相应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编写此实验指导书。本实验指导书适合于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及其相关课程的本专科学生使用。在进行课程实验时,实验指导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关实验内容进行选择。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组成,学生做实验之前必须认真阅读第一部分,了解TEC-2实验系统联机指南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二部分是学生必做的基础实验部分,包括运算器实验、主存储器扩展实验及并行接口I/O实验。通过基础实验部分,使学生对运算器的工作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主存储器扩展实验,学生可通过动手过程熟悉存储器的字扩展和位扩展的连线方式及其读写操作;并行接口I/O实验中,学生可熟悉一级中断及中断的调用及返回。通过基础实验项目,对学生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能起到较好的作用。第三部分是综合实验,包括多级中断实验和微程序控制实验。该部分实验是一级中断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为多级中断,使学生加深对中断优先级、排队、嵌套等概念的理解;实验指导教师根据情况选择其中的内容开展实验。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部分教师的大量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本书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甚至错误之处,恳切希望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供今后再版时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标签: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指导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1583060504

  • FEKO_波导缝隙天线

    注:为了使波导内的能量不从缝隙外泄,馈源到第一个缝隙的距离,以及缝隙间隔需要通过计算得出,本例的目的在于说明模型建立的方法,具体波导设计的参数,参看相关书籍。

    标签: FEKO 波导缝隙 天线

    上传时间: 2014-12-30

    上传用户:xz85592677

  • 基于ARM的一体化核磁共振谱仪

    核磁共振(NMR)是重要的检测手段和分析手段之一。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和 深入,核磁共振谱仪技术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常规商业化谱仪虽然功能强大,但 是谱仪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因此限制了NMR技术的应用场合。而在许 多应用场合,比如教学中,往往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价格便宜,集成度 高的一体化核磁共振谱仪。 而随着A跚(Advanced RISC Machines)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本文提出了一种用 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基于A刚的一体化核磁共振成像谱仪的设计方案。提供了谱 仪各部分的实际性能测试的结果和谱仪整体工作的成像实验结果,并对研制和实验 结果进行了讨论。 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结构。 第二,介绍ARM的概念与基本原理并简要介绍了相关的软件。 第三,介绍了一体化谱仪的研制过程,并分别从母板和核心板两部分的硬件部分设 计与软件部分设计上进行了相应的描述。 第四,介绍本谱仪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并总结调试心得与现有问题,并对以后提出展望。  有关核磁共振更多知识请查看:医学影像设备

    标签: ARM 核磁共振 谱仪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hanwudadi

  • 信号完整性基础知识_张士贤

    本教材的对象是所内硬件设计工程师,针对我所的实际情况,选编了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数字电路工作原理、第三章——传输线理论、第四章——直流供电系统设计,相信会给大家带来益处。同时,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消除大家在信号完整性方面的烦脑。

    标签: 信号完整性 基础知识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shawvi

  • C语言中嵌入汇编语言在本论坛中的集锦

    C语言中嵌入汇编语言在本论坛中的集锦

    标签: C语言 汇编语言 论坛 集锦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plsee

  • pkpm2005破解版下载

    pkpm2005破解版安装方式: 一、Windows XP下PKPM的安装方法: 1. 先安装正版的 PKPM 。 2. 将本机的 system32\WinSCard.DLL 改名为 SysCard.DLL 。 3. 将本破解包里的 WinSCard.INI 复制到 C: 盘根目录。 4. 将本破解包里的 WinSCard.DLL 复制到系统system32目录。 5. 将本破解包里的 WinSCard.DLL 复制到pkpm里各模块目录下。 二、Win 7下PKPM的安装方法: 1.解压后有两个文件夹:(PKPM2005.12.17)和(PKPM2005.12.17综合破解方案) 先打开前一个文件夹安装正版的 PKPM 。 2. 打开后一个文件夹将本机的 system32\WinSCard.DLL 改名为 SysCard.DLL 。 3. 将本破解包里的 WinSCard.INI 复制到 C: 盘根目录。 4. 将本破解包里的 WinSCard.DLL 复制到系统system32目录。 5. 将本破解包里的 WinSCard.DLL 复制到pkpm里各模块目录下(就是安装好的程序中的所有文件夹)。 6。还有WinSCard.INI 复制到 C: 盘根目录需要在安全模式下进行。 注意:(windows7中修改系统文件需要获得TrustedInstaller权限,具体修改方法:在WINDOWS7下要删除某些文件或文件夹时提示“您需要TrustedInstaller提供的权限才能对此文件进行更改”,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在登陆系统时的管理员用户名无此文件的管理权限,而此文件的管理权限是“TrustedInstaller”这个用户,在控制面板的用户管理里面是看不到的。要想对这个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操作,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在此文件或文件夹上点右键,选“属性”→“安全”,这时在“组或用户名”栏可以看到一个“TrustedInstaller”用户名,而登陆系统的管理员用户名没有此文件的“完全控制”权限,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高级”→“所有者”→“编辑”,在“将所有者更改为”栏中选择登陆系统的管理员用户名,然后点“应用”,这时出现“如果您刚获得此对象的所有权,在查看或更改权限之前,您将需关闭并重新打开此对象的属性”对话框,点“确定”,再点两个“确定”,在“安全”对话框中选“编辑”,出现了该文件或文件夹“的权限”对话框,在上面的栏中选中登陆系统的管理员用户名,在下面的栏中选择全部“允许”,然后点“应用”,再点两个“确定”,这时你就可以拥有该文件或文件夹的更改权限了。) 这里有两份破解包,虽然有些文件相同,但针对不同用户,可能一个包不能破解,所以推出两包破解综合方案,这两个包文件名分别为:pkpmcr1.rar和pkpmcr2.rar,下载后,分别解压,先运行pkpmcr1.rar中的setup.bat文件,如果提示:“一个文件正在使用,已复制0个文件。”并运行PKPM后发现未能破解,请将pkpmcr2.rar包中WinSCard.DLL文件复制到PKPM各模块所在文件夹中,即可完成破解,本站试用过结构、建筑、钢结构三个模块,均可用,如需应用到工程实际中,请与正版对比后,斟酌使用,谢谢。本站对其未对比就使用此破解版导致的不良后果,不负责任,切记。本贴已关闭,有事请在本版开新贴说明。 这是PKPM2005.12.17版综合破解方案的第二包,文件名是pkpmcr2.rar,应用请遵循第一贴的说明,这二个包是有区别的,虽然文件名和大小及其属性相同,但还是有区别的,请看两个包中的说明文件,如果包1未能成功破解,请用包2,谢谢. 这里FTP里有以下软件可以下载用户名xudown密码down ftp://219.153.14.92/APM2005.exe ftp://219.153.14.92/PKPM2005.12.17.rar ftp://219.153.14.92/比较工具.exe ftp://219.153.14.92/桥梁通安装狗.exe ftp://219.153.14.92/正版锁计算模型的结果.rar

    标签: pkpm 2005 破解版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jiangfire

  • 中兴通讯硬件巨作:信号完整性基础知识

    中兴通讯硬件一部巨作-信号完整性 近年来,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高速数字电路在设计中的运用越来 越多,数字接入设备的交换能力已从百兆、千兆发展到几十千兆。高速数字电路设计对信 号完整性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中、 大规模电子系统的设计中, 系统地综合运用信号完整性技术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如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性能、提高产品可靠性。 数字电路在具有逻辑电路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模拟特性,电路设计工程师需要 通过精确测定、或估算各种噪声的幅度及其时域变化,将电路抗干扰能力精确分配给各种 噪声,经过精心设计和权衡,控制总噪声不超过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产品性能的可靠 实现。 为了满足中兴上研一所的科研需要, 我们在去年和今年关于信号完整性技术合作的基 础上,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编写了这份硬件设计培训系列教材的“信号完整性” 部分。由于我们的经验和知识所限,这部分教材肯定有不完善之处,欢迎广大读者和专家 批评指正。 本教材的对象是所内硬件设计工程师, 针对我所的实际情况, 选编了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数字电路工作原理、第三章——传输线理论、第四章——直流供电系统设计, 相信会给大家带来益处。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消除大家在信号完整性方面 的烦脑。 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得到了沙国海、张亚东、沈煜、何广敏、钟建兔、刘辉、曹 俊等的指导和帮助,尤其在审稿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标签: 中兴通讯 硬件 信号完整性 基础知识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奇奇奔奔

  • PCB抄板密技

    第一步,拿到一块PCB,首先在纸上记录好所有元气件的型号,参数,以及位置,尤其是二极管,三机管的方向,IC缺口的方向。最好用数码相机拍两张元气件位置的照片。第二步,拆掉所有器件,并且将PAD孔里的锡去掉。用酒精将PCB清洗干净,然后放入扫描仪内,启动POHTOSHOP,用彩色方式将丝印面扫入,并打印出来备用。第三步,用水纱纸将TOP LAYER 和BOTTOM LAYER两层轻微打磨,打磨到铜膜发亮,放入扫描仪,启动PHOTOSHOP,用彩色方式将两层分别扫入。注意,PCB在扫描仪内摆放一定要横平树直,否则扫描的图象就无法使用。第四步,调整画布的对比度,明暗度,使有铜膜的部分和没有铜膜的部分对比强烈,然后将次图转为黑白色,检查线条是否清晰,如果不清晰,则重复本步骤。如果清晰,将图存为黑白BMP格式文件TOP.BMP和BOT.BMP。第五步,将两个BMP格式的文件分别转为PROTEL格式文件,在PROTEL中调入两层,如过两层的PAD和VIA的位置基本重合,表明前几个步骤做的很好,如果有偏差,则重复第三步。第六,将TOP。BMP转化为TOP。PCB,注意要转化到SILK层,就是黄色的那层,然后你在TOP层描线就是了,并且根据第二步的图纸放置器件。画完后将SILK层删掉。 第七步,将BOT。BMP转化为BOT。PCB,注意要转化到SILK层,就是黄色的那层,然后你在BOT层描线就是了。画完后将SILK层删掉。第八步,在PROTEL中将TOP。PCB和BOT。PCB调入,合为一个图就OK了。第九步,用激光打印机将TOP LAYER, BOTTOM LAYER分别打印到透明胶片上(1:1的比例),把胶片放到那块PCB上,比较一下是否有误,如果没错,你就大功告成了。

    标签: PCB 抄板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ynzfm

  •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教学提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自动控制装置。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发展,PLC技术不断提高,在工业生产中获得极其广泛的应用。教学要求:本章让学生了解PLC及其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PLC的技术特点、类型以及发展概况。第一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论1.1  PLC的定义及特点1.1.1 PLC的产生及定义1.1.2 PLC的特点1.1.3 PLC的分类1.2 PLC的发展趋势

    标签: 可编程序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bnfm

  • 传输线

    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一  传输线原理二  微带传输线三  微带传输线之不连续分析第二章  被动组件之电感设计与分析一  电感原理二  电感结构与分析三  电感设计与模拟四  电感分析与量测传输线理论与传统电路学之最大不同,主要在于组件之尺寸与传导电波之波长的比值。当组件尺寸远小于传输线之电波波长时,传统的电路学理论才可以使用,一般以传输波长(Guide wavelength)的二十分之ㄧ(λ/20)为最大尺寸,称为集总组件(Lumped elements);反之,若组件的尺寸接近传输波长,由于组件上不同位置之电压或电流的大小与相位均可能不相同,因而称为散布式组件(Distributed elements)。 由于通讯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相对的传输波长也越来越小,要使电路之设计完全由集总组件所构成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因此,运用散布式组件设计电路也成为无法避免的选择。 当然,科技的进步已经使得集总组件的制作变得越来越小,例如运用半导体制程、高介电材质之低温共烧陶瓷(LTCC)、微机电(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MEMS)等技术制作集总组件,然而,其中电路之分析与设计能不乏运用到散布式传输线的理论,如微带线(Microstrip Lines)、夹心带线(Strip Lines)等的理论。因此,本章以讨论散布式传输线的理论开始,进而以微带传输线为例介绍其理论与公式,并讨论微带传输线之各种不连续之电路,以作为后续章节之被动组件的运用。

    标签: 传输线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潇湘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