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星公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S3C2440A和夏普公司3.5inLCD屏LQ035Q7DH01为基础,设计了显示硬件电路,介绍了帧缓冲设备的处理机制及底层驱动的接口函数,针对本显示系统给出了如何开发其Linux帧缓冲设备驱动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zuozuo1215
针对游客游迹跟踪与追溯系统,本文深入分析了游客游迹不确定数据产生的原因,根据景区应用特点,提出了一种游客游迹RFID数据处理与清洗方法。在数据处理时,引入事件概念,设计出了游客游迹RFID事件处理机制;引入过滤器概念,给出了游客游迹数据的一种过滤模型,设计了游客游迹数据的去噪、平滑以及去冗余清洗算法。最后,通过模拟场景的实验,对该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fengzimili
.Net中的异常处理语义是基于类型的,所以你可以创建具有其自己的属性和方法的自定义异常。异常是 .Net 中头等重要的一个元素,因为它是内建的错误处理机制,因此所有 .NET 兼容的语言都必须支持异常。另外, .Net 代码可以将 COM+ 服务作为 Enterprise Services(企业服务)来获得,所以你可以在 Enterprise Services 设计中定制异常。本程序的功能是从服务性组件产生定制异常,该组件被配置在一个 COM+ 服务器应用环境中执行(相对于库应用环境)。
上传时间: 2015-04-14
上传用户:Divine
PCI总线的中断处理技术.PDF,对windows环境下,pci的中断处理机制讲的很清楚。
上传时间: 2013-12-15
上传用户:mhp0114
《java事件处理指南》一书的代码,好东西,里面有很详细的各种java事件处理源代码。对学习java的事件处理机制非常有帮助,很多代码都可以直接使用。
上传时间: 2015-08-16
上传用户:windwolf2000
java异常处理,对初学者掌握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很有帮助,值得一看!
上传时间: 2015-12-19
上传用户:WMC_geophy
学习JAVA的三十个基本概念目前Java主要应用于中间件的开发(middleware)---处理客户机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技术,早期的实践证明,Java不适合pc应用程序的开发,其发展逐渐变成在开发手持设备,互联网信息站,及车载计算机的开发.Java于其他语言所不同的是程序运行时提供了平台的独立性,称许可以在windows,solaris,linux其他操作系统上使用完全相同的代码.Java的语法与C++语法类似,C++/C程序员很容易掌握,而且Java是完全的彻底的面向对象的,其中提出了很好的GC(Garbage Collector)垃圾处理机制,防止内存溢出。
标签: Java middleware JAVA 基本概念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hgy9473
pcie处理层协议中文详解,主要包括TLP概况,寻址和路由,请求和响应处理机制
上传时间: 2016-05-22
上传用户:ieliufei
pcie(PCI-Express)处理层协议中文详解处理层协议(transaction Layer specification)◆TLP概况。◆寻址定位和路由导向。◆i/o,.memory,configuration,message request、completion 详解。◆请求和响应处理机制。◆virtual channel(ve)Mechanism虚拟通道机制。◆data integrity 数据完整性。一.TLP概况处理层(transaction Layer specification)是请求和响应信息形成的基础。包括四种地址空间,三种处理类型,从下图可以看出在transaction Layer中形成的包的基本概括。一类是对io口和memory的读写包(TLPS:transaction Layers packages),另一类是对配置寄存器的读写设置包,还有一类是信息包,描述通信状态,作为事件的信号告知用户。对memory的读写包分为读请求包和响应包、写请求包(不需要存储器的响应包)。而io类型的读写请求都需要返回I/O口的响应包,
标签: pcie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
随着国内工业化、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嵌入式开发在IT行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嵌入式开发领域对产品的功能性、稳定性、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作为开发平台,以高性能的嵌入式处理器为工业控制等领域的主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和软件编程的灵活性。在嵌入式处理器方面,ARM构架已经在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领域里占领先地位。而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方面,适合国内发展方向的解决方案以及系统基础结构方面并不理想。首先,国外成熟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大都成本高、结构复杂,不适合强实时应用;其次,因大部分实时操作系统不公开源码,使开发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而类似μC/OS-II的小型强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虽然具有低成本、易控制、小规模、高性能等特性,但这类系统的基础较为薄弱,面临产品化和商业化还有一定的距离。 本文针对这种情况,结合现有的操作系统内核理论及嵌入式强实时系统的特殊需求,特别是对μC/OS-Ⅱ的研究分析基础上,面向强实时应用,设计、构造了一种适合在32位ARM处理器环境下使用的内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基础牢固、值得信赖的基本平台。 本文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嵌入式环境中高效、简洁、易扩展、易剪裁的要求,对内核体系结构框架进行了设计。内核整体上采用分层结构,在各层中采用功能相对独立的模块:在最底层借鉴微核的原理,只提供最基本的功能模块。 针对系统快速和稳定的实时响应能力需求,为IRQ中断建立了统一的中断入口,采用合理的半嵌套工作方式;保留FIQ为不可屏蔽中断,在快速反应场合使用;引入中断分段处理机制解决中断和任务的ITC机制共享,需要硬保护机制相互协调所引起的硬保护机制被隐性地泛滥使用问题。 针对应用提出的系统行为的可预测性需求,在调度算法方面采用基于优先级位图的抢占阈值调度算法,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和任务集合的可调度性,减少了内核存储开销;在共享资源访问控制方面,以优先级天花板协议为依据,使用互斥事件解决优先级反转和死锁问题的发生。 为了保障系统的强实时性能,本文还对内核的时钟管理、内存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设计。最后,通过实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实时内核有很好的强实时特性。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