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验目的使用 51单片机的八位数码管顺序显示自己的学号。掌握 C 语言、汇编语言两种编程单片机控制程序的方法。掌握使用 Keil 4 或 Keil 5 软件编写、编译、调试程序的方法。掌握使用 Proteus 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硬件仿真和程序调试。二、实验设备笔记本电脑51 单片机(普中科技)八位数码管(单片机上已集成)应用程序:Proteus 8.0、Keil uVision5、stc-isp-v6.88E三、实验原理(1)数码管数码管按段数可分为七段数码管和 8 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也就是多一个小数点(DP),这个小数点可以更精确的表示数码管想要显示的内容。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 1 位、2位、3位、4位、5 位、6位、7 位等数码管。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可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将公共极 COM 接到+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 COM 接到地线 GND上,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2)51单片机单片机(Microcontrollers)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 CPU、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 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MSC-51 单片机指以 8051为核心的单片机,由美国的 Intel 公司在 1980 年推出,80C51 是 MCS-51系列中的一个典型品种;其它厂商以 8051为基核开发出的CMOS 工艺单片机产品统称为 80C51 系列。本实验中我使用普中科技的 51 单片机来点亮八位数码管并使其显示我的学号(20198043)。四、 实验 过程(1)熟悉数码管使用 Proteus 软件构建电路图,学会如何点亮数码管,熟悉如何使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0-9)。我们可以按照上面的原理图让对应的段导通,以显示数字。对于共阳数码管,若显示数字 0,可以让标号为 A,B,C,D,E,F 的段导通,标号为 G,H 的段不导通,然后将阳极通入高电压,即显示数字 0。代码举例如下:最后效果如下,成功点亮一个数码管。经过更多尝试和学习,学会使多位数码管显示多位数字。结果举例如下:(2)多位数码管显示学号为了显示我们学号,就不能只使用一位数码管,需要使用八位数码管,相较于单位数码管,多位数码管更加复杂,驱动函数有很大区别。多位数码管使用同一组段选,不同的位选,因此就不能够一对一地固定显示,这就需要动态扫描。动态扫描:利用人眼视觉暂留,多位数码管每次只显示一位数字,但是切换频率大于 200HZ(50 × 4),这样就能让人产生同时显示多个数字的错觉。具体操作是轮流向数码管送字形码和相应的位选。一个完整的驱动程序不只以上这些,一个完整的数码管驱动有 6部分:1. 码表(ROM):存储段码(一般放在 ROM中,节省 RAM空间),例如数字 0的段码就是 0xC0,码表则包含 0-9的段码2. 显存(RAM):保存要显示的数字,取连续地址(便于查表)3. 段选赋值:通过查表(码表)操作,将显存映射到段码4. 位选切换:切换显示的位置5. 延时:显示的数字短暂保持,提升亮度6. 消影:消除切换时不同位置互相影响而产生的残影
上传时间: 2022-06-08
上传用户:canderile
(一) 、超声波塑料焊接机装设程序:1、超声波塑料焊接机应安置在坚固,水平的工作台上。机器后面应留有大于150mm的空间,以利通风散热。2、为确保安全操作,本机必须可靠接地,对地电阻必须小于4 欧姆。3、将三苡控制电线两头分别插入焊机后方三脚插座,并旋紧螺母。4、将选择开关置于手动位置。5、锁紧升降的四只螺钉,以固定超声振头,但切勿用力过度,以免滑牙。6、将上焊模与超声振头之接触面擦干净,用螺丝接合,使用随机专用扳手锁紧,锁紧力距为25 牛顿/米。7、把外气源的气管接入焊接机的空气滤净器。8、音波检验程序:为发挥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的最佳使用效果,维护焊机的性能及安全生产,每次使用机器或更换焊模, 必须调整超声波塑料焊接机发振系统与振动系统的发振程度, 因此该项音波检测程序非常重要。A、检测前,上焊模与超声振头两者必须密合锁紧,检验时上焊模切勿接触工件。B、合上电源开关,此时电源指示灯亮.C、打开侧盖板之门页。D、将选择开关按至音波检测档位置,观测振幅表之指示值,每次音波检测开关不能连续按下超过3 秒。E、顺逆旋转音波检测螺丝使振幅表指针在最低刻度值位置。注意:振幅表指针能调到1.2(或100 )刻度值以下,且确保为最低刻度位置,焊机的发振系统与振动系统谱振最好。[注意]:1.调节音波选择螺丝,振幅表之指针会左右摆动,但并非表示功率输出之大小,而仅表示发振系统与振动系统之谐振程度,指示刻度值越小,则表示谐振程度越佳。2.振幅表在空载发振时,表示谐振程度,负载发振时表示输出能量。3.焊接前务必做音波检测,以确保发振系统与振动系统之谐振。4.更换焊模后,切记一定要做音波检测程式。5.调整时,如果过载指示灯发亮,则立即放开音波检验钮,约过1 秒钟后,再转动音波调整螺丝作音波选择调整.6.正确的调谐非常重要,如果无法调较到正常状态,不能达到音波检测程式第5 项的要求时,请即送修,不可勉强使用,以免扩大故障。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矢量控制(FOC)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1模型等效原则交流电机三相对称的静止绕组A、B、C,通以三相平衡的正弦电流时,所产生的合成磁动势是旋转磁动势F,它在空间呈正弦分布,以同步转速o1(即电流的角频率)顺着A-B-C的相序旋转。这样的物理模型如图1-1a所示。然而,旋转磁动势并不一定非要三相不可,单相除外,二相、三相、四相……等任意对称的多相绕组,通以平衡的多相电流,都能产生旋转磁动势,当然以两相最为简单。图1-1b中绘出了两相静止绕组a和β,它们在空间互差90°,通以时间上互差90°的两相平衡交流电流,也产生旋转磁动势F。再看图1-1c中的两个互相垂直的绕组M和T,通以直流电流in和i,产生合成磁动势F,如果让包含两个绕组在内的整个铁心以同步转速旋转,则磁动势F自然也随之旋转起来,成为旋转磁动势。把这个旋转磁动势的大小和转速也控制成与图1-1a一样,那么这三套绕组就等效了。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zhaiyawei
FOC的控制核心——坐标变换■坐标系口一定子坐标系(静止)一A-B-C坐标系(三相定子绕组、相差120度)一a-β坐标系(直角坐标系:a轴与A轴重合、β轴超前a轴90度)口一转子坐标系(旋转)-d-q坐标系(d轴一转子磁极的轴线、q轴超前d轴90度)口一定向坐标系(旋转)M-T坐标系(M轴固定在定向的磁链矢量上,T轴超前M轴90度)转子磁场定向控制一-M-T坐标系与d-q坐标系重合FOC的控制核心——SVPWM■空间矢量口根据功率管的开关状态(上管导通是“1",关闭是“0")定义了8个空间矢量。其中000和111是零矢量。■扇区口空间矢量构成6个扇区口确定Vref位于哪个扇区,才能知道用哪对相邻的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去合成Vref。■参考电压矢量合成口利用基本电压空间矢量的线性时间组合得到定子参考电压Vref。■七段式SVPWM,由3段零矢量和4段相邻的两个非零矢量组成。3段零矢量分别位于PWM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非零电压空间矢量能使电机磁通空间矢量产生运动,而零电压空间矢量使磁通空间矢量静止
标签: foc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49)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凌阳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传感器的C51源程序。.2. 液晶模块LCD2X8C驱动程序.3. 含t h r e a d x,u c o s 的b s p.4. 液晶sed1335芯片.5. 8237可编程DMA控制器altera提供.6. xilinx嵌入式开发源码.7. ZLG的LPC2220读取SD卡的源代码.8. 三星44b0 usbpid驱动程序.9. 三星44B0的一款BOOTLOADER.10. i2c_slave mode for pic.11. max7219驱动.12. max7219控制程序.13. 语音通用程序.14. adc通用程序.15. 通用语音资料.16. ATMEGA128....液晶显示程序.17. 基于MSP430的单片机的TC35/MC35的无线通讯MODEM.18. Uc-Os ii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全部原代码(强烈推荐).19. nios开发ucos源码.20. MinOS嵌入式操作系统,C/C++源代码!基于KeilC51编译器..21. 基于51单片机的滤波程序.22. IIC读写程序.23. 无刷电机无位置传感器dsp程序.24. c51液晶显示程序,显示模块,可通用于基于HD44780内控器的液晶显示器..25. DP-51H下载仿真实验仪提供80C51与接口实例.ZLG7290例程*.26. DP-51H下载仿真实验仪提供80C51与接口实例.读EEPROM并显示例程*.27. 一个读取PCI配置空间的TOOL (在DOS下OR WIN 98).28. AT89C52实时时钟DS1302测试,带Proteus文件.29. 用AT89C52演奏音乐.30. 这个是安防用的控制键盘C源程序,采用KEIL C51开发.用于控制前端解码器!.31. 这是一个用于视频切换的控制程序,采用AT89C51芯片,KEIL 51开发.32. 自己近期写的一个串口通信的小程序.33. 这是基于蓝海微芯LJD-SY-XA+单片机开发系统的远程无线监控系统的DA及AD采集和数码显示的部分.34. 基于51内核的单片机的u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的源代码.35. 此代码是实现将lwip协议移植于51单片机的测试程序.36. DOS下采用中断接收数据的串口通讯的例子,很难找到的好东西!.37. lpc2292的can总线的简单收发程序 底层驱动程序都有.38. 数字密码锁设计的源代码,喜欢的朋友就下载..39. 一个使用STGapiBuffer编程的例子.40. 好东西 AVR study.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阵列教程
上传时间: 2013-07-01
上传用户:eeworm
ProE 阵列教程
上传时间: 2013-06-18
上传用户:eeworm
开发和研制无铁心永磁电机是当前电机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无铁心永磁电机可以解决传统有铁心电机存在的重量重、损耗高、振动噪声大等问题。开发无铁心永磁电机需要准确计算电机的参数和性能,而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前提是获得正确的磁场分布。无铁心永磁电机气隙外没有铁磁材料,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无铁心永磁电机的气隙磁场属于三维开域磁场,开域磁场工程问题的计算是近年来计算电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项目“新型稀土永磁电机设计与集成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无铁心永磁电机的实际工程问题,计算方法的选择力求既能保证一定的计算精度,又能节约计算机内存和CPU时间。根据对各种开域电磁场计算方法的分析比较,本文将渐近边界条件法和有限元法结合解决无铁心永磁电机三维开域磁场计算问题。 本文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无铁心永磁电机三维开域磁场计算方法的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标量磁位的渐近边界条件,建立了球形边界的标量磁位渐近边界条件数学模型。为了尽可能减少节点的数量,结合无铁心永磁电机的具体结构,推导了适合于盒形截断边界和圆柱形截断边界上简便易行的一阶和二阶标量渐近边界条件算子,该算子具有简单、有限元实施容易的特点。其次研究并建立了标量渐近边界条件与有限元法结合的三维开域静磁场的数学模型,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法,推导出相应的离散方程。通过对具有解析解的长方永磁体三维开域磁场的实例计算,验证了方法和所编程序的正确性,并将渐近边界条件法与截断法在计算精度和人工外边界距离方面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人工外边界情况下,渐近边界条件与截断边界条件相比,计算精度明显提高,二阶渐近边界条件明显优于一阶渐近边界条件。与截断法相比,渐近边界条件法更节约计算机内存和CPU时间,比较好地处理了计算量与计算精度之间的矛盾。 第二部分针对Halbach阵列内转子无铁心永磁电机三维开域磁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渐近边界条件法,定量地计算了在定转子均无铁心的情况下电机内部及周围磁场的大小,总结出了Halbach阵列无铁心永磁电机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 第三部分针对不同拓扑结构的Halbach磁体阵列电机磁场问题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大量的计算,探讨了Halbach阵列永磁电机在转子无铁心情况下影响气隙磁密的各种因素,分析了不同Halbach磁体轴向长度对端部漏磁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无铁心永磁电机漏磁系数、电枢计算长度等主要设计参数随电机结构尺寸的变化规律。 第四部分针对具有试验数据的三种结构的无铁心永磁电机样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从而验证了渐近边界条件法处理三维开域磁场问题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上传时间: 2013-06-22
上传用户:ivan-mtk
针对空间电压欠量脉宽调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推演与软件设计方法,在介绍了s V P w M 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T I 公司的 D S P电机控制芯片 T M S 3 2 0 L F 2 4 0 7设计了S V P W M的实现方法,并给出 j - 变频调速系统的全数字化实现。 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控制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切实可行V , J ,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较高的控制效果,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yxvideo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监控系统也不断向着新的发展方向进行着不断的更新与发展。进而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出现以及人们对降低监控系统成本和提高可靠性的迫切需求,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将成为新的研发热点。 本文的目的是把嵌入式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构造一个性能稳定且具有较强处理能力的数字化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以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作为服务器端,服务器程序在其上以后台方式运行,等待监控系统环境中的客户机使用浏览器向其发送访问请求,实现在局域网乃至Internet网上对摄像头的远程控制。 文中把系统设计分为三大部分:系统硬件设计、嵌入式Linux在硬件平台的实现和系统软件设计。硬件设计部分首先提出了整个硬件系统的实现方案,接着详细介绍了S3C2410处理器与存储器、以太网控制器芯片以及USB和串口的接口电路设计;第二部分详细叙述了嵌入式Linux在本系统硬件平台的移植实现及应用程序的开发特点,重点讲述了本系统平台上Linux的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的设计过程;系统软件部分首先介绍了USB接口摄像头驱动在嵌入式Linux下的实现,重点讲述了Video4Linux下视频采集的实现,接着论述了如何实现图像的JPEG压缩,最后针对基于B/S模式的网络通信系统结构,详细阐述了网络通信的具体实现过程和方法。 最后在办公室局域网通过对系统测试,显示了系统运行结果,实现了利用局域网或Internet网对远程环境进行监控的功能。
上传时间: 2013-07-04
上传用户:lg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