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含每章的全部代码和原理图设计,对学者都很大的帮助,绝对经典
上传时间: 2013-06-08
上传用户:顶得柱
当前,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随着嵌入式处理器性能的不断增强,特别是32位高性能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广泛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逐渐成为嵌入式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各种嵌入式操作系统中,IAnux凭借其代码公开,性能稳定,网络功能强大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嵌入式系统中被广泛地采用,得到了嵌入式系统设计者的普遍认可。研究Linux操作系统理论,进行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和应用程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研究课题以32位ARM架构的嵌入式处理器$3C2410A为硬件平台核心,系统地介绍了S3C2410A处理器和系统的硬件组成。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嵌入式Linux系统的构建和移植,其中首先研究了基于Linux的嵌入式交叉开发环境的构建。之后详细地研究了系统引导程序的原理,分析了系统引导程序VIVI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VIVI的移植。接下来论文研究了ARM Linux内核结构和启动引导过程,讨论了ARM Linux内核移植及配置编译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作为嵌入式Linux移植的另外一个重点,课题还详细地研究了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统的结构、根文件系统内容的构建以及如何为嵌入式系统进行多文件系统的选择。在完成Linux内核与文件系统的移植后研究了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的原理,设计了S3C2410A微处理器扩展CAN总线接口,给出了ARM Linux上CAN设备驱动程序实现方法。课题最后还研究了嵌入式Linux系统下的图形用户界面,在分析国内外嵌入式GUI的特点和MiniGUI的技术优势基础上,介绍了为嵌入式Linux系统配置、编译和安装MiniGUI的方法,而且以一个状态显示界面程序为实例介绍了MiniGUI程序的设计方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angyi39
msp430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msp430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msp430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讲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1222
·从应用角度介绍了具有11 个输入端的12 位A/ D 转换器TLC2543 的结构与编程要点,探讨了TLC2543 与51 系列单片机的接口方法,用软件合成SPI 操作,给出了接口电路与A/ D 采集程序设计实例,并对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juyuantwo
特点: 精确度0.1%满刻度 可作各式數學演算式功能如:A+B/A-B/AxB/A/B/A&B(Hi or Lo)/|A|/ 16 BIT类比输出功能 输入与输出绝缘耐压2仟伏特/1分钟(input/output/power) 宽范围交直流兩用電源設計 尺寸小,穩定性高
上传时间: 2014-12-23
上传用户:ydd3625
特点(FEATURES) 精确度0.1%满刻度 (Accuracy 0.1%F.S.) 可作各式数学演算式功能如:A+B/A-B/AxB/A/B/A&B(Hi or Lo)/|A| (Math functioA+B/A-B/AxB/A/B/A&B(Hi&Lo)/|A|/etc.....) 16 BIT 类比输出功能(16 bit DAC isolating analog output function) 输入/输出1/输出2绝缘耐压2仟伏特/1分钟(Dielectric strength 2KVac/1min. (input/output1/output2/power)) 宽范围交直流两用电源设计(Wide input range for auxiliary power) 尺寸小,稳定性高(Dimension small and High stability)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541657925
#include<iom16v.h> #include<macros.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int a,b,c,d=0; void delay(c) { for for(a=0;a<c;a++) for(b=0;b<12;b++); }; uchar tab[]={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13788529953
不错的资料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lou45566
摘 要:从应用角度介绍了具有11个输入端的12位A/D转换器TLC2543的结构与编程要点,探讨了TLC2543与51系列单片机的接口方法,用软件合成SPI操作,给出了接口电路与A/D采集程序设计实例,并对实际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A/D转换;TLC2543芯片;51系列单片机;接口技术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瓦力瓦力hong
摘要: 串行传输技术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设计成本, 已成为业界首选, 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通信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速串行传输接口的设计方案, 改进了Aurora 协议数据帧格式定义的弊端, 并采用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 I/O,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的高速串行传输。关键词: 高速串行传输; Rocket I/O; Aurora 协议 为促使FPGA 芯片与串行传输技术更好地结合以满足市场需求, Xilinx 公司适时推出了内嵌高速串行收发器RocketI/O 的Virtex II Pro 系列FPGA 和可升级的小型链路层协议———Aurora 协议。Rocket I/O支持从622 Mbps 至3.125 Gbps的全双工传输速率, 还具有8 B/10 B 编解码、时钟生成及恢复等功能, 可以理想地适用于芯片之间或背板的高速串行数据传输。Aurora 协议是为专有上层协议或行业标准的上层协议提供透明接口的第一款串行互连协议, 可用于高速线性通路之间的点到点串行数据传输, 同时其可扩展的带宽, 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了所需要的灵活性[4]。但该协议帧格式的定义存在弊端,会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改进Aurora 协议的固有缺陷,提高系统性能, 实现数据率为2.5 Gbps 的高速串行传输,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small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