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离线编程器

  •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67)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67)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这是一个实用的I2C应用实例.2. Far Memory Support is only available in the PK51 package. If you have an CA51, DK51, or Evaluation.3. 这是一个i2c通信协议的说明书.4. MSC 1210 A/D Conversion for 1 input signals (-2.5V ... +2.5V) Inputs pairs AIN0-AIN1 read in an in.5. 该程序是一个描述四角铁甲虫机器人调试过程的程序.6. 基于plilips ARM 芯片LPC2200系列,使用ADC模块的通道0、1进行电压的测量.7. LPC2200系列ARM芯片的FLASH功能测试,调用IAP服务程序.8. JEN-ZBKIT-A快速使用,Zigbee开发板最佳选择..9. Jennic5131简介.开发ZIGBEE的最佳选择芯片..10. Jennic5121芯片简介.开发ZIGBEE的最佳选择..11. 开发zigbee的最佳选择开发板,由陈工科技提供.开发板介绍..12. zigbee开发的最佳选择平台.陈工科技提供的开发板,软件使用说明.主芯片是使用jennic的SOC zigbee芯片..13. zigbee技术简要介绍.主要应用于家居智能,工业控制..14. 关于ZIGBEE的一些疑问点的解答.对于ZIGBEE入门非常有用..15. zigbee的一个应用方案.基于Zigbee无线通讯的智能卡设备设计概述.值得参考..16. 用avr mega128读取spi串行字库.17. 用AVR Atmega128驱动多串口芯片Tl164C554A的程序.18. readSD2000 c.19. 这是我自己编写的一个运用了中断.20. 这是一个用c语言实现一个主机到多个从机进行通信的51源代码.21. 使用串口下载vxworks映象的方法,在文章中包括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相应图示.22. 基于AT91SAM9260的U-boot的源代码.23. 基于AT91SAM9260的bootloader.24. PIC控制1702 原理图+源程序.25. AT91SAM9260在WinCE操作系统下的BSP移植代码(Bin文件).26. uCOSII 在LPC3180上的移植代码.27. ep9315开发板的原理图.原厂的作品,很好的参考.28. 自制C51编程器,附原理图+源程序,支持多种C51芯片烧写.29. 这是一个五分频电路设计.30. 10010序列检测.31. 以AT89C51为控制芯片设计时钟控制.32. cc2420 zigbee芯片的最新资料20070319.33. cc2430 zigbee芯片的最新资料20070319.34. 详细的无线键盘,鼠标,无线桥 开发文档.包含电路原理图,电路板光汇文件.FIREWALL, 驱动程序等.有此文档,就可以完全直接生产出来无线键盘,鼠标,无线桥.整个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35. DSP课程设计,实现FFT算法,对初学者有参考价值.36. 没有错误的ARM9 -S3C2440 开发板原理图.37. 英文版zigbee协议.38. 学习cpld的朋友注意了.39. 数字竞赛抢答器的制作.40. ARM通讯程序,PC机测试 ARM通讯程序,PC机测试.

    标签:

    上传时间: 2013-06-29

    上传用户:eeworm

  •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150)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150)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TCRT5000光电传感器.2. 关于PLC控制的资料,内容全面,供参考用..3. 这是设计好并调试通过了的智能负载电路原理图和PCB板图.4. I2C 总线8 位远程I/O 扩展口芯片PCF8574 的原理与应用.5. 基于ADI 公司的blackfin芯片的通用中断框架程序.6. 基于ADI blackfin 的DMA 描述符方式的程序。便于你理解这种独特的dma搬送方式.7. 基于ADI blackfin的异常处理程序.8. 基于ADI BLACKFIN的jbig压缩和解压缩程序.9. max531的驱动程序,采用SPI接收方式.经验证,完全正确..10. 关于自制C8051单片机编程器的文档.11. 国内某测温系统信号处理处理板的代码.12. PIC系列单片机典型应用程序集: 17c42.13. PIC系列单片机典型应用程序集: 24lc.14. PIC系列单片机典型应用程序集: 93c46.15. PIC系列单片机典型应用程序集: 93c.16. PIC系列单片机典型应用程序集: b16tobcd.17. PIC系列单片机典型应用程序集: bcd.18. PIC系列单片机典型应用程序集: BCD2BIN.19. PicoBlaze 处理器 SPI Flash 编程器的详细资料.20. 简易灰度调制.21. LCD ST7787 QVGA 屏 的 驱 动.22. PICC学习.23. 这些都是常用的通信设备的电路原理图.24. 调试好的LCDTV方案.25. 串口中断_niosII.c SOPC UART!.26. NIOSII I2C源程序.27. C语言规范,在写程序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28. 10分钟学会PLD,仿真.29. ARM平台下的数字音频AGC处理源代码 采用EP9302,对数字音频进行AGC处理.30. VESA and Industry Standard and Guidelines for Computer Display Monitor Timing Version 1.0.31. 基于89s52单片机.32.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开机计数实验.33. 基于wimax中ofdm在vxworks的仿真代码.34. C8051F系列单片机测温程序.35. 5615十位DA转换芯片C的原程序.36. 缝纫机主机板测试程序; 使用嵌入式系统。.37. ATmega48-88-168_中文说明书.38. nios键盘数码管驱动芯片HD7279驱动程序.39. C+++GUI Programming with Qt4 的源码.40. Philip ISP1181芯片驱动.

    标签: 1240 pci 使用手册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160)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160)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i2c ipcore of altera fpga that uses ahdl lauguage..2. 嵌入式C编程与Atmel AVR 美 Richard Barnett等著 清华 周俊杰 等译.3. 一个POWERPC的原理图,包括ORCAD格式的原理图等.4. 51s系列单片机入门的最佳编程器制作资料.5. 一个开源的嵌入式flash播放器的源代码.6. 一个用LINUX GTK开发的嵌入式浏览器.7. 用C语言编的带数码管显示的电子琴.8. 希望从事C/C++嵌入式开发的朋友.9. 步进电机的单片机控制.10. 小波变换及滤波 小波变换及滤波.11. 基于单片机实现遥控编码器PT2262的软件解码.12. c_c++嵌入式系统编程.13. spi driver code one marve.14. 正弦波表生成工具.15. 多级抽取程序,适用于软件无线电系统.16. keil和Proteus联调所必须的一个文件.17. 用比较器实现AD转换.18. FLASH读写操作.19. 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仿真例子.20. armok01100828.21. 主要介绍了使用MTV230芯片的开发.22. MinGW5 在线安装程序.23. 这是本人调用small rtos51的函数来仿真写的基本代码.24. s3c2440开发板原理图 s3c2440开发板原理图.25. AT89c51单片机下,液晶显示LCD1602的c语言驱动程序,原创代码.26. 这是我的开发板的原理图.27. 51单片机SPI读取SCA100角度值,带温度补偿,精度达到0.008度..28. motorala模式对CPLD的读写和译码.29. 关于nucleus系统的教程文档.30. 单片机 严青新板调试程序 单片机最小系统及流水灯程序 更新时间:2006-12-29 执行结果:在单片机的P1口上的8个发光二极管按流水灯顺序而跑动.31. 實現利用8051單片機透過軟體I2C驅動TSEM0108L感測器之程式庫.32. 20060531am--Windows嵌入式开发系列课程(1):Windows CE系统定制开发入门.33. s3c2410 tesy program.34. s3c2440开发板元件库,希望对初学者有用.35. s3c2440开发板元件库,希望对初学者有用.36. 能够较好地实现大多数车牌的识别.37. 计算机主板pcb文件,可以拿来学习一下..38. wince操作系统下USB设备的驱动程序源码.39. 一本介绍嵌入式OS原理及编程的英文书籍.40. 【cacti】Weathermap使用手册.

    标签: 强激光 传输 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控制研究.rar

    本文拟借助于神经网络良好的逼近能力,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可以逼近任意复杂非线性映射,具有很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十分适合于解决复杂的非线性控制问题。其中,BP神经网络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神经网络之一,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结构简单,需要离线确定的参数少、泛化能力强、逼近精度高、实时性强,采用BP神经网络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调速控制策略,建立了一种包含辨识网络和控制网络的双神经网络结构控制系统。辨识网络在线动态辨识系统输出并对控制网络参数进行调整,控制网络与PI控制方法相结合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转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动态响应快、实时性较强、精度较高。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训练算法的BP神经网络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采用混沌优化和梯度下降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后,将其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在线估计。结果表明,该训练算法可以有效地加快神经网络收敛速度,且估计的转子位置角误差较小、精度较高。 文中建立了以TMS320F2812芯片为核心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软硬件设计,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各种控制策略奠定了实验基础。DSP控制系统为神经网络训练提供样本,为研究永磁同步电机的自适应调速控制和转子位置角估计创造了条件。

    标签: BP神经网络 永磁同步电机 自适应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5-23

    上传用户:1101055045

  • 基于ANN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及转矩波动研究.rar

    该文研究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理论、转矩波动抑制方法、数字仿真算法和DSP控制技术.首先,该文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原理,比较了目前几种常用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通过离散化位置信号的映射方程,得到网络的基本输入输出,网络的输出通过逻辑处理,处理后的结果作为电机控制信号,同时也作为网络的训练教师.采用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两种方式训练网络,并详细介绍了两种方式的算法;其次,该文概述了无刷直流电机转矩波动的产生原因,重点分析了换相转矩波动产生的原理,提出了基于误差反传(BP)神经网络的转矩波动抑制新方法.采用两个结构相同三层网络,建立了电压自校正调节器,对电机端电压进行瞬时调节,保持电路中电流幅值不变,实现了转矩波动的自适应调节.另外,该文推导了较全面的电机数学模型,重点研究了无刷直流电机仿真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气隙磁场的建立、位置信号的模拟、中心点电压的计算、二极管续流状态的实现以及PWM电流控制的仿真.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OP)方法,设计了多功能的仿真软件SIMOT.最后该文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TMS320LF2407的结构和性能,给出了PWM控制和A/D转换的算法,采用反电势法原理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并给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

    标签: ANN 无刷直流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klds

  • 变压器绕组参数辨识研究.rar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及其重要的电气设备,它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变压器长期在电网中运行会发生各种故障和事故,一旦遭到破坏,损失巨大。通过预防性试验和油中溶解气体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判断变压器的绝缘状况,对防止事故的发生有很大作用,但定期的预防性试验可能出现过多的维修和不必要的停机,又不能及时发现故障;而变压器在线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变压器故障,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降低维护成本。 变压器中最常发生故障的部位是绕组,它的损坏率约占整个变压器故障的60%~70%。诊断绕组变形的方法中,频率响应法、阻抗分析法、低压脉冲法虽然有可取之处,但是都属于离线方法,不能及时发现变压器的故障,不适于在线测量;通过实时计算变压器绕组短路电抗来在线诊断变压器故障是一种有效的在线监测方法。 本文根据变压器绕组的短路电抗在正常运行时不发生变化,而在变压器内部故障时要发生变化的特性,应用辩识理论,利用变压器三相电压、电流的测量值来辨识绕组的短路电抗。把辨识结果对比正常时的三相绕组的短路电抗,可以发现绕组是否异常及故障发生的部位,保证变压器元件得到及时更换,防止变压器非正常退出运行。 本文采用傅立叶算法来计算变压器三相电压、电流采样信号的基波分量的幅值与相角,实现变压器绕组的参数辨识,此时并没有考虑衰减直流分量。经过分析,当采样信号中存在衰减直流分量时傅立叶算法就会产生误差,而递推最小二乘法和卡尔曼滤波效果很好。 最后本文介绍了变压器绕组参数辨识的实际应用与误差分析,分析了系统中软件、硬件方面的问题对测量短路电抗造成的影响;以及参数辨识的软件设计和运行试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标签: 变压器绕组 参数辨识

    上传时间: 2013-07-29

    上传用户:xyipie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控制研究.rar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因功率密度大、效率高、过载能力强、控制性能优良等优点,在中小容量调速系统和高精度调速场合发展迅速。但由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磁场具有独特的交叉耦合和交叉饱和现象,且其控制系统是一个强非线性、时变和多变量系统,要实现高精度调速就需对其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中,位置传感器的存在使得系统成本增加、结构复杂、可靠性降低,所以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拟借助于神经网络良好的逼近能力,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人工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可以逼近任意复杂非线性映射,具有很强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十分适合于解决复杂的非线性控制问题。其中,BP神经网络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神经网络之一,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结构简单,需要离线确定的参数少、泛化能力强、逼近精度高、实时性强,采用BP神经网络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中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调速控制策略,建立了一种包含辨识网络和控制网络的双神经网络结构控制系统。辨识网络在线动态辨识系统输出并对控制网络参数进行调整,控制网络与PI控制方法相结合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转速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动态响应快、实时性较强、精度较高。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训练算法的BP神经网络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采用混沌优化和梯度下降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后,将其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位置角在线估计。结果表明,该训练算法可以有效地加快神经网络收敛速度,且估计的转子位置角误差较小、精度较高。 文中建立了以TMS320F2812芯片为核心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相应的软硬件设计,为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各种控制策略奠定了实验基础。DSP控制系统为神经网络训练提供样本,为研究永磁同步电机的自适应调速控制和转子位置角估计创造了条件。

    标签: BP神经网络 永磁同步电机 自适应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7-03

    上传用户:kakuki123

  • 53607935C8051F-Programmer-designed-by-yourself.rar

    关于自制C8051单片机编程器的文档,对至关重要的操作相关文件,以及部分源代码,都公开。-

    标签: F-Programmer-designed-by-yourself 53607935 8051

    上传时间: 2013-06-19

    上传用户:qw12

  • 17869333sensor.rar

    本程序采用的是keilc51编程器,主要功能是采集温湿度数据,AD转换后,交给AT89s52单片机,单片机通过485串口将温湿度数据传给上层控制器

    标签: 17869333 sensor

    上传时间: 2013-07-24

    上传用户:wfl_yy

  • 大时滞系统参数自整定控制的研究.rar

    工业生产过程中,时滞对象普遍存在,同时也是较难控制的,尤其是大时滞对象的控制一直都是一个难题。而很多温度控制系统都是属于大时滞系统,常见的智能温度控制器虽然在温度控制的实际应用中表现了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但它仍然属于将参数整定与系统控制分开处理的离线整定方法,如果工况发生变化就必须重新调整参数。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实现时滞系统参数自整定的控制,本文将神经网路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起来,设计了基于神经网路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 首先,本论文分析了时滞系统的特点,讨论了几种时滞系统较为成熟的常规控制算法:微分先行控制算法、史密斯预估控制算法、大林控制算法,并深入研究了它们的控制性能;并且通过仿真对这三种控制方法在温控系统中的控制性能进行了比较。 其次,在分析PID参数自整定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器。该控制器综合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PID控制各自的长处,既具备了模糊控制简单有效的控制作用以及较强的逻辑推理功能,也具备了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具备了传统PID控制的广泛适应性。该方法不需要离线整定参数,实现了在线自整定参数。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控制器对模型和环境都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 最后将基于神经网路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应用于贝加莱PID温控装置,能够出色地实现参数的在线自整定。理论分析、系统仿真、实验结果都证实了这种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减少系统超调量,并减少了调节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控制精度。

    标签: 时滞系统 参数 自整定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7-05

    上传用户:xinyuzhiqiwu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