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位置环 速度环 电流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闭环控制
上传时间: 2018-04-23
上传用户:这不是那个啥
直流伺服驱动器凭借其优异的驱动性能,在工业、医疗、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直流伺服驱动器整个系统是由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构成的多环控制系统。传统的伺服驱动器使用运放为核心的模拟电路构成,器有结果复杂、参数调整不易和系统性能易受环境影响等缺点。
标签: 直流伺服驱动器
上传时间: 2019-04-26
上传用户:taobaolin
摘要:在当今高速数字系统设计中,电源完整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电容的正确使用是保证电源完整性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旁路电容的滤波特性以及理想电容和实际电容之间的差别,提出了旁路电容选择的一些建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源扰动及地弹噪声的产生机理,给出了旁路电容放置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1.引言---随着系统体积的减小,工作频率的提高,系统的功能复杂化,这样就需要多个不同的嵌入式功能模块同时工作。只有各个模块具有良好的EMC和较低的EMI,才能保证整个系统功能的实现。这就要求系统自身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屏蔽外界干扰的性能,同时还要求在和其他的系统同时工作时,不能对外界产生严重的EMI。另外,开关电源在高速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个系统中往往需要用到多种电源。不仅电源系统容易受到干扰,而且电源供应时产生的噪声会给整个系统带来严重的EMC问题。因此,在高速PCB设计中,如何更好的滤除电源噪声是保证良好电源完整性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电容的滤波特性,电容的寄生电感电容的滤波性能带来的影响,以及PCB中的电流环现象,继而针对如何选择旁路电容做出了一些总结。本文还着重分析了电源噪声和地弹噪声的产生机理并在其基础上对旁路电容在PCB中的各种摆放方式做出了分析和比较。
上传时间: 2021-11-09
上传用户:
一台数控机床的先进程度衡量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先进水平,而数控机床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近年出现的ARM数入式系统具有硬件资源丰富、性能好、成本低和功耗低等优点,FPGA技术具有可重复编程、在线升级、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为了克服传统的数控机床成本高、控制精度低、实时性差,可靠性低等缺点,研究基于ARM+FPGA架构的新型数控机床系统,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和重大的经济价值本文以数控机床为工程背景,以何服电机PMSM为具体对象以ARM+FPGA作为数控系统的实现平台,从提高何服系统位置环控制的自适应能力,提高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等复杂运算的处理速度,提高系统管理与控制程序开发的简单性、界面的美观性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在对比分析了几种控制系统架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RM+FPGA的数控机床自适应模糊控制何服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以ARM作为系统主控与运动轨迹计算芯片,FPGA作为何服系统运动控制芯片,而其中的FPGA运动控制系统包括自适应位置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电流变换模块三大部分(2)针对提出的 ARM+FPGA的数控机床自适应模糊控制何服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有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占推导,并借助MATLAB工具建立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位置响应超调量小,响应时间短,系统性能优越(3)为了提高运动控制的实时性、可靠性、灵活度,根据运动控制系统的模型,提出了一种FPGA实现的运行控制系统的结构,井详细进行了自适应位置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电流变换模块等内部各模块的设计,之后利用HDL进行了有关模块的程序设计和PGA实现仿真(4)针对基于ARM微处理器的主挖与运动轨迹计算系统,进行了系统控制界面的设计,FPGA与ARM芯片、FPGA与上位机等通信程序设计,进行了运动控制中加减速、插补方法的分析与设计关键字:数控机床:水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模糊控制:ARM:FPGA
上传时间: 2022-03-11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本文逐步介如何使用USB-2-RTMI(RTMI)一步一步调试TMC4671。通讯转换器是采用基于FTDI FT4222H高速 USB转SPI桥路。采用USB供电带有一个小巧的10引脚接头和TMC4671-EVAL的RTMI接口引脚相同,且具有相同的引分配可以在TMC4671估板上找到。TMCL- IDE提供软件工具用于调试不同控制环路。因此,RTMI是调试,监控和系统配置的最简便的方式。
上传时间: 2022-06-12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从并网逆变器主电路和同步发电机等效电路的对应关系出发,提出模拟同步发电机转子的运动方程、有功-频率下垂特性与无功-电压下垂特性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外环控制策略。 引入虚拟阻抗模拟同步发电机定子电气方程的电压环,和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的电流环共同构成应用于储能系统并网逆变器的VSG 控制策略。 建立应用于储能系统并网逆变器的 VSG 动态小信号模型,分析其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机理。 推导得出 VSG 参与电网调压/ 调频需求响应的动态模型,为研究电网电压/ 频率波动时 VSG 无功/ 有功输出特性提供依据;进而在保证有功环、无功环的稳定性与调压/ 调频动态性能的条件下,总结得到 VSG 关键参数的整定方法。 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 VSG 参与电网调压/ 调频动态模型的正确性与参数整定方法的有效性。
上传时间: 2022-07-04
上传用户:
首先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基于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双级式和单级式结构的特点比较,本文采用了单级式的电路结构。选择Boost电路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级主电路,给出了Boost电路的组成并分析了它的工作过程。进一步,对相应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模式及控制方法作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确定采用连续导电工作模式和平均电流控制策略,并应用UC3854作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控制芯片。对UC3854芯片的工作原理及各引脚功能作了介绍,对相应的控制部分的控制输入、乘法器、电压环和电流环部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给出了各个部分的经典设计方法。对于已经确定了结构、功率级主电路、工作模式、控制策略及UC3854控制芯片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分析表明,这种传统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存在着输出电压纹波大、电压环响应速度慢和输入电流叠加开关纹波的缺陷。为此,基于电路的计算仿真,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做了系统的优化。
上传时间: 2022-07-25
上传用户:
由于目前尚未有文献对以上三类控制器进行详细的研究比较,因此该文利用MATLAB中Simulink的模块函数建立了以上三类滞环电流控制器的仿真模型,对以上三类控制器进行详细的仿真研究,探讨其各方面性能的优劣. 通过对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三相滞环电流控制器(SVMHCC)的仿真研究表明,当其外滞环宽度太小时,三相电流容易产生畸变,三相总开关次数反而较小;当其外滞环宽度太大时,三相电流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最大电流误差和三相总开关次数增加,因此选择外滞环宽度时需要综合考虑控制器的控制性能、最大电流误差和三相总开关次数等因素.但是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大多而且它们相互制约,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外滞环宽度就成为SVMHCC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仿真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改进方案.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改进的滞环电流控制器综合了以上几种控制器的优点,具有三相总开关次数低、开关频率变化规则、三相控制对称和能有效控制三相最大电流误差等优点.
上传时间: 2013-06-07
上传用户:小码农lz
并网型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关键部件,以Matlab/Simulink 为仿真平台,建立光伏模块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块,分析光伏模块的电气特性,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动态跟踪,提出集成式光伏模块和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系统模型和电流滞环跟踪控制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光伏模块数学模型和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有效性,对光伏并网逆变器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仿真,表明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能改善注入电网电流的品质,使电网功率因数为1。
上传时间: 2014-12-24
上传用户:Aidane
提出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与公用电网并网的逆变器定频滞环电流控制新方法, 该方法首先基于电网线电压空间矢量将复平面分为6 个扇区, 在每个扇区内实现两相开关解耦分别控制相应的线电流; 然后, 在控制相的下一个线电流误差周期到来时, 计算并调节下一周期的滞环宽度以达到定频滞环电流跟踪, 改善输出电流波形, 提高控制精度。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额外的模拟电路便可以实现开关频率的稳定。利用Matlab 进行建模, 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对稳定滞环开关频率是有效的, 同时也表明该方法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可行的。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12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