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自主研制一款超声手术刀电源控制系统,以减少能量的消耗,维持手术刀的正常温度。方法:对超声换能器在谐振附近的等效电路建立模型,并设计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的超声手术刀的硬件控制系统。结果:经对电源控制系统的电路和工作性能测试,生成的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等参数,能够及时调整电源的频率,并达到预期的功能指标,使超声手术刀工作在谐振状态。结论:以DSP为核心设计的超声手术刀电源控制系统,测试指标均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能够使系统在谐振状态下工作。Objective: To independently develop a power control system of ultrasonic scalpel so as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aintain the normal temperature of ultrasonic scalpel. Methods: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of equivalent circuit of ultrasonic transducer nearby syntony was built up, and the hardware control system of ultrasonic scalpel based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 was designed. Results: Through testing the circuit and work performance of power control system, the series of parameters such as effective value and so on which were produced by this system could adjust frequency of power source in time and attain anticipative functional indicator, and it took the ultrasonic scalpel to work in syntonic situation. Conclusion: The tested indicators of power control system of ultrasonic scalpel based on the kernel design of DSP can attain anticipative requirement, and can take this system to work in syntonic situation.
上传时间: 2022-04-03
上传用户:bluedrops
delay.c 文件实现iic的精准延迟..如果有其他的精准延迟程序可以替代.miic.c 文件 实现模拟iic通信tcs34725.c 文件实现对颜色传感器的通信 通信常用程序如下TCS34725_Init() 为颜色传感器初始化程序 返回值 true或者false 例 if(TCS34725_Init()==true)TCS34725_GetRawData() 为采集颜色. 返回值 true或者false 例 if(TCS34725_GetRawData()==true) 颜色数据储存在已经定义的静态变量中.颜色读取 为 调用u16 GetRData(void);u16 GetGData(void);u16 GetBData(void);u16 GetCData(void); 这四个函数读取静态变量的数值并分别返回16位的R,G,B,C值.RGBLEDOFF RGBLEDON 分别是灯光开关.颜色传感器,采集时长设置在 tcs34725.c 文件中 的void TCS34725_Setup(void){ TCS34725_SetIntegrationTime(TCS34725_INTEGRATIONTIME_154MS); TCS34725_SetGain(TCS34725_GAIN_16X);}TCS34725_SetIntegrationTime 是设置单次采集时长TCS34725_SetGain 是设置多次采集的次数. 这两个函数需要的参数 选择在tcs34725.h 中. 自行组合在速度和准确间取舍.
上传时间: 2022-06-11
上传用户:XuVshu
建立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全面仿真了不同故障情况对故障稳态和暂态电压、电流幅值特征和相位特征产生的影响,(这句话太拗口)并得到了相应的零序电压及零序电流的幅值、相位及波形。通过对仿真数据及波形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运行特点,验证了小电流接地故障稳态和暂态分析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为了提取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故障测距的暂态故障特征量,基于PSCAD/EMTDC的仿真环境,搭建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配电网络仿真模型并综合考虑不同短路时刻、不同接地电弧电阻、不同故障距离和线路长度等多个因素,对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了大量仿真。在配电网单相接地短路故障后的第1个工频周波(0~0.02s)内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包络线的变化速度比非故障线路变化缓慢,包络面积大,但与非故障线路首半波极性相反。仿真分析表明此暂态特性不受短路时刻、电弧电阻、故障距离和消弧线圈被偿度的影响,为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和故障测距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xsr1983
1.1芯片特性◆计量√提供全波、基波有功电能,5000.1动态范围内,非线性误差<0.1%,满足0.58和0.28级有功电能表精度要求√提供全波、基波无功电能,5000.1动态范围内,非线性误差<0.1%√提供全波、基波视在电能√提供有功、无功功率方向,支持无功四象限判断√具有潜动启动功能,启动阀值可调√电表常数可调√提供有功、无功、视在的快速脉冲计数√提供全波、基波,有功、无功和视在脉冲输出◆测量√提供全波和基波有功、无功、视在功率√提供全波、基波和谐波三相电压电流有效值√提供全波、基波功率因数√提供电压线频率,测量误差<0.02%√提供各相电压电流相角,测量误差<0.02°√提供七路过零检测,过零阈值可设置√提供电压相序错检测√提供失压指示,失压阈值可设置√提供灵活的电压、电流波形缓存数据√提供电压暂降检测√提供过压、过流检测
标签: rn8302b
上传时间: 2022-07-27
上传用户:
·SDK V4.2软件包包含:PMSM FOC固件库和STMC Workbench(GUI),允许用户使用STM32进行单或双PMSM马达的FOC的驱动,其支持STM32F0Xx,STM32F1xx,STM32F2XX,STM32F3xX及STM32F4xx·相电流采样支持:·1-SHUNT:采样电阻放在DCBUS上·ST专利的算法·仅需要1个电阻/运放:成本较低·电流采样算法可能会带来力矩纹波·3-SHUNT:采样电阻放在3个下桥臂上·电流采样精度高·不会有电流纹波产生·ICS:2个隔离的电流传感器·放在A/B相绕组上·适用于相电流较大的场合:无功耗·成本较/LCO
上传时间: 2022-07-27
上传用户:kent
Agilent 34410A 或 34411A 万用表提供 6½ 位、高性能交流和直 流测量。 • 电压和电流测量。直流和交流 (真有效值)。 • 电阻测量。 2 线和 4 线。 • 连续性和二极管测试。 • 频率和周期测量。 • 电容测量。 • 温度测量。热敏电阻和 RTD。 • 自动和手动调整量程。 • 数学功能。归零、 dB、 dBm、限制和统计数据。 • 数据记录。进入非易失性仪器存储器。 • 仪器状态存储。用户定义的命名状态。 • GPIB (IEEE-488)、 USB 和 LAN。三个标准远程接口。符合 LXI C 级标准。 • Web 接口。直接 Web 浏览器访问仪器。 • 兼容 SCPI。便于仪器编程。 • 电压表完成和外部触发信号。与测试系统内的其他仪器同步。
上传时间: 2022-08-10
上传用户:
本论文主要对燃料电池用DC/AC变换器的主电路拓扑、脉宽调制(PWM)方式、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控制策略以及电磁兼容(EMC)问题进行了研究。考虑到燃料电池(Fuel Cell)的特性和DC/AC变换器的应用场合,本文主要对单相DC/AC变换器做了研究。 首先,针对单相DC/AC变换器,分析了它们的主电路拓扑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脉宽调制方式。 其次,完成了DSP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DC/AC变换器的控制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括DSP最小系统、电源系统、信号检测与调理电路、CAN通信以及SCI串口通信电路等。变换器控制策略则采用电压环控制,瞬时值电压以及有效值电压控制都采用PI调节,并且阐述了如何通过DSP实现PWM脉冲。 另外本文还研究了DC/AC变换器控制电路板的电磁兼容(EMC)问题。针对一些电磁干扰(EMI)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主要研究了开关电源EMI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最后,经过相关试验,给出了结论,也提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nunnzhy
本文结合XBZ智能箱式变电站的研究和开发,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箱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内容如下: (1)总体介绍箱式变电站的一次方案设计、综合自动化的系统结构、功能以及技术参数分析。 (2)对CAN总线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自定义应用层的CAN总线通信协议,该协议是综合自动化系统内进行数据通信的基础。 (3)讨论交流采样的工作原理和电量参数测量理论,包括交流采样同步方法,电参数计算公式,有效值开方运算的讨论。 (4)根据箱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要求,对智能测控单元进行了全面的软硬件设计。 (5)讨论OPC技术的应用并设计一个OPC数据访问服务器,OPC数据服务器能使监控软件与智能测控单元数据通信协议无关,使监控主站成为开放软件平台。 调试与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制的系统交流采样达到设计精度要求、CAN总线工作正常,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朗朗乾坤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力电子装置应运而生,这些产品在出厂前需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校验。传统的负载测试存在着能耗大、灵活性差等诸多缺点,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各种测试场合的要求,特别是一些要求用动态变化的负载、非线性负载、具有负阻特性的负载以及有源负载等测试场合。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电力电子技术结合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设计了一种通用的交流电子负载模拟装置,以满足各种测试场合的要求。 @@ 交流电子负载是一种可以模拟真实负载的电力电子装置,它不但可以模拟传统的线性负载,也可以模拟各种非线性负载、有源负载等其他形式的负载。目前国内外对电子负载的研究还不成熟,有些是使交流电源按照一定的功率放电,但是输出电流却与真实负载测试下的电流有较大的差别;而有些虽然能够准确控制电源的放电电流取得和真实负载一样的效果,但试验电能完全被消耗掉,造成很大的浪费。本文研究的新型交流电子负载克服了以上电子负载方案的缺点,可以满足各种试验场合的测试需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量浪费,丰富试验样式且节约试验成本。 @@ 本文分析了能馈式交流电子负载的模拟原理,确定了采用中间直流环节的交-直-交主电路结构,其一端接待测交流电源,另一端接低压交流电网。前级负载模拟环节和后级能量回馈环节均采用可四象限运行的电压型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变换器。负载模拟环节直接与待测电源连接,采用电流滞环瞬时值比较方式,使电源输出的实际电流信号准确、快速的跟踪其指令电流信号值,使得电子负载对待测电源呈现设定的负载形式,完成电子负载的模拟功能;能量回馈环节与电网连接,通过控制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位,实现试验电能的单位功率因数回馈电网的目的,变换器的控制采用常规的双闭环控制方式,电流内环控制实际电流跟踪指令值的变化,电压外环通过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使直流侧母线电压稳定为设定指令值。 @@ 电子负载系统在负载模拟部分通过人机接口设定具体负载形式和负载属性,为了更加准确快速的得到电流指令信号值,文中采用更加直接的数值计算方 法,由数字信号处理器实时计算出该给定负载模式下的指令电流值。使用交流小信号分析法得到了系统的频域方块图,并对主电路元件参数以及调节器进行了优化设计。针对大功率开关管开关频率存在的限制,本文提出了几种提高电流跟踪精度的改进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整个系统在PSIM平台上进行了不同工作模式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方案切实可行。最后依据仿真方案设计基于TMS320F2812的控制系统和功率电路,使用PROTEL软件进行了原理图的绘制。@@关键词:电子负载;能量回馈;电压型变换器;滞环PWM电流控制;双闭环;PWM整流器
上传时间: 2013-05-26
上传用户:saharawalker
不间断电源(UPS)是一种能提供优质电源并保证电源供应连续的电力电子装置。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在很多领域,UPS已经成了标准配置。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UPS的数字化控制是当前许多UPS设计者关注的问题。DSP在UPS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各种先进的控制方法用于逆变实时数字控制;二是利用DSP实现更准确更迅速的锁相环控制。 本文分析了当前逆变控制的各种方案,针对逆变的扰动及谐波周期出现的特点,采用了重复控制来提高逆变输出的稳态特性。因为重复控制具有一个周期延迟控制的特点,本文也采用了PID控制来改善逆变控制的动态性能。本文分析了目前重复控制的常用方案,在建立UPS逆变滤波电路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重复控制和PID控制结合的方案。对重复控制与PID复合控制方案在MATLAB中作了仿真。仿真试验证明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在硬件方面,设计了在线式UPS系统中DSP的接口电路,其中包括DSP供电电路,蓄电池电压过低检测电路,市电及输出电压过零检测等电路。对DSP的资源进行了分配,充分利用了DSP的外设多和速度快的特点。 在软件方面,设计了各部分的程序,其中包括主程序,软件锁相及正弦参考信号生成程序,输出有效值控制程序以及各种相关的中断及保护程序。 本文结合实际,搭建了实验线路,给出了实验线路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实验电路。该实验电路可对逆变控制过程和锁相环节进行控制实验。 本文将PID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对逆变器输出进行控制,验证了重复控制与PID复合控制的有效性。本文还对UPS的DSP数字化控制作了研究,这些都对UPS技术的进步有积极的作用。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t12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