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能够计算出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分布,检查节点电压和潮流分布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能够分析出合理的潮流分布,从而降低全网络的网损;除此之外,在正常检修及特殊运行方式下,还能通过潮流计算得知电厂开机方式,为预想事故、设备退出等情况作出理想的调整方案。为了完成本次设计,需要学习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S/E了解其各个功能,学会软件中数据卡的填写,以及各个元件的模型。并通过对电力系统稳态书中的简单例题进行仿真,了解自己学习该软件的程度。接着通过仿真软件PSS/E对IEEE39节点系统进行潮流计算,在仿真成功的基础上,分析改变系统无功功率对系统电压的影响,改变有功功率对系统电压相角的影响以及改变变压器的变比对系统电压的影响,同时对IEEE39节点系统进行经济调度,分析如何合理分配发电机的有功出力,降低网损,以达到经济运行的效果。在分析中,多次用到举例和对比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最后通过上述仿真,得到的实验结论如下:通过调节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能够改善系统节点的电压;得到了负荷的有功功率与系统电压的相角的变化关系;得到了变压器变比与电压的关系;还得到了不同煤耗率的发电机与其所承担的负荷的关系,具体参见论文正文。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
1.1芯片特性◆计量√提供全波、基波有功电能,5000.1动态范围内,非线性误差<0.1%,满足0.58和0.28级有功电能表精度要求√提供全波、基波无功电能,5000.1动态范围内,非线性误差<0.1%√提供全波、基波视在电能√提供有功、无功功率方向,支持无功四象限判断√具有潜动启动功能,启动阀值可调√电表常数可调√提供有功、无功、视在的快速脉冲计数√提供全波、基波,有功、无功和视在脉冲输出◆测量√提供全波和基波有功、无功、视在功率√提供全波、基波和谐波三相电压电流有效值√提供全波、基波功率因数√提供电压线频率,测量误差<0.02%√提供各相电压电流相角,测量误差<0.02°√提供七路过零检测,过零阈值可设置√提供电压相序错检测√提供失压指示,失压阈值可设置√提供灵活的电压、电流波形缓存数据√提供电压暂降检测√提供过压、过流检测
标签: rn8302b
上传时间: 2022-07-27
上传用户: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52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C8051F单片机教学实验机简介.pdf2. 基于ADUC812单片机的LonWorks智能节点设计.pdf3. KFB130单片机开发板简介.pdf4. 单片机教材习题.pdf5. 基于89C52单片机的电子点歌系统设计.pdf6. 利用80C31单片机串行口实现多个LED显示的一种简单方法.pdf7.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车平衡系统设计.pdf8. 单片机在电力系统安全统计上的应用.pdf9. MCS-51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pdf10.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远程电话控制系统的实现.pdf1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df12. 日电电子16位单片机--78K0R.pdf13. 基于STC12C系列单片机的DS18B20编程.pdf14.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淮阴师范.pdf15. MCS-51单片机基础班培训教材.pdf16. 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实时时钟的仿真设计.pdf1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TMEGA16的C语言开发及应用.pdf18. 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pdf19. 基于PIC单片机的冷库温度测控系统的研制.pdf2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教学大纲.pdf21. 基于PIC单片机的焊接防触电装置的开发.pdf2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pdf23.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机床位移检测系统.pdf24. 单片机技术应用教程.pdf25. 基于Avalon总线的8051MCU IP核的设计.pdf26. 基于AT89S51的数控机床光栅尺位移测量系统.pdf27.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pdf28. 基于单片机的CF卡复制系统.pdf29. 一种新的基于瞳孔--角膜反射技术的视线追踪方法.pdf30. 用C51实现无功补偿中电容组循环投切的算法.pdf31. Z8E000单片机在暖风机中的应用.pdf32. 80X86微处理器.ppt33. 网上学单片机(入门篇).pdf34.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指导书.pdf35. 单片机仿真机使用说明.pdf36. 单片机培训、电子公共实验室.pdf37. 单片机实践培训实习班.pdf38. 单片机实验课案例简介.pdf39. 加速器控制技术.pdf40. 单片机控制系统中一种新颖温度"数字化"的.pdf41. 单片机在高压测试仪中的应用.pdf42. 单片机IO口的使用.pdf43. STL215单片机技术规格书.pdf44. 单片机快速入门——按键、继电器、蜂鸣器篇.pdf45. SONIX 8位OTP型单片机烧录器用户手册.pdf46. PLH-312型单片机开发板简介.pdf47. 基于单片机的真空冷冻干燥试验仪温度控制器设计.pdf48. 数字逻辑电路、单片机及EDA综合实验箱简介.pdf49. MSP430F2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模块原理--CPU.pdf50. 串口与单片机通讯问题.pdf51. PIC 8位单片机的特点.pdf52. DS18B20在ME300B单片机开发系统的应用实例.pdf53. 模拟试题:单片机技术试题.pdf54. PHILIPS单片机ISP功能快速入门.pdf55. SST89E564RD单片机介绍.pdf56. SN65LBC170,SN75LBC170,pdf(TRIP.pdf57. PHILIPS公司80C51系列单片机与众不同的4大特点是什.pdf58. SST89系列单片机介绍.pdf59. MC9S12X系列单片机开发工具包.pdf60. PC机与MCS51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pdf61. MCS-51单片机在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系统中的应用.pdf62. HT48RA0-2,HT48RA0-1,HT48RA1,HT.pdf63. P89LPC932A1 Flash单片机使用指南.pdf64. 8位OTP单片机芯片MC10P23XXY管脚与三星9454完.pdf65. PROG430专业MSP430单片机编程器(USB型)使用说.pdf66. 8-bit 80C51 Flash系列单片机--P89C66.pdf67. MCS-51单片机汇编语言中的伪指令.pdf68. PowerWise技术推动新世代便携式装置.pdf69. P87LPC768 OTP单片机数据手册.pdf70. 8031单片机较小系统的制作与应用.pdf71. MSP430F2系列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模块原理--FLAS.pdf72. ISD1700-51单片机C语言示例程序.pdf73. 基于VB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pdf74. HT48R10A-1/HT48R30A-1/HT48R50A.pdf75. 单片机项目教学改革总结和规划.pdf76. EM78系列单片机仿真系统使用说明.pdf77.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数字联网火灾报警器设计.pdf78. 基于ADS8364和ARM7单片机的导航姿态角采集系统设计.pdf79. 基于SX单片机的嵌入式远程温度控制系统.pdf80.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开发学习板》项目计划书.pdf81. 如何防止AVR单片机假死.pdf82. HT4/48C/49C系列MASK单片机选型指南.pdf83.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与维修(A)试题.pdf84. HHD1A系列数显智能型电动机监控器使用说明书.pdf85. 基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pdf86. AVR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pdf87. 单片机在线仿真器的使用.pdf88. 用51单片机控制RTL8029实现以太网通信.pdf89. 《单片机应用技术》笔试试题样卷.pdf90. HCS08系列单片机的低功耗特性.pdf91. AD2S1200YSTZ资料.pdf92.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参考答案.pdf93. 基于带PWM模块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pdf94.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大纲.pdf95. 《单片机应用设计》实验教学大纲.pdf96. 基于STM32的脉冲变极性弧焊控制系统设计.pdf97. 基于温度梯度驱动的液滴传输行为研究.pdf98. 基于S12X的直流无刷电机反电势控制方法.pdf99. Wang1jin带您从零学单片机--定时器部分.pdf100. 8位OTP单片机芯片CM5001产品规格书.pdf
标签: 电力电子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新型谐波,无功补偿装置。和传统无源的补偿装置相比,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对谐波,无功以及负序电流实现实时、准确的补偿。因此,有源电力滤波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开始进入工业应用阶段。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全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必将成为电力电子技术中新的研究热点。 本论文阐述了谐波抑制的背景和目的以及国内外谐波抑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比较了目前常用的有源滤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论文探讨了单相系统的谐波检测算法的各种方案及其特点,选用负荷电流基波有功分量法对谐波电流进行检测。该方法结构简单,不仅适用于单相系统而且适用于三相系统。本文对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对各硬件部分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并给出了实现原理图。软件设计部分给出了主要程序的设计流程图。以上设计方案在MATLAB 仿真软件包的SIMULINK 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证实了本文设计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正确性和谐波补偿的实时性。 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 DSP 控制的单相并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研制了实验样机,对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初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采用的负载电流基波有功分量算法能够实时,准确地提取出谐波和无功分量,同时也表明,这种基于TMS320F2812 DSP 的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优良的谐波补偿特性。
上传时间: 2013-06-19
上传用户:qsbbear
电能计量的精度无论对于供电方还是对于用电方,都非常重要。传统电能表的精度低,功能单一,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和非正弦电路的无功功率测量。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等非线性负载的功率容量和功率密度的不断增大,他们所产生的谐波已使电网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研发新技术新设备。同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正在迅速发展,21世纪将是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算法的大发展时期。 本项目采用ADI于2004年生产的BLACKFIN531 16位定点DSP芯片。针对目前市场上现行的电能表所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DSP BF531芯片的高精度多功能电能表。采用了诸多最新的理论成果,电能计量精度达到0.2S级,谐波测量精度达到0.5%。在一定的定义下,无功测量方法不但适用于正弦电路,也适用于非正弦电路下的无功功率测量。全书共分七章: 第一章、简述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发展和现状,论证了本课题开发和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高精度多功能电能表的系统方案; 第二章、 讨论了电测系统的测量原理,设计了电能表中的计量和分析算法; 第三章、 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平台和开发环境; 第四章、 详细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 第五章、 分析系统误差及其校正; 第六章、 介绍系统的软件设计; 第七章、 对整个系统进行实验测试,给出测试结果,最后讨论、总结。
上传时间: 2013-06-21
上传用户:wsf950131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因其高效性和实用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从分析其运行机理入手,比较了定桨距、变桨距和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区别,选定双馈式变速恒频方案:它在低风速阶段主要进行变桨距调节追求最大风能捕获,高风速时通过控制双馈电机转子侧的电流,达到定子输出恒频和有功、无功的独立调节。变桨距风力机作为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是风力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风电场风能资源的匹配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本文以风能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风力机组设备的选型问题,建立起风速和风力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双馈异步电机是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其基本运行特点,指出双馈发电机具有普通交流电机无法比拟的优点;研究了稳态电路和功率平衡关系,并详细推导出M-T-0坐标系下的5阶状态方程,建立起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实现了定子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使电机控制简单化。变频器是双馈电机实现变速恒频运行的关键,本文选定了六脉波交-交变频器作为励磁电源。通过对其主电路结构、余弦交截法和触发脉冲产生原理等的进一步分析,建立起六脉波交-交变频器的数学模型,并处理了与变频器与发电机的接口问题。最后,利用Matlab6.5/Simulink5.0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dsgkjgkjg
随着非线性负载在电网应用中的不断增加,给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电能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无源滤波器相比,有源滤波器具有滤波特性好,受电网阻抗影响小,可同时补偿谐波和无功等优点,所以,有源电力滤波装置作为一项有效措施,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谐波产生及其严重的危害性,综述了国内外电力系统谐波抑制技术的发展概况以及有源电力滤波器在谐波抑制中的应用前景。阐明了以DSP为核心控制芯片的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字控制系统的特点。介绍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谐波电流的检测方案,提出了有源电力滤波器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的实施方案,包括信号调理、过零检测、交流采样、锁相和滤波等,同时给出部分程序框图及程序和程序运行结果。为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在MATLAB的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了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同时,重点进行了软件设计,包括数字锁相环、低通滤波器等,程序运行结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文以三相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DSP芯片的数字化控制方案,该方案用一片DSP芯片TMS320F2812实现谐波指令电流计算和控制环节。并详细介绍了该控制方案的软件设计。 从目前国外的研究和使用情况来看,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题目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是进行实用化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ifangyuan12
随着工业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中的非线性负载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谐波公害越来越严重。应用现代技术对谐波等进行经济、有效地补偿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消除谐波的方法是加装滤波装置。对高压大容量谐波源国内外目前主要是采用LC谐振型无源滤波器(PassivePowerFilter,PF),这些滤波器还兼有无功和负序补偿功能。尽管PF具有初期投资小、运行效率高等优点,但其滤波效果受电力系统阻抗的影响较大,且只能消除特定次数的谐波,对于谐波次数经常变化的负载滤波效果不好,还可能与系统发生串联、并联谐振,导致谐波放大,使LC滤波器过载甚至烧毁。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有源滤波技术的不断深入和用户对谐波问题的重视,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功率可关断器件(GTR,GTO,IGBT等)的不断进步,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PowerFilter,APF)作为抑制电网谐波、补偿供电系统无功功率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得到迅速发展,其中又以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使用最为广泛。 本文以并联型注入式混合有源滤波器为基础,就其设计与应用的几项重要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就国内外有源滤波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概况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介绍了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2.研究了各型有源滤波器的基本拓扑结构和运行原理,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缺点。 3.提出了一种适合大容量工程应用的混合型滤波器结构,结合工程实际完成了各组成部分的参数设计。 4.对各种谐波检测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种准确性较高、延时较短的新型检测方法。 5.就APF中逆变器的PWM调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新的改进规则采样法的死区补偿方法。
上传时间: 2013-07-06
上传用户:ajaxmoon
交流电机,特别是异步笼型电机,因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价格便宜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调速方法同趋成熟,而交流调速的最理想方法还是变频调速。随着工业需求的快速增长,高压大功率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中高压大功率调速领域,大都采用电动机定速运行。 直到20世界末采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高压大功率交流变频调速产品诞生,大功率传动领域巨大节能需求得到释放。多电平功率变换技术可以使耐压值较低的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可靠应用于高压大功率领域,并有效减少PWM控制产生的高次谐波。当前,级联式多电平功率变换电路在高压电机调速和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领域已获得实际应用。 本课题以10kV,250kW高压变频器为背景,主要研究级联式多电平高压变频器在异步电机控制领域的应用。在对高压变频器工作原理与结构设计研究的同时,对主电路进行谐波改善分析。高压变频器很难做成通用变频器,所以最好设计与之相适应的高压变频电机。通过对这种新型电机设计的研究,更好地发挥了变频调速技术的优势。在本课题中,还采用了MATLAB7.0/Simulink6.0仿真软件,对功率单元移相多重化进行了仿真,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 依照本课题的研究,最终目的是为高压变频器在异步电机控制领域的应用作结构优化,器件搭配的指导,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调试和仿真提供不断改善的最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WMC_geophy
ASIC对产品成本和灵活性有一定的要求.基于MCU方式的ASIC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低的成本,然而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相对较低,运算速度也受到限制.常规ASIC的硬件具有速度优势和较高的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然而不是灵活性较差,就是成本较高.与传统硬件(CHW)相比,具有一定可配置特性的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出现,使建立在可再配置硬件基础上的进化硬件(EHW)成为智能硬件电路设计的一种新方法.作为进化算法和可编程器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重构FPGA的研究属于EHW的研究范畴,是研究EHW的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法.论文认为面向分类的专用类可重构FPGA(ASR-FPGA)的研究,可使可重构电路粒度划分的针对性更强、设计更易实现.论文研究的可重构FPGA的BCH通讯纠错码进化电路是一类ASR-FPGA电路的具体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论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包括:(1)BCH编译码电路的设计——求取实验用BCH码的生成多项式和校验多项式及其相应的矩阵并构造实验用BCH码;(2)建立基于可重构FPGA的基核——构造具有可重构特性的硬件功能单元,以此作为可重构BCH码电路的设计基础;(3)构造实现可重构BCH纠错码电路的方法——建立可重构纠错码硬件电路算法并进行实验验证;(4)在可重构纠错码电路基础上,构造进化硬件控制功能块的结构,完成各进化RLA控制模块的验证和实现.课题是将可重构BCH码的编译码电路的实现作为一类ASR-FPGA的研究目标,主要成果是根据可编程逻辑电路的特点,选择一种可编程树的电路模型,并将它作为可重构FPGA电路的基核T;通过对循环BCH纠错码的构造原理和电路结构的研究,将基核模型扩展为能满足纠错码电路需要的纠错码基本功能单元T;以T作为再划分的基本单元,对FPGA进行"格式化",使T规则排列在FPGA上,通过对T的控制端的不同配置来实现纠错码的各个功能单元;在可重构基核的基础上提出了纠错码重构电路的嵌套式GA理论模型,将嵌套式GA的染色体串作为进化硬件描述语言,通过转换为相应的VHDL语言描述以实现硬件电路;采用RLA模型的有限状态机FSM方式实现了可重构纠错码电路的EHW的各个控制功能块.在实验方面,利用Xilinx FPGA开发系统中的VHDL语言和电路图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循环纠错码基核单元的可重构模型,进行循环纠错BCH码的电路和功能仿真,在Xilinx公司的Virtex600E芯片进行了FPGA实现.课题在研究模型上选取的是比较基本的BCH纠错码电路,立足于解决基于可重构FPGA核的设计的基本问题.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其总结的一套ASR-FPGA进化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对实际的进化硬件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提出的基于专用类基核FPGA电路结构的研究方法为新型进化硬件的器件结构的设计也可提供一种借鉴.
上传时间: 2013-07-01
上传用户:mywork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