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8051单片机模拟IIC总线,与器件地址可变的IIC总线存储设备AT24C256通信的源代码,对片内地址少于8位的,只需在子地址发送的时候少发高字节即可
上传时间: 2016-08-09
上传用户:sunjet
这是msp430f449单片机系统时钟源控制和选择的控制方式源代码,可以选择片外高速晶振,片外标准时钟晶振,片内RC振荡器三个时钟源
上传时间: 2016-08-09
上传用户:lht618
针对STC8051单片机的开发包,将STC8051单片机的硬件配置用宏或者子程序实现,一些常用的外部设备驱动如1wire,片内flash读写也已经实现。可以减少您的开发工作量,提高效率。
上传时间: 2013-12-11
上传用户:wang5829
做DSP最应该懂得157个问题(回答) 四.5V/3.3V如何混接? TI DSP的发展同集成电路的发展一样,新的DSP都是3.3V的,但目前还有许多外围电路是5V的,因此在DSP系统中,经常有5V和3.3V的DSP混接问题。在这些系统中,应注意: 1)DSP输出给5V的电路(如D/A),无需加任何缓冲电路,可以直接连接。 2)DSP输入5V的信号(如A/D),由于输入信号的电压>4V,超过了DSP的电源电压,DSP的外部信号没有保护电路,需要加缓冲,如74LVC245等,将5V信号变换成3.3V的信号。 3)仿真器的JTAG口的信号也必须为3.3V,否则有可能损坏DSP。 五.为什么要片内RAM大的DSP效率高?
上传时间: 2016-08-29
上传用户:佳期如梦
、本实战的目的是让大家熟悉ADC模块的功能以及AD转换的方法 2、项目实现的功能:从芯片RA0输入一个可以随时变化的模拟量(通过调节DEMO板VR1实现) 则单片机就能够及时地把该模拟量进行模/数转换,并用LED显示出来,我们可以看到转换结果 会随模拟量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以让我们了解片内ADC模块的工作情况。 3、本例的软件设计思路:利用单片机片内硬件资源TMR0和预分频器,为ADC提供定时启动信号。但是 没有利用其中断功能,而是采用了软件查询方式,转换结果采用了右对齐方式, A/D转换的时钟源选用了系统周期的8倍,本例对于ADC的电压基准要求不高, 我们就选用了电源电压VDD和VSS作为基准电压, 4、对于A/D转换过程是否完成也没有利用ADC模块的中断功能,而是以软件方式查询其中启动位GO是否为0。本例中选用的模拟通道为AN0。
上传时间: 2014-01-17
上传用户:离殇
陈明计:就像在嵌入系统中使用C语言替代汇编一样,在嵌入系统中使用RTOS是大势所趋。原因主要是现在在大多数情况下编程效率比执行效率重要(单片机便宜嘛)。但纵观51的RTOS,keil_c51 所带的RTX_Full 太大(6k多),且需要外部ram,又无源代码,很多时候不实用。RTX_Tiny虽然小(900多字节),但是任务没有优先级和中断管理,也无源代码,也不太实用。而ucosII虽有源代码,但是它太大,又需要外部ram,所有函数又必须是重入函数,用在51这类小片内RAM的单片机上有点勉强。于是,我借鉴ucosII和RTX_Tiny编写了Small_RTOS_51,虽然它为51系列编写,但是它还是比较容易移植到其它CPU上。
上传时间: 2016-08-31
上传用户:trepb001
这里把在FLASH引导方面做的工作向大家汇报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本人经验和文笔都有限,写的不好请大家谅解。 硬件环境: DSP:TMS320VC5416PGE160 FLASH:SST39VF400A-70-4C-EK 都是贴片的,FLASH映射在DSP数据空间的0x8000-0xFFFF 软件环境: CCS v2.12.01 主 程序(要烧入FLASH的程序): DEBUG版,程序占用空间0x28000-0x2FFFF(片内SARAM),中断向量表在0x0080-0x00FF(片内DARAM),数据空间使用0x0100-0x7FFF(片内DARAM)。 因为FLASH是贴片的,所以需要自己编一个数据搬移程序,把要主程序搬移到FLASH中。在写入FLASH数据时,还应写入引导表的格式数据。最后在数 据空间的0xFFFF处写入引导表的起始地址(这里为0x8000)。 搬移程序: DEBUG版,程序空间0x38000-0x3FFFF(片内SARAM),中断向量表在0x7800-0x78FF(片内DARAM),数据空间使用 0x5000-0x77FF(片内DARAM)。 搬移程序不能使用与主程序的程序空间和中断向量表重合的物理空间,以免覆盖。 烧写时,同时打开主程序和搬移程序的PROJECT,先LOAD主程序,再LOAD搬移程序,然后执行搬移程序,烧写OK! 附:搬移程序(仅供参考)
上传时间: 2014-01-08
上传用户:gaojiao1999
就像在嵌入系统中使用C语言替代汇编一样,在嵌入系统中使用RTOS是大势所趋。原因主要是现在在大多数情况下编程效率比执行效率重要(单片机便宜嘛)。但纵观51的RTOS,keil c51 所带的RTX Full 太大(6k多),且需要外部ram,又无源代码,很多时候不实用。RTX Tiny虽然小(900多字节),但是任务没有优先级和中断管理,也无源代码,也不太实用。而ucosII虽有源代码,但是它太大,又需要外部ram,所有函数又必须是重入函数,用在51这类小片内RAM的单片机上有点勉强。于是,我借鉴ucosII和RTX Tiny编写了Small RTOS 51,虽然它为51系列编写,但是它还是比较容易移植到其它CPU上。
上传时间: 2014-01-17
上传用户:变形金刚
x5045看门狗芯片51代码,具有看门口功能,和片内EE读写程序
上传时间: 2014-01-09
上传用户:familiarsmile
ADC0809采样控制电路的实现ADC0809是CMOS的8位A/D转换器,片内有8路模拟开关,可控制8个模拟量中的一个进入转换器中,转换时间约100us。主要控制信号有,START是转换启动信号,高电平有效。ALE是3位通道选择地址(ADDC、ADDB、ADDA)信号的所存信号。当模拟量送至某一输入端(如IN1或IN2),由3位地址信号选择,而地址信号由ALE锁存。
上传时间: 2016-10-13
上传用户:pomp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