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8022WS 是一款专用于LED 灯光开关控制及亮度调节的单通道触摸芯片。使用该芯片可以方便地实现LED 灯光的触摸开关控制和分档及无级亮度调节。具有如下功能特点和优势: 灯光亮度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选择范围宽,操作简单方便。可在有介质(如玻璃、亚克力、塑料、陶瓷等)隔离保护的情况下实现触摸功能,安全性高。 应用电压范围宽,可在2.4~5.5V之间任意选择。 应用电路简单,外围器件少,加工方便,成本低。抗电源干扰及手机干扰特性好。EFT可以达到±2KV以上;近距离、多角度手机干扰情况下,触摸响应灵敏度及可靠性不受影响。
上传时间: 2018-09-10
上传用户:szqxw1688
1.首先用万用表判断所用数码管是共阴极还是共阳极数码管,并测出各引脚功能,画出引脚分布图。 2.实验采用4位一体的数码管,用P1口通过驱动芯片控制段码输出信号线,P0口通过驱动芯片控制位选线,自主选择驱动芯片,设计实现电路,并实现以下功能: (1)当开关K0接低电平时,第一位依次显示0~F,然后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再循环回第一位。 (2)当开关K0接高电平时,四位动态显示“HELP”。
上传时间: 2018-09-11
上传用户:llzk
系统阐述PWMDC/DC全桥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系统提出DC/DC全桥变换器的九种PWM控制方式,并引入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的概念,以实现全桥变换器的软开关;提出超前桥臂和滞后桥臂实现软开关的原则及策略,将PWMDC/DC全桥变换器归纳为ZVSPWMDC/DC全桥变换器和ZVZCSPWMDC/DC全桥变换器两种类型。
上传时间: 2019-07-27
上传用户:ysy_curry
八选一模拟开关CD4051参考电路:以TI公司的模拟开关IC芯片CD4051为核心元件的八选一模拟开关电路设计。该设计使用了SMA接口用于选通模拟信号,板子的数字地与模拟地用0欧磁珠隔离,关键信号使用弧形走线,以保证信号质量。为了便于单片机易于驱动CD4051的三个数选端A0, A1, A2和一个禁止端INH,板子用LM324与三极管组成串联稳压功率放大电路,以解决CD4051在供电正电压大于5V时,数字信号输入3.3V无法被识别为高电平的问题。同时本设计还利用平拨开关实现单片机控制和人工控制的切换,在人工模式下可以通过改变跳帽位置实现八选一中任意一路选通。在单片机控制模式下跳帽作用失效,由三个数选端控制选通信道。注意事项:附件资源包括Kicad工程文件,Gerber文件和BOM。电路双电源供电,供电电压受CD4051限制,可参考其数据手册。推荐-5V,0,+12V供电以发挥板上功率放大和CD4051的最大用途。
上传时间: 2021-10-19
上传用户:bluedrops
围绕电源控制芯片TOP266VG,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设计了一款某仪表专用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为12 V,输出电流为2.5 A。着重进行了变压器的设计与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制作高频变压器和设计PCB板。测试结果表明:该仪表专用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纹波小、负载调整率和电压调整率小。
标签: 开关电源
上传时间: 2021-10-27
上传用户:
PFC控制电路(带参数)主要为谐振型的软开关拓扑和PWM型的软开关拓扑.pdf
上传时间: 2021-11-25
上传用户:XuVshu
对开关电源的可控制系统原理、并机均流原理及保护电路原理的介绍
标签: 开关电源
上传时间: 2021-12-05
上传用户:shjgzh
基于TL494开关电源设计.doc基于TL494的DC-DC开关电源设计 摘 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近年来 ,随着功率电子器件(如IGBT、MOSFET)、PWM技术及开关电源理论的发展 ,新一代的电源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电源电路。该电路具有体积小,控制方便灵活,输出特性好、纹波小、负载调整率高等特点。 开关电源中的功率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具有功耗小、效率高、稳压范围宽、温升低、体积小等突出优点,在通信设备、数控装置、仪器仪表、视频音响、家用电器等电子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开关电源的高频变换电路形式很多, 常用的变换电路有推挽、全桥、半桥、单端正激和单端反激等形式。本论文采用双端驱动集成电路——TL494输的PWM脉冲控制器设计小汽车中的音响供电电源,利用MOSFET管作为开关管,可以提高电源变压器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抑制脉冲干扰,同时还可以减小电源变压器的体积。
上传时间: 2022-02-23
上传用户:
基于 ARM 的 BUCK 型开关电源的设计 王元月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 为了满足计算机、 通讯等行业对高性能电源产品的需求, 提出了一种基于 ARM 的 BUCK 型开关电源的设计 方案。 文中介绍了 BUCK 型的控制方式和并联均流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嵌入式操作系 统软件设计。 一并讨论了过流保护、自动恢复等实际问题的实现方案。 实际应用表明, 基于 ARM 的 BUCK 型开关电 源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 且其体积小、重量轻, 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开关电源; 并联均流技术; 硬件电路设计; 软件设计
上传时间: 2022-02-23
上传用户:
在电子产品迅速发展的今天,电源设计,特别是开关电源的设计,在新产品的研制中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于广大的电源设计师而言,单纯靠经验来搭建试验电路的传统办法已经不可能满足当今电源产品的设计要求,而且无论从设计周期方面还是开发成本方面也都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借助先进的CAD技术,可提高电源产品的设计质量。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开关电源基本原理和基本结构,然后结合一款具体产品,详细分析了推挽式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并对各部分电路进行分别设计,尤其详细说明了磁性器件的设计,所搭建的实验电路能够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仿真结果不理想,本文分析了仿真结果不理想的原因。为下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基础关键词:厚膜混合电路、开关电源、推挽模式、PWM、磁性器件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木化使电源以轻、薄、小和高效率为发展方向。传统的品体管串联调整稳压电源是连续控制的线性稳压电源。这种传统的稳压电源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其通常都需要体积大且笨重的工频变压器与体积和重量都很大的滤波器而且调整管功耗较大,电源效率很低,一般只有45%左右。另外,由于在调整管上消耗较大的功率,所以需要采用大功率调整管并装有体积很大的散热器,很难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发展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美国宇航局以小型化、重量轻为目标,为搭载火箭开发了开关电源。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开关电源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发热量低、性能稳定等优点而逐渐取代传统技术制造的连续工作电源,并广泛应用于电子整机与设备中,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全面实现了开关电源化,率先完成计算机的电源换代。20世纪9年代,开关电源在电子、电器设备、家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关电源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标签: 开关电源
上传时间: 2022-03-16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