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资源下载|资源专辑|精品软件
登录|注册

液压<b>伺服系统</b>

  • 无刷直流电机全数字智能伺服控制系统

    ·摘 要:应用TMS320X240系列DSP芯片设计了一套无刷同步电机全数字智能伺服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DSP丰富接口和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使所设计的系统硬件简单,并采用智能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特性。 

    标签: 无刷直流电机 全数字 伺服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asdfasdfd

  • 采用永磁无刷电机的数字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

    ·摘 要 根据永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工业缝纫机数字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该系统以三菱M16C 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采用了电流的预估和模糊PID 控制,实现缝纫机的启动,调速和停车定位等控制,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标签: 永磁无刷电机 数字 位置伺服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6-13

    上传用户:coeus

  • 基于DSP的数字伺服机构控制系统设计

         为满足对直流无刷伺服机构的数字化控制,介绍了一种数字无刷直流电机伺服控制系统,以TMS320F2812型DSP为控制核心,包括中央处理电路,驱动电路,反馈电路等实现对直流无刷电机伺服系统的控制。该系统原理简单,易于实现,抗干扰能力强且控制精度高,控制效率好,已在某型伺服控制系统中广泛应用。  

    标签: DSP 数字 伺服机构 控制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王庆才

  • 基于DSP的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开发 本论文在分析了PMSM的结构、运动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基于DSP的永磁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开发 本论文在分析了PMSM的结构、运动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PMSM交流伺服系统矢量控 制的基本原理、坐标变换方法及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PWM)波的生成算法,论述了PI控制算法和 速度位置计算方法。在MATLAB仿真软件环境下建立了交流伺服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

    标签: PMSM DSP 交流伺服控制 系统开发

    上传时间: 2013-12-23

    上传用户:xiaoxiang

  • 带有间隙的伺服系统基于观测器的补偿控制

    关于齿隙辨识必备论文参考(它的英文文献名字:Observer-based Compensation Control of Servo Systems with Backlash),有预补偿,伺服控制系统介绍,观测器设计等。

    标签: 伺服系统 观测器 补偿控制

    上传时间: 2019-05-25

    上传用户:峰峰学长

  • EtherCAT网络及其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研究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伺服运动控制系统已经从模拟控制发展到全数字控制,其性能不断提高,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基于现场总线网络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以其高可靠性、快速性和稳定性成为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德国倍福公司提出的EtherCAT工业以太网技术在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实时调度的软件核,并提供了过程数据传输的独立通道,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该网络还具有灵活的拓扑结构,简单的系统配置,较低的构建成本等特点,适合应用于运动控制领域。目前,该网络受到了运动控制开发商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海洋研究领域的造波机系统开发为背景,利用EtherCAT从站接口控制器ET1100和DSP芯片TMS320F28335开发了EtherCAT从站设备,构建了一主一从的EtherCAT网络结构实现了伺服系统精确的位置控制。论文首先对伺服运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就目前广泛应用于网络运动控制中的两种总线网络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分析了EtherCAT网络的原理、技术特点及主从站关键技术。结合本文的系统设计,介绍了1公司最新推出的用于1业控制的DSP片-TMS320F28335,分析了系统设计中用到的几个运动控制模块与通讯模块,并给出了相应寄存器配置。最后在对EtherCAT网络和DSP芯片TMS320F28335研究基础上,开发了EtherCAT从站设备,避免了造波机系统中脉冲+方向位置控制方式长线传输的缺点,给出了开发系统的总体框架及主从站实现的关键细节,并给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本设计充分发挥了EtherCAT工业以太网络实时数据传输的功能和TMS320F28335 DSP芯片运动控制功能,实现了运动系统高精度的位置控制。

    标签: ethercat 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5-31

    上传用户:aben

  • 三相交流伺服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研究.rar

    在国内,目前工控领域广泛用到的伺服系统(包括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器)有整套购买国外某一个厂商的,也有自己开发电机,然后购买国外的伺服驱动器来配置伺服系统。前一种情况伺服电机与驱动器之间的整合程度是比较高,而后一种情况伺服电机的设计容易忽视与之配套的伺服驱动器的控制策略以及伺服驱动器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特点,很容易造成所设计的伺服电机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以及材料的不合理利用。本文讨论了作为伺服电机用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在整合伺服驱动器控制方式和输出电压、电流特性下的设计过程。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伺服电机较其他类型的电机的优势,接着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伺服电机,对给定指标要求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在永磁体分别采用表面安装和内置两种转子磁路结构时进行了场路结合的设计与分析,分析了在磁场定向控制方式下两种转子磁路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转矩脉动等。得出了永磁体表面安装转子磁路结构的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伺服电机时更适合磁场定向控制运行的结论。 此外,从已经成功设计了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出发,整合所设计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将要采用的驱动器其控制方式,并在一些有依据的假设前提下确定了电机的能量包函数(包括功率、转速等一些额定指标)与一些主要尺寸函数表达式。初步得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确定使用同一套定转子冲片伺服电机尺寸的方法。 最后试制了样机以及其在伺服驱动器下进行了实验,并比较分析了实验和理论分析的结果。

    标签: 三相交流 伺服 永磁同步电动机

    上传时间: 2013-05-30

    上传用户:heminhao

  • 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设计研究.rar

    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作为交流伺服系统的主流,在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中应用广泛、前景广阔。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作为伺服系统的执行机构,其性能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伺服系统的性能。因此,精心设计性能优异的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课题系统研究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本体设计,包括设计方法、性能计算、有限元分析、参数计算、控制仿真、实验测试等。 首先,综述和分析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研究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设计特点和方法。开发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电磁计算程序,结合有限元计算数值的校正,完成对样机的性能计算,计算结果较为准确。 接着,深入分析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气隙磁场,得到充磁方式、极弧系数、不均匀气隙、永磁体厚度等因素对气隙磁场的影响,绘制了各因素对气隙磁场基波和谐波总量影响的曲线,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明显改善的正弦气隙磁场。并拓展研究总结了不同永磁体形状和尺寸对永磁直流电动机在换向和性能上的影响,取得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然后,基于Ansoft、MagNet电磁分析软件建立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深入研究了电机的反电势波形、稳态运行性能和齿槽转矩,计算了直、交轴同步电抗等重要参数。建立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Id=0控制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最后,对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包括反电势波形与磁场波形测试、性能曲线测试、直交轴同步电抗的测量。对测试结果与设计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标签: 永磁同步 伺服 电动机

    上传时间: 2013-08-03

    上传用户:qazwsxedc

  • 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设计

    这篇论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定以ARM为内核的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为研究对象。 首先,根据雷达伺服控制系统功能要求与性能指标,进行系统的硬件设计:选择基于ARM920T的S3C2410和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12Q240作为主控芯片,ARM与FPGA的连接形式采用中断+存储器的形式;将ARM与FPGA上多余的引脚引出作为将来升级的需要;还画出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的系统图并制作了PCB板。 其次,选用PID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模糊神经网络综合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的优点,并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对PID参数进行在线调整。用Matlab7.1进行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对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性能较常规PID得到较大改善。 最后,根据FPGA在伺服系统主要任务,用VHDL语言和原理图在FPGA芯片中分别编制实现DAC0832接口控制功能、光电编码器与脉冲发生电路的程序代码;并在Quartus II6.0环境下通过仿真,且得到仿真的波形符合系统功能要求。采用C语言编写在ARM中实现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代码,通过CodeWarrior for ARM的编译无误后,生成可执行文件.axf,,调用AXD进行在线仿真调试。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PID算法对伺服系统能够进行有效控制。 结果表明:ARM作为伺服控制器的内核,其性价比与集成度高:用FPGA芯片实现接口电路使伺服控制器的可靠性高、速度快、可配置及连接方式灵活。因此采用基于ARM+FPGA的雷达伺服控制器,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实时性、可靠性,降低了系统功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标签: ARMFPGA 雷达 伺服 制器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Ruzzcoy

  •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PMSM) 驱动器设计原理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驱动器经历了模拟式、模拟数字混合式的发展后,目前已经进入了全数字的时代。全数字伺服驱动器不仅克服了模拟式伺服的分散性大、零漂、低可靠性等缺点,还充分发挥了数字控制在控制精度上的优势和控制方法的灵活,使伺服驱动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更加可靠。现在,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大多数采用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其中包括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和全数字交流永磁同步伺服驱动器两部分。后者由两部分组成:驱动

    标签: PMSM nbsp 永磁同步 伺服电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zhangyi9910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