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测试<b>序列</b>

  • 用三点法实现机器人三维位置测量的研究

    用三点法实现机器人三维位置测量的研究摘 要 :提 出 了一 种 微 小 爬 壁 机 器 人 三 维 位 置 测 量 的新 方 法 。笔 者 通 过 深 入 分 析 研 究各 种 位 置 测 控 方 法 与 系 统 ,提 出采 用单 目视 觉方 法 中的 聚 焦法 ,以 CCD作 为 传 感 器 ,用 三 点 法 实现 对 机 器 人 的 三 维 位 置 测 量 。 验 证性 实验 结果表 明 ,本研 究提 出的测 量原 理和 系统是 正 确 可行 的 。 关键词 :机 器人 ;位置 测量 ;CCD传 感 器 ;单 目视 觉 ;摄 像 机 标 定 中 图分 类 号 :TP242.6 文 献 标 识 码 :B Abstract:A new 3D position measurementmethod Ofa wall—climbing micro robothas been researched.Researc— hing on the various position measuring and controlling method,theauthorhasputforwardanewprojecttomeas— ure the 3D position of the robot,in which the focusing method with singlecamera and CCD sensorhasbeen used to getthe position information.The elementary experiment has verified the principle and the system. Key words:robot;position detection;CCD sensor;single camera vision;camera caiibration 位置测量技 术是智 能机 器人 的关键 技术 ,是各 种 机器人控 制系统 中极 为重 要 的环节 ,也 是 国内外研 究 的热点所 在。 按 照测试 系统 与被 测机 器 人 的关 系 ,可 以将位 置 测量技术 分为接触 式和非接触式 两大类 。接触 式测量 系统 由于在测 量过程 中或多或少地 对机器人施 加 了载 荷 ,因而仅适用于静 态 位置测 量 。而动 态 位 置测量 系 统 主要分 5类 :①激光跟踪 系统 ;@ CCD交 互测量 收 稿 日期 :2001—07—03 基 金项 目:国家 863高科技 研 究 资助 项 目(9804-06);教 育 部 高 等 学校 骨干教 师 资助 计 3t,j项 目 作者 简 介 :张 智海 (1973一 ),男 ,工 学硕 士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智 能 机 器人 测 控 技 术 。 系统 ;③ 超声波 测量 系统 ;④ PSD(positionsensitivede— vice)位 置 测 量 系统 ;⑤ 带 有 接 近觉 传 感 器 的 测量 系 统 。位置测量 还可 以从另一个分类 角度划分为主动式 测量和被动 式测 量 。主动式测 量主要可 以分为结 构光方法和激光 自动聚焦法两类 。被 动式测量 主要 可 以分为双 目视 觉 、三 目视觉 、单 目视觉 等方法 。 对 比以上各种方法 的 优缺 点 ,针对 笔者 研制 的微 小爬壁机器人 的空 间三 维位 置 测量 的要 求 ,测量 系统 必须满足尺 寸小 、分 辨率 高 、稳定 性 和可 靠性 好 、时 间 响应快等特 点 ,提 出了采用 单 目视觉方法 中的聚焦法 , 选用 CCD作 为传感器 ,用 三点法实现对机器人 的三维 位置测量 ,并用 Matlab和 V

    标签: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2-12

    上传用户:

  • 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设计

    摘要: 智能机器人仿真系统,由于智能机器人受到自身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控制多样性等因素的影响,仿真系统设计主要都 是以数学建模的形式化仿真为主,无法实现数学建模与场景实现协调仿真。为此,首先分析两轮移动机器人数学运动模型, 然后设计与机器人控制系统相关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分析、机器人智能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等模块,以实现机器人控制的真 实场景。仿真系统利用 LabVIEW 设计控制界面,并结合 Robotics 工具包的建模、计算和控制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平 台更适合教学和实验室研究,并可为实际的物理过程提供数据参考和决策建议。 关键词: 机器人; 虚拟; 系统仿真 中图分类号: TP242 文献标识码: B1 引言 随着测控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技术已成为工业控制和 自动化测试等领域的新生力量[1]。而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 的生产工具,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几乎渗透到各个领 域,是一项多学科理论与技术集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 机器人仿真系统主要集中在复杂的机器人数学模型构建与 形式化仿真,无法实现分析机器人运动控制的静态和动态特 性,更加无法实现控制的真实场景[2]。为了改善专业控制软 件在硬件开发周期较长的缺点,本文拟建立一个基于通用软 件的实时仿真和控制平台,以更适合教学和实验室研究。本 文以通用仿真软件 LabVIEW 和 Robotics [3]为实时仿真与控 制平台,采用 LabVIEW 搭建控制界面,利用 Robotics 在后台 进行系统模型和优化控制算法计算,使其完成机器人控制系 统应有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分析,不同环境下传感器变化模拟 显示以及目标路径形成等功能。 2 系统构成 仿真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仿真界面、主控制界面、障 碍检测、智能控制和人工控制模块。其中主要对人工控制和 智能控制进行程序设计。仿真运行时,障碍检测一直存在, 主要是为了在智能控制模式下的智能决策提供原始数据。 在人工控制模式下,障碍检测依然存在,只不过对机器人行 动不产生影响,目的是把环境信息直观

    标签: 智能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3-11

    上传用户:

  • AEC-Q100G 中文资料

    本文件包括了一系列应力测试失效机理、 最低应力测试认证要求的定义及集成电路认证的参考测试条件。 这些测试能够模拟跌落半导体器件和封装失效, 目的是能够相对于一般条件加速跌落失效。 这组测试应该是有区别的使用,每个认证方案应检查以下: a、任何潜在新的和独特的失效机理;b、任何应用中无显现但测试或条件可能会导致失效的情况;c、任何相反地会降低加速失效的极端条件和应用 。使用本文件并不是要解除 IC 供应商对自己内部认证项目的责任性, 其中的使用者被定义为所有按照规格书使用其认证器件的客户, 客户有责任去证实确认所有的认证数据与本文件相一致。 供应商对由其规格书里所陈述的器件温度等级的使用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此规格的目的是要确定一种器件在应用中能够通过应力测试以及被认为能够提供某种级别的品质和可靠性。 如果成功完成根据本文件各要点需要的测试结果, 那么将允许供应商声称他们的零件通过了 AEC Q100认证。供应商可以与客户协商,可以在样品尺寸和条件的认证上比文件要求的要放宽些, 但是只有完成要求实现的时候才能认为零件通过了 AEC Q100认证。

    标签: AEC-Q100G 应力测试

    上传时间: 2022-05-08

    上传用户:

  • (网盘)【龙顺宇】思修电子STM8单片机书籍资料+

    【第56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主从机初始化流程及通信.zip - 11.61MB【第48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单片机数据通信基础B.zip - 152.49MB【第47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单片机数据通信基础A.zip - 156.30MB【第2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初识STM8单片机家族.rar - 224.85MB【第1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开门见山谈单片机.rar - 201.34MB《深入浅出STM8单片机入门、进阶与应用实例》书籍材料.zip - 101.99MB【第D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小王子使用及测试.rar - 156.93MB【第C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小王子平台简介.rar - 87.51MB【第B讲】思修电子STM8教程-核心板使用及测试.rar - 172.49MB......

    标签: stm8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5-27

    上传用户:1208020161

  • LWIP的底层结构

    Lwip协议栈的实现目的,无非是要上层用来实现app的socket编程。好,我们就从socket开始。为了兼容性,lwip的socket应该也是提供标准的socket接口函数,恩,没错,在src\inc lude\lwip\socket.h文件中可以看到下面的宏定义:#if LWIP COMPAT SOCKETS#define accept(a,b,c)Iwip accept(a,b,c)#define bind(a,b,c)Iwip bind(a,b,c)#define shutdown(a,b)Iwip shutdown(a,b)#define closesocket(s)Iwip close(s)好,这个结构先不管它,接着看下get socket函数的实现【也是在src\api\socket.c文件中】,在这里我们看到这样一条语句sock =&sockets[s];很明显,返回值也是这个sock它是根据传进来的序列号在sockets数组中找到对应的元素并返回该元素的地址。好了,那么这个sockets数组是在哪里被赋值了这些元素的呢?进行到这里似乎应该从标准的socket编程的开始,也就是socket函数讲起,那我们就顺便看一下。它对应的实际实现是下面这个函数Int Iwip socket(int domain,int type,int protocol)【src\api\socket.c】这个函数根据不同的协议类型,也就是函数中的type参数,创建了一个netconn结构体的指针,接着就是用这个指针作为参数调用了alloc socket函数,下面具体看下这个函数的实现

    标签: lwip 底层结构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aben

  • 程序员实用算法

    如今大多数关于算法的图书都是大学教科书,或者是令人厌倦的相同算法集合改头换面后的作品。本书是给出所有算法的完整代码实现的第一本书,这些算法在开发人员的日常工作中非常有用本书重点关注的是实用。立即可用的代码,并且广泛讨论了可移植性和特定于实现的细节。本书作者介绍了一些有用但很少被讨论的算法,它们可用于语音查找,日期和时间例程(直到公元1年),B树和索引文件、数据压縮、任意精度的算术,校验和与数据验证,并且全面地介绍了查找例程、排序算法和数据结构本书只要求读者具有C语言的初级知识以及基本代数的相关知识。源代码经过测试符合ANS|标准,可以运行在UNX下,以及 Borland. Micros和 Watcom的编译器上作者简介Andrew Binstock是《 UNIX Review》的主编和《 C Gazette》的创刊编辑。他是aserJet Programming》( Addison-Wesley,1991)的第一作者John Rex是一位计算机顾问,专攻C和C++。他是《 C Gazette》的前任技术编辑,并且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

    标签: 程序员 算法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 (LTSpice)以反相器为例学习仿真MOSFET

    <h2>原理图schematic </h2><h3>元件<h3>LTSpice提供了nmos(pmos)和nmos4(pmos4)两种nmos(pmos)。其中nmos(pmos)表示衬底(B)和源极(S)相连。mos和mos4能调整的属性不同,如图:本例中要设置mos管的W-0.18u,L=0.18u,选用nmos4和pmos4.<h3>布线<h3>如图1,其中,mos管Gate靠近的那一极好像是 Source,所以PMOS要ctrl+R,ctrl+R,Ctr+.2,注意加电路名称,功能(如果需要),参数设定。<h2>封装<h2>电路设计采用层次化的方式,为了上层电路的调用,往往把底层的电路做好后进行封装,其实进行封装不仅有利于上层电路调用,还有利于测试。建一个New Symbol,该Symbol里的pin的名称必须和封装电路中的一样。ctrl + A(Attribute Editor中Symbol Type选Block,其他都保持不填。与.asc文件放入同一文件夹。注意:令.asy和.asc文件命名相同,并放在一个文件夹下即可,不需特别关联。

    标签: ltspice mosfet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1208020161

  • IEC61000-4-5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1000-4-5;1995《电磁兼容第4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第5分部分: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本标准是《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系列国家标准的之一,该系列标准包括以下标准:GB/T17626.1-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7-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GB/T17626.8-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9-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10-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渐变抗扰度试验GB/T17626.1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联合工作组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机械工业部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世钢、王素英、姚带月、聂定珍、文芳。

    标签: 电磁兼容

    上传时间: 2022-06-29

    上传用户:

  • SI4432硬件调试指南

    好吧,电路很简单,可是元件值如何选?射频器件差一点就差很多,是不是一定要用专用的射频元件?做为常温测试来说,普通器件就可以满足,当然,如果要考虑温度、谐波、灵敏度等,电感还是选用高Q的,电容选择COG材质的。看看PA元件如何选,AN435里写得很清楚。不想看原理的可以直接参考其值:按以上参考值出17-19dBm是可以的,但是要满打满的出到20dBm,或者大于20dBm则需要根据板子微调部分元件,在你不知道如果调试时,可以小范围调整一下CM以及天线开关后面的低通滤波器,如果还是不行,那就调电感吧。不想深究的可以跳过本节了,下面是AN435里对于PA匹配的原理性说明,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往下面看,其实Sl4432的硬件手册里说得是很全的,多看手册可以学到很多。Sl4432内部的PA并非传统的A,B,C类放大器,也不是D类,而是E类放大器,其实就是一个开关而已。下图是AN435里一个开关类射频放大器的结构图。这个放大器理解起来很容易,比传统ABC类放大器容易多了。其中Lchoke为上拉电感,与三极管C极的电阻是一样的作用,在S0开关时,会给Cshunt充电,经过CO和LO组成的带通滤器器,滤除开关过程中产生的杂波及谐波,再经过Lx就可以得到一个正弦波。这类放大器只是提供一个方波,再通过LC选频。

    标签: si4432 硬件调试

    上传时间: 2022-07-03

    上传用户:bluedrops

  • Saber软件仿真流程

    Saber软件仿真流程:今天来简单谈谈Saber软件的仿真流程问题。利用Saber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基于原理图进行仿真分析,另一种是基于网表进行仿真分析。前一种方法的基本过程如下:a.在SaberSketch中完成原理图录入工作;b.然后使用netist命令为原理图产生相应的网表;c.在使用simulate命令将原理图所对应的网表文件加载到仿真器中,同时在Sketch中启动SaberGuide 界面;d.在SaberGuide界面下设置所需要的仿真分析环境,并启动仿真;e.仿真结束以后利用CosmosScope工具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在这种方法中,需要使用SaberSketch和CosmosScope两个工具,但从原理图开始,比较直观。所以,多数Saber的使用者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但它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仿真分析设置和结果观察在两个工具中进行,在需要反复修改测试的情况下,需要在两个窗口间来回切换,比较麻烦。而另一种方法则正好能弥补它的不足。基于网表的分析基本过程如下:

    标签: saber

    上传时间: 2022-07-06

    上传用户:wangshoupeng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