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CS-51 系列单片机的低成本恒温控制设计方案,用AD590 进行温度采集,以ADC0804 为AD 转换装置,通过LCM 液晶显示,还兼有整点提醒、临界温度预警的功能.电路以及模块化的程序编写方法,重点介绍了ADC0804 及相关应用,液晶显示模块WG14432B-YYH-N 的特点、使用方法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s363994250
浅谈51系列单片机嵌入式程序设计:文主要提出了一个51系列汇编语言通用程序设计框架,并对其作了详细的探讨.关键字:单片机;嵌入式;程序设计;汇编;51系列1 引言无论是测控系统、数控系统,还是机电一体化、智能仪表或者接口,单片机作为现代工业的基本技术,应用都已日臻成熟。目前,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程序设计大多使用汇编语言,虽然它能最充分发挥指令系统的功能和效率,但是实际的程序设计给设计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为了简化程序设计,本文设计了一个通用程序框架,能够使设计师模块化嵌入式地轻轻松松、快速有效地编程设计。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萍水相逢
模/数转换是现代测控电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并行和串行两种数据输出形式。目前,模/数转换器ADC已被做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并有多种型号和种类可供选择。本文介绍了AD7654的性能特点,并设计了AD7654与单片机ADuC848的接口电路,同时给出了软件流程和相应的汇编源程序。
上传时间: 2014-01-25
上传用户:hanhanj
基于AT89C51应用系统的串行通信设计:介绍了基于AT89C51应用系统中的串行通信软硬件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在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电力设备状态检测系统中,将红外测温仪检测到设备的温度数据传给控制电路,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后,在RAM 中存储,同时上传给PC机。系统利用MAX232实现RS 232C的EIA 电平与单片机的TTI 电平之闻转换,利用通用串口芯片8251A扩展串行接13',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问的串行通信。 关键词:串行通信;单片机;接口;RS232C
上传时间: 2014-12-21
上传用户:aeiouetla
自动控制升降旗系统的设计:自动升尧降旗系统适应领域广泛,在许多政府部门尧学校尧广场和大型企业随处都可见到国旗的飘扬,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逐步提高,特别是伴随着自动控制和单片机测控技术发展,可以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来完成国旗的升尧降控制,使升尧降旗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准确配合,从而避免了人为升尧降国旗与国歌演奏时间不协调而出现的尴尬场面发生,保证了国旗升尧降仪式的严肃性。
标签: 自动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defghi010
AT89C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本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系统为控制核心,用线性度好 灵敏度高的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及分辨率高、噪声低的A/D转换器进行温度采集,采用线性数字校正和数字滤波技术,增强系统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关键词:温度测控;单片机;PID控制 温度测控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设计中假定被控对象为lL净水,采用lkW 电炉进行加热。本设计主要以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利用PID控制算法进行水温度的恒温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小儒尼尼奥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性能51 内核网络微控制器的串口至以太网接口转换器的设计方案,采用网络单片机DS80C410,利用集成的MAC 通过以太网收发器与以太网相连,借助TINI SDK 软件开发包通过Java编程实现串口和以太网之间的数据通讯。串口至以太网接口转换器使得带有RS232/422/485 通讯接口的设备和以太网服务器进行数据流传输,通过以太网服务器对串口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互联网硬件和软件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种电气设备、仪器仪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设备逐渐走向网络化。计算机技术、测控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与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以太网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成为互联网链接不可缺少的部分,另外以太网一般都基于TCP/IP协议,使得整个网络只有一种互联通讯协议,满足控制系统各个层次的要求,而且易于和Internet实现无缝连接。现今大多数现场设备通过串口与外界通讯,甚至串口是它们与外界通讯的唯一通道,串口设备的广泛使用以及对设备上网能力的不断需求,使得如何实现串口到以太网的转换显得尤为重要。DS80C410利用集成的MAC通过物理层器件与以太网相连,借助TINI SDK软件开发包可以轻松实现串口至以太网的接口转换。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a296386173
单片机系统常用软件抗干扰措施:可靠性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片机系统的可靠性必须从软件、硬件以及结构设计等方面全面考虑。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是单片机系统可靠性的根本,而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起到抑制外来干扰的作用。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的主要方法有:开机自检、软件陷阱(进行程序“跑飞”检测)、设置程序运行状态标记、输出端口刷新、输入多次采样、软件“看门狗”等。通过软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干扰对系统工作的影响,确保单片机及时发现因干扰导致程序出现的错误,并使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或及时报警的目的。一、开机自检开机后首先对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及软件状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不正常,就进行相应的处理。开机自检程序通常包括对RAM、ROM、I/O口状态等的检测。1 检测RAM检查RAM读写是否正常,实际操作是向RAM单元写“00H”,读出也应为“00H”,再向其写“FFH”,读出也应为“FFH”。如果RAM单元读写出错,应给出RAM出错提示(声光或其它形式),等待处理。2 检查ROM单元的内容对ROM单元的检测主要是检查ROM单元的内容的校验和。所谓ROM的校验和是将ROM的内容逐一相加后得到一个数值,该值便称校验和。ROM单元存储的是程序、常数和表格。一旦程序编写完成,ROM中的内容就确定了,其校验和也就是唯一的。若ROM校验和出错,应给出ROM出错提示(声光或其它形式),等待处理。3 检查I/O口状态首先确定系统的I/O口在待机状态应处的状态,然后检测单片机的I/O口在待机状态下的状态是否正常(如是否有短路或开路现象等)。若不正常,应给出出错提示(声光或其它形式),等待处理。4 其它接口电路检测除了对上述单片机内部资源进行检测外,对系统中的其它接口电路,比如扩展的E2PROM、A/D转换电路等,又如数字测温仪中的555单稳测温电路,均应通过软件进行检测,确定是否有故障。只有各项检查均正常,程序方能继续执行,否则应提示出错。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名爵少年
基于P87 C591的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设计Design of CAN System Intelligent Node Based on P87C591 给出了基于带CAN控制器的单片8位微控制器P87C591的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结构,详细介绍了设计中的难点及实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CAN总线;智能节点 Abstract:A h ardc ircuita nds oftw arec onfigurationo fth ei ntelligentnode based on a microcontroller with CAN controller P87C591 arepresented.E speciallyt hec ruxi nd esigninga ndt hep roblemst hat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in realizing are discussed in details.Keyw ords:C AN;in telligentn ode CA N 总线 是德国Bosch从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由于CAN总线具有较强的纠错能力,支持差分收发,因而适合高噪声环境。并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适用于许多领域的分布式测控系统。目前已在工业自动化、建筑物环境控制、医疗设备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CAN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011898标准。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xymbian
为了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对测量系统进行抗干扰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将硬件抗干扰技术和软件抗干扰技术结合起来应用于基于微机的精密电感测微系统中。提出了通过从电路合理的布局布线和元器件的筛选以及软件的数字滤波和零点处理等措施来达到抗干扰的目的。最后通过实验表明了采用这些措施之后,测量仪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关健词:硬件抗干扰软件杭干扰电感测微仪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wfe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