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市场的不断升温,与之相关的电子技术也得到时了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汽车技术的成熟使得汽车销售及使用不断壮大,现代汽车的行驶速度也随着路况的提高,汽车性能的提高而不断提升。而由于突发性道路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对汽车安全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在汽车的高速行驶过程中,轮胎故障是驾驶人员最为担心和最难预防的,也是突发性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有70%-80%是由于爆胎引起的,怎样防止爆胎已成为汽车安全的第一大重要课题。权威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标准的轮胎气压和及时发现轮胎故障是防止爆胎的关键,这就使对轮胎充气压力实行监测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设计了一种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及气压调节系统的结合使用,该系统能够对轮胎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当发轮胎压力参数异常时,及时采取报警措施并进行实时的汽压调节,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论文在对当前存在的各种TPMS系统结构形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后,选用一种现行直接式TPMS结合气压调节系统,实现轮胎压力实时的监测和调节的一种新型系统。提出一种基于直接式TPMS系统的,引入调节功能的新型设计。设计本身解决原有直接式TPMS的电池供电影响系统寿命的瓶颈,保证了监测系统的的稳定性。气压调节系统将解决汽车轮胎压力偏差的问题,在监测到气压偏高或者偏低时,对驾驶人员作出警报提醒并实时启动气压调节系统进行胎压调节,在数他钟内调节气压到标准值,保证行驶的畅顺。本文对系统的电源部分,气压调节部分进行了分析设计,解决系统供电,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及执行调节,RFLF通信通等关键技术问题。对硬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切实可行,成本,通信距离及可靠性方面均达到没计指标。
标签: 汽车胎压监测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kingwide
TPMS是轮胎压力监视系统“TirePressureMonitoringSystem”的英文缩写形式,主要用于在汽车行驶时实时的对轮胎气压进行自动监测,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保障行车安全,是驾车者、乘车人的生命安全保障预警系统。 在汽车的高速行驶中,轮胎故障是所有驾驶者最为担心和最难预防的,也是突发性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在国内的高速公路上,由爆胎引发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在美国,这一比例更高达80%[1]。爆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怎样防止爆胎已成为安全驾驶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表明,保持标准的车胎气压行驶和及时发现车胎漏气是防止爆胎的关键。于是汽车轮胎气压监视系统TPMS(TirePressureMonitoringSystem)应运而生。 TPMS系统主要有二个部分组成:安装在汽车轮胎里的远程轮胎压力监测模块(RemoteTirePressureMonitoring)和安装在汽车驾驶台上的中央监视器(LCD显示器)。远程轮胎压力监测模块直接安装在每个轮胎里测量轮胎压力和温度模块,将测量得到的信号调制后通过高频无线电波(RF)发射出去。一个TPMS系统有4个或5个(包括备用胎)RTPM模块。中央监视器接收RTPM模块发射的信号,将各个轮胎的压力和温度数据显示在屏幕上,供驾驶者参考。如果轮胎的压力或温度出现异常,中央监视器根据异常情况,发出不同的报警信号,提醒驾驶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同时驾驶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温度和压力报警上下限。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汽车轮胎压力检测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6-06
上传用户:scorpion
根据交通部公布的数据,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事故不仅给公民的财产造成了损失,而且给公民的人身安全也会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更好地避免交通事故成为一个焦点课题,汽车安全系统更是成为汽车生产商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 当前汽车安全系统有两大种类:一是被动式安全系统。例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二是主动式安全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又分为主动被动式和主动自动式。前者有ABS等。后者有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和倒车雷达等。 本文采用激光测距系统,开发一种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主动式防撞系统,本文的重点是开发测距预警系统,采用专门的激光测距芯片和接收芯片,并采用FPGA(File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作为主控芯片,对前车进行有效的监控,根据检测得到的数据,实时提出建议和报警,提醒驾驶员减速或者采取制动措施,从而达到预防追尾碰撞的目的。本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比较分析激光、雷达和毫米波等测距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及潜在用户分析,确定采用激光脉冲测距方式。针对激光脉冲测距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以FPGA作为系统核心控制模块的测距系统设计方案。 2) 根据对车载动态测距系统测量精度、测量频率和测量范围的基本要求,结合脉冲激光测距的特点,提出采用多头脉冲激光测距和多周期脉冲测量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系统测距精度和测量范围,降低系统成本。 3) 基于上述方案,完成了基于FPGA的多头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功能仿真、综合优化及板级测试实验。实验表明,各主要功能模块基本达到预期设计要求,为测距系统的后期开发奠定了基础。 4) 完成了激光测距传感器外围光电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及通讯接口的设计、制作、安装及实验室调试。 5) 最后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系统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上传时间: 2013-05-24
上传用户:yoleeson
根据交通部公布的数据,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交通事故不仅给公民的财产造成了损失,而且给公民的人身安全也会造成威胁。因此如何更好地避免交通事故成为一个焦点课题,汽车安全系统更是成为汽车生产商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 当前汽车安全系统有两大种类:一是被动式安全系统。例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二是主动式安全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又分为主动被动式和主动自动式。前者有ABS等。后者有汽车自动防撞系统和倒车雷达等。 本文采用激光测距系统,开发一种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主动式防撞系统,本文的重点是开发测距预警系统,采用专门的激光测距芯片和接收芯片,并采用FPGA(File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作为主控芯片,对前车进行有效的监控,根据检测得到的数据,实时提出建议和报警,提醒驾驶员减速或者采取制动措施,从而达到预防追尾碰撞的目的。本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比较分析激光、雷达和毫米波等测距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及潜在用户分析,确定采用激光脉冲测距方式。针对激光脉冲测距存在的技术难题,提出以FPGA作为系统核心控制模块的测距系统设计方案。 2) 根据对车载动态测距系统测量精度、测量频率和测量范围的基本要求,结合脉冲激光测距的特点,提出采用多头脉冲激光测距和多周期脉冲测量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系统测距精度和测量范围,降低系统成本。 3) 基于上述方案,完成了基于FPGA的多头脉冲激光测距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功能仿真、综合优化及板级测试实验。实验表明,各主要功能模块基本达到预期设计要求,为测距系统的后期开发奠定了基础。 4) 完成了激光测距传感器外围光电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及通讯接口的设计、制作、安装及实验室调试。 5) 最后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系统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上传时间: 2013-05-27
上传用户:yatouzi118
Abstract: As electronic systems take over many of the mechanical functions in a car—ranging from engine timing to steering andbraking—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about fault tolerance. There should not be a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that would prevent a car fromat least "limping" off the road or making it to the nearest service station. Redundant systems, watchdog timers, and other controlcircuits are used to reroute signals and perform other functions that ensure that a vehicle can safely make it off the road when afailure occurs.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diets
电子密码锁设计,可以改为其他原理相似的设计,比如和汽车安全系统相关的毕业设计
标签: 电子密码锁
上传时间: 2013-12-01
上传用户:xc216
2009年上半年统计中,计算机类、消费类、网络通信类三大领域仍然占中国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近80%的市场份额,其中网络通信类市场最大,其市场份额都超过了30%。开关稳压器和低电压功率MOSFET将在未来五年内快速增长.ISuppli公司预测最强劲的增长将发生在数据处理领域,预计该领域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0%,未来五年将推动电源管理增长的市场将包括笔记本电脑(复合年增长18.7%)液晶显示器/等离子(PDP)电视(复合年增长19.8%)、汽车安全与控制(复合年增长13.3%)和移动基础设施设备与家用电器(增长9.5%)对于产品类型的发展,未来电源管理芯片PMU(复合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有所提高,尤其在便携设备中,PMU的发展将会更加快速.PMU与LDO和DC/DC这些单一功能产品不同,它可能同时集成多个LDO,DCIDC和充电管理等功能,在应用中往往相当于一个ASSP(专用标准产品),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某类设备的电源管理需求,但是能够满足一些相对通用的电源转换需求,例如手机应用的PMU可能同时处理手机平台下的LCD供电、存储器供电、摄像头供电、基带处理器供电、USB接口以及电池充电管理等问题,这样只需要再加上其它少量电源管理器件就可以解决整个手机的供电问题.LDO和DC/DC产品无疑是应用最大的两类产品,不过对于多数LDO和中低端DCIDC产品来说,由于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以及参与竞争厂商众多,未来价格还可能进一步下降".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AR0231AT7C00XUEA0-DRBR(RGB滤光)安森美半导体推出采用突破性减少LED闪烁 (LFM)技术的新的23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样品AR0231AT,为汽车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应用确立了一个新基准。新器件能捕获1080p高动态范围(HDR)视频,还具备支持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B(ASIL B)的特性。LFM技术(专利申请中)消除交通信号灯和汽车LED照明的高频LED闪烁,令交通信号阅读算法能于所有光照条件下工作。AR0231AT具有1/2.7英寸(6.82 mm)光学格式和1928(水平) x 1208(垂直)有源像素阵列。它采用最新的3.0微米背照式(BSI)像素及安森美半导体的DR-Pix™技术,提供双转换增益以在所有光照条件下提升性能。它以线性、HDR或LFM模式捕获图像,并提供模式间的帧到帧情境切换。 AR0231AT提供达4重曝光的HDR,以出色的噪声性能捕获超过120dB的动态范围。AR0231AT能同步支持多个摄相机,以易于在汽车应用中实现多个传感器节点,和通过一个简单的双线串行接口实现用户可编程性。它还有多个数据接口,包括MIPI(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并行和HiSPi(高速串行像素接口)。其它关键特性还包括可选自动化或用户控制的黑电平控制,支持扩频时钟输入和提供多色滤波阵列选择。封装和现状:AR0231AT采用11 mm x 10 mm iBGA-121封装,现提供工程样品。工作温度范围为-40℃至105℃(环境温度),将完全通过AEC-Q100认证。
标签: 图像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XuVshu
针对目前汽车追尾事件频发问题,提出一种防汽车车前和车后追尾的安全装置设计。该设计以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AVR微处理器ATmega8L为核心,结合霍尔式车速传感器、激光雷达测距装置和MMA7260QT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兼顾车前和车后,摒弃以往设计中只考虑车前或车后单一性缺点,尤其适用于高速、夜晚或新手行车。 Abstract: Aiming at the high frequency of vehicle rear-end collision,a safe device design of anti-vehicle rear-end collision is presented.In the design,the high-performance,low-power8-bit AVR microprocessor ATmega8L is utilized as a core combined with Hall-type speed sensor,laser-radar ranging devices and the acceleration sensor MMA7260QT.The design considers both the front and back of a car,and overcomes the drawbacks of former designs in which only the front or the back of the car is considered,so 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high-speed,night or the beginner’s driving.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GavinNeko
经过数十年技术演进,目前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车身电子控制 等传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极为成熟,车辆信息服务系统、定位导航系 统、电子娱乐系统等车载电子装置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深入,汽车电 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不断扩展丰富。预测显示到2020年每辆汽车上各类 电子装置将超过200个,在实现各类电子装置实时可靠传输数据、提供信 息化服务的同时,汽车电子网络安全防护的理念、方法、技术、政策、标 准等也必须跟上需求发展的步伐。如何建立更为安全可靠的汽车电子系统 架构,满足开放式网络互联环境下的安全需求,部署有效措施防范安全风 险,并形成切实可落地的标准,这一系列难点问题都值得我们加紧研究、 持续关注
上传时间: 2022-05-07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