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FID简介1.1RFID概念RFID是Radio Frequency l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等。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一套完整RFID系统由Reader与Transponder两部份组成,其动作原理为由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限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之IDCode送出,此时Reader便接收此IDCode。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长寿命。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RFID标签有两种: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g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无线电技术在自动识别领域应用中的具体运用。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近年来,随着,芯片技术、天线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系统的体积和功耗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功能日趋灵活,操作快捷方便,加上其擅长多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识别、方便物品跟踪和物流管理的突出特点,RFID系统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产生活场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被评为“带来了一个进化的无线市场”。本章导读·射频识别技术的特点·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射频识别技术的市场展望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通称电子标签技术,作为一种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被列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RFID技术通过对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生产零部件等)的唯一有效标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零售、物流、交通等各个行业。RFID技术已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企业管理信息化、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和手段。RFID技术的兴起并不是因为它是一项新技术,而是因为这项技术已经开始成熟并逐渐具备了走向实际应用的能力。RFID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是通过磁场或电磁场,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与传统识别方式相比,RFID技术无须直接接触、无须光学可视、无须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信息输入和处理,操作方便快捷。能广泛用于生产、物流、交通运输、医疗、防伪、跟踪、设备和资产管理等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应用领域,被认为是条形码标签的未来替代品。自动识别的方法有多种,如图1-1所示,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标签: RFID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bluedrops
1、引言SFP光模块的数字诊断监测主要是对光模块的供电电压、模块温度、偏置电流、接收光功率、发射光功率等5个模拟参量和各种监控信号实时监测。通过分析数字化测量结果判断光模块的通信工作状况,这有利于光通信链路的维护目前大部分设计方案是采用MAXIM公司的DS1859,该芯片完全兼容SFF-8472协议,功能齐全,软件编程简便,但是该芯片价格比较贵,同样很多空间已固定,不灵活,扩展性不好,对于以后版本的升级不方便。本方案采用一片MCU,EEPROM,数字控制电位器(DCP)替代DS1859,使用软件编程达到满足SFF-8472协议要求,用FLASH存储A2H地址内容以及内外部校准相结合的新校准思想,具有性价比高,可靠性好,扩展性好,校准快速简便等优点本文首先介绍五个模拟量的一种新校准原理,接若分析DDM系统的控制器MCU、限幅放大器、激光驱动器、存储单元、DCP的原理与作用,然后给出软件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2、参量校准原理根据SFF-8472协议,光模块的供电电压等五个模拟参量有内部校准和外部校准两种方式,内部校准的参数固化在程序里面,虽然可以通过外部界面设置改变,但是不同型号激光器PD响应度不一样,内部校准就很不灵活。外部校准,克服了内部校准的缺点,但是,由于要测量slope和offet两个参数,需人工手调,在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测量效率低下。而使用内外部校准相结合的校准方式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人工智能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一门新学科,被誉为20世纪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并将在新世纪的网络经济时代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计算机学科的登要分支,人工智能将渗透到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各行各业,促进这些行业乃至计算机软件产业本身的变革~所以,让信息学科(尤其是计算机和自动化领域)杠计算机应用密筷的其他学科的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知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 措。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人工智能研究的高校之一,井长期重代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基于科研和教学实践的丰富积累,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学科和其他学科领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要工具,从而,“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使这些学科领域的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木的基本常识和培养开发应用的初级能力,为他们将来在各自学科领域开拓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奠定基础,为此,本书对“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大胆的革新,强调从工程应用的争度,深入浅出地系统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技术,强化实用化介绍,并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全书分3个部分:绪论,基础篇和提高篇。 绪论即一章,阐述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原则,基础篇由5章构成,第二~三章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包括搜索、旧约和逻铎推理等问题求裕的基本方法以及知识表示的理论和方法;第四、五、六章讨论人工智能技木的主要应用,包括基于知识的系统 ,自动规划和配置 ,以及机器学习和知识发现。提高篇由七、八、九3章组成,旨在拓广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包括非单调推理,不确定推理,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等新型问题求解技术,与惑知相关的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理祒技术,以及Agent 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
《现代通信系统盲处理技术新进展---基于智能算法》主要由以下8章组成: 第1章简要介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发展概况,以及其盲处理算法的相关知识。第2章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及相应知识,从BP神经网络若手研究盲处理问题,同时给出复数域BP神经网络的信号盲处理方法和该类方法的优缺点说明。在第3章中介绍智能体的概念,并给出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盲处理方法。第4章介绍基于支持向量机框架下的盲处理算法,介绍支持向批机的原理,给出基于ε-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信道估计新方法,并介绍基千支持向批回归方法的MPSK和QAM的盲信号处理方法,然后引入星座匹配误差函数,并根据线性支持向搅回归和有序风险最小化原则,由恒模和星座匹配误差函数联合组成的新经验风险项构造一个新的代价函数,进而通过迭代求解优化问题获得均衡器。第5章介绍神经动力学和反馈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特别地从神经动力学角度论述连续反馈神经网络可有效飞作的原因,论述反馈神经网络权值矩阵对吸引子和相轨迹的影响。并给出如何根据系统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子空间关系,构造一个适用于现代通信系统中的盲检测的特定性能函数和优化问题。第6章分别展示如何基于连续多阈值神经元Hopfield网络模型实现通信信号盲处理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多相制信号的特点给出两种连续相位多阙值激励函数形式,并分析讨论该两类激励函数参数的选择、分别给出连续多阈值神经元 Hopfield 网络工作于同步和异步模式下的新能队函数及其相关证明。介绍采用幅相连续激励法解决稀疏QAM 信号的盲检测思路,并针对 QAM 信号的特点,分别给出连续幅度和相位多阙值激励函数形式,分析讨论该类激励函数的特点。第7章则电在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采用同相正交振幅连续激励法解决密集QAM信号盲检测方法。介绍如何从激励函数角度分析放大因子选择的范围;给出该特定问题的同步和异步运行模式下的新能量函数形式;并证明和分析所设计的能量函数部分定理;介绍在基于反馈神经网络的信号盲处理方法这一研究课题中发现的几类现象,包括当信号的统计信息缺失或失真情况下,连续多阈值神经元反馈神经网络的盲检测能力:通用高阶QMA的激励函数被使用作为低阶QAM信号盲检测问题时的适用性......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数字 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集:第一篇:常用信号产生;第二篇:数字信号处理;第三篇:随机信号数字处理;第四篇:图像处理;第五篇:人工神经网络
上传时间: 2022-07-17
上传用户:
可语音播报的单片机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设计论文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RLC智能测量仪器,能够智能地识别出待测元件是电容、电感还是电阻;能精确测量出电阻、电容、电感的参数值,同时还能加入语音播报的功能;可以实现量程电阻的自动转换,无须人工选择档位;对测量仪进行扩充后还实现了二极管、三极管的测量。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
摘要:本文EMI滤波器各个方面的测试原理及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在插入损耗人工测试的基础上编制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插损自动测试软件。避免人工测试的一些缺陷,实现了测试的自动化,功能简单、操作灵活。关键词:EMI滤波器,EMC测试,干扰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电子产品日益增多,从而空间电磁环境越发复杂,恶劣的电磁环境将会对人类及各种生物造成严重影响,另外电子产品间也可能互相产生干扰导致其不能正常工作,于是出现了MC测试。在电子设备及电子产品中,电磁干扰能量可通过辐射性耦合或传导性耦合进行传输。在抑制电磁干扰信号的辐射干扰方面,屏蔽是有效的措施;在抑制电磁干扰信号的传导干扰方面,MI滤波器是十分有效的器件。由于EMT滤波器是抑制传导干扰的重要器件,所以研究ENI 滤波器的测试方法就变得十分重要。
上传时间: 2022-07-23
上传用户:
交换(switching)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的统称。交换机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的交换机(switch)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它应用在数据链路层。交换机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可以连接一个局域网或一台高性能服务器或工作站。实际上,交换机有时被称为多端口网桥。 [1]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改进了共享工作模式。而HUB集线器就是一种物理层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MAC 地址和IP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报头的MAC地址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通俗的说,普通交换机是不带管理功能的,一根进线,其他接口接到电脑上就可以了
标签: 交换机
上传时间: 2022-07-23
上传用户:
机器视觉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尺寸测量、瑕疵检测、色差检测、模式识别、定位检测、方向检测、颗粒计数、圆周检测、气密性检测、条码识别、二维码识别、图像智能学习识别等功能;机器视觉可以取代人工,在线检测。
标签: 机器视觉 在线检测设备 尺寸测量仪 瑕疵检测仪 色差仪 视觉定位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