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平均电流控制BOOST—PFC电路的原理,建立了电流环和电压环的小信号简化模型,讨论了觑环反馈环节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提出最优设计的思想和敷学模型,并以一种BOOSTPFc电路为例进行优化设计,计算模拟结栗显示优化后有关指标好于优化前。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781354052
波形质量更好。论文介绍了五电平功率单元级联变频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特点、探讨了输入移相整流技术,运用坐标变换的方法推导和分析了单元级联变频器及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和比较了级联式变频器的几种PWM算法的特点,并选取载波相移层叠混合PWM方式为变频器的控制方式。提出了三点式五电平功率单元的开关控制策略,以及单元平衡控制的解决方案。并研究了矢量控制方法在中压级联变频器系统的应用。研究和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软件、硬件方案设计,对于系统的两级旁路保护与实现、在线故障识别系统,DSP/CPLD冗余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采取该变频器供电的异步电机PWM控制系统和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成功研制了中压五电平单元级联变频器样机。在不同负载和不同实验条件下对变频器样机进行了满功率大电流实验,结果表明五电平功率单元级联变频器输出稳定,动态响应好,得到了满意的预期效果。论文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上善若水
在高性能交-直-交变频调速传动系统中,PWM 逆变器作为四象限变流器(4QC)的典型负载,其直流侧的静、动态行为对于4QC 的建模、控制方法及静动态性能研究和系统设计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逆变器与4QC 拓扑结构的统一性,将4QC 的状态空间平均(SSA)模型经过移植得到逆变器的SSA 模型,进而提出四象限变流器的负载等效模型和近似简化等效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揭示四象限变流器的负载等效模型与逆变器及交流侧电路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并给出等效模型的参数设计公式。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及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大融融rr
从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运行机理出发,设计了含双向DC-AC-DC 变换器的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主电路结构,并建立了其统一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建统一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并表明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提高了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上传时间: 2013-12-23
上传用户:lllliii
对并联谐振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即换流过程) 进行了分析,详细地分析并联逆变器各种情况下的工作状态;通过分析得出逆变器的最佳工作状态,即容性工作状态。对锁相环的结构做了简要分析,并给出其相位模型;在此基础上以CD4046为例介绍锁相环(PLL) 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他激重复扫频转自激的逆变器启动电路,大大提高了逆变器启动的成功率。
上传时间: 2013-10-26
上传用户:busterman
摘要:基于AT89S52单片机设计一无转速传感器的直流调速系统,由AD转换芯片测量电枢电流和反电动势,并运用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估算出当前电机的转速。本文讨论了AT89S52单片机完成转速的估算与双闭环控制器的数字算法。AT89S52单片机的定时器生成脉冲触发信号传给晶闸管整流系统来驱动直流电...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sc965382896
内容提要: 单片机基础 C语言编程基础 C语言高级编 C51程序设计 C51编译器 单片机通信 C51单片机工程开发实例 C51单片机典型模块实例 第一章 单片机基础 第二章 C语言编程基础 第三章 C语言高级编辑 第四章 C51程序设计 第五章 Windows集成开发环境 第六章 C51编译器 第七章 C51的典型资源编程 第八章 单片机通信 第九章 C51单片机的工程开发实例 第十章 C51单片机典型模型模块实例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sssl
传统的温度控制存在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以及控制性能较差等缺点,为此,在基本模糊控制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双输入单输出的双模糊温度控制器,根据系统不同的工作状态采用不同的模糊温度控制器。并结合单片机技术,设计了体积小、功能强的双模糊温度控制器,给出了温度控制器的硬件及软件设计思想与方法。该控制器简单易行,能有效改善温度控制性能,提高温度控制的稳定性。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liansi
工厂、学校,居民楼等各种楼层高的地方基本都使用电梯。我们小组将在电子综合实践中利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梯模型控制系统。本设计主要介绍电梯自动控制模型。设计包括硬件电路和软件调试。硬件部分我们使用的是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及一些外围电路组成高度为3层的电梯控制系统。当有呼叫信号时,软件部分中的程序中立即进入定层,取向,判断,启动电梯等,通过调用各项子程序完成各楼层的升降控制。同时数码管显示电梯所在的层数,和电梯运行时间。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fhjdliu
摘 要:简要介绍了图像边缘检测的基本概念,针对其硬件实现的基本模型进行探讨;分析其关键算术单元,采用了多种优化措施并引入了流水线的设计方法以满足高速应用的要求;提出了3种不同的FIR滤波器实现结构;最终完成FPGA和ASIC设计,对不同结构的实现数据进行比较并给出了结论,实现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满足高速系统应用场合。关键词:边缘检测;FIR滤波器;流水线设计;超前进位加法;FPGA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xingis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