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直观的对微创手术机器人进行运动分析,首先建立机器人逆向运动学数学模型,并在Matlab中完成逆解程序编写。同时在Solidworks中建立相应的三维模型,利用SolidWorks Morion对机器人进行了运动轨迹规划和仿真,验证了位置反解的正确性。为了使运动规划和仿真更加直观、简单,需要设计运动仿真前界面。因此,基于LabVIEW强大的前面板功能设计出运动仿真人机交互界面,基于LabVIEW SoftMotion模块丰富的运动函数完成机器人末端轨迹规划,最后将LabVIEW、SolidWorks和Motion设计工具集成到一起,对机器人进行了运动仿真,实现了对运动过程的参数化控制。
标签: labview solidworks 微创手术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7-11
上传用户:1208020161
SABER仿真软件中的器体模型库很丰富,各种器件模型多达1万个,但它们均是一些通用的器件模型,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仿真需求。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就要自己建立模型进行仿真。1、SABER提供的仿真模型不能满足一些特殊要求,如在进行参数扫描仿真分析时,不能将几个参数同时变化扫描进行仿真。2、在对控制策略和系统进行仿真时,对于特定的控制算法或调节器通用软件本身不会提供现成的算法模型,此时就必须进行建模。3、SABER提供的模型本身存在缺陷,仿真不能真实地反映电路或系统的工作情况。如果遇到上述情况之一,为了取得较好的仿真结果和现实指导意义,建立仿真模型将不可避免。通常建立仿真模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SABER模型库中已有的模型进行组合,将由多个器件组成的电路打包成一个器件,这种方法也称之为电路等级建模法;另一种是用MAST语言进行编写,对器件的行为进行描述,这在研究控制算法中应用较多。下面列举实例,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建模的操作方法和思路。
标签: saber
上传时间: 2022-07-25
上传用户:jiabin
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当前一种非常热门的通信技术。它即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调制技术,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复用技术。由于它具有抗多径衰落和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速数字通信领域,比如应用于IEEE 802.11a无线局域网(WLAN)的物理层等等。我的毕业设计的核心任务是:采用FPGA来实现一个基于OFDM技术的通信系统中的基带数据处理部分,即调制解调器。其中发射部分的调制器包括:信道编码(Reed-Solomon编码),交织,星座映射,FFT和插入循环前缀等模块。我另外制作了相应的解调器,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的逆变换。另外,我还对OFDM技术,IEEE 802.11a的标准文献,基于Simulink的OFDM模型和仿真,ALTERA公司的技术和IP Core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在文章中都有体现。
上传时间: 2022-07-29
上传用户: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31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大全.pdf2. KeilC中用到的UV4文件(分别对应STC与STM32).rar3. 单片机超声波测距原理及电路图.doc4. IAR KeyGen.rar5. ATmega16最小系统设计.docx6. STM32控制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分析.docx7. 亚龙单片机实验模块说明书.zip8. ATmega16英文资料.pdf9. 51单片机指令详表.pdf10. 5元钱做个PIC烧录器.pdf11. 单片机例子(包括框图和程序).doc12. 单片机仿真软件protues教程.pdf13. msp430g2553用户手册.pdf14. 基于CPLD和单片机的多功能信号发生器.doc15. MSP430单片机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实例精解秦龙.pdf16. 基于单片机的Led点阵广告牌设计.doc17. ok400c原理图.pdf18. 单片机输出控制电路设计原理.ppt19. 一种基于AT89C2051的多路舵机控制方案设计.pdf20. stm32固件库V3.5中文说明.pdf21. STM32各模块学习笔记.rar22. 8051单片机基础篇.pdf23. STM32硬件电路设计注意事项.rar24. 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doc25. 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pdf26. 水位控制装置(本科组C题).doc27. AT89C52单片机与VB串行通信的实现.PDF28. 单片机学习.rar29. 单片机学习.ppt30. LCD5110模块资料.zip31. 单片机学习概述.ppt32.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及C语言编程视频教程内容目录.doc33. 单片机编程经验.zip34. ILI9325彩屏调试.zip35. 计算器(可以算好多东西).exe36. STM32_硬件设计.rar37. AVR电机控制板使用说明.pdf38. TLC2543 中文资料.zip39. 电子工程师DIY六足机器昆虫.pdf40. C8051F单片机应用解析.pdf41. MCS51单片机系统学习板V1.1原理图.pdf42. lcd1602闹钟.doc43. 平板电脑芯片介绍.doc44. DS12c887电子时钟详细教程仿真.zip45. 51定时器计算.exe46. U盘制作-附完整电路图.pdf47. 红外线—数码管显示数值.rar48. 软件编程规范_V1.0【精品】.doc49. 自动取款机系统.rar50. 谭浩强C语言word版.rar51. 字符手册.pdf52. 点阵制作(综合).pdf53. 单片机实例学习示范.rar54. 红外解码.doc55. AVR核心教程.pdf56. 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可靠性设计资料.pdf57. 郭天祥老师的TX-1C增强版原理图.pdf58. 斩波器原理.ppt59. CD4511译码器.doc60. AM510原理图.pdf61. 跟我学51单片机.docx62. Keil C51使用攻略.pdf63. PL-51单片机开发板原理图(新版).pdf64. STM32中文参考手册_V10.pdf65. 液晶LCD资料(内含12864,1302等液晶LCD资料).rar66. 多点温湿度无线测量系统.rar67. 51单片机视频教程及下载说明.rar68. 摇摇棒制作.doc69. stc12c5a60s2内置AD转换使用的C程序.zip70. msp430的5110驱动 包含常用函数和英文字库.rar71. 基于飞思卡尔DG128单片机的智能车路线识别系统.pdf72. MSP430经典例程讲解.doc73. 单片机学习资料.pdf74. 郭天祥的TX-1C型单片机实验板原理图.pdf75. 用单片机驱动电磁继电器的方法.doc76. 程序下载(烧录).pdf77. ULN2003中文资料.pdf78. 瑞萨电子基于RX62T单片机的PMSM电机位置控制.rar79. 51单片机PWM调速程序.pdf80. MSP430系列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与开发.pdf81. 电子技术:C51单片机实训教程.pdf82. AVR单片机C语言开发入门指导.pdf83. 毕业设计—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rar84. STM32烧写.zip85. [从零开始学单片机C语言].李建清.扫描版_部分2.pdf86. MSP430单片机教材.pdf87. CH375文件级AVR子程序库.rar88. PIC单片机选型.pdf89. TX-1C型单片机开发板学习.pdf90. 51单片机矩阵键盘的C语言程序与分析.pdf91. c8051F930寄存器摘要.doc92. 矩阵键盘C语言编程.pdf93. STM32介绍_brstm32.pdf94.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设计与制作.pdf95. Visual C++通信编程工程实例精解(附盘).rar96. IAR入门教程-安装及破解.pdf97. 矩阵键盘程序及仿真.rar98. 基于51单片机的2路电源控制输出.wps99. MSP430单片机基础与实践--谢兴红.pdf100.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子血压计的设计.zip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eeworm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97)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介绍了Imu器件的模型参数及实验验证研究.2. 介绍IMU器件的试验测试和参数分析.3. DM9000的中文参考资料.4. 一个在通用i2c程序基础上加入自己的修改.5. 本程序是模拟的大习幕点阵的三种刷新效果。程序简单.6. sim卡 读卡教程 SIM 读卡 详细教程.7. T6963c(240*128)液晶驱动(AVR Mega128) C语言.8. *** *** *** *** *** *** *** *** * USB測試程式說明 By hugang, hgx2000@mail.china.com ****************.9. 通过调用DLL文件进行仪器数据采集并进行解析..10. ES6028 Vibratto DVD Processor Data Sheet 很详细的IC各部件的功能详细介绍.11. DS18B20温度传感器应用解析.12. LPC 2300 串口开发;LPC2300是NXP 公司推出的最新的嵌入式芯片;异步串口通讯功能很强;本人写了个测试案例;供大家参考;.13. Back in 2002, the 6502 disappeared out of all catalogues. Wanted to know, if it s possible to buil.14. EEPROM acces under ADS.15. A digital fi‘equeney meter designed with FPGA development software Q-~us 11 is introduced.The 1 Hz—l.16. S3C2440A datasheet.17. RS编解码程序.18. 专业汽车级嵌入式操作系统OSEK的源代码.19. 基于LPC2000系列的USB主机驱动程序,可在此基础上进行USB主机相关的开发.20. 嵌入式TCP/IP协议栈应用主机端程序(VC6源码) 一个专为嵌入式系统编写的小型TCP/IP协议栈TCP/IPLean.21. fft滤波器.22. fat32文件系统的代码.23. 这个是显示时间用的.24. iic commulacation by labview.25. 上载的程序可以用于PIC单片机,也可以用于430单片机,本人原创,到至今还没有发现哪位网友想出这种办法,希望站长能多加分..26. 一个很好的flash程序烧写工具.27. 本人有关PLC测试源码.28. tvp5150数据手册和TI的C文件,对tvp5150驱动开发有帮助.29. 该软件能很好地实现数控机床上的G00.30. SPI简单的数据传输.用单片595传输数据.简单易懂.31. 达芬奇双核开发板TMS320DM644xled的源代码.32. ARM的bootloader程序.33. for displaying led test program.34. 51上通过测试的程序.35. 天下无双、功能最多的Flash!一个文件.36. 基于东进的D161A语音卡的开发平台.37. i2c-test.38. GPRS上网.39. gui关键的几个类的代码.40. 628512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图纸,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电子元器件抗ESD技术讲义:引 言 4 第1 章 电子元器件抗ESD损伤的基础知识 5 1.1 静电和静电放电的定义和特点 5 1.2 对静电认识的发展历史 6 1.3 静电的产生 6 1.3.1 摩擦产生静电 7 1.3.2 感应产生静电 8 1.3.3 静电荷 8 1.3.4 静电势 8 1.3.5 影响静电产生和大小的因素 9 1.4 静电的来源 10 1.4.1 人体静电 10 1.4.2 仪器和设备的静电 11 1.4.3 器件本身的静电 11 1.4.4 其它静电来源 12 1.5 静电放电的三种模式 12 1.5.1 带电人体的放电模式(HBM) 12 1.5.2 带电机器的放电模式(MM) 13 1.5.3 充电器件的放电模型 13 1.6 静电放电失效 15 1.6.1 失效模式 15 1.6.2 失效机理 15 第2章 制造过程的防静电损伤技术 2.1 静电防护的作用和意义 2.1.1 多数电子元器件是静电敏感器件 2.1.2 静电对电子行业造成的损失很大 2.1.3 国内外企业的状况 2.2 静电对电子产品的损害 2.2.1 静电损害的形式 2.2.2 静电损害的特点 2.2.3 可能产生静电损害的制造过程 2.3 静电防护的目的和总的原则 2.3.1 目的和原则 2.3.2 基本思路和技术途径 2.4 静电防护材料 2.4.1 与静电防护材料有关的基本概念 2.4.2 静电防护材料的主要参数 2.5 静电防护器材 2.5.1 防静电材料的制品 2.5.2 静电消除器(消电器、电中和器或离子平衡器) 2.6 静电防护的具体措施 2.6.1 建立静电安全工作区 2.6.2 包装、运送和存储工程的防静电措施 2.6.3 静电检测 2.6.4 静电防护的管理工作 第3章 抗静电检测及分析技术 3.1 抗静电检测的作用和意义 3.2 静电放电的标准波形 3.3 抗ESD检测标准 3.3.1 电子元器件静电放电灵敏度(ESDS)检测及分类的常用标准 3.3.2 标准试验方法的主要内容(以MIL-STD-883E 方法3015.7为例) 3.4 实际ESD检测的结果统计及分析 3.4.1 试验条件 3.4.2 ESD评价试验结果分析 3.5 关于ESD检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 3.6 ESD损伤的失效定位分析技术 3.6.1 端口I-V特性检测 3.6.2 光学显微观察 3.6.3 扫描电镜分析 3.6.4 液晶分析 3.6.5 光辐射显微分析技术 3.6.6 分层剥离技术 3.6.7 小结 3.7 ESD和EOS的判别方法讨论 3.7.1 概念 3.7.2 ESD和EOS对器件损伤的分析判别方法 第4 章 电子元器件抗ESD设计技术 4.1 元器件抗ESD设计基础 4.1.1抗ESD过电流热失效设计基础 4.1.2抗场感应ESD失效设计基础 4.2元器件基本抗ESD保护电路 4.2.1基本抗静电保护电路 4.2.2对抗静电保护电路的基本要求 4.2.3 混合电路抗静电保护电路的考虑 4.2.4防静电保护元器件 4.3 CMOS电路ESD失效模式和机理 4.4 CMOS电路ESD可靠性设计策略 4.4.1 设计保护电路转移ESD大电流。 4.4.2 使输入/输出晶体管自身的ESD阈值达到最大。 4.5 CMOS电路基本ESD保护电路的设计 4.5.1 基本ESD保护电路单元 4.5.2 CMOS电路基本ESD保护电路 4.5.3 ESD设计的辅助工具-TLP测试 4.5.4 CMOS电路ESD保护设计方法 4.5.5 CMOS电路ESD保护电路示例 4.6 工艺控制和管理
上传时间: 2013-07-13
上传用户:2404
电机优化设计是复杂的有约束、非线性、混合离散多变量规划问题.该文在对电机优化设计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一般传统的优化方法入手,对电机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特别是遗传算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该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适应于电机优化设计的常用传统优化方法(HOOKE-JEEVES法、MDOD法和SUMT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给出了各种方法的计算流程和步骤;(2)对全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全局优化方法中的随机实验法、模拟退火算法和模拟进化算法各自的特点,对遗传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其诸要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3)在对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机优化设计遗传算法的研究,分析了各要素对电机优化设计遗传算法性能的影响;(4)建立了三相异步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别编制了基于HOOKE-JEEVES法、MDOD法和多轮进化遗传算法的电机优化设计程序,并对使用各种优化方法优化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tonyshao
该文研究了用于电动汽车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首先概述了电动汽车对驱动系统的一些基本要求,并比较了基于不同种类电机的驱动系统的主要指标,认为永磁同步电机适用于这一应用场合,并在效率,功率密度和维护性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点.该文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用于矢量控制的数学模型,并建立了基于其数学模型的电机控制仿真软件包.其中包括可以体现电机初始位置的电机模型及SWPWM发生模块.通过仿真,确认将要在实际系统中使用的控制方法是基本可行的.在已有的控制系统硬件的基础上,实现了2.5kw和20kw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闭环控制,完成在其基速以下区域的两台电机的闭环负载控制运行及2.5kw系统的空载弱磁运行.从电机高速运行和负载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的控制策略,控制程序和系统硬件已经可以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该文还讨论了一些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特有的课题.其中包括改进的闭环弱磁控制方法;为使电机平稳启动,应用了一种简单的启动和初始位置估计方法;设计了基于改进"负载法"的一种相对简单的电机参数试验测量方法.所有这些工作对今后进一步提高驱动系统的控制性能都将是有益的.
上传时间: 2013-08-01
上传用户:hsj3927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新型谐波,无功补偿装置。和传统无源的补偿装置相比,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对谐波,无功以及负序电流实现实时、准确的补偿。因此,有源电力滤波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开始进入工业应用阶段。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全数字化控制技术实现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必将成为电力电子技术中新的研究热点。 本论文阐述了谐波抑制的背景和目的以及国内外谐波抑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比较了目前常用的有源滤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本论文探讨了单相系统的谐波检测算法的各种方案及其特点,选用负荷电流基波有功分量法对谐波电流进行检测。该方法结构简单,不仅适用于单相系统而且适用于三相系统。本文对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硬件和软件设计,对各硬件部分实现的功能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并给出了实现原理图。软件设计部分给出了主要程序的设计流程图。以上设计方案在MATLAB 仿真软件包的SIMULINK 环境下进行了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证实了本文设计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正确性和谐波补偿的实时性。 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TMS320F2812 DSP 控制的单相并联型电力有源滤波器,研制了实验样机,对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初实验结果表明,本论文采用的负载电流基波有功分量算法能够实时,准确地提取出谐波和无功分量,同时也表明,这种基于TMS320F2812 DSP 的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优良的谐波补偿特性。
上传时间: 2013-06-19
上传用户:qsbbear
本论文围绕提高高速变频电机设计水平和促进电机CAD技术发展这一主题,对高速变频电机电磁设计和电机智能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分析了集肤效应对高速变频电机设计的影响。针对高速变频电机转子导体中集肤效应现象较为严重的特点,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转子槽型在不同频率时的集肤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有限元法的精确计算结果和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计算电机转子集肤效应系数的新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给出转子不同槽型不同频率时的集肤效应系数。 2.研究了电压型SPWM变频器输出时间谐波频谱以及调制参数对输出谐波的影响,为精确分析高速变频电机的谐波效应和选择适当的变频器提供参考。分析了时间谐波对高速变频电机效率、功率因数及输出转矩的影响,对提高高速变频电机设计精度具有指导意义。 3.从电磁设计的角度探讨了高速变频电机设计过程,所得出的结论对于高速变频电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论文还提出了一个可以考虑时间谐波效应的高速变频电机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高速变频电机电磁仿真程序。 4.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机设计中的应用。针对电机设计不同阶段的特点,首次提出了面向电机设计过程的智能设计集成推理体系。 5.从设计过程优化的角度,研究了电机设计状态评价问题,建立了电机设计状态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对电机设计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及时进行设计状态评价。@ @ 6.研究了基于实例推理技术在电机初始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应用,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引导和相似优先的混合型实例检索算法,给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实例相似度判定机制,可以提高检索效率。 7.针对传统电机调整设计专家系统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神经网络推理机制的电机调整设计混合型专家系统模型,该模型将专家系统技术与神经网络、电机综合设计方法有效结合,具有并行推理和系统自学习能力,解决了调整设计过程中调整力度难以确定的问题。 8.论支还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电机优化设计方法。针对遗传算法中普遍存在的早熟收敛和搜索效率低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一变焦自适应遗传算法,有助于提高优化效率和克服早熟。 9.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支持远程设计的电机智能设计集成平台的概念,给出了基于软总线和组件机制的平台实现模型。并对集成平台中电机模型集成技术、基于Objectorx的电机图形绘制技术和基于Web的远程设计支持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dbs01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