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查重软件

  • BMP转PCB软件

    能将图片(首先在图形处理软件里将它转成BMP单色位图)转成PCB文件格式,放置层可自定义。

    标签: BMP PCB 软件

    上传时间: 2013-07-16

    上传用户:leixinzhuo

  • Turbo乘积码的译码算法及FPGA实现

    在信道编码的发展进程中,编码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追寻性能尽可能的接近Shannon极限,且译码复杂度较低的信道编码方案。1993年Berrou等提出了Turbo码,这种码在接近香农极限的低信噪比下仍能够获得较低的误码率,它的出现在编码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成为编码研究领域最新的发展方向之一。但Turbo码也有其缺点,由于交织器的存在,致使译码复杂度高,译码时延长且因为低码重码字,存在错误平台现象。在Turbo码的基础上,1994年,Pyndiah等提出了Turbo乘积码,Turbo乘积码继承了Turbo码的优点,又因为Turbo乘积码的构造采用了线性分组码,所以译码方法比Turbo码简单。Turbo乘积码近年来开始被广泛到应用到各种通信场合,大有取代传统的卷积码之势。 本文首先围绕Turbo乘积码的编译码原理,阐述了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又据Turbo乘积码目前的应用状况,回顾了Turbo码的发展历史;其次,根据Turbo乘积码的构造原理,探讨了构造的方法,交织类型,子码的选择及子码的性能;再次,研究了Turbo乘积码的概率译码,基于外信息的迭代算法,研究了Chase的译码算法;最后通过软件仿真实现了该迭代译码算法,得到的结果达到了通信接收的要求。 本文还初步的阐述了Turbo乘积码硬件实现系统的设计方案。据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非标准信号,给出了整体模块设计图,及相应模块的功能和模块问连接的各种参数。并实现了模态下的同步搜索和去除相位模糊功能。最后根据研究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和研究方向。

    标签: Turbo FPGA 乘积码 译码算法

    上传时间: 2013-07-02

    上传用户:ndyyliu

  • adf4350寄存器配置软件

    一个很好用的adf4350寄存器配置软件,省却了您繁琐的计算寄存器值的时间

    标签: 4350 adf 寄存器 软件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海陆空653

  • 软件无线电调制解调系统的研究及其FPGA实现

    软件无线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体系结构,被认为是继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之后的第三代无线电通信技术。它的中心思想是:构造一个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并使宽带模数和数模转换器尽可能靠近天线,从而将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基本原理和三种结构形式,综述了软件无线电的几项关键技术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其中调制解调模块是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集中体现了软件无线电最显著的优点——灵活性。目前这一部分的技术实现手段多种多样。随着近几年来芯片制造工艺的飞速发展,可编程器件FPGA以其高速的处理性能、高容量和灵活的可重构能力,成为实现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重要手段。 本论文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选择有代表性的16QAM和QPSK两种方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ystemView软件作为系统级开发工具进行集成化设计。在实现系统仿真和FPGA整体规划后,着重分析用VHDL实现其中关键模块以及利用嵌入FPGA的CPU核控制调制解调方式转换的方法。同时,在设计中成功地调用了Xilinx公司的IP核,实现了设计复用。由于FPGA内部逻辑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构,因而硬件的调试和升级变得很容易,而内嵌CPU使信号处理过程可以用软件进行控制,充分体现了软件无线电的灵活性。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初步验证了在FPGA内实现数字调制解调过程及控制的技术可行性和应用的灵活性,并对将来的扩展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为实现完整的软件无线电系统奠定了基础。

    标签: FPGA 软件无线电 调制解调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libenshu01

  • 英飞凌公司DAVE2.O软件的使用

    介绍了Infineon(英飞凌)公司DAVE2.O软件的使用方法和一些需注意的要点,并按照流程编写了一个“Infineon XC164CM”的闪灯测试程序

    标签: DAVE2 英飞凌 软件

    上传时间: 2013-07-13

    上传用户:牛布牛

  • 一种基于FPGA的新型谐波分析仪研究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电子装置如变频设备、变流设备等容量日益扩大,数量日益增多,使得电网中的谐波污染日益严重,给电力系统和各类用电设备带来危害,轻则增加能耗,缩短设备使用寿命,重则造成用电事故,影响安全生产.电力系统中的谐波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近年来,产生谐波的设备类型及数量均已剧增,并将继续增长,谐波造成的危害也日趋严重.该论文分析比较了传统测量谐波装置和基于FPGA的新型谐波测量仪器的特性.分析了基于FFT的谐波测量方法,综述了可编程元器件的发展过程、主要工艺发展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一种主流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的语法及其具体应用.分析了高速数字信号系统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提出了使用FPGA实现的整合处理器解决高速数字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方法,并比较分析了各种主流的整合处理器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分析了使用实时操作系统进行复杂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优缺点,并在该系统软件开发中成功移植应用了实时操作系统UCOSII,改造了该操作系统中内存管理方式.研究了使用FPGA实现FFT算法的优缺点,对比分析了主要硬件实现架构的性能和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浮点数的FFT算法FPGA实现架构,详细设计了基于浮点数的硬件乘法器和加法器.该设计架构运行稳定,计算速度快捷.并通过实际仿真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最终通过以上工作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FPGA的谐波测量仪,该仪器的变送单元和采样单元通过实际型式试验检验,符合设计要求.该仪器的FPGA单元通过系统仿真,符合设计要求.

    标签: FPGA 谐波分析仪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diertiantang

  • 基于ARM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工业领域中,对温度的测量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温度参数是工业控制中的一项重要的指标。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ARM9架构的嵌入式Linux系统在工业领域中各种炉温控制场合中的应用。目前控制方案主要是采用传统的PLC和单片机进行控制。PLC主要是针对单项工程或者重复数极少的项目,灵活性相对不足,并且体积大,成本相对较高;而单片机主要用于小型设备的控制,具有成本低,功耗低,效率高的特点,但可移植性较差。为了适应信息产业的发展,新技术革新以及产业的专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本文针对PLC和单片机控制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提出了采用ARM9嵌入式微控制器AT91RM9200和Linux操作系统相结合的嵌入式温度控制系统,具有系统扩展性强、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体积小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控制方案。 本文首先论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组成,接着设计了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CPU模块、模拟电路模块、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四个部分:在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的设计中,主要是针对Boot-Loader的移植、Linux内核移植、根文件系统的定制、驱动程序的编写和应用程序的编写五部分进行设计。 系统功能主要是循环采集AD通道数据,上传AD数据到服务器,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控制数据包,记录日志等。通过在线运行测试,该系统稳定可靠,采集和控制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标签: ARM 嵌入式 温度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ma1301115706

  • 基于ARM的嵌入式运动控制器研究

    基于ARM的嵌入式运动控制器是集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ARM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技术等技术为一体的技术含量高的运动控制器;是对低成本、高性能运动控制器研究的一个新的尝试。本论文的研究重是点基于双端口RAM上下位机通讯的数控系统总体软件架构设计、嵌入式运动控制器轨迹规划算法的研究、嵌入式系统软件的构建以及运动控制器外设驱动程序的开发,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1.针对数控系统上下位机信息交互频繁,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口RAM通讯结构的上下位机交互方式,实现了上下位机信息的高速、稳定通讯;且完成了基于双端口RAM上下位机通讯结构的数控系统总体软件架构设计。 2. 针对目前高速数控加工轨迹规划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一种轨迹拐角的速度平滑方法,当高速加工不在同一直线方向而形成拐角的加工段时,在拐角过渡时能获得很好的速度响应和较小的轮廓误差;还提出了一种高速数控加工小线段的前瞻平滑算法,当高速加工多段微小直线段时,能够优化规划多段微小线段的加工速度,有效避免了频繁的加减速给系统带来较大冲击以及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3. 构建了适合本运动控制器系统的系统软件;研究了嵌入式运动控制器引导程序的移植、嵌入式Linux内核的优化配置以及根文件系统的构建。 4.探讨了Linux驱动程序开发的原理以及流程;并以双端口RAM为例介绍了运动控制外设驱动程序开发的方法。

    标签: ARM 嵌入式 运动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07-02

    上传用户:笨小孩

  • 工具软件\图片汉字取模字库生成查看套件

    5月1日凌晨发布第一测试版 功能介绍: 1.生成中英文数字混合的字符串的字模数据. 2.可选择字体,大小,并且可独立调整文字的长和宽,生成任意形状的字符。 3.各种旋转,翻转文字功能 4.任意调整输出点阵大小,并任意调整字符在点阵中的位置。 5.字模数据输出可自定义各种格式,系统预设了C语言和汇编语言两种格式,并且可自己 定义出新的数据输出格式;每行输出数据个数可调。 6.支持四种取模方式:逐行(就是横向逐行取点),逐列(纵向逐列取点),行列(先 横向取第一行的8个点作为第一个字节,然后纵向取第二行的8个点作为第二个字节……), 列行(先纵向取第一列的前8个点作为第一个字节,然后横向取第二列的前8个点作为第二个 字节……) 7.支持阴码(亮点为1),阳码(亮点为0)取模 8.支持纵向(第一位为低位)(,倒向第一位为高位)取模 9.输出数制可选16进制或10进制 10.可生成索引文件,用于在生成的大量字库中可快速检索到需要的汉字 11.动态液晶面板彷真,可调节彷真面板象素点大小和颜色 12.图形模式下可任意用鼠标作画,左键画图,右键擦图。 12.旋转,翻转,平移等字符模式下的功能也可用与对BMP图象的处理 版本为pctolcd1.94 5月1日晚上发布第二测试版 更新如下: 1.增加锁定点阵大小功能,例如可锁定24X24点阵大小,然后调节独立调节字点阵的大小 2.增加热键功能,可用光标配合Ctrl,Shift对文字大小和位置修改 3.增加精简输出格式选项 4.把文字输入框换成了文字输入组合框,这样就可以保存历史纪录。 5.输出数据会自动清除以前的数据 6.可隐藏自定义格式,简化操作 7.一些小的BUG修正。 版本为pctolcd2.03 5月3日凌晨发布第三测试版 更新如下: 1.增加了一些小东西,例如演示动画一类的,我懒的一一写了 2.改掉一些可恶的小BUG,例如点阵输入框的自动完成。 3.增加大量文字处理和导入TXT文本文件功能,并且可以去除文本中的空白和重复字符, 可以对文本进行排序,适合于生成小字库。我这里测试是3万多字的TXT文件在2分钟内转成16X16点阵的字库文件。 版本号为pctolcd2.53 由于本软件侧重于对字符的处理,所以在图象方面功能较弱,请见晾。 5月8日发布正式版 正式版已经开始朝着液晶字库生成软件的方向进化了,我在后来的更新中把主要精力也放 在这部分,由于我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同类的软件具备这个功能,也无法得到任何的参考,只能 自己摸索前进,所以如果还有不方便的地方请大家多提意见. 具体更新如下: 1.重写大部分的内核代码以配合汉字库生成的功能,目前这个内核已经进行了反复的测试, 相信稳定性和速度较前一版本有了巨大的提高. 2.去掉那个比较愚蠢的热键区了,因为用处不大 3.增加汉字库生成功能,这是最重要的改进之处,下文将详细介绍. 4.修正许多小BUG,使软件更加成熟些. 5月12日发布完美版 这次发布的PCtoLCD2002完美版与前一版本相比没有增加太多的功能,因为我觉得现有的这些功能已经足够用于生成各种字模的需要了,所以完美版的主要工作是反复测试,精心去除各种BUG,以及调节一些细微之处,目的当然就是追求完美!不过世上不会有真正完美的东西,这个软件也不例外,而且这个软件从头至尾全部是我一个人编写完成,精力有限,难免会顾此失彼,如果大家发现了这个版本中存在的BUG,请及时告诉我。 更新说明: 1。界面采用新的字体,不会再有那种难看的黑色粗体字,比以前的要漂亮多了。 2。加入全面的提示帮助,尽量减少普通用户的各种疑惑。 3。修正生成文件的扩展名的一些BUG,不会总是加上FON的扩展名了。 4。修正生成字模数据的一些格式BUG,现在生成的C51格式字模数据基本上可以直接粘贴到源程序中使用而不需要修改了 5。加入新的字模数据格式调整项,允许用户更自由的定制自己需要的数据格式 6。最重要的更新:全面支持保存当前设置功能,用户设置的字模格式,主窗口状态和字库生成窗口选项信息均可保存,下一次打开窗口时不用重新设置。 7。修正了新建图象时会自动跳到图形模式的BUG 8。增加输出紧凑格式数据选项,可以生成不包含空白行的字模数据。 9。完善了每行数据显示个数的功能,可以任意设置每行显示的数据个数,并同时可以设置每行索引数据显示个数。 10。修正了取模说明的一些错误,并改动了格式。 11。现在当用户选择10进制输出时,会自动去掉生成字模数据前的“0x",或后面的“H”,选择16进制时则会自动加上。 12。对各个窗体重新设计以全面适应最大化的需要,如果您觉得当前窗口不够大,可以最大化使用。 13。增加生成英文点阵字库功能,可自动生成ASCII码从0-127的任意点阵字库,使用方法同生成国标点阵字库功能。 14。再次优化代码,去掉各种调试信息,使程序速度再快一些。 15。还有许多细微的调整我记不清了…… 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测试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在WIN98或WINME下当用户直接生成特大点阵的字模时(例如320*320,1024*768的汉字字模),此时由于数据量非常庞大,而WIN98/WINME会有64K的数据容量限制,所以在主窗口中是无法得到全部的字模数据的,这时您需要使用字库生成功能,通过形成一个数据文件才能得到完整的字模数据。 我认为到现在这个软件功能已经很完善了,但可能使用上有点不方便,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 的地方,可以发帖子或发MAIL询问

    标签: 软件 汉字 取模 字库

    上传时间: 2013-07-26

    上传用户:sssnaxie

  • H264AVC的CAVLC编码算法研究及FPGA实现

    H.264/AVC是国际电信联盟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联合推出的活动图像编码标准,简称H.264。作为最新的国际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与MPEG-4、H.263等视频编码标准相比,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已在流媒体、数字电视、电话会议、视频存储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的研究课题是基于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的CAVLC(Context-based Adaptive Variable Length Coding,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可变长编码)编码算法研究及FPGA实现。对于变换后的熵编码,H.264/AVC支持两种编码模式:基于上下文的可变长编码(CAVLC)和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算术编码(CABAC,Context-based Adaptive BinaryArithmetic Coding)。在H.264/AVC中,尽管CAVLC算法也是采用了VLC编码,但是同以往标准不同,它所有的编码都是基于上下文进行。这种方法比传统的查单一表的方法提高了编码效率,但也增加了设计上的困难。 作者在全面学习H.264/AVC协议和深入研究CAVLC编码算法的基础上,确定了并行编码的CAVLC编码器结构框图,并总结出了影响CAVLC编码器实现的瓶颈。针对这些瓶颈,对CAVLC编码器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优化设计,这些优化设计包括多参考块的表格预测法、快速查找表法、算术消除法等。最后,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对所设计的CAVLC编码器进行了描述,用EDA软件对其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仿真,并在Cyclone II系列EP2C20F484的FPGA上验证了它们的功能。结果表明,该CAVLC编码器各编码单元的编码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且均能满足实时通信要求,为整个CAVLC编码器的实时通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 CAVLC H264 FPGA 264

    上传时间: 2013-06-04

    上传用户:libenshu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