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构建

  • 基于CY7C68013的单片机USB 2.0接口设计

    摘 要:以EZ2USB FX2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单片机的USB接口方式.该设计应用EZ2USB FX2芯片构建单片机和主机的数据管道,接口符合USB2.0协议.EZ2USBFX2芯片工作在从属FIFO方式下,通过适当的配置与单片机方便地进行连接,单片机可以象访问外部存储器一样访问FX2的端点.主机应用程序通过USB接口向单片机发送相应的命令,并能够接收单片机上传的数据.该设计硬件连接方便、编程简单.文中详细介绍了该设计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包括FX2的固件程序和主机用户程序.关键词:FX2;Slave FIFO;USB;接口

    标签: C68013 68013 2.0 CY7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swz13842860183

  • 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

    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 概述由于计算机科学和电路集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系统日趋数字化、复杂化和大规模集成化,且电子系统设计原理和大型软件设计的原理极为接近。这些都要求电子类专业的教学重点应由传统的基础功能模块设计转向对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加强对学生系统概念的培养。电子信息系列实验装置便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开始研发的。它包含有电子技术实验装置,计算机组成/网际服务实验装置,微机系统与接口实验装置及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装置。该系列实验装置提供了集演示、验证和综合设计的新一代教学平台,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配置了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此外,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实验内容,发挥创造性才能。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很实用的技术,单片机在工业控制中独占鳌头,故又称为微控制器。迄今为止,8位单片机仍占有单片机市场的60%以上份额,促进了8位单片机朝着高性能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随着CPLD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越来越被广大设计人员重视、应用。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装置实质上是构建了一个以CPLD/FPGA和MCU为中心,能与微机子系统进行通信的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它采用的是CPLD/FPGA和MCU双系统核心架构,再与外围设备通过总线方式连接起来。可以完成有关单片机,微机接口,逻辑设计等众多实验,可作为“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在系统编程技术”,“VHDL设计”,“微型计算机测控技术”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单片机、CPLD/FPGA技术的理解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为以后电子系统设计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除具有单片机,CPLD/FPGA双系统核心构架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功能单元电路,如A/D、D/A、RTC及通讯接口等,并可根据学生应用的需要方便地扩展其它电路,使其完全能够做出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实验,另外配置的一些工具模块也能为学生做实验提供方便。1.2 实验装置的特点EEEC-030B型单片机/ISP综合设计实验装置的主要特点如下:􀂋 CPLD/FPGA和MCU双系统架构该系统既能单独作为CPLD/FPGA实验系统或单片机实验系统使用,更能同时使用MCU和CPLD/FPGA系统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系统设计的需要。适应了当今系统设计的潮流,使该系统功能更加完善。

    标签: ISP 单片机 综合设计 实验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363186

  • 51单片机及其应用

    51单片机及其应用:1.1.1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及其经典结构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问世,这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CALCULATOR)ENIAC(“埃尼阿克”)◆ENIAC是电子管计算机,时钟频率仅有100 KHz,但能在1秒钟的时间内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与现代的计算机相比,有许多不足,但它的问世开创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纪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匈牙利籍数学家冯·诺依曼在方案的设计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46年6月,他又提出了“程序存储”和“二进制运算”的思想,进一步构建了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这一计算机的经典结构。(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二、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形态    从应用形态上,微机可以分成三种:

    标签: 51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d815185728

  • LPC900 Flash单片机键盘中断

    键盘是单片机系统中重要的人机交互方式之一。电梯、遥控器、电话、门禁系统都需要用到单片机所构成的键盘。当采用键盘扫描方式时,MCU在效率上存在着一定的浪费,而且由于程序的不停循环扫描,另一方面也相对地增加了系统的功耗。LPC900系列单片机提供了节电模式和键盘中断激活,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本文将以LPC900 Flash 单片机为准,和大家一起探讨键盘电路的构建及程序的设计。

    标签: Flash LPC 900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tangsiyun

  • Microchip ZigBee协议栈

    Microchip ZigBee协议栈:ZigBee™ 是专为低速率传感器和控制网络设计的无线网络协议。有许多应用可从ZigBee 协议受益,其中可能的一些应用有:建筑自动化网络、住宅安防系统、工业控制网络、远程抄表以及PC 外设。与其他无线协议相比, ZigBee 无线协议提供了低复杂性、缩减的资源要求,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组标准的规范。它还提供了三个工作频带,以及一些网络配置和可选的安全功能。如果您正在寻求现有的控制网络技术(例如RS-422、RS-485)或专有无线协议的替代方案, ZigBee 协议可能是您所需的解决方案。此应用笔记旨在帮助您在应用中采用ZigBee 协议。 可以使用在应用笔记中提供的Microchip ZigBee 协议栈快速地构建应用。为了说明该协议栈的用法,本文包含了两个有效的演示应用程序。可将这两个演示程序作为参考或者根据您的需求经过简单修改来采用它们。此应用笔记中提供的协议栈函数库实现了一个与物理层无关的应用程序接口。 因此,无需做重大修改就可以轻松地在射频(Radio Frequency,RF)收发器之间移植应用程序。在此文档末尾的“常见问题解答”中提供了有关Microchip 协议栈和用法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答案。

    标签: Microchip ZigBee 协议栈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u789u789u789

  • 基于PIC单片机的以太网数据采集与控制电路设计

    本文介绍了由单片机控制的基于以太网的数据采集电路。该电路采用了美国Microchip公司的8位单片机PIC16F877和台湾Realtek公司的10M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实现了数据采集以及以太网数据传输的功能。整个电路主要包括网络接口电路,单片机电路,A/D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RAM存储电路,EEPROM存储电路,DIO电路等。文中简单阐述了以太网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原理,并给出了其实现的方法。随着互联网络软硬件的迅猛发展,网络用户快速增长。在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同时,各种仪器仪表、家电设备以及工业生产中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设备慢慢的走向网络化,便于共享网络中丰富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由于以太网技术越来越成熟,并且拥有高速、大容量、降低成本、简化结构等特性,使得其在各种领域内迅速发展。在电子设备日趋网络化的背景下,通过单片机控制以太网芯片进行数据传输,是当前令人感兴趣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单片机控制芯片编程就可以完全抛开网络操作系统而实现局域网内任意终端之间或单片机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即在脱离PC环境下实现以太网芯片与其它微处理器之间的接口,从而建立基于非PC平台的局域网络。本系统设计了PIC单片机驱动台湾Realtek公司生产的NE2000兼容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从而构建了一个微型网络数据采集系统,性能优良,成本低廉。

    标签: PIC 单片机 以太网数据采集 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CSUSheep

  •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温度数据采集系统

    为了对蓄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数据采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程序控制数据采集系统是比较先进的采集方式,本文采用热电偶为温度检测元件对蓄电池温度信号进行采集来构建单片机温度采集系统,较好的实现了所需目的。为了确知某一测试对象的各项特性,我们常常要借助各种仪表和各种手段(直接测量或遥测)来获得各种各样的测量结果(数据)。但这些数据中包含有变换误差、设备误差以及在传输过程中(当采用遥测方式时)引入的各种干扰所造成的误差等。而且这些数据量通常都很大,有意义的部分和无意义的部分混杂在一起,如果不加取舍的直接应用,必然会造成极大不便。另外,很多情况下还需通过再加工(即将数据作某种变换)以便提供物理意义更明确更直接的数据形式(输入振动波形的频谱分析等)。上述这些问题都要靠数据采集与处理加以解决。为了对蓄电池的温度进行检测,本文采用热电偶为温度检测元件对蓄电池温度信号进行采集来构建单片机温度采集系统,较好的实现了所需目的。

    标签: 单片机 蓄电池 温度数据采集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CHINA526

  • 同地弹现象的分析和讲解

    地弹的形成:芯片内部的地和芯片外的PCB地平面之间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个小电感。这个小电感正是地弹产生的根源,同时,地弹又是与芯片的负载情况密切相关的。下面结合图介绍一下地弹现象的形成。 简单的构造如上图的一个小“场景”,芯片A为输出芯片,芯片B为接收芯片,输出端和输入端很近。输出芯片内部的CMOS等输入单元简单的等效为一个单刀双掷开关,RH和RL分别为高电平输出阻抗和低电平输出阻抗,均设为20欧。GNDA为芯片A内部的地。GNDPCB为芯片外PCB地平面。由于芯片内部的地要通过芯片内的引线和管脚才能接到GNDPCB,所以就会引入一个小电感LG,假设这个值为1nH。CR为接收端管脚电容,这个值取6pF。这个信号的频率取200MHz。虽然这个LG和CR都是很小的值,不过,通过后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对信号的影响。先假设A芯片只有一个输出脚,现在Q输出高电平,接收端的CR上积累电荷。当Q输出变为低电平的时候。CR、RL、LG形成一个放电回路。自谐振周期约为490ps,频率为2GHz,Q值约为0.0065。使用EWB建一个仿真电路。(很老的一个软件,很多人已经不懈于使用了。不过我个人比较依赖它,关键是建模,模型参数建立正确的话仿真结果还是很可靠的,这个小软件帮我发现和解决过很多实际模拟电路中遇到的问题。这个软件比较小,有比较长的历史,也比较成熟,很容易上手。建议电子初入门的同学还是熟悉一下。)因为只关注下降沿,所以简单的构建下面一个电路。起初输出高电平,10纳秒后输出低电平。为方便起见,高电平输出设为3.3V,低电平是0V。(实际200M以上芯片IO电压会比较低,多采用1.5-2.5V。)

    标签: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zhishenglu

  •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电池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

    本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 , 构建了由光电二极管检测和比较 , 方位角和高度角双轴机械跟踪定位系统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 , 设计出一套自动使太阳能电池板保持与太阳光垂直的自动跟踪系统。在晴天检测时能自动跟踪太阳并实时回存正确数据 , 消除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积累误差 , 在阴天时能自动引用晴天时的位置 , 控制精度高 , 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实现了追踪太阳的效果 , 达到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

    标签: 单片机 太阳能电池 自动跟踪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26

    上传用户:lanhuaying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程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程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模,以理论为基础、着眼应用,系统详尽地介绍了单片机应用技术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书共分9章,包括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接口技术、串行通信、中断系统、语言程序设计及各功能部件的组成和应用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对MCS-51系列单片机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和认识,并在掌握基本硬件的基础上用软件实现其功能。 第1章 MCS-51单片机系统结构1.1 单片机概述1.2 MCS-51单片机结构简介1.3 并行I/O接口1.4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与时钟电路1.5 单片机的工作方式1.6 构建MCS-51型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本章小结习题第2章 MCS-51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2.1 概述2.2 寻址方式2.3 指令系统2.4 汇编程序设计本章小结 习题第3章 单片机的定时与中断系统3.1 定时器/计数器3.2 中断系统3.3 单片机中断与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训练本章小结习题第4章 串行通信技术4.1 串行通信概念4.2 MCS-51串行通信接口4.3 串行口的扩展应用4.4 串行通信的应用本章小结习题第5章 单片机的系统扩展技术5.1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5.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5.3 TTL芯片扩展I/O并行接口的应用训练5.4 Intel系列可编程序接口芯片5.5 8155/8156可编程I/O接口应用训练5.6 8253/8254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训练……第6章 单片机接口实用技术及应用第7章 单片机开发系统第8章 单片机应和系统的设计方法第9章 单片机高级语言C51的应用

    标签: 单片机原理 应用教程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tzrdc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