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tek单片机源码:此应用示范了使用HT48C10单片机的 16 位定时计数器产生内部中断以实现计时功能。这个应用依靠系统时钟频率作为计时的基准。此处所示的应用使用了 400KHz的系统时钟,通过内部除四分频产生 100KHz 的定时/计数器时钟。对于一个 16 位的计数器最大计数值为 65536,这将每隔 0.65536 秒产生一个内部中断。但是时钟需要1秒作为基本时间单元。 因此定时/计数器被设置成记录0.5秒的基准时间,取两次中断可得到 1 秒的基准时间。这里的应用使用 4 个 7 段数码管显示24 小时制的时间,显示小时和分钟。而小时和分钟的调节由两个键来控制。
上传时间: 2017-01-22
上传用户:wmwai1314
串口通讯rs232,时钟频率为40Mhz,波特率为19200,没有奇偶校验,在xilinx XC3S200A板子上验证过.
上传时间: 2017-01-31
上传用户:gengxiaochao
8952+1602测单片机内部时钟频率C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2-14
上传用户:拔丝土豆
这是一个串行通信接口的实例就是在单片机时钟频率在12MHz 波特率 9600bps 的通信方式下实现软件UART的发送程序。
上传时间: 2014-01-09
上传用户:dengzb84
本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外设TIM2来产生四路频率不同的信号。 TIM2时钟设置为36MHz,预分频设置为2,使用输出比较-翻转模式(Output Compare Toggle Mode)。 TIM2计数器时钟可表达为:TIM2 counter clock = TIMxCLK / (Prescaler +1) = 12 MHz 设置TIM2_CCR1寄存器值为32768,则CC1更新频率为TIM2计数器时钟频率除以CCR1寄存器值,为366.2 Hz。因此,TIM2通道1可产生一个频率为183.1 Hz的周期信号。 同理,根据寄存器TIM2_CCR2 、TIM2_CCR3和 TIM2_CCR4的值,TIM2通道2可产生一个频率为366.3 Hz的周期信号;TIM2通道3可产生一个频率为732.4 Hz的周期信号;TIM2通道4可产生一个频率为1464.8 Hz的周期信号。 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各路输出
上传时间: 2014-01-22
上传用户:plsee
异步FIFO是用来适配不同时钟域之间的相位差和频率飘移的重要模块。本文设计的异步FIFO采用了格雷(GRAY)变换技术和双端口RAM实现了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数据无损传输。该结构利用了GRAY变换的特点,使得整个系统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可以工作在读写时钟频率漂移达到正负300PPM的恶劣环境。并且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结构,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上传时间: 2017-05-27
上传用户:xinzhch
异步FIFO是用来适配不同时钟域之间的相位差和频率飘移的重要模块。本文设计的异步FIFO采用了格雷(GRAY)变换技术和双端口RAM实现了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数据无损传输。该结构利用了GRAY变换的特点,使得整个系统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系统可以工作在读写时钟频率漂移达到正负300PPM的恶劣环境。并且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结构,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
上传时间: 2013-08-08
上传用户:13817753084
1、 利用FLEX10的片内RAM资源,根据DDS原理,设计产生正弦信号的各功能模块和顶层原理图; 2、 利用实验板上的TLC7259转换器,将1中得到的正弦信号,通过D/A转换,通过ME5534滤波后在示波器上观察; 3、 输出波形要求: 在输入时钟频率为16KHz时,输出正弦波分辨率达到1Hz; 在输入时钟频率为4MHz时,输出正弦波分辨率达到256Hz; 4、 通过RS232C通信,实现FPGA和PC机之间串行通信,从而实现用PC机改变频率控制字,实现对输出正弦波频率的控制。
上传时间: 2013-09-06
上传用户:zhuimenghuadie
摘要: 介绍了时钟分相技术并讨论了时钟分相技术在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的作用。 关键词: 时钟分相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N 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25820934 (2000) 0620437203 时钟是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 系统时钟的性能好坏, 直接影响了整个电路的 性能。尤其现代电子系统对性能的越来越高的要求, 迫使我们集中更多的注意力在更高频率、 更高精度的时钟设计上面。但随着系统时钟频率的升高。我们的系统设计将面临一系列的问 题。 1) 时钟的快速电平切换将给电路带来的串扰(Crosstalk) 和其他的噪声。 2) 高速的时钟对电路板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引入传输线(T ransm ission L ine) 模型, 并在信号的匹配上有更多的考虑。 3) 在系统时钟高于100MHz 的情况下, 应使用高速芯片来达到所需的速度, 如ECL 芯 片, 但这种芯片一般功耗很大, 再加上匹配电阻增加的功耗, 使整个系统所需要的电流增大, 发 热量增多, 对系统的稳定性和集成度有不利的影响。 4) 高频时钟相应的电磁辐射(EM I) 比较严重。 所以在高速数字系统设计中对高频时钟信号的处理应格外慎重, 尽量减少电路中高频信 号的成分, 这里介绍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 即利用时钟分相技术, 以低频的时钟实现高频的处 理。 1 时钟分相技术 我们知道, 时钟信号的一个周期按相位来分, 可以分为360°。所谓时钟分相技术, 就是把 时钟周期的多个相位都加以利用, 以达到更高的时间分辨。在通常的设计中, 我们只用到时钟 的上升沿(0 相位) , 如果把时钟的下降沿(180°相位) 也加以利用, 系统的时间分辨能力就可以 提高一倍(如图1a 所示)。同理, 将时钟分为4 个相位(0°、90°、180°和270°) , 系统的时间分辨就 可以提高为原来的4 倍(如图1b 所示)。 以前也有人尝试过用专门的延迟线或逻辑门延时来达到时钟分相的目的。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相位差不够准确, 而且引起的时间偏移(Skew ) 和抖动 (J itters) 比较大, 无法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分辨。 近年来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使高质量的分相功能在一 片芯片内实现成为可能, 如AMCC 公司的S4405, CY2 PRESS 公司的CY9901 和CY9911, 都是性能优异的时钟 芯片。这些芯片的出现, 大大促进了时钟分相技术在实际电 路中的应用。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 要获得 良好的时间性能, 必须确保分相时钟的Skew 和J itters 都 比较小。因此在我们的设计中, 通常用一个低频、高精度的 晶体作为时钟源, 将这个低频时钟通过一个锁相环(PLL ) , 获得一个较高频率的、比较纯净的时钟, 对这个时钟进行分相, 就可获得高稳定、低抖动的分 相时钟。 这部分电路在实际运用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以应用的实例加以说明。2 应用实例 2. 1 应用在接入网中 在通讯系统中, 由于要减少传输 上的硬件开销, 一般以串行模式传输 图3 时钟分为4 个相位 数据, 与其同步的时钟信号并不传输。 但本地接收到数据时, 为了准确地获取 数据, 必须得到数据时钟, 即要获取与数 据同步的时钟信号。在接入网中, 数据传 输的结构如图2 所示。 数据以68MBös 的速率传输, 即每 个bit 占有14. 7ns 的宽度, 在每个数据 帧的开头有一个用于同步检测的头部信息。我们要找到与它同步性好的时钟信号, 一般时间 分辨应该达到1ö4 的时钟周期。即14. 7ö 4≈ 3. 7ns, 这就是说, 系统时钟频率应在300MHz 以 上, 在这种频率下, 我们必须使用ECL inp s 芯片(ECL inp s 是ECL 芯片系列中速度最快的, 其 典型门延迟为340p s) , 如前所述, 这样对整个系统设计带来很多的困扰。 我们在这里使用锁相环和时钟分相技术, 将一个16MHz 晶振作为时钟源, 经过锁相环 89429 升频得到68MHz 的时钟, 再经过分相芯片AMCCS4405 分成4 个相位, 如图3 所示。 我们只要从4 个相位的68MHz 时钟中选择出与数据同步性最好的一个。选择的依据是: 在每个数据帧的头部(HEAD) 都有一个8bit 的KWD (KeyWord) (如图1 所示) , 我们分别用 这4 个相位的时钟去锁存数据, 如果经某个时钟锁存后的数据在这个指定位置最先检测出这 个KWD, 就认为下一相位的时钟与数据的同步性最好(相关)。 根据这个判别原理, 我们设计了图4 所示的时钟分相选择电路。 在板上通过锁相环89429 和分相芯片S4405 获得我们所要的68MHz 4 相时钟: 用这4 个 时钟分别将输入数据进行移位, 将移位的数据与KWD 作比较, 若至少有7bit 符合, 则认为检 出了KWD。将4 路相关器的结果经过优先判选控制逻辑, 即可输出同步性最好的时钟。这里, 我们运用AMCC 公司生产的 S4405 芯片, 对68MHz 的时钟进行了4 分 相, 成功地实现了同步时钟的获取, 这部分 电路目前已实际地应用在某通讯系统的接 入网中。 2. 2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高速、高精度的模拟- 数字变换 (ADC) 一直是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部 分。高速的ADC 价格昂贵, 而且系统设计 难度很高。以前就有人考虑使用多个低速 图5 分相技术应用于采集系统 ADC 和时钟分相, 用以替代高速的ADC, 但由 于时钟分相电路产生的相位不准确, 时钟的 J itters 和Skew 比较大(如前述) , 容易产生较 大的孔径晃动(Aperture J itters) , 无法达到很 好的时间分辨。 现在使用时钟分相芯片, 我们可以把分相 技术应用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 以4 分相后 图6 分相技术提高系统的数据采集率 的80MHz 采样时钟分别作为ADC 的 转换时钟, 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 如图5 所示。 在每一采集通道中, 输入信号经过 缓冲、调理, 送入ADC 进行模数转换, 采集到的数据写入存储器(M EM )。各个 采集通道采集的是同一信号, 不过采样 点依次相差90°相位。通过存储器中的数 据重组, 可以使系统时钟为80MHz 的采 集系统达到320MHz 数据采集率(如图6 所示)。 3 总结 灵活地运用时钟分相技术, 可以有效地用低频时钟实现相当于高频时钟的时间性能, 并 避免了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一些问题, 降低了系统设计的难度。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xg262122
关于系统时钟的一些寄存器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萍水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