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卡的linux系统驱动,包含源代码包和压缩包.
上传时间: 2013-12-08
上传用户:heart520beat
LP1071 无线局域网卡WinCE驱动程序
上传时间: 2017-09-03
上传用户:gououo
基于Zigbee的无线IC卡考勤,包括界面,程序,驱动等
上传时间: 2015-09-26
上传用户:patlabor
cp2012 usb驱动程序(仿真器/实验仪通用驱动) CP2102 USB to UART Bridge Controller是由台湾AMCO TEC International公司出的一个接口程序,一般用在一些CDMA上网卡或者无线上网卡上。 这个驱动只是提供接口芯片的驱动,如果各位是无线上网卡还需要厂家的程序支持。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开怀常笑
linux下采用pppd拨号的配置方法,可以用于嵌入式平台的无线上网卡配置
上传时间: 2016-12-08
上传用户:小儒尼尼奥
5G 底层核心技术专利现状分析 无线通信技术从 2G 到 3G 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从单纯的语音通话和简单的短信数据传输, 跨入了无线互联网。 在 2009 年发放 3G 牌照的时候,产业界最希望找到的是应用无线宽带能力的杀手级应用。 当时最早的应用是把 3G 当做无线上网卡销售,例如中国电信的 CDMA2000 每月 300 小时不限流 量的 3G 上网卡。而通过 4 年多的产业实践,到了 4G 时代,应用无线宽带能力的导航、音乐、 在线视频、购物、支付、游戏等杀手级应用已经涌现,无线宽带的流量开始变得珍贵,目前中 国电信的 4G 套餐就没有按小时计费全部都按流量计费。 正是看到了产业的兴旺发达,在 2013 年刚刚发放 4G 牌照后,2015 年 5G 就成为了热门的 话题。之前的分析占据 5G 产业的制高点关键在于底层核心技术。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 5G 的 框架还没有确定,谈核心空口技术是否过早。 5G 底层技术专利形成时间远早于 5G 标准框架 目前对于 5G 的标准制定工作已经开始加速,但初步的框架确定估计也要到 2016 年。但标 准框架未定之时,正是底层技术核心专利争夺的关键时期。从历史上的经验看。我国自主提出 的 3G 国际标准 TD-SCDMA 的标准框架专利 CN97104039.7 是在 1997 年由信威通信申请的。而高 通公司赖以掌控 3G 产业链命脉的底层 CDMA 核心专利却是美国高通公司于
标签: 5g
上传时间: 2022-02-21
上传用户:
我们今天的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无线无处不在的时代,出门,我们使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在家,我们使用无绳电话;开车,我们使用GPS导航找路;上班,我们使用无线网卡上网,办公…..但是,现在我们很难将这些“高档”的无线应用和低价格,低功率消耗,小体积的8位单片机联系起来,虽然8位单片机已经在各行各业广泛的使用大显声威,是目前工业用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流,在工业控制,家电工业,住宅自动化等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目前我们接触到的这些无线应用例如手机,BB机,802.11标准的网卡/路由器等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1/功率消耗较大,需要较大电池支持;2/价格较高,动辄几十到几百美元3/需要一定体积,不能做到像一个纽扣那么小;然而,正是这些特点,限制了无线产品向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发展,而能够突破这个无线应用得瓶颈的关键,确正是这个小小的其貌不扬8位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GHF
移动通信中的短消息是人们无线沟通的重要方式,更以其方便、可靠性得到广泛应用。针对嵌入式无线路由的迅速普及,为实现良好人机交互,提出将短消息功能植入可使用上网卡的无线路由的动态Web中。用C语言进行CGI程序设计,采用PDU短信模式,实现无线路由设备中短信的收发。实验结果也证实了此方案的正确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zhyiroy
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微型化的趋势使得移动终端成为未来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移动终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的特点。它将PC的部分功能与手机的通讯功能结合起来,可以进行无线通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丰富多彩的服务。因此,针对移动终端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移动终端的移动性和无线上网功能提出一套基于ARM Linux平台的解决方案。移动终端硬件部分采用基于S3C2410控制器的硬件平台。采用USB接口的WiFi模块作为无线网卡。采用FPGA模块做信息加密处理。软件部分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作为操作系统,采用基于Qt的嵌入式Konqueror浏览器作为应用程序。采用移动IPv6技术支持终端的移动性。 本文阐述了移动终端软件部分从底层到顶层的实现。包括了引导加载程序移植,Linux内核的移植,NOR Flash驱动移植,网卡驱动移植,无线网卡驱动移植,LCD驱动的移植,触摸屏驱动的移植,根文件系统的实现,Qt/Embedded和Qtopia的移植以及嵌入式Konqueror的移植。并对原理、相关知识点以及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文介绍了如何在移动终端上支持移动IPv6技术,搭建基于Linux的移动IPv6的实验网络,并测试移动终端在不同的WiFi子网之间移动过程中与通信对端的连接情况。 经过测试表明,该移动终端可以在无线条件下通过浏览器访问Internet,支持中文网页并能通过鼠标、键盘和触摸屏进行操作。在移动性上,移动终端在从家乡网络和外地网络之间的漫游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的切换延迟下保持和通信对端的连接。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R50974
随着国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餐饮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无线点菜系统能够提供更加快速、便捷、透明、卫生的餐饮条件,对餐饮企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通过考察现有的电子点菜系统的解决方案,研究一种无线点菜系统的软件设计。利用实验室已有的YLSBC2440开发板作为硬件载体,综合应用WLAN、嵌入式Linux和Qt开发等技术,以程序软件的通用性和易用性为方向,构造能够方便应用到各种PDA系统的点菜终端程序和普通PC机的服务器软件,实现无线点菜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平台。使用Ubuntu系统建立基本开发环境,建立交叉编译工具,安装配置NFS;安装用于开发点菜终端程序的Qt,包括Qt/X11、x86版Qt/Embedded、ARM版Qt/Embedded。 2.设计点菜终端程序。利用Qt设计器规划点菜终端程序的大致界面,然后根据Qt/Embedded编程一般规则编写代码,主要分为浏览器核心类和主窗口类的实现,并在主程序中添加国际化和中文支持,再通过NFS测试。 3.建立服务器网站。利用普通PC机+Windows XP作为网站服务器,以IIS5.1建立ASP网站,使用DREAMWEAVER和ACCESS2003进行网页开发,主要包括登录管理、点菜导航、餐台使用、菜单列表、选单提交等功能页面。 4.调试和发布程序。在开发板原配内核及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内核配置无线网卡支持,根文件系统中添加点菜终端程序、库文件、无线网卡驱动和无线管理工具,设置环境和启动脚本,烧写入开发板后连接到WLAN,发布运行程序。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yyyyyyy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