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能量有限,且在进行信息传输时存在数据冲突、传输延时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最大生存周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将整个网络中的节点分成多个簇,并根据节点的传输范围,将每个簇中的节点均匀分布,每个节点根据自己的本地信息和剩余能量选择通信方式向簇头节点传输数据,从而形成传输数据的最短路径;并根据集中式TDMA(时分多址)调度模型,运用基于微粒群的Pareto优化方法,使得网络在完成规定的信息传输时每个节点耗费的平均时隙和平均能耗最优。仿真结果表明,上述算法不但可以最大化网络的生存时间,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数据融合时间,减少网络延时。
上传时间: 2014-12-29
上传用户:看到了没有
无线传感网络存在关键区域节点能量消耗过快,节点能量供应有限以及通信链路拥塞等问题,容易造成节点故障和路由破坏。为减小上述问题对网络传输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Q学习的无线传感网络自愈算法,通过引入Q学习的反馈机制,动态感知网络的状态信息,当故障发生时,自适应地选择恢复路径,保证数据实时顺利传输。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错误选择故障或拥塞路径的概率,在故障感知、故障恢复和延长网络寿命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13-10-26
上传用户:toyoad
为了实现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的数据采集,设计了一种超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解决了传统监测系统布线复杂、维护困难等问题。分析了无线测量节点所采用微控制器、传感器和无线收发器的工作特点以及功耗,描述了无线节点的结构原理,给出了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案和通信方法。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硬件结构简单可靠,功耗较小,通信距离较远,达到了大棚环境参数测量的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2-31
上传用户:XLHrest
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与传感器节点的结构,详细说明了基于ZigBee协议栈的无线传感网络的建立过程,包括协调器启动及建立网络、传感器节点启动及加入网络、传感器节点与协调器之间建立绑定以及传感器节点向协调器发送数据的过程。设计了基于ZigBee协议栈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以采集温度信息为例,协调器能够接收到传感器节点发来的数据,并能通过RS232串口,将收到的数据发送给PC机进行显示。实验显示在距离80 m远处,系统仍能保持良好的通信质量。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truth12
针对能量受限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该文综合考虑了协作节点数量和调制方式对系统能量有效性的影响,提出一种能量最优的综合优化方法。文中首先给出了在Rayleigh 衰落信道环境下,协作通信系统采用二相相移键控(BPSK)和M 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时误码率的闭式表达,同时对协作通信的系统能耗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能耗最小化原则对协作节点数量和调制方式进行了联合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调制方式固定或协作节点数固定的系统相比,该方案能进一步降低协作通信的系统能耗。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angle
一种基于nesC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程序,并提供了编译说明书,此文件就是编译后生成的二进制文件,将此文件用avr-studio通过JTAG烧写到节点中。
上传时间: 2014-01-13
上传用户:it男一枚
在ns2下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多个节点进行网络活动
上传时间: 2013-11-27
上传用户:拔丝土豆
iSnamp是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无线通信事业部在Snamp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无线传感器网络可视化系统,该系统能够从传感器网络的汇聚(sink)节点获得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包。
上传时间: 2014-02-14
上传用户:yan2267246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数据发布,在接收到信息查询时能够以有效的方式传输给查询者.目前的数据发布方式通常基于洪泛机制查询信息,浪费了有限的能源.虽然一些最近的数据发布协议从不同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不能保证查询成功率.基于圆形节点分布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既能减少能源消耗,又能提高成功率的数据发布模式——直径-弦模式DCS(diameter-chord scheme).该模式利用了每个圆的弦都存在一个直径与之垂直相交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Two-Phase协议.它在信息查询时分成两个工作方式不同的阶段进行,在第1段查询不中时触发第2段查找.为了减少Two-Phase的延迟,提出了基于优先级和概率转发两种解决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表明,所提出的数据发布协议具有较好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16-04-29
上传用户:李梦晗
无线传感器网络成簇仿真,考虑能量消耗问题,节点死亡状态分析
上传时间: 2013-12-06
上传用户:小儒尼尼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