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编码解码c51源程序,还不错,与大家分享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hsj3927
高速发展的DSP技术为语音信号处理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使得实时实现各种复杂的算法称为可能。G.729语音编码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于1996年获准通过的采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技术的具有8 kbit/s码速率的语音算法建议,广泛应用于数字移动通信、IP电话和数字卫星通信中。本文研究了G.729语音编码原理和在TMS320C5416定点DSP芯片上实时实现该编码器过程中的软、硬件设计。主要涉及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介绍语音编码技术和DSP技术的发展概况。 2.研究了基于CELP结构的G.729编码的算法原理。 3.根据G.729声码器实时实现的需要,介绍硬件平台的组成,研究了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基于算法和实时需要的软件优化。 4.利用DSP代码调试工具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得出测试结果。
上传时间: 2013-07-11
上传用户:woshiayin
图像压缩 h264等压缩算法源码 c语言源码
上传时间: 2013-05-25
上传用户:s363994250
书名:数字逻辑电路的ASIC设计/实用电子电路设计丛书 作者:(日)小林芳直 著,蒋民 译,赵宝瑛 校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原价:30.00 出版日期:2004-9-1 ISBN:9787030133960 字数:348000 页数:293 印次: 版次:1 纸张:胶版纸 开本: 商品标识:8901735 编辑推荐 -------------------------------------------------------------------------------- 内容提要 -------------------------------------------------------------------------------- 本书是“实用电子电路设计丛书”之一。本书以实现高速高可靠性的数字系统设计为目标,以完全同步式电路为基础,从技术实现的角度介绍ASIC逻辑电路设计技术。内容包括:逻辑门电路、逻辑压缩、组合电路、Johnson计数器、定序器设计及应用等,并介绍了实现最佳设计的各种工程设计方法。 本书可供信息工程、电子工程、微电子技术、计算技术、控制工程等领域的高等院校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研制开发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 第1章 ASIC=同步式设计=更高可靠性设计方法的实现 1.1 面向高性能系统的设计 1.2 同步电路的不足 1.3 同步电路设计 1.4 ASIC机能设计方法有待思考的地方 第2章 逻辑门电路详解 2.1 逻辑门电路的最基本的知识 2.2 加法电路及其构成方法 2.3 其他输入信号为3位的逻辑单元 2.4 复合逻辑门电路的调整 第3章 逻辑压缩与奎恩·麦克拉斯基法 3.1 除去玻色项的方法 3.2 奎恩·麦克拉斯基法 第4章 组合电路设计 4.1 选择器、解码器、编码器 4.2 比较和运算电路的设计 第5章 计数器电路的设计 5.1 计数器设计的基础 5.2 各种各样的计数器设计 5.3 LFSR(M系列发生器)的设计 第6章 江逊计数器 6.1 设计高可靠性的江逊计数器 6.2 冲刷顺序的组成 第7章 定序器设计 7.1 定序器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7.2 把江逊计数器制作成状态机 7.3 一比特热位状态机与江逊状态机 7.4 跳跃动作的设计 第8章 定序器的高可靠化技术 8.1 高可靠性定序器概述 8.2 关注高可靠性江逊状态机 第9章 定序器的应用设计 9.1 软件处理与硬件处理 9.2 自动扶梯的设计 9.3 信号机的设计 9.4 数码存钱箱的设计 9.5 数字锁相环的设计 第10章 实现最佳设计的方法 10.1 如何杜绝运行错误的产生 10.2 16位乘法器的电路整定 10.3 冒泡分类器(bubble sorter)的电路设定 参考文献
上传时间: 2013-06-15
上传用户:龙飞艇
蓝牙(Bluetooth)技术是近年来国外先进国家研究发展最快的短程无线通信技术之一,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短距离无线控制装置、近距离移动无线控制设备、机器人控制、办公自动化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局部范围内无线数据传输的领域中。在我国,由于对蓝牙技术的研究还处于研究开发的初级阶段, 还没有形成蓝牙数据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一套开放性应用标准。 在无线音频传输领域内,传统的基于模拟调制方式的无线音频传输由于抗干扰能力较差,传输的音频质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国内市场上的蓝牙音频产品仅支持单声道语音传输。所以,对基于蓝牙技术的高品质多通道音频传输技术的研究将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性,在无线音频传输领域也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以嵌入式蓝牙技术与音频信号传输系统为研究开发课题,参考国外蓝牙技术协议标准,利用功能模块单元与嵌入式技术,目标是研制一种基于嵌入式开发应用的高品质双声道蓝牙无线音频传输系统。本系统通过对双声道线性模拟音源的数字化MP3编解码处理,结合基于嵌入式应用的简化后的HCI层蓝牙应用协议,实现了蓝牙信道带宽内的高品质双声道音频信号点对点的传输。 在硬件设计上,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想。发送端和接收端由音频处理模块、控制传输模块和无线模块三部分构成。其中,音频处理模块以MAS3587音频处理芯片为核心,负责音频信号的AD采样、MP3压缩和解压缩以及DA还原等工作;控制传输模块以MSP430F169为核心,负责MP3数据帧的高速传输以及蓝牙接口协议控制;无线模块采用蓝牙单芯片解决方案(集成蓝牙射频、基带和链路管理等),负责MP3数据帧的射频发送和接收。模块与模块之间采用工业标准接口方式连接。音频处理模块和控制传输模块之间采用DMA方式的通用并口(PIO);控制传输模块与蓝牙模块之间采用DMA方式的通用异步串口(UART)。 在软件设计上,系统主要由蓝牙协议解释、传输控制和芯片驱动三部分构成。在蓝牙协议解释上,系统采用了基于HCI层的ACL数据包透明传输方式;在传输控制上,采用了基于通用并口(PIO)和异步串口(UART)的DMA方式高效率批量数据传输技术;芯片驱动主要指对MAS3587的基本配置。 对目标系统的测试实验采用了目前流行的音频测试虚拟仪器软件Adobe Audition 1.5。实验项目包括扫频测试、音乐测试、听觉测试、距离测试以及抗干扰测试等。实验结果表明,输入音源在经过MP3编码、发射、接收及MP3解码后,音频质量基本上没受影响,实际双声道音质接近于CD音质,而无线传输的可靠性远高于模拟无线音频传输,几乎没有断音与错音,充分体现了嵌入式蓝牙无线技术的优势。
上传时间: 2013-05-27
上传用户:稀世之宝039
随着图像声纳技术的发展,对于大数据量图像数据的压缩成为必须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结合水声图像特点,应用VerilogHDL 语言在Quartus Ⅱ软件环境下设计实现了JPEG基本模式编解码器。 JPEG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CCITT 联合制定的静态图像的压缩标准,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图像存储格式。 论文首先介绍了JPEG编码的基本原理,然后根据编码的流程从总体结构上对JPEG编码器进行了模块划分。对于2D—DCT变换采用了行列分离的快速算法;针对水声图像特点采用了DC系数直接编码。以一幅真实的水声图像作为JPEG编码器的测试输入,对编码器输出的码流经过软件编程后正确显示出了JPEG图片,并分析了压缩图像效果和质量。 JPEG解码器采用了和JPEG编码器对称的模块划分,2D—IDCT变换同样采用了行列分离的快速算法;根据JPEG标准中哈夫曼编码的特点,哈夫曼解码采用了浓缩哈夫曼表法,降低了存储资源,提高了解码速度。对经本文设计的JPEG解码器解码后的图片和原图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设计满足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5-25
上传用户:sn2080395
对于H.264视频编码系统,虽然单纯用软件也可以实现整个编码过程,但是由于整个编码系统的算法复杂度很高,里面又有大量的数学运算,使得软件的计算能力差、速度慢,容易造成总线拥挤,所以单纯地依靠软件无法实现视频编码的要求。为了缩短整个编码的时间,提高编码系统的工作效率,有必要将软件中耗费时间和资源较多的模块用硬件来实现。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的想法,通过使用FPGA丰富的内部资源来实现H.264的编码。本系统流程是首先使用视频解码芯片SAA7113将从摄像头传输过来的PAL制式数据转换为ITU656格式的数字视频数据,然后由FPGA读取并进行预测、变换和编码,最后将编码生成的码流通过USB接口发送到PC端进行解码和显示。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hehuaiyu
对弓网故障的检测是当今列车检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原始故障视频图像具有极大的数据量,使实时存储和传输故障视频图像极其困难。由于视频的数据量相当大,需要采用先进的视频编解码协议进行处理,进而实现检测现场的实时监控。 @@ 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作为MPEG-4的第10部分,因其具有超高的压缩效率、极好的网络亲和性,而被广泛研究与应用。H.264/AVC采用了先进的算法,主要有整数变换、1/4像素精度插值、多模式帧间预测、抗块效应滤波器和熵编码等。 @@ 本文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以红色飓风 II开发板作为硬件平台,在开发工具QUARTUSII 6.0和MODELSIM_SE 6.1B环境中完成软核的设计与仿真验证。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II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EP2C35F484C8作为核心芯片,实现视频图像采集、存储、显示以及实现H.264/AVC部分算法的基本系统。 @@ FPGA以其设计灵活、高速、具有丰富的布线资源等特性,逐渐成为许多系统设计的首选,尤其是与Verilog和VHDL等语言的结合,大大变革了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加速了系统的设计进程。 @@ 本文首先分析了FPGA的特点、设计流程、verilog语言等,然后对静态图像及视频图像的编解码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H.264/AVC中的变换、量化、熵编码等:并以JM10.2为平台,运用H.264/AVC算法对视频序列进行大量的实验,对不同分辨率、量化步长、视频序列进行编解码以及对结果进行分析。接着以红色飓风II开发板为平台,进行视频图像的采集存储、显示分析,其中详细分析了SAA7113的配置、CCD信号的A/D转换、I2C总线、视频的数字化ITU-R BT.601标准介绍及视频同步信号的获取、基于SDRAM的视频帧存储、VGA显示控制设计;最后运用verilog语言实现H.264/AVC部分算法,并进行功能仿真,得到预计的效果。 @@ 本文实现了整个视频信号的采集存储、显示流程,详细研究了H.264/AVC算法,并运用硬件语言实现了部分算法,对视频编解码芯片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FPGA;H.264/AVC;视频;verilog;编解码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啦啦啦啦啦啦啦
高速、高精度已经成为伺服驱动系统的发展趋势,而位置检测环节是决定伺服系统高速、高精度性能的关键环节之一。光电编码器作为伺服驱动系统中常用的检测装置,根据结构和原理的不同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本文从原理上对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和绝对式光电编码器做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比它们的特性,得出了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更适合高速、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的结论。 绝对式光电编码器精度高、位数多的特点决定其通信方式只能采取串行传输方式,且由相应的通信协议控制信息的传输。本文首先针对编码器主要生产厂商日本多摩川公司的绝对式光电编码器,深入研究了通信协议相关的硬件电路、数据帧格式、时序等。随后介绍了新兴的电子器件FPGA及其开发语言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并对基于FPGA的绝对式编码器通信接口电路做了可行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将整个接口电路划分成发送模块、接收模块、序列控制模块等多个模块,各个模块采用Verilog语言进行描述设计编码器接口电路。最终的设计在相关硬件电路上实现。最后,通过在TMS320F2812伺服控制平台上编写的硬件驱动程序验证了整个设计的各项功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7-11
上传用户:snowkiss2014
自香农先生于1948年开创信息论以来,经过将近60年的发展,信道编码技术已经成为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各种编码技术层出不穷。目前广泛研究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CP)码是由R.G.Gallager先生提出的一种具有逼近香农限性能的优秀纠错码,并已在数字电视、无线通信、磁盘存储等领域得到大量应用。 目前数字电视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用手机看北京奥运,已经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最近两年我国颁布了两部与数字电视有关的通信标准,分别是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MB-TH)和移动多媒体(CMMB)即俗称的手机电视标准。数字电视正与每个人走得越来越近,我国预期在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并停止模拟电视的播出。作为数字电视标准的核心技术之一的前向纠错码技术已经成为众多科研单位的研究热点,相应的编解码芯片更成为重中之重。在DMB-TH标准中用到了LDPC码和BCH码的级联编码方式,在CMMB标准中用到了LDPC码和RS码的级联编码方式,在DVB-S2标准中用到了LDPC码和BCH码的级联编码方式。 本论文以目前最重要的三个与数字电视相关的标准: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MB-TH)、手机电视标准(CMMB)以及数字卫星电视广播标准(DVB-S2)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它们的编码方式,设计了这三个标准中的LDPC码编码器,并在FPGA上实现了前两个标准的编码芯片,实现了DMB-TH标准中0.4、0.6以及0.8三种码率的复用。在研究CMMB标准中编码器设计时,提出一种改进的LU分解算法,该分解方式适合任意的H矩阵,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测试结果表明,芯片逻辑功能完全正确,速度和资源消耗均达到了标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商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7-07
上传用户:3270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