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飞思卡尔智能车比赛,基于N沟道MOS管设计H桥电机驱动电路,给出一种利用PWM脉宽调制的方式对直流电机进行速度调控。给出用于驱动MOS管的电压泵设计电路以及PCB板制作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
上传时间: 2022-05-03
上传用户:bluedrops
以下是《51单片机竞赛设计44例全部带proteus仿真+程序》的目录,都是一些仿真和程序,为大家的学习提供便利目录:0001、12位AD_DS1621与12864液晶0002、16X192点阵程序0003、多变循环彩灯0004、51单片机12864大液晶屏proteus仿真0005、AD0832设计的电压表32X16点阵显示0006、ad0831_lcd_da0808_ds1302_24c64的应用0007、10BitDA正弦信号发生器0008、DS1302时钟+1602液晶0009、LCD滚动显示汉字0010、Max7221动态显示0011、播放音乐0012、单片机设计2008奥运会0013、非常形象的交通灯控制设计0014、温度计设计0015、字符液晶1602仿真测试0016、485全双工通信应用0017、AT89C51对直流电动机的驱动0018、步进电机控制_液晶显示0019、步进电机控制程序液晶显示0020、超级终端0021、红外遥控模拟0022、直流电机测速+中文液晶显示0023、数控云台master0024、单片机水塔控制系统0025、数控直流稳压电源0026、智能温控器0027、自行车测速仿真0028、lcd-12864应用0029、密码锁0030、万年历0031、编码开关试验0032、超大屏幕点阵显示0033、创意LOVE彩灯欣赏0034、8通道自动温度检测系统仿真(含原程序)0035、485全双工通信0036、可预设电压的数控电源(功能强大)0037、ds18b200038、DS18B20(已通过)0039、多机通信0040、工厂屏0041、模拟串口0042、双单片机串口例子0043、单片机水塔控制系统0044、舞蹈机器人步进机仿真
上传时间: 2022-05-06
上传用户:
该文件为峰岹的FU6831开发成功案例源码,很有参考价值
上传时间: 2022-05-16
上传用户:
1,更近一步了解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研究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分别工作在电阻负载、电阻-电感负载下Ud,ld及Uvt的波形,初步认识整流电路在实际中的应用。2,研究三相全控桥式整流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验证全控桥式电路在有源逆变时的工作条件,了解逆变电路的用途。=.设计理念与思路晶闸管是一种三结四层的可控整流元件,要使晶闸管导通,除了要在阳极-阴极间加正向电压外,还必须在控制级加正向电压,它一旦导通后,控制级就失去控制作用,当阴极电流下降到小于维持电流,晶闸管回复阻断。因此,晶闸管的这一性能可以充分的应用到许多的可控变流技术中。在实际生产中,直流电机的调速、同步电动机的励磁、电镀、电焊等往往需要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利用晶闸管的单向可控导电性能,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各种可控整流电路。当整流负载容量较大时,或要求直流电压脉冲较小时,应采用三相整流电路,其交流侧由三相电源提供。三相可控整流电路中,最基本的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应用最广泛的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波可控电路只用三只晶闸管,接线简单,但晶闸管承受的正反向峰值电压较高,变压器二次绕组的导电角仅120",变压器绕组利用率较低,并且电流是单向的,会导致变压器铁心直流磁化。而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流过变压器绕组的电流是反向电流,避免了变压器铁芯的直流磁化,同时变压器绕组在一个周期的导电时间增加了一倍,利用率得到了提高。逆变是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它是整流的逆过程,而有源逆变是把直流电经过直-交变换,逆变成与交流电源同频率的交流电反送到电网上去。逆变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办公自动化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多的是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另外在感应加热电源、航空电源等方面也不乏逆变电路的身影。在很多情况下,整流和逆变是有着密切的联系,同一套晶闸管电路即可做整流,有能做逆变,常称这一装置为"变流器2
标签: 整流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5-31
上传用户:zhaiyawei
利用BLDC磁路饱和原理,通过脉冲注入的方式实现初始角度的快速定位,从而实现快速稳定启动。文档详细说明了原理和实现方法。
标签: bldc
上传时间: 2022-06-02
上传用户:1208020161
旋转编码器速度检测控制资料在电缆生产线上,通常需要检测电缆的走线速度,用来控制收线电机的转速和计算线缆的长度。成缆工艺参数的稳定,直接关系到电线电缆的质量。该项目是为某电缆厂的技术改造项目,要改造的设备是利用束线原理制造的盘绞式成缆机,改造的内容是更换全部电气控制系统。这种成缆机的放线盘固定,而收线盘固在盘绞架上同时完成绞合和收线的双重运动。工作时,在线缆盘直流电机的带动下,完成电缆的收线运动,在排线电机的带动下实现电缆在收线盘的整齐排列。在大盘电机的带动下,通过齿轮箱带动盘绞架实现轴向旋转,完成电缆绞合运动,是保证节距的关键。线速度是由收线盘的旋转速度决定的,如果收线电机的转速恒定,收线盘随着收线轴的变粗,线速度会增大,因此,为保证收线速度恒定,要逐渐降低收线电机的转速。摘 要:通过对盘绞式成缆机工作过程的分析,说明了对收线电机的控制要求,采用AT89C51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检测旋转编码器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与标准脉冲数进行比较,控制收线电机调速器的给定值,从而控制收线电机的旋转速度,实现了线缆的均匀走线速度控制。给出单片机与旋转编码器组成的闭环线速度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及主要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其简洁的电路设计和典型的控制方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标签: 旋转编码器
上传时间: 2022-06-06
上传用户:
随着现代科技术的进步,公路交通呈现出行驶高速化、车流密集化的趋势。同时,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的产量和保有量都在急剧增加。但公路发展、交通管理相对落后,导致了交通事故与日俱增,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管理的难题。本设计在汽车前端放置超声波检测装置,通过对前方汽车车距的检测,送到中心控制器作出判断,进行车辆车速控制,从而达到车辆主动安全行驶,避免不必要的碰撞。设计利用智能小车来模拟真实车辆行驶环境,采用红外对管检测黑线实现循迹,超声波传感器测距实现避障,采用MSP43062553作为主控制芯片,电动车电机驱动采用L298N芯片,根据内置的程序分别控制小车四个直流电机运转,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循迹行驶,能较有效的控制其在碰上障碍物时能及时停车。本设计结构简单,较容易实现,具有一定的智能性。这个系统安装在汽车上,能探测车辆前方的行人、车辆或周围障碍物,能向司机提前发出即将发生撞车危险的信号,促使司机采取应急措施来应付特殊险情,避免损失,在日常交通环境中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关键词:智能小车:msp430单片机;L298N;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6-17
上传用户:
文件较大,存在网盘中,下载文件获取分享链接及提取码。本书从实际工程应用入手,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主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述使用C语言为51单片机编程的方法、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各种功能应用。本书不同于传统的讲述单片机的书籍,本书中的所有例程均以实际硬件实验板实验现象为根据,由C语言程序来分析单片机工作原理,使读者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读者从实际应用中彻底理解和掌握单片机。另外,本书中大部分内容均来自作者科研及教学工作实践,内容涵盖作者多年来项目经验总结的精华,并且贯穿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许多C语言代码可以直接应用到工程项目中。本书配套附一张光盘,提供近30小时的单片机教学视频。同时,作者还开发了与本书配套的TX-IC单片机实验板,可帮助读者边学边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视频和书互为参考,配合学习,并用单片机实验板进行实践,这样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单片机应用知识和技能。本书适合作为大学电子信息类和机电类各专业本、专科单片机课程教材,或高校大学生创新基地培训教材,也适合51单片机的初学者和使用51单片机从事项目开发的技术人员,还可供从事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本书内容组织本书内容共分5篇,分别为入门篇、内外部资源操作篇、提高篇、实战篇和拓展篇。第1,2篇与本书配套光盘内容基本对应,内容组织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知识介绍上,从原理到实践,再从实验现象进一步分析原理,对51单片机的主要功能及硬件结构做了详细介绍。第3篇在前两篇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扩展讲解了51单片机的其他功能应用,而且还特别将STC单片机与传统51单片机相比扩展了的功能逐一讲解。第4篇是作者教学和实际项目中精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真实项目,其知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作者开发经验的精华总结。第5篇为拓展部分,详细讲解了使用Protell软件绘制原理图、PCB图、元件库和元件封装的过程:详细介绍了常用的ISD400X系列语音芯片:分别讲解了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和舵机的原理及驱动方法;介绍了设计电路常用的元件;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及开关电源;最后介绍运放的应用知识。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提供了STM32最小系统板与L298N连接问题和程序,解决了小车的一个基本问题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fliang
主控芯片:STM32F103C8T6内置24V转18.5V,24V转5V,5V转3.3V电路编码器接口过流检测电路串口调试接口CAN总线接口使用IRS21867S电桥驱动器
上传时间: 2022-07-01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