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开发新型清洁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捷径,但是太阳能能源不连续和不稳定的缺点影响其单独使用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选择使用多种性质互补的能源联合供电,相互弥补彼此的不足,以达到连续稳定的电能输出。基于双输入直流变换器(Multipk-Input Converter,MC)的光电互补系统相对于风光互补系统而言,在太阳能功率充足时,可以选择将多余的能量进行并网,省去了蕃电池等储能设备,也可大大节约成本,简化控制:而且电网是全天候的,比纯新能源联合系统更加可靠。因此本文将对光电互补系统,研究其拓扑、能量管理和系统参数设计等等在隔离应用的中小功率场合,推挽变换器控制方便,结构简单,应用广泛传统的多输入推挽变换器结构复杂,成本高。通过分析MIC的生成方法,利用脉冲电压源 Pulsating Voltage Source Ce,PⅤSC或者脉冲电流源(Pulsating Curren Source Cell,PCSC)中联或者并联构成简单实用的一族多输入推挽变换器,详细分析了BUCK型PVSC串联构成的双输入推挽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和控制方式,为了能够提供交流输出,本文还详细分析了半桥逆变电路的控制方式,并推导出其数学控制模型通过分析系统的工作模式、能量管理策略和不同控制方式对系统的影响,阐叨基于双输入推挽变换器的光电互补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系统软件涉及到的太阳能最大功率跟踪、光电互补控制和逆变控制等算法进行重点研究功率电路参数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指标,其中推挽变压器和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尤为重要,为此专门给出了硬件参数设计步骤;然后,根据软件算法,设计了控制软件流程图来更清晰的表达软件控制的思想软件参数是影响系统鲁棒性和快速性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对软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 Simulink软件对设计参数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正。然后采用TMS320F2809作为控制芯片,搭建了实验原理样机,并进行了相关验证实验
标签: 推挽变换器
上传时间: 2022-03-16
上传用户:
视觉SLAM十四讲一书的草稿版,系统介绍了视觉SLAM(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核心算法,既包括数学理论基础,如三维空间的刚体运动、非线性优化,又包括计算机视觉的算法实现,例如多视图几何、回环检测等。此外,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代码供读者学习研究,从而更深入地掌握这些内容。可以作为对SLAM 感兴趣的研究人员的入门自学材料,也可以作为SLAM 相关的高校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教材使用。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对SLAM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适合有志于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研究等领域的广大学生阅读,可作为SLAM技术的入门教材。 SLAM技术是全自动无人驾驶、无人机、机器人等人工智能产品的核心技术之一。 作者是SLAM领域非常杰出的青年专家。 书中不仅有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大大降低了国内学生和相关从业者的进入门槛。 隆重向读者推荐《视觉SLAM十四讲:从理论到实践》。一方面本书是业界少有的涵盖从基础理论到代码实例,系统性讲解SLAM的书;另一方面,本书的作者和地平线颇有渊源,高翔曾经是我们的算法实习生,颜沁睿是自动驾驶算法工程师,都是在SLAM领域非常杰出的青年专家,走在技术实践前沿。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之后,自动驾驶、无人机、服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硬件会成为下一个产业爆发点,其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就是动态定位和环境建模的SLAM技术。本书是国内非常有价值的有关SLAM技术的书籍,适合有志于从事机器人技术的研究生和工程师,一定会让读者很有收获。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凯 我在新加坡和加拿大给学生讲视觉SLAM时常常觉得缺乏一本适合初学者的教材。高翔博士的《视觉SLAM十四讲: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的四元数、李代数讲起,涵盖了卡尔曼滤波、Bundle Adjustment、Pose-Graph等高级优化工具。书中更有zui近十多年成功系统的概述,从2003年的MonoSLAM直到2016年的ORB-SLAM。通篇既有清晰的理论叙述,又辅以大量示例程序,是一本非常好的视觉SLAM教材。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终身教授,谭平 视觉SLAM随着近年增强现实、无人驾驶等应用的兴起而重新获得重大关注。视觉SLAM属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研究的交叉领域,因此涉及的基础知识广而分散。国内专门的研究机构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入门的门槛较高。幸运的是,本书不仅有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注重理论和实战的结合,大大降低了国内学生和相关从业者的进入门槛。因此,本书非常值得初学者学习实践。 ——网易感知与智能中心增强现实算法架构师,刘海伟 作者的这本书既是通俗有趣的高科技演义,又是足以指导研发实践的翔实教程,对国内SLAM 界而言可谓意义重大。我甚至发现有不少目前圈内的一流人才都是因为看了本书的早期章节才决定进入这个行业并快速成长起来的。 本书里所涵盖的知识面、技术细节,甚至是某些宝贵的实践经验,对国内刚刚起步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AR)、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行业而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uSens凌感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时驰(Chris)博士
上传时间: 2022-05-23
上传用户:kingwide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到来,产品的小型化、移动化、低功耗化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备成为主流,例如:视频监控网络摄像机、航拍无人机、路由器、无人驾驶等,而这些电子设备都要基于嵌入式linux软件开发技术。 嵌入式linux学习路线提供从零基础开始、全面系统的学习体系,帮助大家全面掌握嵌入式linux应用和驱动程序开发知识和技能,迈进linux软件开发新世界。
上传时间: 2022-06-15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很难下载到的预测控制书籍资源,5分拿去把。Rawlings是预测控制界的大牛,懂的人自然都懂。
标签: 模型预测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7-05
上传用户:
四轴飞行器拥有四个旋翼,属于多旋翼直升机。四轴飞行器具有四个成对称分布的旋翼。它通过控制四个旋翼的旋转速度而非机械结构来实现各种飞行动作。四轴飞行器具有成本低、机体结构简单、没有机械结构、飞行稳定性好、重量轻、有利于小型化无人化等特点。因此可以应用在人无法到达的一些复杂环境之中。目前四旋翼飞行器等多旋翼飞行器已经在很多行业比如航空拍摄、遥感勘测、实时监控、军事侦察、喷洒农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经形成了相关产业。四旋翼飞行器具有非线性控制、控制量多、飞行姿态控制过程复杂等特性。本课题基于实现四轴飞行器低成本小型化通用化的思路,通过研究剖析四旋翼飞行器飞行的原理,根据其数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在MCU上实现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数据的获取、飞行姿态解算以及飞行姿态控制。本课题硬件上采用stm32系列STM32F103C8T632位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负责分析处理数据,根据姿态运算结果,输出电机控制信号;主要使用惯性测量单元MPU-6050等传感器模块用于姿态信息的检测;采用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来驱动空心杯电机;蓝牙模块负责和上位机进行通信以实时采集飞行数据便于分析测试。整个软硬件系统均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各传感器采集飞行器的传感器数据都使用通用数字接口和MCU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软件上,编写飞行姿态控制软件,在stm32单片机上实现了四元数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解算出飞行器正确的姿态角,并使用PID控制进行姿态角的闭环控制,稳定飞行姿态。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设计的四轴飞行器能够较好的自主达到稳定飞行状态,抗扰动能力强。飞行姿态控制算法完全实现了使四旋翼飞行器能在室内平稳飞行的控制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7-17
上传用户:
·论文摘要: 从中小型变电站的数学模型入手,通过数学模型地推导,指出单一的PLC 控制在无人变电站控制决策中无法高速处理数据的局限,由此提出以DSP + PLC主从式结构实现无人变电站的电压和无功模糊智能自动控制策略。具体介绍了采用DSP 为计算核心完成基于模糊边界的电压无功九域图控制策略判断,由PLC 完成具体电气控制操作的实
上传时间: 2013-06-12
上传用户:小儒尼尼奥
灰色预测模型称为CM模型,G为grey的第一个字母,M为model的第一个字母。GM(1,1)表示一阶的,一个变量的微分方程型预测模型。GM(1,1)是一阶单序列的线性动态模型,主要用于时间序列预测。 一、GM(1,1)建模 设有数列 共有 个观察值 对 作累加生成,得到新的数列 ,其元素 (5-1) 有: 对数列 ,可建立预测模型的白化形式方程, (5-2) 式中: ——为待估计参数。分别称为发展灰数和内生控制灰数。设 为待估计参数向量 则 按最小二乘法求解, 有: (5-3) 式中: (5-4) (5-5) 将(5-3)式求得的 代入(5-2)式,并解微分方程,有 (1,1)预测模型为: (5-6)
上传时间: 2015-03-04
上传用户:thesk123
双曲线回归方程 HyperbolaRegress.cs 注意!该模型要求a与b的值要大于0!使用该模型时应注意验证这个限制条件。我在实现模型时未加入任何出错流程控制。X不能为0。 方程模型为 public override double[] buildFormula() 得到系数数组,存放顺序与模型系数相反,即该数组中系数的值依次是b,a。 public override double forecast(double x) 预测函数,根据模型得到预测结果。 public override double computeR2()
标签: HyperbolaRegress 模型 方程 cs
上传时间: 2014-11-30
上传用户:youke111
本文作者使用遗传规划技术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型的预测,对人口控制和管理起到了很有价值的作用。
上传时间: 2014-06-24
上传用户:heart520beat
模拟人的思维特点,提出一种新型智能控制器:仿人逻辑预测控制器. 该控制器融合了基于泛布尔代数的逻辑控制器和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器的特点, 是一种多值逻辑混合动态系统. Matlab仿真表明, 该控制器在模型匹配时性能良好, 在模型失配时依然能满意运行, 表现出鲁棒性强, 超调量小的特点. 与其它类型人工智能控制器相比, 该控制器结构简单, 物理背景明确, 数学概念清晰, 便于在工业控制领域推广应用.
上传时间: 2014-09-07
上传用户:sdq_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