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数学:矢量分析与场论(第4版)学习辅导与习题全解》的配套辅导书。对原书中的内容释要、解题示例、习题全解等模块作了适当的修改和增减。另外还将教材中一些基本公式汇集在附录中,以方便教师和学生查用。本书可供使用主教材的教师和学生使用。
上传时间: 2021-11-03
上传用户:nhhrzh
数学分析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是迈进大学大门后,需要修的第一门课,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但对于非数学专业的朋友们是个陌生的概念,如果身边有人问我数学分析学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就是微积分,那么似乎所有人都会接着提一个问题:那和我们学的微积分有什么差异?为什么我们学一学期你们要学一年半到两年啊?囧……这个问题就不容易回答了,于是我只能应付说学得细了,但其实并非仅仅如此。对这个问题我在学习数学分析的过程中是不能说清楚的,正因为如此,起先学分析完全是乱学,没有重点没有次序的模仿,其结果就是感觉自己学到的东西好比是一条细线拴着好多个大秤症,只要有一点断开,整个知识系统顿时倾覆。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直到在北师大跟着王昆扬老师学了一学期实变函数论之后,我才意识到数分与高数真正的区别在于何处。先从微积分说起,在国内微积分这门课程大致是供文科、经济类学生选修的,其知识结构非常清晰,主要内容就是要说清两件事:第一件介绍两种运算,求导与求不定积分,并且说明它们互为逆运算。第二件介绍基础的微分学和积分学,并且给出它们之间的联系—Newton-Leibniz公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求不定积分作为求导数的逆运算属于微分学而不属于积分学,真正属于积分学的是Riemann定积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虽然在字面上只差一字,但从数学定义来看却有本质的区别,不定积分是找一个函数的原函数,而Riemann定积分则是求Riemann和的极限,事实上它们之间毫无关系,既存在着没有原函数但Riemann可积的函数,也存在着有原函数但Riemann不可积的函数。但无论如何Newton-Leibniz 公式好比一座桥梁沟通了不定积分(微分学)和定积分(积分学),这也是Newton-Leibniz公式被称为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微积分的核心内容就是学习两种新运算,了解两样新概念,熟悉一条基本定理而已。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xsr1983
与传统的径向磁通圆柱式电机相比,轴向磁通的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有着许多明显的优点:其结构较为简单,加工及装配费用低,电机运行可靠,不需励磁电流,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盘式电机永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而稀土材料是其首选的永磁材料。我国已研制出盘式永磁同步电机,但还处于试制阶段,要实现产品化,还有许多研究课题亟待解决。 本文主要针对该电机的气隙磁密进行分析,对影响气隙磁密的各种因素展开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回顾了永磁电机的研究历史、发展现状和主要应用,对永磁材料的性能及选取、聚磁技术、电机磁场计算所需理论和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介绍。 2) 将电机内的电磁场、有限元软件和盘式无铁心永磁电机特殊结构相结合,设计出了近二十个有限元计算程序,组成一个针对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的计算软件包,由这些计算程序出发,对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一系列仿真分析计算。 在绘制气隙磁密三维分布图时,由于有限元软件在绘图方面的限制,需要将气隙磁密数据从有限元软件中导出到文本文件,再由其它数学工具进行气隙磁密的三维图形绘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导出数据格式与绘图工具所需数据格式不能兼容,还需要对导出数据进行处理。由于有限元软件导出的数据量很大,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人工整理将增加大量的工作量,所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导出数据的特点编写了一个Vb数据处理程序,使数据处理工作得到大大简化。 3) 在上述建立的软件包的基础上,对基于Halbach阵列的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一系列系统分析,其中包括三维开域磁场分析、永磁体厚度对电机气隙磁密的影响及分析、永磁体宽度变化时气隙磁场分析、采用不同角度Halbach阵列时的气隙磁密分析、不同半径处气隙磁密分析,为在电机设计过程中永磁体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4) 在对盘式无铁心永磁同步电机磁场进行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对该电机的新设计方案,并就此方案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此新方案所得到的气隙磁密比原结构的气隙磁密更为理想。此外,还对新模型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了涡流损耗分析,分析表明其结构有利于减小涡流损耗。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牧羊人8920
目前,小波分析在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方面的应用是众多科技工作者关心的课题。在理论方面,新观点、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旨在完善小波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小波去噪方法作进一步的改进。 经典的信号处理方法,例如傅立叶变换、短时傅立叶变换等具有局限性,因而限定了它们的应用范围。小波分析作为一种全新的信号处理方法,它将信号中各种不同的频率成分分解到互不重叠的频带上,为信号滤波、信噪分离和特征提取提供了有效途径,特别在信号去噪方面显出了独特的优势。本文介绍了经典的去噪方法,并对其适用范围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且,讨论了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介绍了连续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快速分解与重构算法,最后研究了小波基的数学特性,分析了它们对实际应用的影响和作用。进而,介绍了小波的几种去噪方法:小波变换高频系数置零去噪方法、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去噪方法、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小波空域相关性去噪方法。用小波变换将高频系数强制置零去噪的方法是比较方便的,但它的不足之处是经将高频系数强制置零去噪后重构的信号会使信号丢失一些细节,且小波基的选择亦有相当的难度,只有靠经验来确定,不过比传统的滤波方法所得的效果还是要好。对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去噪的原理,分析了去噪过程中几个参数的选取问题,并给出了一些选取依据;对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对阈值去噪进行了改进,利用均值逼近与阈值去噪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信号的处理,并通过实验仿真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信噪比,去噪效果优于单独应用阈值去噪的方法。 在空域相关去噪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利用阈值滤波与相关去噪算法相结合的一种组合去噪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由该算法滤波之后得到的小波系数不仅连续性好,准确率高,而且易于重构信号。 本文分别对这四种方法进行了算法分析比较,通过实验仿真来实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利用小波分析理论对信号去噪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小波分析,信号去噪,阈值,均值逼近,空域相关
上传时间: 2013-07-19
上传用户:啊飒飒大师的
针对某型战斗机防区外发射空舰导弹火控系统的要求,建立导弹武器系统数学模型,对采用直接攻击方式的空舰导弹,分析了影响目标参数计算精度和导弹自控段终点散布的误差因素,建立相应的火控系统精度分析数学模型,采用统计实验法进行仿真计算,评估了各种误差作用下弹道解算的精度,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仿真实验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为该型战斗机空舰导弹武器系统提供了设计和评估依据。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firstbyte
介绍了EMCCD 的结构原理, 详细分析了EMCCD 的噪声来源。利用在EMCCD 芯片内嵌入独特的全固态电子倍增结构, 实现放大信号, 抑制噪声的功能。通过对几种主要噪声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总结出EMCCD 噪声的3 点特性: EM 增益有效抑制了读出噪声; EM 增益过程产生的噪声因子对倍增结构之前的噪声有放大作用; 时钟感生电荷(CIC) 的影响在EMCCD 中变得重要。提高增益、深度制冷、时钟波形优化等方法可有效抑制噪声。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邶刖
本书基于MATLAB 5.2版,提供了使用MATLAB的实践性指导。MATLAB已成为适合多学科、多种工作平台的功能强大、界面友好、语言自然并且开放性强的大型优秀应用软件,同时也已成为国内外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数值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理论以及工程应用等课程的基本教学工具。本书按逻辑编排,自始至终用实例描述;内容完整且每章相对独立;是一本简明的MATLAB参考书,既适用于初学者,也适用于高级MATLAB用户。对MATLAB与FORTRAN、C等语言结合的描述更是所有MATLAB书籍中少有的一大特色。 本书适合作为理工科高等院校研究生、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广大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用书。解压密码就是对应的网站
上传时间: 2014-01-22
上传用户:dyctj
本书基于MATLAB 5.2版,提供了使用MATLAB的实践性指导。 MATLAB已成为适合多学科、多种工作平台的功能强大、界面友好 、语言自然并且开放性强的大型优秀应用软件,同时也已成为 国内外高等院校高等数学、数值分析、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 理论以及工程应用等课程的基本教学工具。本书按逻辑编排, 自始至终用实例描述;内容完整且每章相对独立; 是一本简明的MATLAB参考书,既适用于初学者,也适用于高级 MATLAB用户。对MATLAB与FORTRAN、C等语言结合的描述更是所 有MATLAB书籍中少有的一大特色。 本书适合作为理工科高等院 校研究生、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广大科研工程技术人员的 自学用书。
上传时间: 2015-07-26
上传用户:ynsnjs
摘要 关键词 引言 第一章 开发网页广播服务系统的问题 1.1网页广播服务系统的简介 1.2网页广播服务系统功能需求 1.3开发工具简介 第二章 网页广播服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2.1网页广播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 2.2网页广播服务系统的具体设计 2.3网页广播服务系统的接口设计 第三章 网页广播服务系统的具体实现 3.1遍历文件模块设计说明 3.2CRC校验程序设计说明 3.3组织文件和文件索引表模块设计说明 3.4组织文件FAT表模块设计说明 3.5打包模块设计说明 3.6发送模块设计说明 3.7程序接口设计说明 第四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daguda
一、综述 3 1.1. 建设背景 3 1.2.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6 1.3. 系统建设目标 9 二、需求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11 2.1. 用户需求分析 11 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13 2.2.1. Internet信息服务 13 2.2.2.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2.2.3. 基于WEB的地理信息系统 18 2.2.4. 推荐的技术、应用和营运策略 19 三、系统总体设计 21 3.1. 系统目标和设计原则 21 3.1.1. 系统目标 21 3.1.2. 设计原则 22 3.2. 系统分析 24 3.2.1. 网络基础设施分析 24 3.2.2. 基于WEB的GIS技术分析 25 3.3. 系统功能 27 3.3.1. 系统功能层次结构 28 3.3.2. 用户端功能设计 29
上传时间: 2014-09-02
上传用户:huannan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