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数字上<b>变频器</b>

  • rtthread的定时器管理源码分析

    rt-thread的定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在RT-Thread定时器模块维护两个重要的全局变量,一个是当前系统的时间rt_tick(当硬件定时器中断来临时,它将加1),另一个是定时器链表rt_timer_list,系统中新创建的定时期都会被以排序的方式插入到rt_timer_list(硬件定时器模式下使用)链表中,rt_timer_list的每个节点保留了一个定时器的信息,并且在这个节点加入链表时就计算好了产生时间到达时的时间点,即tick,在rt-thread系统中如果采用软件定时器模式,则存在一定时器线程rt_thread_timer_entry,不断获取当前TICK值并与定时器链表rt_timer_list上的定时器对比判断是否时间已到,一旦发现就调用对应的回调函数,即事件处理函数进行处理,而如果采用硬件定时器管理模式的话,则该检查过程放到系统时钟中断例程中进行处理,此时,是不存在定时器线程的。如下图:注:如果采用软件定时器软件定时器,则该定时器链表为rt soft_timer_list。

    标签: rtthread 定时器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jason_vip1

  • 整流、滤波、电源及电压检测电路

    变频器电路图-整流、滤波、电源及电压检测电路1.整流滤波部分电路三相220∨电压由端子J3的T、S、R引入,加至整流模块D55(SKD25-08)的交流输入端,在输出端得到直流电压,RV1是压敏电阻,当整流电压超过额定电压385V时,压敏电阻呈短路状态,短路的大电流会引起前级空开跳闸,从而保护后级电路不受高压损坏。整流后的电压通过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5、RT6给滤波电容C133、C163充电。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特点是:自身温度越高,阻值越低,因为这个特点,变频器刚上电瞬间,RT5、RT6处于冷态,阻值相对较大,限制了初始充电电流大小,从而避免了大电流对电路的冲击。2.直流电压检测部分电路电阻R81、R65、R51、R77、R71、R52、R62、R39、R40组成串联分压电路,从电阻上分得的电压分别加到U15(TL084)的三个运放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同向输入端,在各自的输出端得到跟输入端相同的电压(输出电压的驱动能力得到加强)。U13(LM339)是4个比较器芯片,因为是集电集开路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端都接有上接电阻,这几组比较器的比较参考电压由Q1(TL431)组成的高精度稳压电路提供调整电位器R9可以调节参考电压的大小,此电路中参考电压是6.74V。

    标签: 整流 滤波 电源 电压 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 FOC死区补偿实现

    目前,小功率通用或专用变频器以及交流变频家电产品大多采用典型的交-直-交电压型逆变器(vsi)结构,逆变实现一般采用双极性 pwm调制技术,即在同一逆变桥臂上、下 2个开关管施加互补的触发信号。由于开关管自身的特性:开通和关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关断时间比开通时间要长。因此,若按照理想的触发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开通和关断,就可能导致同一桥臂的2个开关管直通而损坏开关器件。为了防止这种直通现象的发生,必须在它们开通和关断之间插入一定延时的时间,这个延时时间就称为死区。死区时间内2个开关管都处于关断状态,负载电流通过反并联二极管续流,负载电压不受开关管控制,由此造成负载电压波形发生畸变,逆变器的平均输出电压降低,并产生与死区时间以及调制比成正比的3,5,7,…次谐波分量,进而影响到电动机的输入电流和运行质量。当逆变器工作在低输出频率、开关频率较高和负载感性很弱时这种影响相当严重[1.2]。为此,需要对死区的影响进行补偿,以提高变频器的输出性能和改善电动机的运行工况。常用的补偿方法有电流反馈型和电压反馈型,也有单边补偿与双边补偿、纯硬件补偿与硬件软件结合补偿等具体手段,但其工作原理相似,都是产生一个与死区引起的误差波形反向的波形,以抵消死区的作用[3.10].motorola公司推出的电动机专用控制芯片mr16内部集成了专门的死区补偿硬件电路,只需要简单的外围电流极性检测和简单的软件编程就可以实现可靠的死区补偿

    标签: foc 死区补偿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ttalli

  • 基于STC单片机的电机变频控制器设计

    电机变频控制器,是一种无机械运动的频率调控装置。它把电力配电网50Hz恒定频率的交流电,变成可调频率的交流电,供普通的交流异步电动机使用。对电机具有高效的驱动性能及良好的控制特性。现在变频器在过程控制、提升控制、家电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本设计主要是讨论其在家电中的使用。在设计中采用STC12C5410AD作为主控制单片机实现电机变频控制器,使用智能功率模块(SPM)FPAL15SH60对电机进行驱动。控制器能实现20--250Hz信号的输出,可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法调节频率,并能显示实时频率。具有输入欠压保护、输出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和过温监测等功能。工作原理是由单片机产生初始的SPWM控制信号,把取样电压和设定的参考电压相比较得到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的误差值,电压误差值反馈到单片机内部进行数据处理,再由单片机对SPWM信号进行修正后输出,从而达到对电机控制。本设计以高性能单片机为电机的控制中心,通过智能功率模块达到对电机的驱动,最终实现对电机的控制。使其在实际使用中达到低功耗,高效率的效果。

    标签: stc单片机 电机 变频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22-07-02

    上传用户:

  • WM8978中文资料

    带扬声器驱动的立体声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译码器描述WM8978是一个低功耗、高质量的立体声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译码器。它主要应用于便携式应用,比如数码照相机、可携式数码摄像机。它结合了立体声差分麦克风的前置放大与扬声器、耳机和差分、立体声线输出的驱动,减少了应用时必需的外部组件,比如不需要单独的麦克风或者耳机的放大器。高级的片上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包含一个5路均衡功能,一个用于ADC和麦克风或者线路输入之间的混合信号的电平自动控制功能,一个纯粹的录音或者重放的数字限幅功能。另外在ADC的线路上提供了一个数字滤波的功能,可以更好的应用滤波,比如“减少风噪声”。WM8978可以被应用为一个主机或者一个从机。基于共同的参考时钟频率,比如12MHz和13MHz,内部的PLL可以为编译码器提供所有需要的音频时钟。WM8978工作在模拟电源电压2.5V到3.3V,尽管它的数字核心部分为了节省电能可以把工作电压下降到1.62V。如果需要增大输出功率,扬声器和OUT3/4线输出可以在5V电源运行。芯片的个别部分也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断电控制。

    标签: wm8978

    上传时间: 2022-07-06

    上传用户:

  • PLC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

    本文介绍了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核心控制部件,并利用计算机进行组态监控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系统。文章介绍了洗衣机的结构,对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LC的全自动洗衣机控制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根据洗衣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流程及程序,对按钮,继电器,开关,变频器等其它一些输入/输出点进行控制,实现了洗衣机洗衣过程的自动化。由于洗涤,排水,脱水的时间均由PLC内计数器控制,所以只要改变计数器参数就可以改变时间。具有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方便、灵活等特点。关键词:PLC;全自动洗衣机;变频器;继电器工业洗衣机主要特点:(1)工业洗衣机采用卧室滚筒型,工业洗衣机的内外筒均采用优质不锈钢板精制而成,平整光亮,耐腐蚀,对织物的磨损小且无损伤,机器使用寿命长;(2)工业洗衣机内筒门盖均装有不锈钢安全锁紧机构,外筒门盖上设有电器互锁装置,运转安全可靠;(3)工业洗衣机采用三角胶带传动,振动小、运转平稳、经久耐用。(4)工业洗衣机专业用于服装厂,水洗厂,宾馆,酒店,医院,工矿企业等。

    标签: plc 全自动洗衣机 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29

    上传用户: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20)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20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单片机AT89C5l用电故障控制系统.doc2. CodeVisionAVR_C_编译器的使用.pdf3. 4×4矩阵键盘电路的改进.rar4. code visionAVR setup.exe5. 51单片机多机通信过程.doc6. 从零开始学51单片机源代码.rar7. 8051单片机彻底研究-实习篇.pdf8. 52单片机超声波智能避障小车(c语言源代码).doc9. 滴水效果-led.zip10. 带数码管的交通灯-c语言和汇编.zip11. 通过单片机控制变频器(程序).doc12. 16X16点阵显示系统.rar13. AT89C51单片机资料手册.pdf14. 飞思卡尔单片机9S12XS128说明书.pdf15. Microchip 8位PIC单片机手册.pdf16. USB转串口线使用说明.pdf17. MCS51单片机扩展系统编址问题探讨.pdf18. pic32mx330:PIC单片机介绍.pdf19. BLK-MD-BC04-B_AT指令集_V2.43.pdf20. 由AD9851和LMX2306构成的锁相电路.pdf21. AVR转换板资料.pdf22. MCS51系列单片机实验内容.pdf23. 基于单片机的程控增益放大器论文(AD603).doc24. 智能双小车C程序 - 主机.doc25. 基于porteus的交通灯的仿真.zip26. STC15F100-series-chinese.pdf27. 智能双小车的设计与实现(C程序) 从机.doc28. 基于HMC5883L的电子罗盘的制作.rar29. STC-MCU-SPI演示(源代码).rar30. MK7系列的指令集说明.pdf31. 用AT89S51单片机软件解码PT2262的C程序_OK.docx32. 基于单片机的家庭无线红外报警系统(程序).zip33. PIC常用汇编指令.doc34. 最精简的PT2262解码程序.doc35. Proteus ISIS 教程.pdf36. 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1602+24c02+s51).zip37. 80C51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址表.doc38. 基于单片机的0~9led倒序显示.zip39. 单片机教学中Proteus的应用研究.pdf40.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时钟(DS1302)设计.doc41. 基于单片机的0~9led显示奇数.zip42.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电容测量仪设计.docx43. 80c51单片机原理图及其C程序设计.pdf44. WFS-2104红外线遥控小车.zip45. 自己做的单片机Proteus仿真实例.rar46. M-BUS协议.pdf47. Keil软件介绍及使用步骤.doc48. 串口调试 文档.doc49. LM3S615编程技术_LM3S615软件开发.ppt50. 单片机跑马灯c语言程序.doc51. 8051单片机C设计完全手册(清晰版)14-08.pdf52. MSP430常用模块及原理.pdf53. 单片机开发辅助软件.rar54. 循迹小车的C语言程序(带注释).pdf55. Arduino入门教程.pdf56. proteus元件名称对照表.doc57. 基于STC单片机的智能消防车的设计与实现.doc58. 51单片机小精灵v1.3.exe59. 51单片机智能反汇编工具.rar60. 51单片机DS1302液晶电子钟.pdf61. 基于CH341A的USB转UART和SPI接口单片机程序下载器.pdf62. 液晶12864.rar63. 基于8x8点阵的0~9流动显示.rar64. NBC51-V4.0使用手册.pdf65. 基于单片机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doc66. 智能小车单片机程序及报告+流程图+管脚说明.zip67. KeilC编程总结.pdf68. 9011~9018(三极管参数).rar69. 基于PT272/2262芯片的无线遥控电路原理与应用.pdf70. 160128液晶显示压力(源代码).rar71. avr_fighter及驱动.rar72. STM8S207芯片资料.pdf73. 单片机系统中自制硬件字库的应用.rar74. 合泰芯片选型表.pdf75. 十天学会单片机及其语言种子.zip76. 基于8051与1601LCD的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rar77. 课程设计之乒乓球游戏机电路设计.doc78. 单片机小精灵v1.3完美破解.exe79. 基于单片机的射击训练游戏(源代码).rar80. 大屏幕LED仿真.rar81. 基于单片机实现LED读取遥控器键值(程序及电路图).zip82. LAB6000单片机试验箱说明.pdf83. 32X16LED汉字点阵显示屏(atmega16) - 单片机仿真.rar84. 基于STC11L60XE单片机的电子琴完整设计过程及源代码下载.rar85. 无线智能车设计.doc86. 单片机课程设计-使用DS18B20显示温度.zip87. Keil C51语言使用技巧及实战.pdf88. PIC单片机串口通信的使用.zip89. 160128液晶显示当前压力.zip90. PIC单片机的AD使用.zip91. 浅谈8051单片机编程中C语言代码优化.pdf92. CPU设计简介.pdf93. 138与595控制 16x16点阵.rar94. C51HEX文件的生成和单片机最小系统.doc95. 建立你的第一个KeilC51项目.doc96. 51串口通信C程序--模块集合.doc97. 51单片机开发板压缩文件.rar98. 带整点报时与闹钟功能的数字钟.doc99. ISIS_7_Professional元件库列表及中英文对照合并.doc100. 51模拟I2C传输.zip

    标签: 视频图像 格式转换 芯片 算法研究

    上传时间: 2013-05-25

    上传用户:eeworm

  • VIP专区-单片机源代码精选合集系列(65)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64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大全.rar2. PCA9624 8位快速I2C总线40V 100mA LED.pdf3. NCV8508集成复位输出的LDO稳压器产品简介手册.pdf4. 西门子PLC培训教程.rar5. NCV8675带复位和复位延时的低压差线性稳压产品简介手册.pdf6. LPC2138 RTC使用PCONP时的操作注意点.pdf7. NCV4299 150mA低压差LDO稳压器产品简介手册.pdf8. Virtex-5, Spartan-DSP FPGAs Ap.pdf9. LPC2119芯片版本识别方法.pdf10. NCV8665带复位和复位延时的低压差线性稳压产品简介手册.pdf11. ARM多端口存储器控制器PL176技术手册.pdf12. NCV8141带使能 复位 看门狗的线性稳压器产品简介手册.pdf13. LPC2470--ARM7TDMI-STM内核的16_32位.pdf14. NCV4279A 5V 150mA带复位和输出检测的LDO稳.pdf15. PCF8883应用笔记.pdf16. NCV4275A带复位输出的LDO稳压器产品简介手册.pdf17. PCF8883T电容接近式开关产品简介.pdf18. NCV4269低功耗5V稳压源产品简介手册.pdf19. PCF8883T—电容接近式开关.pdf20. CS815-D线性稳压器产品简介手册.pdf21. MSP430单片机与GPS模块接口在便携式导航系统中的设计应.pdf22. 实现支持JESD204A接口标准的设备间的互联应用指南.pdf23. DM647,DM648应用及性能.pdf24. 高速ADC的新型串行接口标准JESD204应用指南.pdf25. 开发电子产品的艺术及理念.pdf26. CAT28LV64-64Kb CMOS并行EEPROM数据手.pdf27. CAT25128-128Kb的SPI串行CMOS EEPRO.pdf28. CAT34C02-2Kb串行CMOS EEPROM.pdf29. 一种高精度单斜率AD及其单片机设计.pdf30. USB-1620A工业多串口设备.pdf31. 利用MCP3905/6进行符合IEC标准的有功电能表设计,A.pdf32. 基于单片机的康复仪研究.pdf33. CAT823 CAT824 CAT825 带看门狗和手动复位.pdf34. 高速51内核芯片c8051的学习资料.pdf35. SPI串行EEPROM与PICmicro单片机的接口设计,A.pdf36. CAT5110 CAT5118 CAT5119 CAT512.pdf37. TQ 2440开发板技术资料.pdf38. 初学单片机必会40个基本实验.pdf39. 代替石英晶体的硅MEMS振荡器介绍.pdf40. AVR单片机C语言开发入门指导1.pdf41. ARM指令集(2).rar42. NEC闪光胸牌及闪存编程器原理及设计.pdf43. AVR单片机C语言开发入门指导2.pdf44. arm指令集(1).rar45. TPS65930 TPS65920与OMAP3530硬件连接.pdf46. 单片机入门基础知识大全免费下载.rar47. PIC单片机应用问答14篇.pdf48. OMAP-L1xC674xAM1x SOC体系结构概览.pdf49. 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家居智能机器人设计.pdf50. 单片机入门到精通 pdf教材.pdf51. 基于ARM926EJ-S内核的低功耗ARM.pdf52. Delphi7编程80例(完全版).rar53. I2C接囗芯片AD7416温度采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pdf54. A Single-Chip Pulsoximeter Des.pdf55. 单片机测控技术在平板导热系数仪研制中的应用.pdf56. 单片机控制刮印单元电机变频调速系统.pdf57. Keil C51 V8.08绿色下载.rar58. Luminary半导体ARM单片机选型指南.pdf59. MCS-51单片机与D/A转换器的接口和应用.pdf60. Keil C51编译、调试软件使用指南.pdf61. 基于SH88F516单片机的人民币伪钞鉴别仪的实现.pdf62. HHARM9200移植2.6内核移植文档.pdf63. 基于AVR的CAN RS485转换单元的设计与实现.pdf64. ARM调试.pdf65. 基于RS485的PC与智能仪表通信系统设计.pdf66. ARM处理器的工作模式.pdf67. 基于MSP430的连铸结晶器液位监控系统设计.pdf68. 基于MCU和基于ASIC的LED可控硅调光方案对比与解析.pdf69. 基于单片机和SA4828通用变频器的设计.pdf70. 微处理器监控电路 (第27版本).pdf71.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实现.pdf72. AT89C51系统接口技术.doc73. 基于CH375的USB数据传输.pdf74. 基于C8051F的冷库温度控制系统设计.pdf75. 基于SPCE061A单片机实现智能小车设计.pdf76. 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数字化温度测量仪.pdf77. 基于端口模式的CY7C68013固件程序设计.pdf78.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rar79. 基于单片机的超长时间定时控制器研制.pdf80.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课件).rar81. 基于TLC549工作时序编程技术研究.pdf82. 一种基于C8051F340的电力监控系统.pdf83. 深入浅出AVR单片机学习教材.pdf84. 易懂单片机教程.doc85. 基于EDA技术的单片机IP核设计.pdf86. PIC系列单片机典型应用程序集.rar87. 51单片机教案.rar88. 89C51串行口及串行通信技术.ppt89. 51单片机扩展USB接口的方法.pdf90. 用户程序示例教程.rar9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ppt92. C51中的关键字及用途说明.pdf93. 数字时钟应用资料.rar94. EDA技术课程设计:可控计数器的设计.pdf95. matlab教程 ppt.rar96. 基于MCS-51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设计.rar97. PICmicro中档单片机系列参考手册.rar98. 基于ADS8482与TMS320F28335的信号采集系统.pdf99. 用51单片机设计的时钟电路毕业论文.pdf100. MCS-51系列单片机芯片结构.pdf

    标签: Thumbs db

    上传时间: 2013-05-17

    上传用户:eeworm

  •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rar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因其高效性和实用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从分析其运行机理入手,比较了定桨距、变桨距和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区别,选定双馈式变速恒频方案:它在低风速阶段主要进行变桨距调节追求最大风能捕获,高风速时通过控制双馈电机转子侧的电流,达到定子输出恒频和有功、无功的独立调节。变桨距风力机作为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是风力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风电场风能资源的匹配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本文以风能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风力机组设备的选型问题,建立起风速和风力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双馈异步电机是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其基本运行特点,指出双馈发电机具有普通交流电机无法比拟的优点;研究了稳态电路和功率平衡关系,并详细推导出M-T-0坐标系下的5阶状态方程,建立起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实现了定子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使电机控制简单化。变频器是双馈电机实现变速恒频运行的关键,本文选定了六脉波交-交变频器作为励磁电源。通过对其主电路结构、余弦交截法和触发脉冲产生原理等的进一步分析,建立起六脉波交-交变频器的数学模型,并处理了与变频器与发电机的接口问题。最后,利用Matlab6.5/Simulink5.0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

    标签: 变速恒频 仿真研究 风力发电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dsgkjgkjg

  • 基于DSP控制的交流电子负载的研究.rar

    各类交流电源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带载测试,以检验其电气性能。传统使用电阻、电感和电容这类无源元件作为负载的测试方法存在参数调节不方便、发热量大、耗能等诸多缺点。为克服传统测试方法的不足,本文研究了一种带能量回馈功能的交流电子负载装置,采用交直交变换结构,由具有公共直流母线的两级电压型PWM整流器组成。通过控制前级PWM整流器的输入功率因数,在其输入端模拟不同阻抗特性的负载;后级PWM整流器工作在并网逆变状态,将被测试电源发出的电能回馈至电网进行循环利用。 交流电子负载属于一种测试设备,需要实现用户交互、通讯、监控等功能,因此采用了以DSP芯片为核心的数字控制方案。本文首先探讨了数字控制技术对变换器性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当数字脉宽调制器精度不足时会引起输出产生极限环振荡的问题。分析了极限环振荡产生的原因,并以BUCK、BOOST和BUCK-BOOST三种基本变换器的数字控制器设计为例,推导出了为避免极限环振荡,数字脉宽调制器应满足的最小精度要求。在MATLAB中建立了数字控制器的仿真模型,设计了一台数字控制BUCK变换器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根据处理电能方式的不同,交流电子负载可分为能量消耗型和能量回馈型两大类。本文首先针对交流电源产品的功能性测试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能量消耗型交流电子负载结构和相应的控制方法。然后重点介绍了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分析了功率电路中主要元件参数的选取方法。其中,对工作在任意功率因数情况下的单相PWM整流器中交流滤波电感的取值作了重点讨论。在Saber软件中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设计了一台以TMS320F2812 DSP芯片为控制核心的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原理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最后针对交流电子负载的并网能量回馈功能,初步分析了一种基于正反馈思想的并网系统孤岛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标签: DSP 控制 交流电子

    上传时间: 2013-07-29

    上传用户:zlf199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