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控制卡

  • 基于LabVIEW的温湿度远程控制系统

    温度、湿度检测在工农业生产、医学研究等科研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温度、湿度是科研工作中相当重要的参数,如何准确地测量、并且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对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科研结果的发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论文就实际工作需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希望能够利用虚拟仪器构建一套远程温、湿度控制系统。文中首先简要介绍虚拟仪器的概念、特点,概述了虚拟仪器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并将它与传统的仪器进行了比较,突出了虚拟仪器的优点,同时也涉及了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具有优势的虚拟仪器编程软件LabVIEW的特点及编程方法。      为了能够构建一套稳定可靠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统计的方便与合理,本文重点介绍利用LabVIEW语言开发出一套温、湿度控制系统,该系统以铂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作为湿度敏感元件,采用美国的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USB-6008采集温度、湿度信号,通过Internet网络可以实时的监测和控制温、湿度的变化,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数据的报表打印、数据的远程共享,温、湿度的上、下限报警等等。      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检测温室内温度和湿度参数变化,实现了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针对温室控制过程中温度和湿度存在耦合问题,运用了模糊解耦控制。在模糊解耦控制过程中,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制定出了较为合理的温湿度隶属度函数表和模糊解耦控制规则输出表。在去模糊化的过程中,为了便于软件实现,根据Mamdani型模糊推理算法用MATLAB语言编写出了模糊决策表的输出程序。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虚拟仪器技术,进行了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与传统测试中采用的多参数分别用单个仪器检测、数据单独汇总处理的方式,或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相比,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检测和控制的精度,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并增强了系统的通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采用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和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了环境参数的实时获取、采集信息的实时显示、控制信号的准确输出及数据的自动处理,减少了人为干预,增加了测控过程的稳定性,避免人为的读数误差和计算误差。在系统试验研究阶段,对系统温湿度参数的自动采集进行试验设计和试验结果分析,从数...

    标签: labview 温湿度远程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5-25

    上传用户:

  • 基于STM32的温室远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针对目前我国已经存在的温室控制系统成本高、网络化不足以及测量环境因子单一等问题,文中开发了一套基于STM32的温室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利用STM32单片机作为温室内的控制器以及MFC编写的控制软件实现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多个环境因子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包括STM32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设备控制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实时显示模块以及数据存储模块等。其中数据采集模块采用DHT11、MG811以及BH1750传感器进行环境因子的测量,设备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继电器通断来控制温室内的加热系统和光照系统等执行设备,STM32通过ENC28J60接入网络实现远程控制,显示模块实现各个环境因子的实时显示,数据存储模块采用外接SD卡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存储。在STM32的程序设计中采用了库函数的开发方式设计了测量程序、显示程序以及控制程序。通过在STM32中移植μC/OS-Ⅱ操作系统实现多任务的运行,移植LwIP协议使STM32可以接入网络,实现控制的网络化。在VC6.0平台下利用MFC设计了控制软件,控制软件和STM32之间通过TCP/IP协议进行数据和命令的传输。控制软件的主要功能是对温室内的多个环境因子进行远程监测和对执行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在控制软件设计中,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相关的操作函数封装到类中,便于对系统进行升级,采用多线程的方法解决了多个任务同时运行的状况。将控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可以对系统运行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  为了对系统进行测试,在文中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温室并将控制器安装在温室内。经过测试,文中设计的温室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温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远程实时监测,数据每秒更新一次。当上述的环境因子超过控制软件上设置的上下限范围时,系统会报警,此时可以在控制软件上控制执行设备的通断来调节该因子使其到达设置的范围内。

    标签: stm32 温室远程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09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 基于单片机的射频卡缴费系统

    单片机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进复杂的而对体积要求严格的控制设备当中。它靠程序运行的,并且程序是可以修改,通过不同的程序实现不同的功能。将单片机技术和射频卡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必然给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对比磁卡系统,单片机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更高,操作方便,快速。卡片可扩展其它应用,而且一张卡片可以用于多个不同应用行业。本设计开发了一个简易实用的基于单片机的射频卡缴费系统。主要设计思路是通过读写模块读取射频卡中的用户信息,传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信息将送液晶显示模块显示,同时经过串行通信模块与PC实现信息交换与资料管理。系统设计的广展和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典型电路,为硬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系统扩展与外围设备的配置水平应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并留有适当余地,以便进行二次开发;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硬件结构与软件方案会产生相互影响,考虑原则是:软件能实现的功能尽可能由软件实现,以简化硬件结构。本设计将分成绪论,系统介绍,系统硬件设计,系统软件设计,系统仿真测试,共五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概述本设计的背景意义及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系统硬件设计是本设计的主要部分,包括AT89C52,ZLG500A和LCD12864等各功能模块及元器件的作用和原理,电路设计;系统软件设计主要简述上位机的界面设计软件VB的特点和所使用的主要控件或函数,及其界面功能和界面程序框图;系统仿真测试主要是使用软件仿真测试,展示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标签: 单片机 射频卡缴费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17

    上传用户:

  • 基于单片机及MFRC522的餐卡充值消费系统

    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智能化与便携化成为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丰富了这个世界,也简化了这个世界。当然微型处理系统也悄悄产生了,并大量应用在实际中,利用MCU控制,处理一些事务,降低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也提高了精度。MCU的出现使生活与生产发生很大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与智能越来越密不可分。RFID的普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物理数量转化为虚拟数量,比如现金数字化.RFID的发展,是信息现代化的主流和趋势,RFID的广泛应用将会掀起一场住宅革命,促进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现金消费方式并不适合学校、企业等人口集中且密集的地域。此方式不仅不方便单位对消费记录的获取,而且对于买卖双方也是非常不方便的。餐卡充值消费系统会使人们生活更加方便,不用随时随地的带好现金,也不用担心现金丢失,更不用担心收到假币。人们只要一张IC卡,便能够对自己的现金进行数字化,不管是交易还是携带都是方便至极。

    标签: 单片机 mfrc522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 硕士论文: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学硕士) 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PC机技术共同构成检测 技术的基础,其中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作为实现自动化检测的前提,在整个数字化 系统中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对于核磁共振这样复杂的系统设备,实现自动化测 试显得尤为必要,又因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特殊性,对数据的采集有特殊要求, 需要根据各种脉冲序列的不同要求设置采样点数和采样间隔,根据待采信号的不 同带宽来设置采样率,将系统成像的数据采集下来进行处理,最后重建图像和显 示。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采集技术开发专门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数据采集卡。 该采集卡从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对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进行了研 究,并完成了实物设计。软件方面以FPGA为核心芯片完成数据采集卡的接口控 制以及数据处理。通过Altera的GXB IP核对数据进行捕捉,同时根据实际需要 设计了传输协议,由数据处理模块将捕捉到的数据通过CIC滤波器进行抽取滤 波,然后将信号存入DDR2 SDRAM存储芯片中。在传输接口设计上采用PCIE 总线接口的数据传输模式,并利用FPGA的IP核资源完成接口的逻辑控制。 硬件部分分为FPGA外围配置电路、DDR2接口电路、PCIE接口电路等模 块。该采集卡硬件系统由Flash对FPGA进行初始化,通过FPGA配置PCIE总 线,根据FPGA中PCIE通道引脚的要求进行布局布线。DDR2接口电路模块依 据DDR2芯片驱动和接收端的电平标准、端接方式确定DDR2与FPGA之间通 信的各信号走线。针对各个模块接口电路的特点分别进行眼图测试,分析了板卡 的通信质量,对整个原理图布局进行了设计优化。 通过测试,该数据采集卡实现了通过CPLD对FPGA进行加载,并在FPGA 内部实现了抽取滤波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各种接IsI和控制逻辑以及通过大容量 的DDR2 SDRAM缓存各种数据处理结果正确。经系统成像,该采集卡采集下来 的数字信息可通过图像重建准确成像,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工程实现打下了良 好的成像基础。 

    标签: 核磁共振 信号处理 FPGA PCIE DDR2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fliang

  • 基于MC56F82748DSC的单电阻采样三相交流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

    本文档描述了基于飞思卡尔电机控制专用的数字信号控制器MC56F8274S的三相交流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方案。三相交流感应电机因为其结构简单、工艺成熟、造价低廉、无电刷、维护简单、鲁棒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中。如水泵、风机、压缩机、制冷系统中。为了实现三相交流感应电机的调速,需要对电机提供电压幅值和频率可变的交流电,一般使用由数控开关逆变器构成的三相变频器。电机的控制算法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标量控制,如被广泛应用的VF恒压频比控制。另一类被称为矢量控制或磁场定向控制(FOC),相对于标量控制,矢量控制全面提升了电机驱动性能,比如矢量控制实现了转矩和磁链的解耦控制、全转矩控制、效率更高且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基于飞思卡尔电机控制专用的数字信号控制器MC56F82748的三相交流感应电机矢量控制是一个面对客户和工业应用的设计方案。低成本和高可靠性是两个关键的考量指标。为了减小系统成本,我们采用了单电阻电流采样方案。为了减少系统对参数的依赖,我们使用了闭环的磁链估算方案,提升了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本文档介绍了基本的电机控制理论,系统的设计理念,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FreeMASTER可视化软件工具。

    标签: 电阻采样 交流感应电机 矢量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bluedrops

  • 厘米级高精度室内定位UWB工卡_VDU1501规格书文档

    VDU1501室内定位工卡标签,主控芯片采用nrf52832实现低功耗的待机,定位包的收发控制,定位方案采用DW1000实现基于UWB的TDOA室内高精度算法。可以实现佩戴人员的高精度室内定位。内置加速度传感器,智能切换人员运动和静止时的定位频率,实现最低功耗的待机,同时工卡带有SOS按键求救功能,可以实现敬老院等安全监护场合的人员定位。

    标签: 室内定位 uwb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

  • 现代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清晰版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理论的基础概念、线性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线性控制系统的运动与离散化、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与能观测性、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最优控制系统设计、随机系统与卡尔曼滤波、控制系统的李亚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理论、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鲁棒控制系统设计、智能控制。各章均有理论的应用部分及相应的例题、习题和习题答案。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自动控制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工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科技人员培训与自学教材

    标签: 控制理论

    上传时间: 2022-08-09

    上传用户:

  • 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

    先进PID控制MATLAB仿真

    标签: MATLAB PID 控制 仿真

    上传时间: 2013-05-15

    上传用户:eeworm

  • MATLAB语言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MATLAB语言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标签: MATLAB 语言 自动控制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5-15

    上传用户: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