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抽样

  • 通过滑动取相关值最后求最大值

    通过滑动取相关值最后求最大值,找去最佳的样值抽样时刻,完成时间估计。这是一些基础的程序

    标签:

    上传时间: 2017-09-24

    上传用户:xuan‘nian

  • matlab程序

    matlab程序,可实现脉冲编码调制,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抽样、量化、编码

    标签: matlab 程序

    上传时间: 2014-12-20

    上传用户:sk5201314

  • 本文件夹共三个matlab文件和一个word文档

    本文件夹共三个matlab文件和一个word文档, 内容分别为用MATLAB验证时域抽样定理,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和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matlab刚捡起来,望大家多多指教与探讨。

    标签: matlab word 文档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ommshaggar

  • 脉冲编码调制Matlab仿真程序

    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数字通信的编码方式之一,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的功能。PCM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

    标签: Matlab 脉冲编码调制 仿真程序

    上传时间: 2016-10-20

    上传用户:1260656841

  • 产生白噪音程序

    编程产生一组正态分布的白噪声信号,它的均值和方差以及长度可随意调整。将产生的白噪声信号存入数据文件。 本程序算法用C++语言编写。首先用乘同余法产生均匀分布白噪声,再用变换抽样法转换为高斯分布白噪声。

    标签: 程序

    上传时间: 2019-02-23

    上传用户:orange_

  • 频域采样定理

    由频域采样定理可知,采样后的信号频谱是原信号频谱以采样频率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形成的,周期性在上面两个图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但是从16点和32点采样后的结果以及与员连续信号频谱对比可以看出,16点对应的频谱出现了频谱混叠而并非原信号频谱的周期延拓。这是因为N取值过小导致采样角频率,因此经周期延拓出现了频谱混叠。而N取32时,其采样角频率,从而可以实现原信号频谱以抽样频率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并不产生混叠.

    标签: 频域 采样 定理

    上传时间: 2019-04-25

    上传用户:297764642

  • fir滤波器

    FIR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线性相位 FIR 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幅度函数 特点、零点位置的基本特点与性质;窗函数设计法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各种窗函数的性能和设计步骤,线性相位 FIR 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频率采样设计法的基本概念和线性相位的实现方法。几种线性相位的特点,熟悉和掌握矩形窗、三角形窗、汉宁窗、海明窗、布莱克曼 窗、凯塞窗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的方法,熟悉和掌握频率抽样设计法的线性相位的设计方法,并对各种线性相位的频率抽样法的设计给出调整和改进。 利用 MATLAB 进行各类 F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标签: fir 滤波器

    上传时间: 2019-12-24

    上传用户:wukkx

  • fft信号分析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应用实例。供学习,供参考。 原理:快速傅里叶变换 (fast Fourier transform), 即利用计算机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高效、快速计算方法的统称,简称FFT。快速傅里叶变换是1965年由J.W.库利和T.W.图基提出的。采用这种算法能使计算机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所需要的乘法次数大为减少,特别是被变换的抽样点数N越多,FFT算法计算量的节省就越显著。

    标签: fft 信号分析

    上传时间: 2021-07-14

    上传用户:hhh4321

  • 小波理论算法与滤波器组 [范延滨,潘振宽,王正彦 编著] 2011年版

    本书共9章,从小波分析的基础、小波空间的分解和小波变换的实现三个方面对“小波理论、算法与滤波器组”进行阐述。其主要内容包括:信号变换与框架原理,多抽样系统与滤波器组,小波与小波变换等。

    标签: 小波 滤波器

    上传时间: 2021-11-03

    上传用户:nhhrzh

  • 通信电路原理[第二版]

    内容简介:《通信电路原理》是198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通信电路原理”的修订版。随着通信系统的集成化、数字化,移动化和多媒体化,对组成通信系统的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反映这些变化,对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和增删。全书共八章,包括绪论、滤波器、高频放大器、非线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正弦波振荡器、调制与解调、锁相环路和频率合成技术。作者简介:董在望,1937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1960年7月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现为电子工程系)通信专业本科毕业,遂留校工作至今。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教育部电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电子技术与线路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组长。目录:第1章绪论1.1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1.1.1通信系统的组成1.1.2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1.1.3通信系统的信道1.1.4通信系统中的信号1.1.5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与接收设备1.2信号传输的基本问题1.2.1信号通过线性系统1.2.2信号通过非线性系统1.2.3干扰1.3通信电路的基本形式1.4关于本书的内容1.4.1关于信号变换的理论和技术1.4.2关于电路第2章滤波器2.1引言2.2滤波器的特性和分类2.2.1滤波器的特性2.2.2滤波器的分类2.3LC滤波器2.3.1LC串、并联谐振回路2.3.2般LC滤波器2.4声表面波滤波器2.5有源RC滤波器2.5.1构成有源RC滤波器的单元电路2.5.2运算仿真法实现有源RC滤波器2.5.3级联法实现有源RC滤波器(x)2.5.4自动校正有源RC滤波器(x)2.6抽样数据滤波器(x)2.6.1抽样数据单元电路2.6.2抽样数据滤波器2.6.3连续域到离散域的映射2.7小结习题第3章高频放大器第4章非线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第5章正弦波振荡器第6章调制与解调第7章锁相环路

    标签: 通信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06

    上传用户:jia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