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够满足基站易于选址、优质快速的建站要求和易维护、低成本、高可靠的运行要求,本文对以方舱来实现一体化结构基站做出一番探讨。从系统设计的观点阐述了移动通信高性能基站天线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介绍了智能天线技术在基站中的应用,并且用HFSS软件仿真了一种新型的对称阵子天线,该天线驻波比小于2的带宽可以达到60%,具有良好的宽频带特性。 Abstract: In order to meet the station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 of easy site selection and fast base station, and meet the operational requirement of easy maintenance, low cost and high reliability,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unified architecture base station using shelter. Several key problems of high performance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antenna were illustrated from the view of system 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smart antenna in base station was also introduced. And a novel dipole antenna was simulated by using HFSS, the VSWR of the antenna is less than 2, and the bandwidth was reach to 60%. So it has good broadband properties.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linlin
可编程技术势在必行 — 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更多功能 随时随地降低风险、使用可编程硬件设计平台快速开发差异化产品 — 驱使人们不断探索能够提供更大容量、更低功耗和更高带宽的 FPGA 解决方案,用来创建目前 ASIC 和 ASSP 所能提供的系统级功能。赛灵思已经开发出一种创新型 FPGA 设计和制造方法,能够满足“可编程技术势在必行”的两大关键要求。堆叠硅片互联技术是新一代 FPGA 的基础,不仅超越了摩尔定律,而且实现的功能能够满足最严格的设计要求。利用该技术,赛灵思缩短了批量交付最大型 FPGA 所需的时间,从而可以满足最终客户的批量生产需求。本白皮书将探讨促使赛灵思开发堆叠硅片互联技术的技术及经济原因,以及使之实现的创新方法。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Yue Zhong
第二部分:DRAM 内存模块的设计技术..............................................................143第一章 SDR 和DDR 内存的比较..........................................................................143第二章 内存模块的叠层设计.............................................................................145第三章 内存模块的时序要求.............................................................................1493.1 无缓冲(Unbuffered)内存模块的时序分析.......................................1493.2 带寄存器(Registered)的内存模块时序分析...................................154第四章 内存模块信号设计.................................................................................1594.1 时钟信号的设计.......................................................................................1594.2 CS 及CKE 信号的设计..............................................................................1624.3 地址和控制线的设计...............................................................................1634.4 数据信号线的设计...................................................................................1664.5 电源,参考电压Vref 及去耦电容.........................................................169第五章 内存模块的功耗计算.............................................................................172第六章 实际设计案例分析.................................................................................178 目前比较流行的内存模块主要是这三种:SDR,DDR,RAMBUS。其中,RAMBUS内存采用阻抗受控制的串行连接技术,在这里我们将不做进一步探讨,本文所总结的内存设计技术就是针对SDRAM 而言(包括SDR 和DDR)。现在我们来简单地比较一下SDR 和DDR,它们都被称为同步动态内存,其核心技术是一样的。只是DDR 在某些功能上进行了改进,所以DDR 有时也被称为SDRAM II。DDR 的全称是Double Data Rate,也就是双倍的数据传输率,但是其时钟频率没有增加,只是在时钟的上升和下降沿都可以用来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对于SDR 来说,市面上常见的模块主要有PC100/PC133/PC166,而相应的DDR内存则为DDR200(PC1600)/DDR266(PC2100)/DDR333(PC2700)。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宋桃子
本页主要讨论电话主叫识别信息传送及显示功能的技术,并结合东进TC-08ACID卡探讨主叫识别的实现和常见错 误的解决办法。这里不讨论数字程控交换中采用局间信令传送主叫识别信息显示的内容。
上传时间: 2014-01-13
上传用户:huyiming139
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论述了在线考试系统的目标、体系结构与功能,探讨了在线考试系统中部分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
上传时间: 2015-06-23
上传用户:songrui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包括图像在内的各种多媒体数据的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们很容易在多媒体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如何从中有效地检索有用信息是一个很关键和迫切的问题。本文回顾了图像检索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的关键技术,结合认知心理学模型和智能科学技术,重点探讨了未来图像检索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
上传时间: 2014-01-18
上传用户:yuanyuan123
硕士学位论文:LDPC码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分析 信道编码技术可以带来编码增益,节省宝贵的功率资源,己经成为现代数字 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LDPC码采用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算法,且具有 逼近香农限的性能.由于LDPC码具有诸多优点,它在信息可靠传输中的良好应 用前景己经引起学术界和rr业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当今信道编码领域最受瞩目的 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主要探讨了LDPC码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基于LDPC码的分组空 时码系统,以及基于LDPC码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标点符号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对考试试卷质量及考试成绩及时、有效地分析,是教学管理部门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文章从教学管理策划和教学管理软件开发角度,探讨了计算机和OMR(opticalmark reader)技术在考试分析中的应用和实现,并给出一个具体的自动阅卷和分析系统实例的设计原理和开发过程。
标签: opticalmark OMR 过程 环节
上传时间: 2014-01-12
上传用户:lixinxiang
提高卫星通信信道传输效率的新途径本 文 结 合 V SAT卫星通信系统设计中涉及卫星通信传输技术极为重要的 信道编码与调制解调方式,探讨了各种新型的卫星信道编码与调制解调技术, 它们的原理及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在数字调制中,信号传输质量主要取决于 比特差错率BER (Bit Error Rate),因此要尽可能采用相同的每比特信号能量与 噪声功率谱密度比(Eb/N.)的条件下,BER低的调制方式,以节省卫星功率 另外频带利用率要尽可能的高,以节省宝贵的卫星频带。本文还对各种不同的 差错编码与调制技术进行了实验和详细的性能比较。
上传时间: 2015-09-16
上传用户:AbuGe
论文标题:组播安全机制的研究与设计 作者:于福海 作者专业:计算机技术 导师姓名:原萍 授予学位:硕士 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授予学位时间:20050701 论文页数:1-61 文摘语种:中文文摘 分类号:TP393.08 关键词:组播通信 安全机制 源认证 组密钥管理 摘要:本文结合课题实际特点,以组播安全为主题,对310网(全军局域网)中的组播提供安全保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对组播安全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抽取出了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单向散列函数、数字签名等安全原语,进而对组播安全系统的基础——PKI技术进行了探讨。 在对相关组播技术与协议的分析过程中,讨论了组播通信和组播协议的过程、特点和安全缺陷,并以此为根据,设计了一个组播源认证、授权和密钥管理中心,并提供了一个兼顾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的函数库,为组播过程中组成员身份的认证、组密钥管理、组播传输密钥的受控分发提供了方法。 与此同时,将所提出的组播安全机制解决方案与其他一些常见的安全解决方案在适应的环境、协议、特点等若干方面进行了比较,为组播安全解决方案的选取、确立作了进一步说明。另外,还讨论了有关网络监控、安全值量化等问题,推动了研究的深入开展。
上传时间: 2015-10-09
上传用户:龙飞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