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器技术以及新的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交流调速性能日益提高,变频调速技术的出现使交流调速系统有取代直流调速系统的趋势。但是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具有更高的调速精度、更大的调速范围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一般的通用变频器已经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而交流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能够很好的满足这个要求。矢量控制(Ficld Oricnted Control),能够实现交流电机电磁转矩的快速控制,本文对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为硬件平台设计了基于DSP的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并分析了逆变器死区效应的产生,实现了逆变器死区的补偿。本文介绍了交流调速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变频调速的方案以及国内外对矢量控制的研究状况。以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Clarke变换和Parke变换得到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转子磁场定向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分析,设计了转子磁链观测器,以实现交流电机电流量的有效解耦,得到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和励磁分量。仿据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设计了矢量控制算法的电流与速度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了以TMS320LF2407A为主控制器的硬件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矢量控制算法,论述了电压空间矢量调制(SVPWM)的原理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最后对逆变器的死区进行了补偿。实验表明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FOC)系统,结构简单,电流解赫方便,动态性能好,精度较高,能够基本满足现代交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转矩和速度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30
上传用户: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人们对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先进的控制理论不断提出,而微处理器和控制器的更新换代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出现,使得理论成为实践。智能化功率模块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电机的控制性能。本论文重点讲述了以功能强大的DSP、智能化的功率模块和先进的SVPWM技术实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开环调速。介绍了基于DSP的硬件控制平台的组成部分。重点分析了SVPWM技术原理、产生PWM波的控制算法和程序的实现,最后在DSP控制平台上对其控制性能进行了验证。本论文所有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基于TMS320F2806建立的数字控制系统。硬件电路中的电源电路,单片DSP最小系统电路等主要部分都是经过实际的焊制和调试。软件设计中的SVPWM程序主要采用C语言套用格式,使用CCS(C2000)编译环境下在DSP控制平台上进行了实际调试和验证。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器;空间矢量PWM;逆变器
上传时间: 2022-07-01
上传用户:aben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人们对电机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先进的控制理论不断提出,而微处理器和控制器的更新换代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出现,使得理论成为实践。智能化功率模块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电机的控制性能。本论文重点讲述了以功能强大的DSP、智能化的功率模块和先进的SVPWM技术实现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开环调速。介绍了基于DSP的硬件控制平台的组成部分。重点分析了SVPWM技术原理、产生PWM波的控制算法和程序的实现,最后在DSP控制平台上对其控制性能进行了验证。本论文所有的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编写基于TMS320F2806建立的数字控制系统。硬件电路中的电源电路,单片DSP最小系统电路等主要部分都是经过实际的焊制和调试。软件设计中的SVPWM程序主要采用C语言套用格式,使用CCS(C2000)编译环境下在DSP控制平台上进行了实际调试和验证。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器;空间矢量PWM;逆变器
上传时间: 2022-07-01
上传用户:
EtherCAT 是一利1应用于工厂向动化和| 流程向动化领域的实时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协议,是工业通信网络国际标准IEC6 11 58 和IEC6 1784 的组成部分。本书介绍了: 实时工业以太网技术进展、EtherCA丁系统组成原理、EtherCA丁协议、从站专用集成电路芯片ETIIOO 、ETllOO 从站硬件设计实例、EtherCAT 用于伺ßfÆ驱动器控制应用协议CoE 利、So E 、Windows XP 操作系统下EtherCAT主站驱动程序设计、基于微处理器的EtherCAT 从站驱动程序设计和| 开发实例。本书可作为工业向动化和| 计算机控制专业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亦可作为EtherCAT 协议开发技术人员的工具书。
上传时间: 2022-07-04
上传用户:xsr1983
智能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子设备。它已广泛应用于生活、医疗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在温控系统、驾驶操控系统、重症监护系统、过程控制等应用中都有它们的身影。因此,智能传感器系统开发的市场前景广阔,这就要求大量嵌入式系统设计人员掌握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重要技术参考资料,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传感器的设计方法, 其中既包含通用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也涉及传感器信号检测与处理方面的技巧。借助千目前最流行的微处理器之一一一Microchip公司的dsPIC系列数字信号控制器,读者可以在本书的指导下快速搭建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平台,井开展应用实验。本书兼具知识性和实用性。在内容组织方面,作者紧紧围绕智能传感器系统设计的特点展开论述, 力求使读者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智能 传感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在语言描述上,作者没有使用深奥的理论,而是从物理意义出发,深入浅出地为读者展示出各种概念的直观含义,这些都体现出作者扎实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此外,书中的三个完整设计实例,能帮 助读者解决智能 传感器系统 设计与实现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特别是附带资源。 中的源代码和程序框架都已成功地应用千实际系统,因此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标签: 智能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
龙芯系列微处理器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央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所从 2001 年开始研制龙芯系列处理器,于 2010 年正式成立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龙芯 1 号 CPU、龙芯 2 号 CPU 以及龙芯3 号 CPU。本书基于龙芯俱乐部与龙芯中科合作开发的,南京龙众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制的智龙开发板,围绕龙芯 1 号芯片 LS1C 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讲解。本书内容共分 3 篇。基础篇包含实验平台和开发环境的搭建。中级篇为 Linux 基础应用编程,包含线程、信号、网络等基本操作。高级篇包含开发板硬件编程、驱动程序编写等高级操作。附录为嵌入式常用资料和智龙开发板的电路原理图。本书结合实践案例及应用场景,按照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组织教材内容,使读者能熟练掌握从开发环境搭建到编写完整工程的流程。同时提供内核源码及实例代码,并给出测试结果,方便教师教学参考。本书不仅用于 MIPS 架构的龙芯 1 号芯片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还可用于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学习,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其中,在内核原理、应用程序编写方面,与同类 ARM 架构芯片相比,其开发过程是通用的,包括虚拟机编译、程序下载、调试、应用开发、内核裁减。本书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嵌入式系统的课程教学,也可作为相关开发人员的自学教材和参考手册。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
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在于结合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的系统电路与其专用的软件,来达到系统运行效率成本的最优化。今天凡移动电话、手表、电子游戏机、PDA、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子与通信产品,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乃至于电车等电动交通工具的控制核心,无不与嵌入式系统息息相关。而在后PC时代,家电、玩具、汽车、新一代手记、数码相机、先进的医疗仪器乃至于即将到来的智能型房屋、智能型办公室、与其它跟电相关的器材设备更是缺少不了嵌入式系统这个核心技术。本书将做全面、详实的介绍,欢迎下载和阅览......
标签: 嵌入式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16
上传用户:默默
《电子电气工程师必知必会(第2版)》完整版作者:[美]Darren Ashby 翻译:尹华杰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简介:本书从实际工作出发,总结了一名电气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知识点,从简单的R,L.C元件到复杂的运放,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模/模数转换器,电机,电源,再到元件的非理想性,电路的可靠性设计,仿真,焊接,以及电路和软件的故障修理,文字幽默生动。此外本书还以较大篇幅介绍了作者作为研发部分的管理者,在人际沟通,管理方面的心得体会。本书即可供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师生作为参考,也适合电气工程师阅读。
标签: 电子电气工程师
上传时间: 2022-07-16
上传用户:jason_vip1
北邮《嵌入式系统技术基础》,。作为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 本书着眼于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系统开发方法的讲解。内容涉及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原理、PCB 设计等嵌入式技术的各个方面, 并且详细分析了当前主要的几种嵌入式系统如单片机系统、ARM系统、VxWorks 操作系统、DSP 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软硬件开发流程, 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和程序实例。
标签: 嵌入式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
旁人也许很难理解我看到这本电子书时的欣喜。十年了,作为TIMSP430技术支持工程师中的一员,或许当初对这个选择还有些许的不确定,而现在我则庆幸当年的决定。的确,MSP430本身是一个相对简单易用的产品,而LaunchPad更是一块MSP430的敲门砖。然而这十年间,我看着一批又一批的人对MSP430从陌生到熟悉,从饶有兴趣到用其打造出真实的产品,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企业成为国际上的领头羊……而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已经从普通的工程师变身为技术总监,还有一些则跳出了研发的范畴,从事系统咨询等更高视角的工作。可以说,在为MSP430做支持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因为我看到的是中国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客户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加入到电子设计的行业中,同时我也看到了TI的进步。MCU的发展对中国电子产业的重要性毋需多言,也许大家知道,TI的Jack Kirby是集成电路的发明人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少有人知道,拥有第一件微处理器专利的公司是TI,TI的Gary Boone在1973年获得第一个单片微处理器的美国专利授权。这些年来,TI一直都在逐步加大对MCU产品的投入,而产品技术上的进步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TI在思考如何改变自己以适应客户的需求,如何让客户更成功。
标签: timsp430
上传时间: 2022-07-27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