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并网<b>逆变器</b>模型

  • 基于DSP的逆变电源数字控制技术的研究.rar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逆变电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各行各业对逆变电源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的逆变电源输出波形要求不但具有高的稳态性能,还应有快的动态响应。单一的控制策略很难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因此,各种控制策略取长补短、相互渗透,构成复合控制器,是一种趋势所在。 本文讨论了当今各种比较流行的数字控制策略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无差拍控制和重复控制这两种控制策略的控制原理,并对其控制算法做了适当改进。无差拍控制动态性能极佳,但其稳态性能不理想,尤其是在带非线性负载时输出电压波形的总谐波畸变较大;而重复控制恰恰相反,它有着很好的稳态性能,但由于周期延迟环节的存在,控制指令不是立即输出,而是滞后一个参考周期才输出,使其动态性能较差。本文采用单相全桥拓扑结构为逆变器主电路,建立了它的连续状态空间模型和离散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它的开环输出特性,并分别阐述了改进的无差拍控制器和重复控制器参数的设计方法。 文章提出将改进的无差拍控制和重复控制这两种控制策略相结合,组成复合控制策略。利用MATLAB建立了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复合控制策略能使逆变电源获得理想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最后介绍了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的逆变电源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标签: DSP 逆变电源数字 控制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7-31

    上传用户:liber

  • SVPWM逆变技术的原理及仿真模型

    ·SPWM 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研究生姓名:何中一学科、专业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 究 方 向: 功率电子变换技术指 导 教 师: 邢岩 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自动化学院二ΟΟ五年二月目 录第一章 绪论 ………………………………………………………… 11.1 SPWM 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 ……………………………………………… 11.2 模拟控制方式和数字控制方式………………………………………

    标签: SVPWM 逆变技术 仿真模型

    上传时间: 2013-06-26

    上传用户:adamszq

  • DC-AC逆变技术及其应用

    本书在论述了电力电子及其逆变技术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按电气隔离、功率流向、电源性质、相数、模块数、电平数、能量去向、功率变换量、相关流向、电源性质、相数、模块数、电平数、能量去向、功率变换量、相关技术等类型,系统,深入并有创新地论述了方波、多重移相叠加阶梯波合成、脉宽调制、单向电压源高频环节、高频脉冲直流环节、双向电压源高频环节、谐振式双向电压源高频环节、电流源高频环节、直流变换器型高频环节、三相、并联、多电平、可再生能源并网、Delta等逆变技术和控制、驱动、缓冲、滤波等相关技术及其在逆变器中的应用。

    标签: DC-AC 逆变技术

    上传时间: 2018-08-10

    上传用户:wj4219

  • 自制家用简易逆变器电路图

    电路见图1当把开关K1打向“逆变”位置时,BG1导通,由时基电路NE555及外围元件组成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开始振荡,其充?放电时间常数可调节?如果选择R1=R2则输出脉冲的占空比为50%,该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1.443/(R1+R2+2W)C2,图中的元件数值可使振荡频率调在50Hz,振荡脉冲由役脚输出,波形为方波,该方波经C4耦合,R3?C5积分变为三角波,这个三角波又经RPC6,第二次积分和R5?C7第三次积分,变为近似的正弦波,通过C8耦合到BG2,由BG2放大后在B1的L2线圈上输出?当L2上端电压为正时,D4截止,D3导通,使BGPBG6截止,BG3?BG5导通,电流由电瓶正极→B2的L1-BG5-电瓶负极;当L2上端电压为负时,D3截止,D4导通,使BG2BG5截止,BG4?BG6导通,电流由电瓶正极一B2的L2-BG6电瓶负极?BGBG6交替导通?截止,经变压器B2合成正负对称的正弦波,并由L3升压送至逆变输出插座CZ12CZ2,供用电器使用,同时LED1(红色)亮,指示逆变状态?当开关打向“充电”位置时,市电经变压器B2降压?D5?D6全波整流?R11限流后对电瓶充电,同时LED2(绿色)亮,指示充电状态?

    标签: 逆变器 电路图

    上传时间: 2022-06-27

    上传用户:

  • 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及其逆变控制

    由张兴老师主编的一本关于光伏发电的书籍,系统详细介绍了当前的光伏并网发电以及逆变器控制的技术,比较前言,值得一看。

    标签: 太阳能并网 光伏发电 逆变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7-05

    上传用户:

  • 基于STM32F103为主控的5KW PCS逆变器:主控代码

    主控平台:STM32F103RCT6逆变拓扑:全桥功能:并网充电、放电;并网离网自动切换;485通讯,在线升级;描述:本方案适用于户用储能系统,提供完善的通讯协议适配BMS和上位机          本方案可实现并网充电、放电;自动判断并离网切换;可实现并机功能;风扇智能控制;提供过流、过压、短路、过温等全方位的保护基于arm的方案区别于DSP,提供一种性价比极高的选择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各衍生的电源产品

    标签: stm32f103 pcs 逆变器

    上传时间: 2022-07-26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 数字化IGBT逆变焊机的研究.rar

    随着焊接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数字化焊机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热点,本文开展了对数字化IGBT逆变焊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设计了数字化逆变焊机的主电路和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化焊机”的概念,分析了数字化焊机较传统的焊机的优势,然后结合当前数字化焊机的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特点,阐明了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内容。文章随后列出了整个数字化逆变焊机的设计思路和方案,简要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的特点,较为详细地解释了以DSP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设计过程。根据弧焊电源控制的要求,选择了控制器的DSP型号。 逆变焊机的主电路采用输出功率较大的IGBT全桥式逆变结构(逆变频率20KHz),由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中频变压器、输出整流电路和输出直流电抗器组成。文中简略介绍了主电路的设计要点及元件的选型和参数的计算,并对所设计的主电路进行了Matlab计算机仿真研究。 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采用TI(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DSP(TMS320LF2407)芯片作为CPU,由于其速度快(40MHz)、精度高(16bits)等特点,为弧焊逆变器控制系统真正实现数字化提供了条件。在DSP最小系统、电压电流采样调理模块、保护模块、键盘与显示模块等主要模块的作用下对整个焊接电源进行了实时的闭环控制与焊接过程的实时监控。控制电路采用脉宽调制方式(PWM)进行输出控制,即:控制IGBT的导通时间来实现焊机输出功率与输出特性的控制。设计了专门的“分频电路”,DSP输出的控制脉冲经过“分频电路”分成两路后,再经IGBT专用驱动模块M57959L,进行功率放大后,触发IGBT。DSP对输出电流和电弧电压进行实时采样,采用离散的PI控制算法计算后,输出相应的控制量来实时调节IGBT驱动脉冲的脉宽,进而调制输出电流,达到控制焊机输出的目的。 经过实验,得到了相应的输出电压电流波形、PWM波形和IGBT门极驱动的实验波形,该控制系统基本符合逆变焊机的工作要求。 最后,在对本文做简要总结的基础上,对于本逆变焊机的进一步完善工作提出了建议,为数字化焊机控制系统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标签: IGBT 数字化 逆变

    上传时间: 2013-08-01

    上传用户:x4587

  • 逆变.rar

    车载电源逆变器的电路原理图,功率可以达到1000w

    标签: 逆变

    上传时间: 2013-06-17

    上传用户:zhangzhenyu

  • 现代逆变技术及其应用

    现代逆变技术及其应用!对逆变器原理和设计很有帮助的资料!

    标签: 逆变技术

    上传时间: 2013-07-09

    上传用户:yumiaoxia

  • 基于STM32F103VC的家用型光伏逆变系统的研究

    为了推进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到居民家居生活中,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家用小功率电器工作的光伏逆变系统。系统采用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F103VC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运用软件方式产生SPWM波。逆变主拓扑回路采用两级全桥变换器,中间环节配合高频变压器升压。与传统的逆变器设计思路不同,前级全桥变换器采用SPWM波控制实现逆变取代以往恒定脉宽PWM控制,后级变换器作为频率50 Hz翻转开关来重构正弦波。该系统可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12 V电压转换为适用于家用电器工作的220 V/50 Hz交流电。

    标签: F103 STM 103 32F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ling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