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档为基于视觉导航两轮平衡车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总结文档,是一份很不错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上传时间: 2022-04-27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define PI (3.14159265)// 度数表示的角速度*1000#define MDPS (70)// 弧度表示的角速度#define RADPS ((float)MDPS*PI/180000)// 每个查询周期改变的角度#define RADPT (RADPS/(-100))// 平衡的角度范围;+-60度(由于角度计算采用一阶展开,实际值约为46度)#define ANGLE_RANGE_MAX (60*PI/180)#define ANGLE_RANGE_MIN (-60*PI/180)// 全局变量pid_s sPID; // PID控制参数结构体float radian_filted=0; // 滤波后的弧度accelerometer_s acc; // 加速度结构体,包含3维变量gyroscope_s gyr; // 角速度结构体,包含3维变量int speed=0, distance=0; // 小车移动的速度,距离int tick_flag = 0; // 定时中断标志int pwm_speed = 0; // 电机pwm控制的偏置值,两个电机的大小、正负相同,使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前进int pwm_turn = 0; // 电机pwm控制的差异值,两个电机的大小相同,正负相反,使小车左、右转向float angle_balance = 0; // 小车的平衡角度。由于小车重心的偏移,小车的平衡角度不一定是radian_filted为零的时候
上传时间: 2022-06-01
上传用户:
亚博智能 STM32平衡车平衡车小车之家资料51单片机两轮自平衡小车光盘10.芯片Datasheet09.超值学习资料08.喵呜地面站(电脑端多功能调试助手)07.开发环境及烧录工具06.CP2102串口驱动05.PDF书籍04.视频教程03.app02.源代码01.原理图自述文件.txt - 1.20KB
上传时间: 2022-06-05
上传用户:
IGBT关断电压尖峰是其中的主要问题,解决它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用叠层母线连接器件。针对二极管籍位型三电平拓扑两个基本强追换流回路,本文用ANSOFT Q3D软件比较研究了三类适用于多层母线排的叠层方案,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叠层母线分组连接结构,结合特殊设计的吸收电容布局,减小了各IGBT模块的关断过冲,省去阻容吸收电路,并优化了高频电流在不同电容间的分布,抑制电解电容发热。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两种方式计算该设计方案的杂散电感,并用实验加以证实。本文还设计了大面积一体化水冷散热器,表面可以贴装15个功率器件和若干传感器和平衡电阻,采用水冷方式以迅速带走满载运行时开关器件的损耗发热,并能达到结构紧凑和防爆的效果。在散热器内部设计了细槽水道结构以避开100多个定位螺孔,同时可以获得更大的热交换面积。本文分析了SCALE驱动芯片的两类器件级短路保护原理,并设计了针对两类保护动作的阈值测试实验,以确保每个器件在安全范围内工作;设计了系统控制和三类系统级保护电路:驱动板和控制板的布局布线经过合理安排能在较强的电磁干扰下正常工作。论文最后,在电抗器、电阻器、异步感应电机等不同类型、各功率等级负载下,对变流模块进行了测试,并解决了直流中点电压平衡问题。各实验证实了设计理论并体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基于STM32F103的平衡小车主板原理图+程序+设计说明
上传时间: 2022-07-03
上传用户:
基于STM32F4开发的四轴飞控板,主要用来实现滤波、平衡、控制等算法的平台原理图PCB+源码
上传时间: 2022-07-23
上传用户:shjgzh
平衡小车是通过两个电机运动下实现小车不倒下直立行走的多功能智能小车,在外力的推拉下,小车依然保持不倒下。如果通过简单的练习,一般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指把木棒直立而不倒的 放在指尖上,所以练习的时候,需要学会的两个条件:一是放在指尖上可以移动, 二是通过眼睛观察木棒的倾斜角度和倾斜趋势(角速度)。通过手指的移动去抵 消木棒倾斜的角度和趋势,使得木棒能直立不倒。这样的条件是不可以缺一的, 实际上加入这两个条件,控制过程中就是负反馈机制。文件是上述平衡小车的pcb原理图,通过分析可以很好的理解平衡小车的原理。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shjgzh
该文研究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问题、速度观测问题、速度控制问题和单片机控制技术.首先,该文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电势平衡方程非线性产生的原因,设计了反电势过零点观测器间接观测转子位置,阐述了观测器的设计和极点配置方法,分析了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介绍了消除转子位置信号干扰脉冲的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案,通过转子位置信号和霍尔位置信号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其次,针对无刷直流电机的速度检测和速度控制问题,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的一种时变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型,提出了模型的线性化技术,分析了影响电机速度控制的负载扰动,设计了速度观测器和鲁棒速度控制器,分别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给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最后,分析了无刷直流电机桥式驱动方式的特点和“端电压法”间接检测转子位置的原理,研究了“三段式”起动技术的转子定位、加速和切换问题,设计了桥式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单片机控制系统,分别对系统各组成部分做了详细的分析,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ANGLIANPO
该文以笼型转子型式的无刷双馈电机为对象,对无刷双馈电机的运行原理、设计理论和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研究了智能控制在无刷双馈电机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介绍了无刷双馈电机、调速系统发展概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了无刷双馈电机的原型及发展,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建立无刷双馈电机的稳态方程,推导出其功率和转矩平衡方程式,探讨了无刷双馈电机的特性. 3.在运行原理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无刷双馈电机的设计特点,确立无刷双馈电机的设计原则,编制无刷双馈电机的电磁设计程序,据此研制了无刷双馈电机样机.并进行了样机试验. 4.对无刷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建立了无刷双馈电机的网路模型、转子速模型、同步速模型.构建了无刷双馈电机的Simulink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 5.在比较无刷双馈电机传统控制策略后,提出适于无刷双馈电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建立了功率因数模糊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ongrui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因其高效性和实用性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技术,从分析其运行机理入手,比较了定桨距、变桨距和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的区别,选定双馈式变速恒频方案:它在低风速阶段主要进行变桨距调节追求最大风能捕获,高风速时通过控制双馈电机转子侧的电流,达到定子输出恒频和有功、无功的独立调节。变桨距风力机作为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设备,是风力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风电场风能资源的匹配问题直接影响到了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特性。本文以风能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风力机组设备的选型问题,建立起风速和风力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双馈异步电机是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其基本运行特点,指出双馈发电机具有普通交流电机无法比拟的优点;研究了稳态电路和功率平衡关系,并详细推导出M-T-0坐标系下的5阶状态方程,建立起定子磁链定向矢量控制系统,实现了定子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使电机控制简单化。变频器是双馈电机实现变速恒频运行的关键,本文选定了六脉波交-交变频器作为励磁电源。通过对其主电路结构、余弦交截法和触发脉冲产生原理等的进一步分析,建立起六脉波交-交变频器的数学模型,并处理了与变频器与发电机的接口问题。最后,利用Matlab6.5/Simulink5.0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dsgkjgk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