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转千兆以太网芯片,兼容usb2.0、usb1.1
上传时间: 2022-03-19
上传用户:
RTL8111H是瑞昱的PCI-e接口千兆以太网芯片。与RTL8111F相比,引脚从48个减少到32个,外围电路简单,不需要外部EEPROM,MAC地址烧写更加方便。由于RTL8111F面临停产,RTL8111H可以作为替代方案满足需求
上传时间: 2022-04-18
上传用户:
该文档为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网的设计总结文档,是一份很不错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可以下载看看………………
上传时间: 2022-04-25
上传用户:XuVshu
千兆网络接口数据手册.
标签: 网络接口
上传时间: 2022-05-12
上传用户:bluedrops
本实验将实现 FPGA 芯片和 PC 之间进行千兆以太网数据通信, 通信协议采用 Ethernet UDP 通信协议。 FPGA 通过 GMII 总线和开发板上的 Gigabit PHY 芯片通信, Gigabit PHY芯片把数据通过网线发给 PC
上传时间: 2022-06-03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具备GMII接口和ARP协议功能的千兆以太网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
C6678双千兆网接口设计方案
上传时间: 2022-07-10
上传用户:
1.深入研究PCIe和千兆以太网,了解PCIe和千兆以太网的技术优势,具体分析PCle和千兆以太网的传输协议,详细说明PCleTLP数据包格式和以太网标2.完成PCIe DMA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FPGA端Verilog逻辑模块开发以及PC端的驱动和C应用程序开发。FPGA端基于PCle IP Core完成了发送接收引擎模块、寄存器读写控制模块和FIFO读写控制模块的设计。定义了相应模块的接口,并分析了数据传输的时序。PC端采用WinDriver进行PCle的驱动开发,并根据WinDriver提供的驱动API函数完成C应用程序的设计。3.完成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设计方案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FPGA端Verilog逻辑模块开发以及PC端Winpcap应用程序开发。FPGA端基于嵌入式三态以太网MACIPCore,设计了发送接收引擎模块、FIFO读写控制模块和物理接口模块。定义了相应模块的接口,并分析了数据传输经过Locallink接口和Client用户接口上的传输时序。PC端采用Winpcap提供的网络编程完成了C应用程序的设计,实现了捕获FPGA端发送的数据包以及发送原始数据包至FPGA端的功能。4.PCIe DMA数据传输系统和千兆以太网数据传输系统在Xilinx ML507开发板上进行了性能测试。记录FPGA与PC间进行读写测试的结果,验证这两个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最后分析了影响系统传输速率的原因以及系统目前仍存在的不足。
上传时间: 2022-07-11
上传用户:xsr1983
用RTL8367RB打造的五口全千兆交换机(PCB)
上传时间: 2022-07-29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Intenret已经从最初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而演变为商业行为,网络安全性需求日益增加,高速网络安全保密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网速无限制的追求,高速网络硬件加密设备也必将成为需求热点。另一方面,IPSec协议被广泛的应用于防火墙和安全网关中,但对IPSec协议的处理会大大增加网关的负载,成为千兆网实现的瓶颈。本文便是针对上述现状,研究基于高性能FPGA实现千兆IPSec协议的设计技术。 目前,国外IPSec协议实现已经芯片化,达到几千兆的速率,但是国内产品多以软件实现,速度难以提高。本文采用的基于FPGA的IPSec技术方案,采用硬件实现隧道模式下的IPSec协议,为IP分组及其上层协议数据提供机密性、数据完整性验证以及数据源验证等安全服务。在以VPN为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以KDIPSec为设备原型以IPSec协议为出发点的千兆网络系统环境模型,从硬件体系结构到各个模块的划分以及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这几个方面描述了KDIPSec实现技术,最后描述了一些关键模块的FPGA设计和和仿真。所有处理模块均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中实现,处理速率超过1Gb/s。
上传时间: 2013-07-03
上传用户:wfl_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