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P89C51/89C52/89C54/89C58含有非易失FLASH\并行可编程的程序存储器,所有器件都是通过引导装载器串行编程(ISP)见P89C51RC+/89C51RD+数据手册. 种系列单片机采用先进CMOS工艺的单片位微控制器,是80C51微控制器系列的派生.和80C51指令相同.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二十八号
CAT9555 是一款基于COMS 工艺的器件,它提供了I2C 和SMBus 在应用中的16 位通用并行输入、输出口的扩展。当应用中需要额外的I/O 口来连接传感器、电源开关、LED、按钮、风扇等时,可使用I/O 扩展器件实现简单的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jiangxiansheng
CAT9554 是一款基于I2C 和SMBus 接口的8 位通用型输入输出(GPIO)扩展器件,采用CMOS 工艺,一定程度上可缓解I/O 口紧张问题。CAT9554 由以下部分组成:一个输入寄存器、一个输出寄存器、一个配置寄存器、一个极性反转寄存器和一个兼容I²C 与SMBus 的接口。系统主控制器可以通过写CAT9554 的配置寄存器来配置任何一个引脚的输入输出状态,同时也可以通过写极性反转寄存器来反转任意一个引脚的输入电平状态。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nunnzhy
在冶金、化工,机械等各类工业控制中,电加热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器大多还停留在国际60年代水平,仍在使用继电一接触器控制或常规PID控制,自动化程度低,动态控制精度差,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工艺技术要求。电加热炉的温度是生产工艺的一项重要指标,温度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电加热炉由电阻丝加热,温度控制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升温尊向性等特点。而且,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电加热炉温度控制遇到了很多困难:第一,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第二,不能很好地解决非线性、大滞后等问题。以精确数学模型为基础地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遇到了极大地困难,而以语言规则模型(IF—THEN)为基础的模糊控制理论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国内现有的一些模糊设计方法大多存在不同缺点,而且真正把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系统的也较少。所以,深入研究在电加热炉系统控制中具体模糊控制设计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电加热炉这一控制对象,以Ts.94—1型号的箱形电加热炉为参考对象,分别采用工业控制中普遍使用的PID控制、经常见到的模糊控制策略,如基本模糊控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并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上述电加热炉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双模糊控制器。双模糊控制器在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对比例因子进行调整,克服原算法复杂丽不实用的特点,根据电加热炉不同的工作状态采用不同的模糊控制器,提高了控制精度,改善了控制效果。本文把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建立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把不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系统与有价值的经验数据或参考模型相结合,弥补了模糊控制的不足,使模糊控制系统更能发挥其强大优势,控制效果理想。在实践应用方面,以电加热炉为控制对象,开发了89C51单片机模糊控制器,主要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yuanwenjiao
摘要:介绍了一种使用新型单片机作为控制单元的焊接防触电装置的硬件系统和控制软件。硬件部分包括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单片机控制部分和由晶闸管组成的强电部分,控制软件采用PID(Pm-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1)控制算法,使得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焊接的防触电功能,而且还可以控制焊接电流,使焊接电流满足焊接工艺要求的恒流特性,获得较好的焊接效果。关键词:单片机应用;焊接电源;防触电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YUANQINHUI
描述P89C660/662/664/668单片机内带6KB/32KB/64KB/64KB Flash存储器,该存储器既可并行编程也可以串行在系统编程(ISP).在实际的成型产品中,可通过ISP升级用户程序. 在Boot ROM程序中可通过一个默认的串行下载器(UART)对Flash存储器作ISP编程,而在Flash代码区中并不需要有调用下载器的代码,用户程序可通过调用在Boot ROM中的标准子程对Flash存储器擦写和再编程(即IAP). 该器件在6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是传统的80C51的两倍.一个OTP结构位让用户选择传统的12个时钟周期. 该器件用advanced CMOS工艺制造,是80C51单片机家族的衍生品.其指令集和80C51相同. 该器件有四个8位I/O口,三个16位定时器/事件计数器,多中断源,四个优选级,可嵌套中断结构,一个增强型UART和片内振荡器以及时序电路. P89C660/662/664/668新增特性使其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为某些应用提供PWM,高速的I/O和加/减计数,如汽车控制.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FreeSky
摘要: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基于温度梯度驱动的液滴传输芯片,以实现对微液滴传输的精确控制.介绍了驱动原理和工艺流程,分析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该芯片利用温度梯度下液滴表面形成的表面张力梯度来传输液滴,采用玻璃作为衬底,Ti为电阻加热器,Au为电极,PECVD氧化硅为介质层,碳氟聚合物为疏水层,实现了器件制作.芯片采用开放式结构,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测试结果表明,驱动功率为0.38W时,去离子水和硅油的传输速率分别达到0.1mm燉s和1mm燉s.关键词:微液滴;温度梯度;表面张力梯度;电阻加热器;开放式结构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ukuk
目前宏晶STCMCU全系列单片机是基于FLASH制造工艺的8051单片机。宏晶STC将8051 ISP在线编程衫化强制普及化,并低成本实现了内部EEPROM功能。宏晶STCMCU给8051注入了新的灵魂,实现了中国大陆工程师的梦想。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旭521
本章简单介绍了单片机技术与SOC技术的发展,以及μPSD3200系列单片机的技术性能。 单片机是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的简称,它的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定时/计数器、各种串/并行I/O接口电路等。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近年来,由于半导体技术和工艺的快速发展,以及针对各行各业的实际应用需要,单片机的开发方面又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SOC(SystemOnChip,片上系统)等名词日益被人们所熟悉和关注。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jasonheung
前言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在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习必须理论和实践并重。为配合《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开设了《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实验》。 本实验分为软件模拟部分和系统仿真部分,使同学们在计算机上编辑、调试程序,掌握单片机汇编程序的编写技能和调试能力,并且可以利用仿真器看到应用系统的运行,增强对硬件系统的感性认识,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本实验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仪器使用能力和硬件电路的调试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做实验的同时,注意学习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平时多了解相关电路的原理、元件的特性及电路板的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使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com1co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