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工业传感器技术

  • 现代新型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绪论第一章 光纤传感器第二章 固态图像传感器第三章 红外传感器第四章 生物传感器第五章 机器人传感器第六章 气体传感器第七章 湿度传感器第八章 非晶态合金传感器第九章 智能式传感器第十章 微波传感器第十一章 其他新型传感器参考文献.全书共分十一章,分别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固态图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非晶态合金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微波传感器及其他新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基本特性和应用实例。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反映了当代传感器技术的新发展与新成就。 全书可作为测试计量技术、仪器仪表、自动控制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本科生、大专生选用,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标签: 传感器原理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gundamwzc

  • 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地位与作用

    检测技术及仪表的地位与作用1.1. 1检测仪表的地位与作用一、 检测仪表  检测――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和试验,取得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的过程。检测仪表――专门用于“测试”或“检测”的仪表。二、 地位与作用:1、 科学研究的手段 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中有1/4是属于测试方法和仪器创新。2、 促进生产的主流环节3、 国民经济的“倍增器”4、 军事上的战斗力5、 现代生活的好帮手6、 信息产业的源头1.1.2 检测技术是仪器仪表的技术基础一、非电量的电测法――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来测量  优越性:1)便于扩展测量的幅值范围(量程)      2)便于扩宽的测量的频率范围(频带)      3)便于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            4) 便于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实现测量的智能化和网络化二、现代检测技术的组成: 电量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非电量电测技术。三、仪器仪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质就是“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 “应用要求”=仪器仪表 1.2 传感器概述1.2. 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一、 传感器的定义国家标准定义――“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当今电信号最易于处理和便于传输)  通常定义――“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或“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二、 敏感器的定义――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的器件或装置1、当 即被测非电量X正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时,可直接用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X转换成电量Y。 2、当 即被测非电量X不是传感器所能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时,就需要在传感器前面增加一个敏感器,把被测非电量X转换为该传感器能够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Z。

    标签: 检测技术 仪表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2728460838

  •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本文利用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技术而开发设计了这一温度监控系统。文中传感器理论单片机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详细地讲述了利用热敏电阻作为热敏传感器探测环境温度的过程,以及实现热电转换的原理过程。 本设计应用性比较强,设计系统可以作为生物培养液温度监控系统,如果稍微改装可以做热水器温度调节系统、实验室温度监控系统等等。课题主要任务是完成环境温度检测,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调节并通过计算机实施温度监控。设计后的系统具有操作方便,控制灵活等优点。

    标签: 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17-05-31

    上传用户:xuanchangri

  • 传感技术介绍

    传感器技术简介,是对学生进行讲座、课程介绍的参考资料。

    标签: 传感技术

    上传时间: 2021-04-23

    上传用户:quanjj

  • 三菱FX_Q系列PLC应用技术

    可编程厅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是随着技术的进步 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PLC 从1969年问世以来,由于其具有通用灵活的控制性能、可以适应各种工业环境的可靠性、简单方便的使用性能,在I业自动化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有人将它与数控技术、CAD/CAM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并称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四大支柱。为了满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需要,便于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PLC应用技术,本书以PLC的工程应用为目的,以蒙FX/O系列PLC为对象,按照实际PLC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要求。分为基础篇"、。设计篇"、“编程篇"、"功能篇"、"通信篇"、"网络篇”、"维修篇 7篇内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三菱FX系列(包括FXis/FXIN/FX1NC、FX2N/FX2NC、 FX3u/FX3uc) 、O系列PLC的性能以及在各种不间同场合使用时的硬件设计、程序设计、功能调试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基础篇"介绍了PLC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分别对FX/O全系列PLC的基本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安装与连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作了系统、详细的阐述,可以供PLC控制系统的模块选型、硬件设计、 安装调试、维修服务等参考。"设计篇按实际PLC控制系统I程设计的要求,重点叙述了PLC控制系统在总体设计、系统规划、主回路与控制设计、I/0 连接设计、可靠性设计、安装与连接设计、PLC 梯形图设计、顺序功能图( SFC )设计等方面的具体方法、步骤与要点。本篇广泛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标准、先进设计思想,并分析了某进口设备的实际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特点,对各类电e气设计人员、PLC控制系统I程设计人员有很大的实用参考价值。

    标签: plc 三菱

    上传时间: 2021-12-19

    上传用户:XuVshu

  • 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实例

    介绍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针对每一类传感器给出具体的应用实例。

    标签: 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1-26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 基于EtherCAT与CANopen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控制网络所需负担的工作也日趋繁重,整个网络中传递信息的规模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长,这给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伺服系统作为一种对控制精度、动态响应等性能指标要求很高的控制系统,也必须面对这些问题。本论文研究了将工业以太网技术应用于伺服系统的方法。通过将EtherCAT工业以太网协议与CANopen规范相结合,以TMS320F2812系列DSP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伺服驱动器的工业以太网通信接口,组建了网络化的运动控制系统。通过分析EtherCAT与CANopen相关技术细节,阐述了将CANopen与EtherCAT相结合的关键点,给出了多种运动控制模式的设计方式,分析了软件设计和实现的具体方法和要点。本文按照分层和模块化的方式给出了通信接口的设计过程,按层次分为三个大的模块:EtherCAT通信模块、CoE通信模块与CANopen运动控制模块。对各个模块又根据功能分为多个子模块,其中EtherCAT 通信模块主要包括:EtherCAT状态机服务、邮箱服务和过程数据服务:CoE通信模块包括:服务数据对象(SDO)服务、过程数据对象(PDO)服务、对象字典服务;运动控制模块包括设备状态机服务和多种运动控制模式的实现模块。对每个模块本文都给出了具体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本文实现了四种运动控制模式下的实际控制结果,包括周期同步的位置与速度模式以及位置与速度轨迹规划模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同步协调的控制要求。最后对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标签: ethercat canopen

    上传时间: 2022-05-27

    上传用户:

  • EtherCAT工业以太网从站设备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随着工业控制对可靠性与实时性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总线因无法突破实时性,通信效率及总线供电等技术瓶颈而逐渐被一些新的技术所替代。在国内外,一种将以太网应用于工业控制的新兴工业以太网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EtherCAT是一种基于改进的以太网帧结构的工业以太网协议,是目前可靠性和实时性最高的工业以太网协议之一。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TM32处理器的EtherCAT从站协议栈的实现方法。首先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及应用层研究分析了 EtherCAT协议。其次,重点设计开发基于STM32处理器的EtherCAT从站设备的协议软件,设计并实现了从站状态机、周期性过程数据及邮箱数据三大通信任务的软件代码。在已搭建的 EtherCAT主从站运行平台验证了系统的可靠与实时性。EtherCAT报文的一次发送和接收共需2ms,该时间随着从站个数的增加变化不大。最后,本文创新点是设计一种基于 EtherCAT实时通信协议栈的智能家居网络控制系统,比以往采用单片机作为终端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在扩展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实时性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实现了智能家居中智能开关与人脸识别门禁两部分应用控制任务,该系统提高了家居控制的安全性及实时性,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工业以太网应用技术之一。  从站协议栈实现EtherCAT的从站功能,并且运行于STM32处理器上,提高了从站运行速度,保证整个EtherCAT系统的实时性。

    标签: ethercat 工业以太网

    上传时间: 2022-05-27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 远程测温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课题研究背景温度是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度量,是自然界主要的物理量之一。而温度的测量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研等部门最普遍的测量项目,温度测量仪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实验室,工业,环保,卫生防疫,仓储运输,博物馆,温室等领域,因此温度测量技术的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面对一些特殊的测量对象,比如在发生故障时由于电流过大或其他原因引起温度上升而导致电器损坏的强电系统,需要监测炉内温度的的旋转炉,这些系统都不能用于有线数据传输。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工业环境,以人工方式直接操作设置仪表温度也不现实,因此采用无线方式进行温度检测尤为必要。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远程传输技术正朝着低功耗、多功能化、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无线化的方向发展。1.2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发展及现状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将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集于一体,为随机性地研究数据提供了方便,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正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中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多年来经过不同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精细农业、安全监控、环保监测、建筑领域、医疗监护、工业监控、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自由空间探索、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展示。在目前看来能量供给、可靠性、微型化是制约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的最大问题.传感器节点通常由自身携带的电池侠电,能量有限,而且由于条件的限制,难以在使用过程中给节点更换电池,通过采用低频可以减少射频设备功耗,但频率越低对应天线尺寸越大而不便于节点微型化。能量获取与存储容量与设备体积呈正比,充足的能源与微型化设计之间的矛盾难于调和。这些技术问题还有待解决,相关的研究有待深入。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方兴未艾,要想让其更好地为人们生活服务,不仅需要研究人员开展广泛的应用系统研究,更需要政府的引导,企业的积极参与。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签: 远程测温 无线传输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kent

  • 基于AVR单片机的双足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机器人是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能实现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机器人代表了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在工业、农业、医学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宋健院士在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第14届大会报告中指出:“机器人学的进步和应用是20世纪自动控制最有说服力的成就,是当代最高意义上的自动化”2吗。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Robot Institute of America,RlA)于1979年给机器人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作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双足机器人(Humanoid Robot)由于其广阔的应用空间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所谓双足机器人,又称仿人机器人,是具有人形的机器人,是关节转动灵活,控制系统复杂,能完成高难度的动作的机器人。它是机械、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微电子学、模式识别、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仿生学等多学科和技术综合的结果,代表着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研制与人类特征类似,具有人类智能、灵活性,并能与人类交流,不断适应环境的双足机器人一直是人类的努力的目标]。与传统机器人相比,双足机器人具有显著的优势,比一般机器人有更大的机动性、灵活性,同时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双足机器人的出现是控制科学、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学科的技术进步,以及机器人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人类日常生活需要的产物。双足机器人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探测、军事侦察、生活服务与娱乐等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双足机器人在拓展人类的认知范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外层空间、深海等人类尚不能到达的环境都有双足机器人的身影;其次双足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在恶劣、危险条件下或其它不适合人类活动的环境中。双足机器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双足机器人的广泛的应用背景和商业价值,所以近年来,双足机器人成为机器人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

    标签: avr单片机 双足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