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安全技术

  • 华为网络安全白皮书2013-cn

    华为网络安全白皮书2013-cn网络安全一直是我们的客户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也是政府和供应商非常关注的事情。这也是华为关注 的一个焦点,保障网络安全是我们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 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供应商、客户和政策与法律制定者之间的全球合作,我们才能在应对全球网络安全 挑战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我们还认为,我们必须共享知识和理解,知道什么行得通、什么行不通,从而 减少人们将技术用于从未预料之处的风险。 如果真存在一个针对网络安全挑战的简单答案或者解决方案,那它应该早已经被发现并且采用了。然 而,全球持续地就标准、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争论的事实,恰恰说明我们还处于早期,我们必须共享 有效的方法,让他人可以适用并改进。 本白皮书为我们行业的整体知识尽一份微薄之力,帮助人们理解像华为这样的供应商正在考虑的与网络 安全相关的一些政策、流程和变革,希望对你们有用。我们欢迎大家反馈意见,并希望大家能够提出建 设性意见:你们认为我们以及整个行业需要做什么其 他事情,以改进我们设计、构建和部署更加安全的 技术的方法。 特别地,我想以华为董事会副主席以及全球网络安全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澄清一下我们公司的立场。 我们可以确定:除了提高我们端到端网络安全能力的建议之外,我们从来没有收到来自任何政府及 其机构的指示或要求,去改变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政策、流程、硬件、软件或雇佣实践或其 他任何事情;我们从来没有被要求向任何政府及其机构提供我们技术的访问权限或任何公民或组织 的任何数据或信息。 我们确定,我们公司将会坚定不移地坚持我们的承诺,继续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合作,提高我们在设 计、开发和部署安全的技术方面的能力和效果。 我们坚信,如果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创新得以最大化,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经济水平,世界将会 更加美好。华为将会继续在运营中和我们做的所有事情上坚持开放透明的方针和负责任的立场。

    标签: 华为 网络安全

    上传时间: 2022-02-28

    上传用户:

  • 华为网络安全白皮书2012-cn

    华为网络安全白皮书2012-cn前言 本文件公开坦诚地阐述了华为对于以下问题的观点:网络安全以及其 对技术、社会和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在本文件中,我们结合历史背景从总体上阐述了网络安全的现状、参 与者以及空前扩展的全球供应链给我们大家带来的独特挑战。 文件还概述了华为的网络安全方法和全球供应链的挑战,并就全行业 如何积极务实地解决这些担忧提出了一些建议。毫无疑问,我们需要 在全行业的公共和私有部门之间持续增强透明,更加团结合作,主动 管理网络安全并降低全球供应链风险。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华为致力于与各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持续 创新、共建标准,确保我们提供的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的完整性和安 全性能够满足或超越我们客户的需求,并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必要的保 障信心。本文件是为了促进全行业对我们的了解而采取的一个举措, 促进行业了解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为确保我们大家将来有一个安全和更 好的网络而做出的努力,并就企业和政府在管理全球网络安全风险方 面需要采取的行动提出自己的意见。

    标签: 华为 网络安全

    上传时间: 2022-02-28

    上传用户:

  • 华为AI安全白皮书2018-cn

    华为AI安全白皮书2018-cn近年来,随着海量数据的积累、计算能力的发展、机器学习方法与系统的持续创新与演进,诸如图像识别、语音识 别、自然语言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普遍部署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公司都将增大在AI的投入,将其作为业务发展 的重心。华为全球产业愿景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实现1000亿联接,覆盖77%的人口;85%的企业应用将部署到 云上;智能家庭机器人将进入12%的家庭,形成千亿美元的市场。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商业应用充分预示着一个万物智能的社会正在快速到来。1956年,麦卡锡、明斯基、 香农等人提出“人工智能”概念。60年后的今天,伴随着谷歌DeepMind开发的围棋程序AlphaGo战胜人类围棋冠 军,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全面爆发。如今,芯片和传感器的发展使“+智能”成为大势所趋:交通+智能,最懂你的 路;医疗+智能,最懂你的痛;制造+智能,最懂你所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们认为人工智能在过去二十年 快速崛起主要归结于如下三点原因[1]:1)海量数据: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据以语音、视频和文字等形式快速增 长;海量数据为机器学习算法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2)高扩展计算机和软件系统:近 年来深度学习成功主要归功于新一波的CPU集群、GPU和TPU等专用硬件和相关的软件平台。3)已有资源的可获得 性:大量的开源软件协助处理数据和支持AI相关工作,节省了大量的开发时间和费用;同时许多云服务为开发者提供 了随时可获取的计算和存储资源。 在机器人、虚拟助手、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各个行业,人工智能正朝着历史性时刻迈进。谷 歌、微软、亚马逊等大公司纷纷将AI作为引领未来的核心发展战略。2017年谷歌DeepMind升级版的AlphaGo Zero横 空出世;它不再需要人类棋谱数据,而是进行自我博弈,经过短短3天的自我训练就强势打败了AlphaGo。AlphaGo Zero能够发现新知识并发展出打破常规的新策略,让我们看到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潜能。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将会是一个全联接、超智能的世界。人工智能将为人们带来极致的体验,将 积极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标签: 华为 ai

    上传时间: 2022-03-06

    上传用户:

  • 基于蚂蚁算法的光谱吸收光纤甲烷监测技术的研究

    在我国煤矿的生产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始终是煤矿开采最为关心的问题,煤矿井下瓦斯气体所引起的爆炸事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其中甲烷气体是瓦斯气体的最主要的成分。传统上的甲烷气体检测大都采用化学检测方法,但是该种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人们开始研究采用光学方法代替化学检测的方法。本文采用了基于蚂蚁算法的光谱吸收光纤监测系统对甲烷气体实施监测本论文通过对瓦斯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检测技术的历史发展背景和国内外刈其研究现状的介绍,对于传统的甲烷气体检测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局限性问题分析,提出了基于蚂蚁算法的光谱吸收光纤甲烷隘测系统。首先介绍了气体光谱吸收原理和蚂蚁算法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说明了蚂蚁BP神经网络算法,系统采用了型号为 MXSLD-CS65M5A的激光器,斩波器,测量气室等甲烷气体传感器系统,通过使用蚂蚁BP神经网络算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优化设计,最后选用 Labview软件对数据进行测量显示,测试系统运行的可行性。通过实验,检验了基于蚂蚁算法的光谱吸收光纤甲烷传感系统的效果,本系统的实验测试数据可以通过 LabView软件的设计进行保存,对甲烷气体浓度的检测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和自动报警功能。研究基于蚂蚁算法的光谱吸收光纤甲烷传感系统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标签: 蚂蚁算法

    上传时间: 2022-03-10

    上传用户:canderile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模糊理论的决策级数据融合技术的分析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许多具有低功率无线收发装置的传感器节点组成,它们监测采集周边环境信息并传送到基站进行处理在某一时刻通过wSN采集的数据量非常大,如何正确、高效地处理这些数据成为当前WSN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传感器节点一般部署在恶劣环境中,一些偶然因素会使采集的数据中出现不准确的数据,用户依据这样的数据很难准确判断出被测对象的真实状态。基于模糊理论的决策级数据融合算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国家863研究项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铁路危险货物在途安全状态监测技术研究》为背景,结合铁路运输中棉花在途状态监测系统的开发,在分析了当前有效的决策级数据融合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决策级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被测对象状态的描述。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了WSN中传统的决策级数据融合算法,如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和算术平均数数据融合算法,总结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和检测系统的需求,进步明确理想算法应达到的目标。(2)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两阶段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第一阶段利用基于贴近度的数据融合算法进行同类数据的融合校准,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剔除错误的和可信度较差的数据,得到相对更加准确的数据,第二阶段利用模糊推理对第个阶段得到的异类数据进行融合推理,得到被测对象当前状态的描述,为决策提供支持(3)结合实测数据仿真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结果证明与传统的融合算法相比,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被测对象状态

    标签: 无线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

  • 电动汽车ChaoJi传导充电技术白皮书

    2020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编制ChaoJi充电技术白皮书,全面阐述了ChaoJi充电系统、通信协议、连接器等技术方案、未来标准和产业规划等。日本基于同一解决方案同步编制了新一代充电标准CHAdeMO3.0。ChaoJi充电技术是基于国际三种主流直流充电系统和充电接口技术研发的面向下一代的全球统一的充电接口技术,在完全向前兼容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考虑了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实现了传导充电技术路线的升级。  1)解决现有问题。ChaoJi充电系统解决了现有2015版接口设计上的固有缺陷,如公差配合,IPXXB安全设计、电子锁可靠性以及PE断针和人体PE的问题。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电击防护、防火及热安全设计上有了大幅度的改进,提升了充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2)引入新的应用。ChaoJi充电系统已经率先在大功率充电中得到应用,最大充电功率可提升到900kW,解决了一直以来存在的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同时为慢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加速了小功率直流充电技术的发展。  3)适应未来发展。ChaoJi充电系统也为今后的技术升级做了充分的考虑,包括具有超大功率的适应能力、支持V2X、信息加密、安全认证等新技术应用,支持未来通信接口从CAN向以太网升级,为千安以上超大功率充电预留了升级空间。  4)兼容性好,不改变现有车桩产品。采用适配器方式解决了新车到老桩充电问题,避免了对原有设备和产业改造的难题,可以实现技术平稳升级。  5)与国际接轨,引领发展。ChaoJi充电系统在研究过程中,就充电连接器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讯协议、向前向后的兼容方案以及国际标准化等方面与日本、德国、荷兰等专家开展了深入的合作,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信息交换,为ChaoJi充电方案成为广泛接受的国际标准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中日将携手积极营造ChaoJi充电技术的产业生态环境,联合国内外的汽车制造厂家,同步进行充电技术的升级和标准的国际化。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新一代ChaoJi充电系统纳入国际标准,使ChaoJi成为具有全球兼容性的通用标准。

    标签: 电动汽车

    上传时间: 2022-04-24

    上传用户:xsr1983

  • 汽车电子网络安全标准化白皮书

    经过数十年技术演进,目前发动机控制、底盘控制、车身电子控制 等传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极为成熟,车辆信息服务系统、定位导航系 统、电子娱乐系统等车载电子装置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深入,汽车电 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不断扩展丰富。预测显示到2020年每辆汽车上各类 电子装置将超过200个,在实现各类电子装置实时可靠传输数据、提供信 息化服务的同时,汽车电子网络安全防护的理念、方法、技术、政策、标 准等也必须跟上需求发展的步伐。如何建立更为安全可靠的汽车电子系统 架构,满足开放式网络互联环境下的安全需求,部署有效措施防范安全风 险,并形成切实可落地的标准,这一系列难点问题都值得我们加紧研究、 持续关注

    标签: 汽车电子 网络安全

    上传时间: 2022-05-07

    上传用户:

  •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ISO26262-9

    ISO 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国际标准是针对总重不超过3.5吨八座乘用车,以安全相关电子电气系统的特点所制定的功能安全标准,基于IEC 61508《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系统功能安全》制定,在2011年11月15日正式发布。ISO 26262是史上第一个适用于大批量量产产品的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标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ISO 26262仅针对安全相关电子电气系统,包含电机、电子与软件零件,不应用于非电子电气系统(如机械、液压等)。功能安全之设计议题在汽车领域已被重视,因其关系人员安全与公司商誉等问题,透过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Hazard Analysis & Risk Assessment,HARA)及V模型设计架构,使功能安全需求等级得到一致性的分析结果,以利汽车电子系统之生命周期考虑到所需失效防止技术与管理要求,并借由设计开发、查证(Verification)及确认(Validation)等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DEV)流程加以实现,使得产品之功能安全符合所需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

    标签: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 iso26262 国际标准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

  •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ISO26262-5

    ISO 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国际标准是针对总重不超过3.5吨八座乘用车,以安全相关电子电气系统的特点所制定的功能安全标准,基于IEC 61508《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系统功能安全》制定,在2011年11月15日正式发布。ISO 26262是史上第一个适用于大批量量产产品的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标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ISO 26262仅针对安全相关电子电气系统,包含电机、电子与软件零件,不应用于非电子电气系统(如机械、液压等)。功能安全之设计议题在汽车领域已被重视,因其关系人员安全与公司商誉等问题,透过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Hazard Analysis & Risk Assessment,HARA)及V模型设计架构,使功能安全需求等级得到一致性的分析结果,以利汽车电子系统之生命周期考虑到所需失效防止技术与管理要求,并借由设计开发、查证(Verification)及确认(Validation)等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DEV)流程加以实现,使得产品之功能安全符合所需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

    标签: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 iso26262 国际标准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

  •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ISO26262-3

    ISO 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国际标准是针对总重不超过3.5吨八座乘用车,以安全相关电子电气系统的特点所制定的功能安全标准,基于IEC 61508《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系统功能安全》制定,在2011年11月15日正式发布。ISO 26262是史上第一个适用于大批量量产产品的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标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ISO 26262仅针对安全相关电子电气系统,包含电机、电子与软件零件,不应用于非电子电气系统(如机械、液压等)。功能安全之设计议题在汽车领域已被重视,因其关系人员安全与公司商誉等问题,透过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Hazard Analysis & Risk Assessment,HARA)及V模型设计架构,使功能安全需求等级得到一致性的分析结果,以利汽车电子系统之生命周期考虑到所需失效防止技术与管理要求,并借由设计开发、查证(Verification)及确认(Validation)等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DEV)流程加以实现,使得产品之功能安全符合所需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

    标签: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 iso26262 国际标准

    上传时间: 2022-05-30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