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再看图的右边,标号 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P0.X引脚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
上传时间: 2014-01-13
上传用户:fandeshun
摘要:本文介绍了C8051F系列单片机在远端测控装置中的应用,给出了整个系统的结构,包括硬件配置和系统网络构成,对一些技术问题也做出了详尽的说明。 关键词:C8051F,远端测控;硬件配置,单片机,SoC C8051F单片机是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芯片(SoC),具有与8051指令集完全兼容的CIP-51内核和高速、高性能、高集成度等特点。在本文设计的一套远端测控装置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s蓝莓汁
在冶金、化工,机械等各类工业控制中,电加热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器大多还停留在国际60年代水平,仍在使用继电一接触器控制或常规PID控制,自动化程度低,动态控制精度差,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工艺技术要求。电加热炉的温度是生产工艺的一项重要指标,温度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电加热炉由电阻丝加热,温度控制具有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时变性、升温尊向性等特点。而且,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电加热炉温度控制遇到了很多困难:第一,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第二,不能很好地解决非线性、大滞后等问题。以精确数学模型为基础地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论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遇到了极大地困难,而以语言规则模型(IF—THEN)为基础的模糊控制理论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国内现有的一些模糊设计方法大多存在不同缺点,而且真正把理论研究应用到实际系统的也较少。所以,深入研究在电加热炉系统控制中具体模糊控制设计理论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电加热炉这一控制对象,以Ts.94—1型号的箱形电加热炉为参考对象,分别采用工业控制中普遍使用的PID控制、经常见到的模糊控制策略,如基本模糊控制,对其进行仿真实验,比较,并进行了理论分析。针对上述电加热炉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双模糊控制器。双模糊控制器在参数自整定模糊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对比例因子进行调整,克服原算法复杂丽不实用的特点,根据电加热炉不同的工作状态采用不同的模糊控制器,提高了控制精度,改善了控制效果。本文把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建立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把不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系统与有价值的经验数据或参考模型相结合,弥补了模糊控制的不足,使模糊控制系统更能发挥其强大优势,控制效果理想。在实践应用方面,以电加热炉为控制对象,开发了89C51单片机模糊控制器,主要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yuanwenjiao
日电电子16位单片机--78K0R 简述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vmznxbc
功能描述STL215为8位FLASH结构单片机,内置68K字节FLASH程序空间及1.5K字节数据空间。36个双向IO口,可以直接与3.3V及5V的系统连接,仅使用SCL及SDA可以在板上下载程序及调试。内置32K带掉电记忆的空间,可以不增加24C01或类似的芯片完成记忆功能。内置由RC振荡独立运行的看门狗,即使在较大干扰的场合也能获得更稳定的运行。内置掉电复位电路,当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15%后系统复位,复位后所有IO都为高电平。所有IO口在上电时都为高电平,由STL215内部的上拉电阻拉高。RST复位脚可以用复位IC或使用由电阻及电容组成RC复位以降低成本。晶振使用的范围可从4MHz至33MHz,只需晶振及一个电容即可实现振荡,降低了成本及简化了电路。PD7至PD0没有内置上拉电阻,应用时可接地或增加上拉电阻作控制之用。PB2有遥控输入端口,内置专用的接收硬件,纠错能力更强,在没有用到遥控输入的场合可作普通IO之用。使用龙珠科技专用的AR5升级器可以从SCL及SDA下载程序及调试。SCL及SDA可与其他标准的I2C器件相连,在有I2C的应用中不需要额外使用资源即可下载程序及调试。配套用WriteAR5.exe文件,可以通过网络升级程序文件,更换及升级软件方便快捷。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cc1015285075
介绍了反电势控制理论,并论述应用S12X单片机在反电势理论基础上控制直流无刷电机的方法,并对在此控制方式下的直流无刷电机起动问题进行讨论。经试验证明,在此种控制方式下直流无刷电机能够稳定运行并能正常起动。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aix008
学习单片机实在不是件易事,一来要购买高价格的编程器,仿真器,二来要学习编程语言,还有众多种类的单片机选择真是件让人头痛的事。在众多单片机中51架构的芯片风行很久,学习资料也相对很多,是初学的较好的选择之一。51的编程语言常用的有二种,一种是汇编语言,一种是C语言。汇编语言的机器代码生成效率很高但可读性却并不强,复杂一点的程序就更是难读懂,而C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机器代码生成效率和汇编语言相当,但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却远远超过汇编语言,而且C语言还可以嵌入汇编来解决高时效性的代码编写问题。对于开发周期来说,中大型的软件编写用C语言的开发周期通常要小于汇编语言很多。综合以上C语言的优点,我在学习时选择了C语言。以后的教程也只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学习笔记和随笔,在这里加以整理和修改,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ysystc670
介电体超晶格是一种新型的有序微结构材料。它具有通常均质材料所不具有的独特的优异性能,展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南京大学研究组关于介电体超晶格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如将多个独立的光参量过程集成于一块介电体超晶格之中获得了多波长激光的同时输出,研制成超晶格全固态三基色原型激光器,在介电体超晶格中将拉曼散射强度增强到10的4次方-10的5次方倍,用超晶格研制的器件填补了体波超声器件从几百MHz到几千MHz的空白频段,发现了微波与超晶格振动的强烈耦合以及研究了由此而产生的极化激元(polariton)的激发与传播等。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清山绿水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有时需要采集大量的开关信号,由于信号多且接入方式不同,使得电路较复杂,占用了单片机大量资源,数据采集软件的开发量也较大。笔者用纯数字电路设计了一个特别适合于远程大数据量采集的电路(最大可采集1024个开关量,附图所示电路可采集192个开关量)。 电路由双二进制加法计数器CD4520、译码器74LS138、缓冲驱动器74LS244等组成。NE555产生的脉冲加到计数器D1的CP1端,由于D1的Q4同时也接D1的EN2,所以D1的双计数器构成级联计数电路,其输出Q2~Q7作为开关输入量的地址送D5的输入端。Q1作为片选信号接D5,Q5~Q7接D2输入端,为D3、D4等译码器提供片选信号,而Q2~Q4接D3、D4等译码器的输入端,译码器的输出作为D7、D8等的片选信号。D7、D8等的输入接采样的开关信号(图中开关接通表示输入为低位),其输出接D6输入端。当D6片选有效时(Q1为低电位),输出的数据地址线上为开关量信号。当D5片选有效时(Q1为高电位)输出的数据地址线上为开关量信号的地址。8条数据地址线可直接接单片机P1口或通过74LS245接单片机总线,1条数据地址选择线也可直接接单片机P2或P3口。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tonyshao
在超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一个高质量的超声信号源成为各种超声产品的主动力。传统模拟超声信号源的智能化控制尚不完善,只能直接产生适当频率的电信号,用以驱动特定的超声波换能器。这对于信号源的合理利用是一个较大的弊端。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的新型任意波形发生器(AWG)。其中波形合成采用了直接数字合成(DDS)技术。本系统能输出频率和幅度可调的多种标准函数波以及任意波形。信号频率范围覆盖超低频和高频,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频率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因此可以用它代替常用的模拟超声信号源。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S52)对整机的输入、输出过程和波形数据采集进行控制。高速的CPLD(EPM7128S)将波形数据从存储器(AT28C256)中读出并送给波形生成DAC(AD7524)进行转换,形成所要的波形。并通过改变幅度控制DAC(DAC0832)的输入值来调节输出波形的峰值。用户通过面板上的矩阵键盘和1602液晶模块进行人机交互。串行E2PROM(AT24C02)实现了波形数据掉电保存功能。任意波形数据既可由输入的模拟信号经A/D转换后获得,也可采用具备RS-232接口的手写板直接输入。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wvb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