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多路数据采集

  • 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据采集

    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数据采集,能够实现读取下位机的多个实时变量,将其绘图,并且存入pc机中,方便开发人员分析数据

    标签: 嵌入式系统 数据采集

    上传时间: 2017-08-29

    上传用户:cc1

  • 本文设计实现的是一个多功能数字电子钟

    本文设计实现的是一个多功能数字电子钟,其功能为:24小时制时、分、秒的时间显示,具有整点报时功能;年、月、日及星期的日历显示;具有秒表功能;可显示当前环境温度;可通过按键对各时间信息进行调整。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2作为主控芯片。系统中的显示模块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器实现。LCD1602可以显示两行字符,每行16个字符,能够满足本系统的显示要求。系统中的温度采集模块采用DS18B20芯片实现。DS18B20体积小,其输出量是数字量,可直接与单片机通信,且为单总线传送,可简化电路,大大减小系统的体积。系统中的时钟产生模块采用DS1302时钟芯片实现。DS1302时钟芯片为单总线传送,只需一条线就可以完成与单片机之间数据的交换,且该芯片准确度很高,可大大减小电子钟的时间误差。总得来说本设计电路简单、容易实现且性能稳定。

    标签: 设计实现 多功能 数字电子钟

    上传时间: 2017-09-27

    上传用户:lz4v4

  • 电能表数据采集系统

    应用VB编程,能过串口对多个电能表进行定时采集数据,并保存在数据库中,有数据备份等功能…………

    标签: VB 电能表

    上传时间: 2015-05-14

    上传用户:cstry888

  • 基于CF接口的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mPactFlash(CF)接口的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案,采用 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CF接口控制及数据采集控制:CF接口部分实现与上位机的数据传 送,数据采集控制部分完成量程变换!模数转换控制等功能"上位机基于CF接口与下位 机进行数据通信,给下位机发送量程控制字!数据采集参数等命令,采用中断方式接收下 位机采集过来的数据并进行处理,下位机只完成数据的采集"这种方案最大的优势是上位 机端的数据处理软件易于修改,以面向不同的应用" 目前基于CF接口的设计采用专用芯片实现接口控制,由FPGA!DSP等实现逻辑功 能,这种多芯片方案虽然设计简单,但成本高,功耗大"本课题首先根据CF规范,设计 了一种基于可编辑逻辑器件的CF卡端接口,实现了存储器模式和I/O模式两种传输方式 的接口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相比较传统方案,本方案设计灵 活,系统成本和功耗更低"此外,本课题设计的基于可编辑逻辑器件的CF卡端接口具有 通用性,在此基础上可实现其它多种基于CF接口的便携式I/O设备" 本课题完成的数据采集系统中,用于逻辑控制的可编程逻辑器件采用了FPGA和 CPLD两种实现方案"在完成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 统成功地实现了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和控制,采用CPLD作为本设计的逻辑控制在系 统功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标签: ComPactFlash接口可编辑逻辑器件数据采集系统

    上传时间: 2015-05-25

    上传用户:wjc511

  • 多通道采集那点事

    ADI公司讲座文件,模拟电路采集,感觉讲的还不错

    标签: 多通道 采集

    上传时间: 2021-09-14

    上传用户:sltian233

  • 基于多源测量数据融合的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本文以某油田数字化改造项目为背景,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扫描作业中会产生精度不符合项目要求的问题,导致后续的维模型精度无法达到要求。本文系统分析了扫描仪的误差来源,采用单边法和交叉双边法的标定实验方案,可以较快、较准确的检验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精度,为后续数据获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传统的纹理图片采集方法没有规则,拍摄的图片较多,数据量较大,且有时会遗漏部分场景信息。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前后几次采集的大量纹理图片数据,提出了一种快速、全面的纹理采集方法,提高了采集效率,降低了数据量。通过研究降噪、增强特征等算法,对纹理图片进行处理,获取了较好的模型显示细腻感。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分析了上种不同理贴图方法在模型真实度、内存占用量和操作易程度等力面的影响,得出各个贴图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后续的高质量、快速度的纹理贴图提供了理论依据(3)针对地面激光扫描仪在点云拼接时出现无法识别标靶球的问题,分析研究了大量其它站扫描的点云数据和标靶摆放位置,提出了相应的摆放规则,提高了识别标靶的成功率和点云拼接效率。复杂的曲面类模型在正向建模软件中的操作难度较大,且操作复杂,作者通过转换格式将点云放置在逆向软件中使用曲面拟合建模方法进行三维建模,提高了建模效率。非规則类模型在通过交集、并集和差集操作时会出现模型消失的问题,经过实验和研究,详细提出了其建模步骤,减少了该类问题的出现。团队协同作业的模型整合阶段容易出现材质和模型重复问题,结合项目的建模技术要求提出了相关的模型建模规范,提高了模型整合效率

    标签: 数据融合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XuVshu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模糊理论的决策级数据融合技术的分析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许多具有低功率无线收发装置的传感器节点组成,它们监测采集周边环境信息并传送到基站进行处理在某一时刻通过wSN采集的数据量非常大,如何正确、高效地处理这些数据成为当前WSN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传感器节点一般部署在恶劣环境中,一些偶然因素会使采集的数据中出现不准确的数据,用户依据这样的数据很难准确判断出被测对象的真实状态。基于模糊理论的决策级数据融合算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国家863研究项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铁路危险货物在途安全状态监测技术研究》为背景,结合铁路运输中棉花在途状态监测系统的开发,在分析了当前有效的决策级数据融合技术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决策级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被测对象状态的描述。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了WSN中传统的决策级数据融合算法,如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和算术平均数数据融合算法,总结这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和检测系统的需求,进步明确理想算法应达到的目标。(2)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两阶段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第一阶段利用基于贴近度的数据融合算法进行同类数据的融合校准,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剔除错误的和可信度较差的数据,得到相对更加准确的数据,第二阶段利用模糊推理对第个阶段得到的异类数据进行融合推理,得到被测对象当前状态的描述,为决策提供支持(3)结合实测数据仿真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结果证明与传统的融合算法相比,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被测对象状态

    标签: 无线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

  • 30路PT100温度数据自动采集硬件+单片机软件+PC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

          30路PT100温度数据自动采集硬件+单片机软件+PC上位机软件系统设计,多年前做的小项目,硬件已实现包括PROTEL 99SE 设计的硬件原理图+PCB文件,W77E58单片机软件,EPM7128S CPLD逻辑,VB设计的上位机数据采集界面软件,机械屏蔽外壳。可作为你产品设计的参考。自动测温系统设计目录1、             设计目的由于人工用万用表测量不仅浪费时间与人力,而且也只是得到传感器的电阻值,不能直观的反映出磁体的温度值,0.45T系统软件开发及临床的应用也给测量带来了不变,今采用磁体温度自动测量系统,可以完全克服这些矛盾,在系统成像扫描后可以开启磁体温度自动测量系统通过PC串口随时读取30路磁体温度数据。2、             设计方案1》 硬件方案:采用通过主机的串口来读取这30路温度数据,主机与MCU的通信采用RS232的方式,主机给MCU命令,MCU在与CPLD之间在进行逻辑控制,通过CPLD来控制这30路电流型模拟开关(或者继电器)的选通,来定时(如200 ms)一路一路的来选通温度传感器,然后在通过变送器进行电阻到电流电压的转换,通过12位A/D转换器,将温度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将这些数字信号送入MCU进行数据处理,线上电阻补偿等,最后通过串口将MCU处理后的数据送入HOST显示出来。    

    标签: pt100 温度数据自动采集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5-17

    上传用户:trh505

  • PCF8591 8位A/D和D/A转换中文资料

    PCF8591 8位A/D和D/A转换1、特性:单电源供电。工作电压: 2.5 V ~ 6V。待机电流低。I2C 总线串行输入/输出。通过3 个硬件地址引脚编址。采样速率取决于I2C 总线速度。4个模拟输入可编程为单端或差分输入。自动增量通道选择。模拟电压范围: VSS~VDD。片上跟踪与保持电路。8 位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带一个模拟输出的乘法DAC。2、应用:闭环控制系统。用于远程数据采集的低功耗转换器。电池供电设备。在汽车、音响和TV 应用方面的模拟数据采集。3、概述:PCF8591 是单片、单电源低功耗8 位CMOS 数据采集器件, 具有4 个模拟输入、一个输出和一个串行I2C 总线接口。3 个地址引脚A0、A1 和A2 用于编程硬件地址,允许将最多8 个器件连接至I2C总线而不需要额外硬件。器件的地址、控制和数据通过两线双向I2C 总线传输。器件功能包括多路复用模拟输入、片上跟踪和保持功能、8 位模数转换和8 位数模拟转换。最大转换速率取决于I2C 总线的最高速率。I2C 总线系统中的每一片PCF8591 通过发送有效地址到该器件来激活。该地址包括固定部分和可编程部分。可编程部分必须根据地址引脚A0、A1 和A2 来设置。在I2C 总线协议中地址必须是起始条件后作为第一个字节发送。地址字节的最后一位是用于设置以后数据传输方向的读/写位。(见图4、16、17)

    标签: pfc8591 A/D转换 D/A转换

    上传时间: 2022-06-17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 多通信接口的MBUS主站中继器的设计与实现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现场的工业生产中,而数据传输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数据传输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益。数据集中器被用在数据传输环节,传统的数据集中器由于功能单一、总线接口过少、无数据处理能力等缺点已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新型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研究迫在眉睫。多通信接口的MBUS主站/中继器运用了欧洲仪表总线MBUS技术,代替传统的RS485总线技术,在数据传输方面有者极大优势。由于PROFIBUS总线、CAN总线、MBUS总线和以太网技术,它们技术成熟、稳定性能高、应用范围广,在工业生产的数据传输环节应用极为广泛,而嵌入式技术作为当今的新型技术的代表,也在生产实践中被广泛运用,所以多通信接口的M BUS主站/中继器将PROFIBUS,CAN总线技术、MBUS总线技术和以太网技术与嵌入式相结合,以NXP公司的LPC2387作为核心控制芯片,成功的实现了M BUS从节点的数据与PROFIBUS、CAN总线和以太网之间的数据双向传输。多通信接口的MBUS主站/中继器的下行接口采用的是MBUS总线技术,上行接口采用了Profibus.总线、CAN总线和以太网通信技术,考虑到多功能性,还设计了MBUS中继器接口,增加了MBUS从机的数据传输距离。多通信接口的MBUS主站/中继器的设计弥补了传统数据传输系统的不足,通过系统功能测试,多通信接口的MBUS主站/中继器符合实际使用要求,可以用于各种工业生产场合。

    标签: 接口 mbus 中继器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