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多路分配器

  • 同步整流技术简单介绍

    同步整流技术简单介绍大家都知道,对于开关电源,在次级必然要有一个整流输出的过程。作为整流电路的主要元件,通常用的是整流二极管(利用它的单向导电特性),它可以理解为一种被动式器件:只要有足够的正向电压它就开通,而不需要另外的控制电路。但其导通压降较高,快恢复二极管(FRD)或超快恢复二极管(SRD)可达1.0~1.2V,即使采用低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SBD),也会产生大约0.6V的压降。这个压降完全是做的无用功,并且整流二极管是一种固定压降的器件,举个例子:如有一个管子压降为0.7V,其整流为12V时它的前端要等效12.7V电压,损耗占0.7/12.7≈5.5%.而当其为3.3V整流时,损耗为0.7/4(3.3+0.7)≈17.5%。可见此类器件在低压大电流的工作环境下其损耗是何等地惊人。这就导致电源效率降低,损耗产生的热能导致整流管进而开关电源的温度上升、机箱温度上升--------有时系统运行不稳定、电脑硬件使用寿命急剧缩短都是拜这个高温所赐。随着电脑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如GeForce 8800GTX显卡,其12V峰值电流为16.2A。所以必须制造能提供更大输出电流(如多核F1,四路12V,每路16A;3.3V和5V输出电流各高达24A)的电源转换器。而当前世界的能源紧张问题的凸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高转换效率(如多核R80,完全符合80PLUS标准)的电源转换器就是我们整个开关电源行业的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寻找更好的整流方式、整流器件。同步整流技术和通态电阻(几毫欧到十几毫欧)极低的专用功率MOSFET就是在这个时刻走上开关电源技术发展的历史舞台了!作为取代整流二极管以降低整流损耗的一种新器件,功率MOSFET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它在导通时的伏安特性呈线性关系。因为用功率MOSFET做整流器时,要求栅极电压必须与被整流电压的相位保持同步才能完成整流功能,故称之为同步整流。它可以理解为一种主动式器件,必须要在其控制极(栅极)有一定电压才能允许电流通过,这种复杂的控制要求得到的回报就是极小的电流损耗。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在通过20-30A电流时才有0.2-0.3V的压降损耗。因为其压降等于电流与通态电阻的乘积,故小电流时,其压降和恒定压降的肖特基不同,电流越小压降越低。这个特性对于改善轻载效率(20%)尤为有效。这在80PLUS产品上已成为一种基本的解决方案了。对于以上提到的两种整流方案,我们可以通过灌溉农田来理解:肖特基整流管可以看成一条建在泥土上没有铺水泥的灌溉用的水道,从源头下来的水源在中途渗漏了很多,十方水可能只有七、八方到了农田里面。而同步整流技术就如同一条镶嵌了光滑瓷砖的引水通道,除了一点点被太阳晒掉的损失外,十方水能有9.5方以上的水真正用于浇灌那些我们日日赖以生存的粮食。我们的多核F1,多核R80,其3.3V整流电路采用了通态电阻仅为0.004欧的功率MOSFET,在通过24A峰值电流时压降仅为20*0.004=0.08V。如一般PC正常工作时的3.3V电流为10A,则其压降损耗仅为10*0.004=0.04V,损耗比例为0.04/4=1%,比之于传统肖特基加磁放大整流技术17.5%的损耗,其技术的进步已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变化,而可以说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了。也可以说,我们为用户修建了一条严丝合缝的灌溉电脑配件的供电渠道。

    标签: 同步整流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杏帘在望

  • 矿区供电

    淮南煤矿区地跨淮河两岸,辖有大通、田家庵、谢家集、八公山、潘集5个行政区,人口106.30万,是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淮南供电始于民国19年(1930年)4月,当时仅有1台7.5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供九龙岗矿场地面照明。民国25年,九龙岗东西两矿,有1路1.70公里的2.3千伏送电线相联,各装1台10千伏安变压器。民国27年后,日本侵略军占领淮南,在大通、九龙岗两区建矿采煤,掠夺煤炭资源,民国32年,建成下窑(田家庵)发电所,架设经大通至九龙岗22千伏同杆(铁塔)双固路输电线,和大通、九龙岗2个变电所,以3.3千伏向矿井配电。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6年4月,淮南路矿公司架设田家庵至八公山22千伏输电线。至此22千伏线路全长37.10公里,变电所4个,降压变压器11台,总容量7500千伏安。民国37年售电量1189.60万千瓦·时,主要供煤矿用电。建国后,先后对谢一、谢二、谢三矿和李咀孜矿进行勘探建井。1954年,原22千伏线路和变电所升压为35千伏供电。1958年起以110千伏电压供电。至1972年,发展成为工商业区和政治文化中心的东部地区,也升压为110千伏供电。1975年淮河北岸潘集矿区开始建设,负荷中心北移,由田家庵电厂出线跨越淮河至潘集矿区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同时投运。1978~1982年间,淮南矿区又先后建成田家庵电厂经西山变电所至淮河北岸芦集变电所的220千伏系统。1985年,田家庵、洛河电厂装机总容量达90.10万千瓦,市内供电网相应加强,全矿区已形成主要由田家庵电厂110千伏母线和220千伏西山变电所、芦集变电所3点分片供电,以220千伏和110千伏高压配电网联合供电的格局。同时,一些大型厂矿都有自备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并向附近中小企业转供电,形成东部田家庵、大通两区,中部望峰岗地区,西部谢集、八公山两区,淮河北岸潘集区组成的4个公用中低压配电网络。1985年,全市最高负荷19.55万千瓦,供电量16亿多千瓦·时。其中,煤炭工业最高负荷9.34万千瓦,用电量4.99亿千瓦·时,占全市用电量的三分之一。

    标签: 矿区供电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fandeshun

  • STS双路电源转换模块

    简介 中达电通STS系列是为保证用户在双路UPS(或两路市电等情况)供电条件下,进行两路AC电的相互不间断切换,来保证对负载的不间断供电。STS模块是由两路完全独立的电源组成的冗余系统,采用STS电源静态转换开关是一个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我公司开发的STS模块用来保证您的敏感设备的不间断运行,STS采用了最新的电源技术和先进的数字控制,主要由智能控制板和高速可控硅构成,为用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静态转换开关是一个双路输入的转换开关,平时一路接通,另一路断开,由一路UPS向负载供电。当供电一路UPS故障时,STS自动断开原接通的一路,接通原断开的一路,将负载接到另一路电源上。

    标签: STS 电源转换 模块

    上传时间: 2013-11-24

    上传用户:chenxichenyue

  • 多台逆变电源并联冗余运行控制系统的研制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控制并联方案实现多台逆变电源并联控制系统,分析了逆变电源并联运行控制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特性.试验运行结果表明,各模块均流效果好,控制策略可行,达到比较理想的并联运行控制效果.

    标签: 逆变电源 并联冗余 运行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feifei0302

  •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多功能测温仪设计

    设计了由STC89C52单片机、PT100温度传感器以及LCD12864(ST7920)液晶显示器组成的多功能数字测温仪。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流程,说明了PT100温度采集电路的工作原理及LCD12864显示温度、时间、日期的函数。实测温度表明,该系统的可靠性和测试精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标签: STC 89C C52 89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ytulpx

  • 单路带数码管可编程可调节延时模块

    单路带数码管可编程可调节延时模块

    标签: 数码管 可编程 延时 调节

    上传时间: 2013-10-07

    上传用户:hbsunhui

  • 多CPU在自动识别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多CPU在自动识别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标签: CPU 自动识别 控制系统 中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4-12-24

    上传用户:frank1234

  • 基于过程的单片机多任务程序结构及实现方法

    介绍单片机如何进行多任务处理

    标签: 过程 单片机 多任务 程序结构

    上传时间: 2013-11-09

    上传用户:Altman

  • 基于单片机MSP430F147的自动寻边器下位机设计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运用单片机MSP430F147设计一个自动寻边器,给出了寻边器的下位机电路设计方案,经过多次训练后得出交界区的最优参考电压,与寻边器采集的电压信号相比较,判断得出是否已经到达交界处.此寻边器在机电行业不同环境下可完成现场工件检测。

    标签: 430F F147 MSP 430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84425894

  • 多功能出租车计价器设计资料

    多功能出租车计价器设计资料

    标签: 多功能 出租车计价器 设计资料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zhuimenghuadie